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年代文炮灰她不干了 > 159、真假千金文炮灰19

年代文炮灰她不干了 159、真假千金文炮灰19

作者:九州大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09:14:55 来源:就爱谈小说

老教师的房子就在隔壁栋, 距离女老师家不远。

韩青芜他们跟着女老师过去,一气儿爬了五层楼,直到最高那一层才停下来。

“在楼顶啊”韩母一看犹豫了。

先不说价格贵不贵的问题, 单单是这个敏感的楼层位置,他们就有点不太想要了。

因为住过楼房的基本都知道一点, 那就是最上面那层房子冬天冷夏天晒, 体感很不好,最关键的是每当化雪下雨的时候, 它可能还会漏

这种房子隐患多多,一般人都不会选它。

韩母考虑到这些因素就有些不想进门去看了,转头给韩父使了个眼色,打算直接略过这一家来着。

韩青芜看到他俩的眉眼官司, 咳了声“来都来了, 先进去看看再说。”不然让人家好心的女老师白跑一趟吗,还想不想看其他的了。

没等韩父韩母提出离开,房门开了,屋里走出一个戴眼镜的老爷爷,头发白花花的, 精神头却还不错,一身的书香气质, 一看就是文化人。

韩父两个就比较憷这样的, 见到人就没了跑路的念头, 亦步亦趋地被老教师请入屋中招待。

进去后他们才发现, 老教师的老伴儿也在,同样是头发发神矍铄的文化人模样,看得韩父韩母再无半点离开的念头,老老实实地喝了茶吃了果, 然后再被老教师得知情况后带领着开始看房子。

这房子比韩青芜现在住的那个宽敞多了,毕竟多了一个卧室不说,客厅也大了一倍不止,空间显得十分宽敞。

除此之外,屋子里还有厨房和卫生间,虽然没有筒子楼里的公共厨房和厕所大,但也足够一家三四口人生活使用的,更何况韩青芜他们家现在就只有三个人而已,完全不用再担心拥挤的问题。

撇开顶楼和可能漏雨的缺点,韩青芜觉得这个房子挺不错的。

老教师边带他们察看边介绍道“以前住的是洋楼,七几年那会儿人家洋楼主人平反了,房子还了回去,学校就给咱们分配了这个房子。”

“当时分的时候还没建,是让大伙凑了钱,加上学校批下

的资金,这么一起建成的,建好就挨家挨户分配了,前几年上头允许房屋买卖,大伙差不多都办了产权证,这次卖掉就能立马去过户。”

“你们看,三室一厅一厨一卫,装修保持的挺好,还有一些家具啥的,想要的话都可以留下你们看看要不要买”

老教师说完就回自己屋了,留给韩家人充足的个人空间,让他们商量下最终的决定。

韩母不赞同买,理由也很正当“顶楼,价格还很高,还是不要了吧。”

韩父到觉得挺好,因为它里面整体看起来比女老师家的也没差了,住着多有面儿,说出去腰板都是直的。

而且这屋子所在的地方好啊,同一个楼里住的基本都是有文化有本事的人,说不定住久了多熏陶熏陶,也能让他们肚里有点墨水呢。

就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它的价格实在不便宜。

“这才第一家,要不再去看看其他类型的房子”韩青芜觉得可以先不做决定,等看过别的房子后再说不迟。

韩母点点头,这个道理她懂,买东西都要货比三家嘛,更何况是买房子这种大事儿。

于是他们就托女老师向老教师说让他们考虑几天,如果几天后决定买的话就再过来,期间不耽误房子继续找买家。

老教师很宽容地同意了,还让他们好好考虑,毕竟买房子不是买大白菜。

离开老教师的家后,女老师的空闲时间基本就到了,她还有其他的事要办,再说之后韩父他们想看其他类型房子的事,她估计也帮不上什么忙,因此就帮忙介绍了一个对于这方面比较熟悉的经济,让对方带着韩青芜一家去找房子看房子。

