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祖孙 > 第6章 朱与吴,共天下

大明祖孙 第6章 朱与吴,共天下

作者:晴空一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9:27: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对于吴襄这个人,朱慈烺则十分果断地开门见山,他需要确保了解到吴襄内心的真实想法,才好进行下一步的说服工作。

果然,吴襄明面上带着十分乐观的态度,道“回禀千岁爷,如今逆贼虽入大同,可宣化、居庸关俱在我大明之手,等到唐通和吾子率领大军入卫京师之后,则危局自解,千岁爷万不可焦虑过甚。”

听到吴襄这一番局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的说辞后,朱慈烺却不由得在心里冷笑起来,要是真被你们忽悠了,到时候只怕等到李闯进了京城,自己都还不知道呢

当然朱慈烺也不去纠结这个问题,他语气坚定且十分严肃地跟吴襄说道“总戎,如今我既然能找总戎前来,自然是希望同总戎说一些肺腑之话,眼下我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以致于太祖皇帝都向我托梦嘱托南迁之事,总戎就不要再说这些宽慰我父皇的话了。”

听到朱慈烺这么说,吴襄心里却十分震惊,他还不知道太祖皇帝托梦一事,可是少不更事的太子居然能说出这么些话来,着实让他有些惊讶,难不成大明朝还真的祖宗显灵了

一想到这里,吴襄便不再装模作样,而是陈恳地说道“太子爷有这番见识,实在令末将没有想到,想来也是大明历代先帝恩德所至,只是有一点末将却是赞同太子爷的,我大明已经到了不得不南迁的地步,而且一定要快,否则一旦海路被截,则再无生路”

说到底,吴家只是想着在最坏的情况下捞到最大的好处,吴襄并不愿意看到大明真的就这么覆灭,这也是他之所以愿意担任京营提督的原因。

朱慈烺沉默不语,吴襄所言不假,眼下山东已经被李闯所占据,从陆路上已经走不通了,只能从天津卫渡海南下这一条路,而且必须要在李闯突破居庸关之前启程,否则再拖个几天,李闯大军就会很快兵临城下,到时候想走就根本不可能了

不过朱慈烺不打算这么简单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原因很简单,眼下他这个太子只有名分,很难让吴家下定所有决心来投注,他必须要给吴襄和吴三桂画出一幅未来吸引力足够大的蓝图才行,只有充分的利益才能吸引吴家父子。

就像后世搞天使投资一样,创始人自然是对自己的项目大吹特吹,恨不得告诉天使投资人今天投资,明天就能上市敲钟要不然谁愿意给一艘即将沉默的船只花大价钱

人心如此,却是怪不得谁。至于所谓的君臣忠义之道,只有被忽悠瘸了的崇祯才会相信,以为天下人都应该无条件效忠于他,可如果事情真要那么简单,天下也不可能到姓朱的手上去。

想到这里,朱慈烺换了一个角度开始询问,“以总戎之见,如果我大明即可南迁,到时候可有重新恢复河山之机”

“这个”吴襄在这个问题上明显有些信心不足,能被人从北面赶到南面,怎么可能奢谈将来能打回来呢

朱慈烺笑了笑,继续问道“如果不可,以总戎之见,我大明将来能否保住南边的半壁江山呢”

吴襄在这个问题上只是简单思索了一番,便回答道“如果千岁爷到南京之后,选拔忠臣良将,囤积粮草兵备,整兵巩固防线,半壁江山尚可一保。”

对于这个判断,朱慈烺还是相信的,而且听到吴襄这话也有言外之意,便连忙拱手道“总戎,听说吴家有女初长成,我愿意迎娶总戎贵女为妻,还请总戎护我南下,将来到了南京之后,朱与吴,共天下”

