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 第133章 清江泛洪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第133章 清江泛洪

作者:空山一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9:36: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锦衣卫的组建还是需要时间的。

杨定也就是嘴快了一点,但转过头来又头疼了。

那就是锦衣卫都指挥使用谁

这是个问题。

按照明朝的惯例,锦衣卫使用的都是勋爵,或者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们。

只是这个情况在靖国是行不通的。

首先朱元璋让锦衣卫正式放出獠牙之前,是经历过好几次调整的。

锦衣卫一开始叫做拱卫司,其实就是朱元璋身边的亲军,早早的就汇聚了一批人马。

加上明朝的军事制度是属于世兵制,所以锦衣卫的出现,在极大的程度上保证了朱元璋对国家和地方的掌控能力。

但靖国的国情不同,军队是百姓上升的通道。

锦衣卫也是一穷二白,因而不管为了以后还是未来,都不能让在职军兵成为世袭。

否则不久堵死了百姓上升的通道

等到阶级固化,百姓看不到升迁的希望,还不得把自己掀翻了。

再说了,世兵制的坏处明朝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中后期卫所崩坏,底层士兵沦为农奴,甚至比农奴还不如。

浑浑噩噩不可终日。

这也是杨定要下令给锦衣卫,进行二十年一次清账的原因。

世袭的弊端,在有明一代的锦衣卫内部也是严重的问题。

不仅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还被皇帝用各种理由萌荫官员子弟,使之成为锦衣卫的负担,每年支出的米粮也是国家的负担。

这也让锦衣卫到了中后期都没几次高光时刻,全被东厂或者文官押着暴打,驯服的服服帖帖。

故而吸取以上的教训,第一任锦衣卫都指挥使必须要找对人。

用世家,则世家掌权,他睡不安稳。

用军人,则新贵崛起,他更睡不安稳。

勋戚的话更是抓瞎,这个真皇帝的杨定九代单传,两个姑婆姐妹都没有,就连他母亲一方,早早就都去了。

真杨定的母亲是个难逃的商人女儿,原先有一个老父亲,结果在清江畔病故,随后她为了安葬父亲,来了一出卖身葬父,然后就被老鸨买走养了起来。

十五岁那年出阁,被先帝看中,结果先帝拿不出钱来,被老鸨叫人赶了出去。

正好当天夜里起事,先帝也是够横,直接带兵抢走了姑娘。

等生真杨定的时候,难产走了。

而先帝忙于统一南疆的大业,导致真杨定疏于管教,以致于被陈政玩弄在股掌之间。

所以遍观朝野,杨定发现,居然连一个合适的人选都没有。

这叫什么事儿

徘徊多时,陈安都快被杨定绕晕了,赶紧悄悄上前来说“陛下,既然朝中无人,那就从皇室内选择。”

“皇室也无人啊”

杨定顿觉头疼,他都是孤身一个,举目无亲。

不要说他了,就连真杨定也是一个样儿,让谁来

“长公主啊”陈安提醒了一下杨定,“长公主的身份地位正好合适,百官也不能反对,加之锦衣卫既然归御书房统辖,并且是世袭,那么长公主代表了皇室统领锦衣卫,正好合适。

再说长公主年岁并不大,也未曾出阁,哪懂锦衣卫事

但这个都市指挥使必须挂在皇室名下,至于主事就交给同知管,并且多设几个同知,权势分散了,也能用来拉拢百官和勋爵们。”

杨萌么

杨定听罢顿了顿脚,仔细一品,完全没问题啊

而且这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毕竟都指挥使可以不掌权,挂个名而已。

这样皇帝还方便直接管理了

“不错不错这次你提得很好记你一功”

杨定大喜,现在主官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排排坐,分果果了。

都指挥使同知多设几个,让各方势力都参与进来,进行一个平衡。

只要效率足够,基本上锦衣卫的发展就不是问题。

而且还能有三教九流,各色渠道可以用。

没理由拒绝这个两全其美的设计。

陈安在一次听到杨定夸奖,也是笑着说“奴婢只是为了陛下分忧,不敢言功。”

“有功就赏,朕是那种昧功的昏聩君主吗”

杨定挥了挥手浑然不在意,唯有陈安吓得脸色发白。

这话怎么都像是说给他听的,难道杨定发现自己知道他是假了吗

不过陈安的心理素质不错,细细看杨定没有其他过多的反应,顿时心头稍松。

“咚咚咚”

旗舰外,清江上,沃隆口畔,都传来了轰鸣鼓声。

杨定听到声音疑惑问道“好端端怎么开打了难道镇南关有新兵来了”

自从他来到沃隆口搭建营寨,铁锁横江的江面,导致了沃隆口上游停了百十艘船,下游也有百十艘,两方经常巡弋,然后相互朝对方吐口水。

十分难得的默契。

而沃隆口往北二十里就是昆山东岸防线,那里的大军经常性的向北发起冲锋,然后等到快要进入一箭之地了,又贱兮兮的退回来。

如此反复横跳,弄得城上的士兵无比的疲惫,加上大军全被何静带走南下了,他们只能烦不胜烦的忍着。

几乎精神奔溃的那种。

但其实双方都在等着。

等着决战的契机。

“陛下。”杨定刚出甲板,沃隆口铁索北侧的船只正在朝着北面撤离,看得杨定有点摸不着头脑。

不是打仗吗撤离的话为什么要用鼓声

“陛下快看水泛黄了”

陈安站在一侧看到了北面江心出现了黄色,脸色顿时大变“难道是辰国用了什么药物想要害人”

杨定望着江面,突然看到了些比较巨大的枝干,心头一颤。

难道是

信使和冯裕这时匆匆而来“不好了陛下,清江发洪水了”

“”

杨定暗道一声果然,但回忆起自己看过的靖国全国各地的县志,奏疏,上一次清江发洪水,都是八十年前了

为什么现在会突然爆发

今年的雨时下时停,理论上不该有大洪水啊

“陛下还请北上移驾昆山。不然接下来的洪峰,会将危险”

冯裕不敢拿杨定的安危开玩笑,上一次杨定在黑水府遇刺就无比凶险了,现在要是打个仗遭了洪水,那非得吓死个人不成。

他年纪大了,经不起惊吓啊

“知道了。”杨定也不会用自己小命开玩笑,“太师,你立刻派人顺流而下,让江畔各府准备好防洪工作。陈安,你去告诉白葱,让他尽快查明洪水的来历。清江向来以温驯出名,没理由这时候发洪水,这里头可能有问题。”

“喏”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