房产经纪目前还是个新兴的行当,如果不是女老师帮着介绍,估计韩父他们不仔细打听询问的话都找不对人,一个不小心说不定还要被人骗了。

现在有了女老师充当中间人做介绍,双方顺利认识,且很快达成合作意愿。

人家经济帮找房子可不像女老师那样只是收点水果和烟,他是要收费的,一边收卖家卖房款的提成,一边收买家买到房子后的服务费茶水费等等,相当

于两头通吃。

不过这钱也不是白收,像寻找合适的房源、联系卖家讲价、谈好后办理手续等等琐碎的事情,都需要他们去做,省了买卖双方不少事,而且他还可以为双方做个担保,免得一方被骗。

女老师介绍经济之前细细地给韩父韩母讲了这方面,然后才问他们确定要不要找经济帮忙。

要的话,她就帮忙介绍一个靠谱的,不然就只能他们自己去慢慢到处寻摸了。

韩父觉得买房子那么大笔钱都要出了,到这个时候还能在乎那点子茶水费不成再有就是他们对买房子这块两眼懵的,自己找哪里找到合适又靠谱的房子啊。

“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比较好。”韩青芜赞同找个经济。

韩母虽然有点心疼钱,但他们自己不懂怎么弄,还不如找个懂的人来做,他们只在一旁盯着就好。

最后三人达成一致,对于找房产经济都没意见。

之后,女老师带他们出去找到她认识的那个经济,将他们交给对方托付了几句话就离开办自己的事情去了。

韩父韩母对经济说出了自家找房子的要求,对方先带他们去了附近建好的新楼,那里都是正在卖的商品房,地理位置上虽然没有教师家属院的房子好,但房子本身质量不错,还是新的,如果韩父他们看中了,还可以在价格上给个优惠。

韩家人跟着过去看了一下,发现建的不错,房子也很好,就是价格十分美丽。

因为房子建的大,楼下的花园啥的占地面积也不小,所以平均下来,房子基本都是按照每平几百上千的价格卖的。

这么一来,韩家如果想买上个一百平的房子就需要掏将近十万的钱,即使是最小的五六十平的两方,最少也得五六万吧。

并且,这都是付的全款,什么首付按揭贷款之类的,根本不存在。

韩父“”

韩母“”

这么贵的吗那还不如买老教师家的房子呢。

起码人家房子不算小,还送家具,那像商品房这样不但贵,还特么光秃秃的啥都没有,就大白墙和门窗。

韩父韩母感觉不划算,纷纷摇头拒

绝买这种房子,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们钱不够哇。

原来五万块真不多,连个小小的商品房都买不起

韩父和韩母夫妻俩突然觉得柳家好小气啊,要给给多点嘛,结果就区区五万块,买个房子都买不起

买不起商品房的韩家人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新楼,在经济的带领下转战其他地方。

比如位于城市中各个犄角旮旯里的那些小平房。

“太乱,太挤,太小了。”

看过老师分配房和新建商品房的韩父韩母明显对那些又小又乱的平房们很不满意。

“可是它们便宜啊,你们不是嫌商品房贵吗”经济热情介绍道。

有一处是三间小平房紧挨着的,前面还带了一小片空地,等买了后弄点砖头围成小院子,足够一家人住的了,并且周围生活气息浓厚,完全不耽误韩家夫妻俩在这儿继续做生意。

然而韩父韩母看了齐齐摇头,“不行不行,还没我们现在住的筒子楼好。”

地方小就不说了,看看周围住的都是啥人,鱼龙混杂的啥都有,环境实在不容乐观。

经济不行,那只能下一个走起。

接下来就是之前女老师提过的那种偏向郊区的老院子啦。

这回面积倒是大了,屋子也都挺大的,周围邻居也都关起门来各过各的,谁也挨不着谁,就是整体看起来有些破败,且距离繁华的地方比较远。

另外,因为它周边都是这样的院子嘛,所以不少住户都养了鸡鸭鹅和猫狗啥的,日常可热闹了,味道也很不一般。

基本都在城里长大生活的韩父韩母“”