索性是吹牛,朱慈烺也不怕再吹大一些,反正到时候能不能共天下,也是凭借各自手段罢了。

然而听到朱慈烺这一番话之后,吴襄却有些惊喜交加,“朱与吴,共天下”他是不信的,可是如果将来有机会共个江南还是问题不大的,到了那时候,他们老吴家可就真的发达了

要知道,吴家虽然出了一个平西伯,可是大家伙都知道这里面的含金量如何,而且老吴家这一辈是从吴襄才开始发迹的,像吴家之前籍贯是在江苏高邮,后来才被迁移到了绥中镇做泥腿子,一直等到吴襄中了天启二年的武进士,并且巴结上了辽东祖家以后,吴家这才开始翻身。

如今听到太子这么一番话,吴襄只感觉到自己内心砰砰直跳,他真想马上就答应下来,可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这跟吴家本身的根基所在有很大关系。

实际上到了如今的明末之时,辽东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军阀集团,从原来的边军势力演化成为了一支连皇帝都没办法真正调动的军事集团,而在早期的辽东集团中,可以分成三个支系,分别是李成梁一系,毛文龙一系,以及祖大寿一系。

当然,祖大寿这一系也是从李成梁一系发展出来的,像祖大寿的父亲祖承训就是李成梁的部将,后来随着李成梁和毛文龙死后,辽东基本上也就是祖家一家独大,到了巅峰时期祖家在辽东担任要职的兄弟子侄数十人,像祖大乐、祖大弼、祖大成、祖大名、祖泽润、祖泽洪、祖泽远都是祖家的将领。

因此吴襄在从军之后,也是巴结的祖家才真正上位,像吴襄娶了祖大寿的妹妹,而且祖大寿还娶了吴三桂的姑姑,因此也可以说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吴家和祖家联姻之后,也就让吴襄、吴三桂父子真正在辽东集团扎下根基来。

后来随着祖大寿投降了满洲之后,辽东集团内部就呈现出了分裂状态,大部分人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前程,绝不是吴家说什么是什么,只有吴三桂能够做出真正代表辽东集团利益的事情来,他们才会愿意跟着吴三桂走。

那么南迁符不符合辽东集团的利益呢说起来并不是那么符合辽东的利益。

原因很简单,正因为皇帝在京师,南方才会源源不断地将粮食和银钱运往北方,才能养活辽东集团这个畸形的怪物,才有吴家继承下来的辽东基业,如果跟着皇帝去了南边,那么辽东集团自然是烟消云散,到时候吴三桂手里的兵还会不会听话,就是另外一个问题。

正因为想到了这一点,吴襄才不敢贸然答应,即便朱慈烺画下的大饼足够充满香气,但是却需要吴家做出根本的取舍,而这种取舍的决定权甚至都不在吴襄自己手里,而是在吴三桂做出什么样的抉择。

因此,到最后吴襄也没有直接答应下来,而是用一种模糊的态度告诉朱慈烺,他需要写信给三桂让他早点入卫京城,到时候亲自来听太子的教导,至于眼下的情况吴襄也能理解,他准备过些日子直接将自己的小女吴凤英送过来,等将来南迁之后再行大礼。

说白了,双方只是达成了意向合同,吴家需要看到太子进一步表示决心,以及证明能够推动这件事能够干下去,而朱慈烺则是得到了吴家派遣来的人质吴月英,并且拍着胸脯保证等到南迁后就立这个素未谋面的女子为皇后。

二人气氛顿时一片融洽,看上去似乎什么都谈了,可是又什么都没谈,关键是双方的目的似乎也都达成了。

朱慈烺咧着嘴送吴襄出了大门,态度却是比起先前热络了许多,不过这也正常,之前二人是君臣关系,眼下却成为了老丈人和女婿的关系,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等到吴襄离开之后,朱慈烺露出一丝冷笑,他心里明白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可是只要吴家还奢求相信朱与吴,共天下这个诱饵,便不用担心吴襄不上钩。

只要吴家还不至于完全转向,那么一切就都还有转机。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