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 第124章 靖国军功爵弊端初现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第124章 靖国军功爵弊端初现

作者:空山一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9:36: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碧波万里,却不见任何的阳光。

时值雨季,清江阴雨绵绵,两岸阳光微拂,春风怡人。

今年的清江,又是江中雨,两岸春的神奇景色。

水流因为雨季的到来显得湍急了点。

不过依旧有大量的战舰划破碧波,在徐徐北风的作用的,毫不费力的朝着北面前进。

“唳”

江畔一声苍鹰鸣叫,盯着沉重的湿气,一头鹰快速抵飞速的落在船沿上。

侍卫一看是信鹰,连忙取下鹰腿上的信,根据记号,转交给了西厂。

西厂收到后稍微一翻译,立刻匆匆朝着皇帝的旗舰送过去。

此时的杨定正在不停的批阅来自五羊城的奏报。

最近五羊城附近的府出现了一种情况,那就是伤残退役而无缘北伐战争的老兵,拿着退役费用和银行贷款,在直隶州买房买地受阻了。

原因竟然是直隶州的土地几乎被买了。

他们有着直隶州的户籍,却买不起直隶州的土地,弄得直隶州内的老兵跟地主租种土地,结果地主开的价格高了,弄得他们怨声哀哉。

夏千秋听到老兵们的抱怨以后,就整理成奏折送了上来。

叫杨定拿主意。

可杨定有什么办法直隶州的土地现在不买,未来肯定越来越贵。

现在直隶州的地价,堪称全国之最,一亩地最低都能卖到八两银子。

并且八两银子还是邻近其他州,并且不是必经之地的荒地。

通常以荒山居多,雨林地貌的靖国,水土流失眼中,开发不易,许多老兵都是伤残人士,这一笔巨额的开发费用,就能逼得他们望而却步。

也就是如此让很多老兵空有爵位,却没法实现土地的免税,还得跟大地主们租地的奇特现象。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地主们的土地数量过多,如果按照阶梯的地税法,单单论收税政策,就能逼得他们倾家荡产。

于是,这群人想尽一切办法避税。

分家分户都是小事,还有一些地主想搞合作社。

然后将那些没有土地的老兵纳入合作社内,用他们的名义去避税。

要知道靖国如今正在大搞合作化,并且合作社的免税名额,是根据所有的合作社成员总额度计算的。

这么做其实就是为了让数额能好计算。

并且让规模化生产成为靖国的主流。

不过,平民的合作社却不带地主们一块玩了。

当然,更多的还是地主和世家之间,刚开始都瞧不上普通老百姓能干出大事业来。

但这半年一过,合作社下的平民一个个都富了起来。

看得地主们无比眼红,想要加进去却没有人愿意这群老爷进来。

加之,合作社的对于底层的百姓而言堪称生产利器。

杨定照了不少朝臣,群策群力,终于确定了合作的收入模式为多劳多得工分年终奖股份分红的方式。

即根据每个人出工的时间,进行时薪量化,然后分组。

分完组别,再根据现场工作的情况,下工之前,小组间立刻采用不记名投票。

投票采用均分制,掐头去尾以后,平均一下,就能得出最正确的工分。

这个工分就是年终奖的依据。

而合作社每年的营收抛去支出,贷款,工分年终奖,还有留用的项目款项,剩下的就是年底按股份进行分红。

如此一来,平民的合作社就不那么容易出现大锅饭现象。

大家想要拿高分红,很多的年轻人都在动脑子,尤其是五羊城周围出现什么新鲜的玩意儿,能引进的大家都引进来,只要能增加收入,那谁会拒绝

综上所述,靖国的民间活力是肯定有的。

但杨定批阅奏折的时候,眉头一直紧锁。

毕竟,他制定的军功授爵制度被人找到了漏洞,开始在堪称处处漏风的制度里挖墙脚了。

之前就有商人不想让自家的土地没了,但也知道自己的爵位不够。

于是跟退役老兵勾结,先成儿女亲家,接着将地过继在女儿名下,并且花钱给女儿买爵位,然后接下来以租种的名义,每年象征性的给点钱让女儿过日子。

如此,就完成了合理的避税。

而这一切,全在杨定的游戏规则下玩耍,来回横跳,杨定又不能说不。

说了,那军功爵的制度就废了。

毕竟靖国有明确的规定,那就是女子的爵位,必须是和家中父、兄、子、弟任何一方相等。

意思就是想要给女儿或者妻子买爵位可以,最高不能超过你们家中爵位最高的男丁。

如果你是公士,那么妻子买到的爵位就叫同公士爵。

这是配套的女性爵位制度,最初的目的既是为了防止女性被卑化,使得朝廷失去一半的劳动力,同时也为了能这种方式,增加女子的出生率。

否则重男轻女之下,再加上男权社会的影响,早晚出现性别比例失调的惨剧。

当然,杨定也想过防止爵位的增加,而导致的财政错漏太大的事儿。

于是他对爵位的售卖价格做了明确的规定,除了必要的钱以外,女爵还必须每年缴纳一笔粮草钱,又叫戎事金。

意思就是女子虽然不能上战场,但可以通过缴纳粮草或者金银,来支持战争。

说白了就是变相的收税。

而且没有爵位的女性,是不需要缴纳的。

但如果你成了庶民,有了爵位,那就不好意思了。

交钱

可就算是这样,还有些地主找不到老兵们的合作。

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家的户口增加。

比如纳妾、生子女。

还有些地主干脆把外室,私生子全部带回来入了自家的户籍,正妻一个,小妾一堆,加上子嗣数量,一户地主人家愣是出现了全家人不下三十人的恐怖景象。

然后地主们给每个小妾都上了同爵,完全合理合法的避税,反正在这样搞下去,皇帝都不用跟地主收地税了。

现在,面对几乎瘫痪的地税体系,杨定虽然猜到会这样,但不想来得这么快。

这都还没打到韶关就这样了,等收复了韶关以南的全部疆域,那指不定就崩了呢

杨定是一个头两个大。

“陛下,这些地主实在太过分了。”

冯裕都看不下去了,放下记录,拱手说道“或许朝廷应该鼓励一夫一妻”

听到这话,杨定抬起头来,古怪的看着冯裕。

朕记得您老是老婆一个,但是小妾也好几房了吧

我这个皇帝,皇后一个,后宫不认识的妃嫔还有个,然后曜国那里还有一个待嫁的公主。

咱们这些肉食者都三妻四妾的,你还主张一夫一妻

这法令要是发出去了,你信不信全天下的男人就把咱们给撕了不可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