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祖孙 > 第11章 打仗得靠家丁

大明祖孙 第11章 打仗得靠家丁

作者:晴空一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9:27: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端本宫中,青烟袅袅,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也使得正坐在殿中的三个人有些坐立不安,他们虽然不敢在太子宫里左顾右盼,可是眼神却在时时刻刻交流着。

没错,这几个人正是吴家的一家子,除了还在山海关领兵的吴三桂和早早跟着祖大寿投降的吴三凤以外,吴家其余人基本上都到齐了,分别是一家之主吴襄,老三吴三辅,以及这一次的女主角吴家小妹吴月英。

吴三辅生得一副好相貌,神情中颇具吴襄年轻时候的几分英气,却是比起吴三桂还要俊朗几分,他瞥了一眼阁楼中的小太监,转过头来对着吴襄嘀咕道“太子爷难道是反悔了不成咱们吴家虽然不是什么大门大户,可是也不能这般戏耍”

“哼,不成器的东西,一点都沉不住气,将来还怎么做大事”

吴襄对吴三辅似乎十分严厉,他冷冷地说道“太子爷那是何等金贵的人物,他若不是忙着南迁之事,又怎会耽搁你还不如你妹妹沉得住气,实在是让老夫失望至极”

的确,此时坐在一旁的吴月英一直都没有说话,神情也是淡淡的,似乎对于成为太子妃乃至于未来的皇后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不过她生得一副好相貌,脸蛋如同鹅蛋一般,白里透着红,身上穿着素白纹绣花裙,看上去却像是一朵出水白莲一般,让人不由得心生几分怜惜。

吴三辅撇了撇嘴,他又重新看了看宫殿深处,才缩了缩脖子,带着几分怨气道“眼下都什么光景了二哥那边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现在执掌三万精锐,可不比从前了”

“没错,平西伯的确已经不比从前,他如今也算得上我朱慈烺的二哥了”

一阵清脆的声音却是从殿外传来,只见一名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在众人的陪同下走进了大门,他生得颇为英俊不凡,肤色更是透着几分白皙,却是让吴月英和吴三辅二人不由得多瞧了几眼。

来人正是朱慈烺,他笑着扶起正要行礼的吴襄等人,轻轻瞥了一眼吴月英,笑道“岳丈切莫客气,咱们如今已经是一家人,何须行此大礼”

听到朱慈烺言语间浑然不把自己当外人,却是让吴月英俏脸一红,说起来她年龄要比朱慈烺还大两岁,可是她心里却感觉对方似乎比自己成熟太多,行事作风倒有几分她二哥的风采。

吴襄却是不敢如此托大,他执意带着吴月英和吴三辅将大礼行完,才一板一眼道“正因为如此,臣才更要注意身份,毕竟君臣有别,此乃人伦大义。”

朱慈烺呵呵一笑,在众人起身之后,才轻声道“有劳岳丈久侯,适才慈烺亲自前往东华门下募兵五百人,以作将来南迁之用,却是让岳丈在此苦等多时。”

对于东宫募兵一事,吴襄自然是知道的,毕竟张世允的动作也瞒不住太多人,不过还没等他开口的时候,一旁的吴三辅却是抢先开口道“千岁爷,你深居宫中大内,怕是被人给蒙骗了,这募兵练兵一事哪有这么简单将来这五百人只怕是济不得什么事。”

话虽然是好话,可是怎么听怎么有一种淡淡的讽刺味道。

“住嘴”

果然,吴襄回过头来狠狠瞪了一眼吴三辅,才歉然道“千岁爷,犬子性子粗野,不识礼数,还请千岁爷勿怪。”说着便要拉着吴三辅下跪赔罪。

朱慈烺自然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做文章,他装作一副浑然不在意的模样,拦住了吴襄,道“岳丈,其实三哥说得也对,慈烺本是长于宫中妇人之手,不识兵也很正常,只是南迁一事却是少不得护佑,慈烺也只能勉为其难做得一二,这其中关节还请岳丈教我。”

见朱慈烺这番表态,吴襄笑着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他对朱慈烺这个态度还是很满意的,不过这后面有些话就不太适合让吴三辅和吴月英在场了,因此他便让吴三辅带着吴月英先退了下去,在殿外先静静等候。

