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祖孙 > 第98章 山西攻防 策

大明祖孙 第98章 山西攻防 策

作者:晴空一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9:27: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对于李岩这一番话,李自成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拷饷确实太过于着急,以致于出现了被全面反扑的情况。

“当日你劝我在长安巩固发展两年再进军京师,眼下来看的确是对的”

李自成深深叹了一口气,如果能够在长安继续发展两年时间,那么大顺统治的各省地盘就能得到巩固,财政基础也会进一步恢复,这样也就不需要通过拷饷的方式来掠取军资,自然也就不会跟士绅们彻底站在对立面上。

一想到这里,李自成心中就有些羞恼,他既对自己当时的决策感觉到羞愧,又对李岩的英明感觉到些许的忌惮,哪怕是牛金星和宋献策二人,似乎都不曾在这一点上表现出这么果决的判断力。

实际上,此时的李自成依然判断错了一件事,那就是无论是牛金星还是宋献策,都不可能像李岩这般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思虑太多,因此担心的事情也太多。

而李岩在说完自己的心里话以后,也感觉到了些许的后怕,他尽管自诩忠臣事君,即便以身许国也是在所应当,可是眼下李自成的态度却让他有些摸不准,便就此沉默了下去。

一时间,众人都闭口不言,空气中弥漫着难以言说的压力。

“报,启禀陛下,东虏追兵已至”

不一会的功夫,一名浑身带血的骑兵哨探从远处奔来,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从马上跳下来,沙哑的声音里带着疲惫,脸上则都是血污。

李自成顿时大惊,他只得安排众将收回兵马,并且命令太平伯率领所部抵挡清廷追兵,而他自己则是催促着亲兵护卫们抓紧时间赶路,而这一路上不断有追兵到来的消息,使得李自成心中又急又气,他从来没有败得这么惨,士气这么低落,当下大怒,连斩了三个逃散的小校,却是暂时止住了溃势。

就在此时,忽然得到了来自井陉方向的禀告,声称红娘子已经率领了健妇营在井陉城外接驾,使得李自成心中不由得大喜,而一旁李岩的脸上也流露出些许欣喜之色。

“好好好,有红娘子在,朕也就放心了”

众人也都是如此,纷纷安下心来,原来这位红娘子可是了不得,她原本是街头卖艺的绳技人,因为卖艺时身着红装而得名,她生平行侠仗义,带领了一批杂技艺人与贫苦农民在信阳鸡公山起义,后来还救下了李岩,二人结为夫妻,一同投奔了闯王,成为了闯军中赫赫有名的女将。

当下红娘子率领的健妇营足足有三千人,虽然她们不如顺军老营男兵们那么骁勇善战,可是在当下却是一支生力军,因此对李自成而言可谓是雪中送炭。

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时辰,一名身着红衣套着甲胄的女子率领大批女子来到李自成的驻跸处,她带着几名女将前来拜见李自成,整个人都显得颇为英姿飒爽。

“妾身红娘子率领健妇营前来接驾请陛下速进井陉城中,若是东虏追兵前来,妾身自当率领健妇营截杀。”

“好好好”

李自成放声大笑,他心中终究是松了一口气,道“红娘子,辛苦你来得及时,就在此地据守险要,待杀退追兵之后,也无需在此地继续恋战,直接率兵退回固关”

“那井陉城呢”红娘子脸上露出些许忧虑。

“井陉城就放弃了,眼下只能全力保住固关不失,等你到了固关之后,我再派人接替防守。”

“是,妾身听令,还请陛下放心,妾身定不辱命。”

眼见得红娘子的到来稳定了局势,李自成便向李岩道“林泉,你眼下手里的兵马也不多,不如就先去固关等候,等到红娘子到了以后,你夫妻二人一同把守固关,眼下追兵甚急,固关的安危就要依靠你们了”

“臣定不辱命。”

至此,李自成率领残军过了固关,并且很快就经过了平定,前往了太原城,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等人也一同前往,只是此时的顺军余部却显得更加士气低落,甚至还有许多开小差的士兵,这在之前的顺军中是很少见到的。

抵达太原后,李自成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可是他内心的恼恨却又涌上了心头,到如今他自然明白,自己的真正敌人绝不是已经行将就木的大明,而是东虏。

毕竟大明就好像是已经彻底腐朽的大树,看上去依然十分高大,可是里面都已经空了,很轻松就能将其退倒,可是满洲人却像是一头猛虎,突然窜出来将他咬了个半死。

原本镇守太原的文水伯陈永福得知李自成抵达后,便连忙将原先的晋王宫腾出来作为李自成的行宫,不过此时的李自成并不在乎所谓的行宫,他更重视的是之后固守山西的方略,而为了这件事他很快就召集了所有的文武大臣们。

自古以来太原是兵家必争之地,想要守住山西就必须要守住太原,进而才能守住上党,巩固河东,使得全晋巩固。而全晋巩固,就可以进一步巩固陕西。

眼下李自成手中的残兵大概还有两万人左右,而山西还有两万大顺军,分别驻守在平阳、潞州、寿阳和泽州等地,至于文水伯陈永福手下只有四千人左右,也就说目前山西李自成能动用的兵力仅仅只有四万四千余人。

可问题是,李自成不光要守太远,还需要分出一部分人马来守代州、雁门、介休以及寿阳等地,还要防止山西的士绅们作乱造反,因此真正可以动用的兵马几乎没有多少人,而在这个时候,驻守大同的姜壤又在同清廷暗通款曲,因此想要守住山西,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亳侯眼下还没有传来消息臣担心若是此时姜壤叛变,会对亳侯有所不利”

宋献策脸上带着些许担忧,自从李过离开居庸关前往大同以后,便再也没有了消息,眼下甚至都不知道李过的具体处境。

文水伯陈永福微微沉吟道“倘若姜壤投敌,则整个晋北也就危险了,到时候不光三关守不住,太原、平阳也守不住,甚至连千里黄河都再无屏障可言以臣之见,不妨先召见姜壤,若他肯来,则让亳侯代替他镇守大同,若他不肯来,则抢先发兵攻之”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