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 第202章 世家跌到,皇帝吃饱!

德安九十三年,七月十五。

这一天五羊城开放了科举考场,大量考生走入考场。

同时也是这一天,皇帝亲自出现在了考场之中。

“参见陛下”

考生们拜见皇帝,皇帝颔首起身说“近来朝廷动荡,时局紊乱,四处都能听到兵戈之声。所有人都在传朕死了,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和名义自诩义军或者自立为帝。但这些人不过就是跳梁小丑,不如便可涤荡清除。但同时今日之后,各州府之间必然紧缺官吏,故此朕决定今科加恩,取一千进士。”

考生们一听,本来好几日的动荡弄得人心惶惶,能开开科取士就已经很开心了,不想皇帝居然还加恩,取一千进士。

这简直就是近来最好的福音啊

他们终于有机会当官,一展抱负了

“不过,因为近来动荡不安,一切都是因为光氏率先造反,导致国家社稷不稳。所以今科光氏子弟,一律缉捕带走,迁往南疆新开地或徒刑各地。

若是尔等无牵扯上造反之人的亲属三代,改姓之后五年便可参与科举。若是不改姓,则三代贱籍,不仕,无爵禄,不可通婚。”

杨定淡淡的下达命令,本来侥幸逃过一劫的光氏科举士子脸色剧变。

紧接着就有番子过来,将人押着带走。

“陛下陛下我等冤枉啊”

“那就自断光姓,自立一家。至于光氏传承,有罪人光开霁发往先帝皇陵六代守灵赎罪,尔等移籍边疆,五年之后再考。当然,朝廷也会给你们土地,但贱籍得挂五年,五年之后才能立功晋爵。以示惩戒。”

杨定挥了挥手,让人将他们带走。

士子们脸色都变了变,一个个低着头,不敢看皇帝。

“金氏子弟。”杨定开口,姓金之人一下就倒在地上,脸色苍白。

“尔等也不用考了。

金氏嫡系蓄谋造反,虽被朕之大将和楚悉数斩杀,但造反只是已然要牵连九族,不过朕也不愿意多造杀戮,除已经被斩和有罪之人外,尔等各家回去收拾东西贬为贱籍,分迁四方三年。

三年之后,方可重新科举,晋爵,至于家产系数抄没。至于姓氏朕就不勒令修改了,但愿意改姓之人,迁往各地之后,明年就能开始重新科举。”

杨定说完,金氏子弟也被拖走了。

于是现场一下少了三分之一的科举士子。

杨定对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

不然三分之一士子要是考上的人多了,那朝堂早晚会变成这群人想要恢复过往荣光的,到时候再来一次阴谋叛变,对靖国的伤害更大。

不如将这群人打去边疆,山上下山,为了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说完这一切,杨定拍了拍椅子站起道“剩下之人俱是我靖国俊才,不管你们来自何方,只要束发就是我靖国子民。今日特意将光氏和金氏两脉子弟在尔等面前带走,就是给你们提一个醒,靖国虽然给大家升迁通道,但是国策就是国策,妄图挑战国策之人,都要接受惩罚”

“今日晨间收到了直隶州的最后一封军报,造反的世家悉数镇压,查抄田亩、粮食、矿产、金银铜铁、盔甲武器等不计其数。但是,这些资产朝廷会全部充公,然后将之变成承租田,以低廉的价格租给无地或者少地之庶民百姓。”

“但是叛乱所造成的危害犹在,所以朕今日来此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出策论的题目。”

“如何高效整合现有资源推动靖国的发展”

“大家就这个论题书写观点。每个人都写,写得好,有用的,单列一科加恩的顾问科。这个人数一百人,在一千人的员额之外。”

杨定说完宣布开考后,离开了。

所有的士子都震动了起来。

虽然顾问科不是正经的科举,但要是写得好,一定能够得到皇帝的赞赏。

这可就是简在帝心的活啊

于是大家也不着急正规考试,而是先开始思考顾问科的试题。

毕竟今年的考试规则有变化,士子必须呆在考场五日。

所有吃喝和被铺都有朝廷。

专心负责考试就行。

杨定离开考场,就见到了冯裕和谢青山。

这两个老头儿看到杨定很激动的靠近,估计是没少找杨定人在哪里。

“两位老大人,这是怎么了吗”杨定问。

“陛下。大丰收啊”冯裕嘴巴都快咧到后脑勺跟了。

“直隶州查抄世家的所获钱粮田亩都登记下来。咱们一共收获米一百亿石”

杨定震惊无比打断说“这么多的米”

“世家们几百年的积累。加上近来米价也高,他们的田多有囤积。但是有一半的米都不能吃了,要么发霉,要么成炭实在可惜”

谢青山扼腕,查抄之后他亲眼看到黑漆漆的米,有些甚至都是前朝时候留下来的米,好几百年了

不过几十代的积累,一朝全让杨定抄了,直接让杨定成了全大陆最富的皇帝了。

不仅是米,还有金银铜钱,若是折合成现行的靖国铜币,大概能有个十六个亿亿文,这还不算已经在银行里的钱款呢

当然更重要的是钢铁,现在完好的札甲和可以直接武装的铠甲,超过十万领,刀剑枪矛更是不计其数。

杨定若是愿意,可以马上给留守在京城内的士兵换装了。

一个直隶州就富成这样,那其他几个州呢

韶关以南有造反,以北也一样,许多世家都在造反,这要是全部抄下来,朝廷国库里的钱,都能堆满整条清江了。

杨定估算过后,也从兴奋中陷入忧愁说“那这些钱怎么花总不能放在府库里烂吧再说了,府库才多大还得扩建得花出去才是”

冯裕和谢青山被噎住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啊

古往今来多少国家,都在考虑钱应该怎么赚,怎么到了靖国就变成钱应该怎么花了

这也太离谱了吧

“这样,奏章朕自己看。两位老大人就麻烦是一点,召集文武商议,将朝廷各个方面进行评估。比如交通建设,水利建设,教育建设,卫生建设,军事建设等等,反正需要花钱的,花大钱的全部找出来,一个一个拟,一个一个问。

再派人送政令到地方,对于每个县,乡,那里需要建设水利,桥梁,道路的一并拟出来。从头到尾都算上,朕打算每年给每个县砸个几亿,趁着现在有钱就搞基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嘛。”

杨定不打算把钱放在口袋里,因为没用啊

还不如点上基建狂魔的基因,直接进行基建建设,建完就放在地里,跑都跑不了,也不怕花不出去。

“臣明白了”

两个老人交给杨定奏章后,赶紧去召集开会了。

这钱最好是能合理利用,不凡也太对不起那些被弄死的世家了。

回到御书房将奏则拿起来一番,杨定呵呵一笑“看来对世家动刀是明智之举,几百上千年的积累全都进了朕的腰包,怕是大陆列国看了都得羡慕得流口水吧”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