而朱慈烺自然是面带微笑地望着吴襄,也没有丝毫的阻拦。

等到殿内只剩下朱慈烺和吴襄二人之后,吴襄才慢条斯理地说道“说起这练兵之事,犬子所说倒也不是毫无道理,寻常百姓纵使有胆色上得战场,可是敌军只需擂鼓冲阵,这阵型也就不成阵型,犹如沙土一般崩溃瓦解,济不得事。”

朱慈烺点了点头,吴襄这番话说得都是实诚话,他自然是同意的。

吴襄又接着说道“这两军全恃将勇,将勇则兵亦作气随之,然将亦非恃一人之勇,必有左右心膂之骁悍者协助,若是能得这些骁勇之士协心并力,始气壮而敢进,可为全军之锋锐,自然所向披靡。”

“哼哼,吴襄所说无非就是以亲兵为爪牙护持,实在不足为奇。”

朱重八自然是一眼能辨别对方是什么货色,在脑海里讥笑了几声,不过这却是让朱慈烺心中一动,他知道明晚期兵制败坏,几乎都是将领率领一小部分心腹家丁在战场上打仗,一旦家丁崩溃,则战局也就败坏到底,而这一点在明初的时候则是完全禁止的,难怪朱重八会如此不屑。

吴襄自然不知道朱慈烺脑海里这番动静,他继续说道“嘉靖帝之时卫所制度便已多有败坏,屯田十无一存,朝廷正兵毫无战力,寇略东南之际几乎一败涂地,边军又遭蒙古屡屡攻击,便有边将收召四方健儿,给以厚饩,用为选锋,而此辈弓马娴熟、技艺过人,又着实勇猛敢战,上阵杀敌皆仰仗于此,方能以御边事。”

听到吴襄这番话,朱慈烺似乎有些明白了什么,他故意装作无知的样子,问道“既然此辈如此酣战,何以不将其充为朝廷正兵”

吴襄笑着摇了摇头,道“朝廷正兵皆为卫所兵,早已败坏,不堪阵战,后来到了嘉靖时方以募兵逐渐代替卫所兵,可是募兵也有定额,就好比辽军每丁月给银也只有二两左右,这二两银子不要说厚养军士,光是供应米粮肉食都不够,更不用说其他了,打起仗来自然不能作为倚重。”

说到这里,吴襄傲然道“而那些能上阵杀敌的家丁,每人一年少说也要七八十两银子才能养得起来,如果全部以这个标准来养正卒,朝廷又能养得起多少人”

“昔日萨尔浒之战,我大明虽地广人众,选派十万大军征辽,可是这里面绝大部分都不能战,唯有集合诸将,方得家丁精勇数千人,却又兵分四路。至于奴酋看似不过数万人,可是其战兵犀利精强,号令极严,个个却是能抵家丁之用,我大明看似以众凌寡,实际上却是以寡击众,大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朱慈烺恍然大悟,不得不说吴襄虽然打仗的时候是个逃跑将军,可是看问题还是很准的,打仗说起来是军事,可是背后也有一本经济账,像这么算下来,大明看似养兵百万,可是真正能用的却寥寥无几。

朱重八有些恼火地冷哼了一声,“咱当年设立卫所制度,为的便是不费朝廷钱粮养活天下百万兵丁,却谁知你们这些子孙不会因地因时,一味照搬祖制,咱这是好经让歪和尚给念错了”

朱慈烺苦笑连连,在这个问题上他十分明智地不跟朱重八争论,他望向了吴襄,轻声道“以岳丈的意思,咱是要把这五百人当成家丁来练”

“不,五百人都做家丁,一时半会根本练不出来。”

吴襄笑了笑,伸出了手掌,笑道“五十人,千岁爷眼下充其量能练出五十个家丁,到时候臣会给太子爷送来八个家丁来帮助每日操练,太子爷只需备好肉食,只需要三月便能初收效果。”

“如果这五十个家丁能练出来,到时候轻易能抵上千流寇,真正到了战场上,可比这五百人要强多了。”

听到吴襄这么比较,朱慈烺却是咂了咂嘴,有些好奇地轻声道“若是同鞑子相比呢”

吴襄似乎陷入了沉默,过了片刻之后,他才苦笑道“若是这五十家丁对阵二十个红甲兵,或许勉强能维持个不胜不败可是一旦对上白甲兵,则只需要五个,就能将我们这五十个家丁杀光。”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