距离市中心远也就罢了,住老院子养鸡鸭鹅猫猫狗狗也就算了,可这遍地的鸡屎鸭粪,街头还摆着一个垃圾堆,气味冲的人头晕,他们真住不了

跑了大半天还是不满意,经济也很无奈了,问他们到底想要啥样的。

韩母犹豫了再犹豫,最后说“就老教师那样吧,当家的,我还是觉得那个最好。”

“我也觉得那个不错。”韩父完全同意她的话。

看过这一圈之后,他们才发现老教师家房子的好,现在就决定

买那个算了,不就多花点钱嘛,又不是一下花光了,买了房子多少还能余点呢。

所以韩父当下就朝经济摆了摆手,说“你回去吧,我们决定买哪个了,现在就去找小苗她老师。”

“啊不是,你们这事儿现在不是托的我吗咋还又找别人了呢”空忙一场的经济很有意见,说你们这样不地道啊。

韩父韩母对视一眼,心里有点虚,但私心上其实不想花这点多余的钱,再说老教师那边的房子真说起来还是女老师介绍的,跟经济也没啥关系不是。

“不然给他包点辛苦费,接下来咱们直接去找老教师”韩母把人拉过一边悄声商量。

这样的话,总比到最后买了房子再给的钱少吧。

毕竟要买的房子需要那么多钱,他们总共才那么点,能省一些是一些呗。

韩父觉得这法子不错,决定就这么干了。

韩青芜凑过去听见他们俩的谈话,默默提醒道“那到时候过户办手续都得需要咱们自己办了,你们会办”

“那,那不是有老教师的嘛,他都教了好多年的书了,肯定知道该怎么办,到时就跟他一起。”两夫妻理所当然道。

既然他们敢把经济甩了,肯定是心里有了帮忙的人选,不然哪会突然搞这么一出啊。

韩青芜“”

事情就这么定了。

经济即便再不甘愿,最后在收了韩母五十块辛苦费之后也只能愤愤离去。

韩父对此还很不满意,嚷嚷着说他有啥不愿意的,五十块都顶的上普通工人一旬的工资了,他一天就赚到这么多,居然还嫌少我呸

“算了算了,毕竟陪咱跑一天了,闹僵了以后碰到苗苗她老师也不好说不是,就当花五十块钱免去麻烦了。”韩母也心疼钱啊,但给都给了,现在只能劝说当家的和自己想开。

韩父骂骂咧咧一通,等心气儿平了才缓了缓说“现在真去买老教师家那个”那可真的不便宜。

四万多

买完他们手里就只能剩下几千块了,别说买车啥的,存起来都吃不了几个利息。

韩母也心疼啊,但是除了那个看着最合

适也没其他的了。

“要不然咱不买了”

“那不成,我可不想以后等着人议论咱家的破事儿,还要被人戳脊梁骨”

韩父执意不想在那儿住了,咬咬牙也要换房子搬走。

韩青芜这时候指了指马路对面那家贴着买卖出租字样的二层小楼说“不然咱们去看看那个,说不定能买下来呢。”

买下来后不光有了地方住,还能有铺面做生意,一举两得。

而且它可以暂时当个过渡,等将来他们凭借它赚了钱,再买环境不错的商品房也不迟啊,毛估估要不了几年吧。

算一算到时候都没过千禧年,房价还没那么贵,完全来得及。

“这”韩父韩母迟疑,最后在韩青芜的怂恿下答应先过去瞧瞧情况。

而情况就是二层楼主人想要下海经商,急需一笔启动资金,所以就打算把这个小二楼的临街铺子给卖了换钱,明码标价五万块

这还不包括到时候需要交的各种税费,还有买下后装修收拾的费用等等。

韩父韩母听了瞪大眼。

也就是说,他们买了后手里就基本没啥钱了。

别说再买小轿车,估计吃饭都要掏老本

作者有话要说日万打卡成功啦啦啦 ̄ ̄

明天继续加油onno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