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 第29章 温水煮青蛙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第29章 温水煮青蛙

作者:空山一先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9:36: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看群臣面露疑惑,杨定继续说

“商部,下设四司其一为商照司,凡是经商,必须取得营业执照,才能做生意,无照经营罚款,而且是重罚。农副产品贸易不算,改为个税征收。罚金必须是数倍于所贩售的货物,若是额度巨大,那就徒刑、最高斩首示众。

其二为市舶司,我靖国沿海,良港不下三十,若是全面放开,就得有市舶司负责管理,并且准许市舶司征召海警队,负责近海巡防以及侦查,严防走私。

其三为国营司,负责经营矿产、铁器、食盐等等,凡是属于战略物资的,哪怕包括粮食,悉数由国营司合资或者独资。比如,负责食盐的制作,就成立大靖食盐公司,统管全国各地的盐业生产。至于销售方式,待朕想好了,再说。

其四为外贸司,负责组织商队,或者商会和列国做生意,并且厘定关税,也由外贸司负责。”

杨定刚说完,户部尚书周通海立刻上前言“陛下,商部若是开辟,户部的商籍百姓如何处理难不成统编为民籍这岂不是变相鼓励百姓做生意,如此奢靡之风必起,恐如前朝之事。”

周通海说这话可没什么忧国忧民的想法,只是不想看到自己的权利被分散而已。

毕竟商部的做法,可是他户部的责任啊

没了,那他就等于被砍了一刀,弱小了。

“爱卿所言甚是,所以朕考虑了一下,加了税部。”

杨定顺着周通海的话往下说,“税部一样是四司,并且在各个乡都会设有分署,即税务署。

县设分所,即税务所。

府设分局,即税务局。

州设分厅,即税务厅。

并且州设税丁五千,府设税丁两千,县设税丁五百,乡设税丁一百。全部披坚执锐,收取税款,抗税者视同谋反,杀无赦相关条例届时朕会整理初稿,商议之后再发布。

接下来,朝廷税部四司分别为地税司、商税司、个税司、征税司。

其中,地税司负责厘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诸多相关税款,包括大海和陆地。凡是我靖国国疆、海疆,都在收税之列。

商税司负责厘定内贸外贸诸般税款,凡是我靖国臣民的交易,都得上税。

个税司负责厘定天下百姓、朝臣、勋爵、皇帝”

杨定把自己加了上去,所有人脸色剧变,心道杨定是很认真的了。

“陛下,皇帝无上。”冯裕赶紧站出来提醒,让自己学生不要犯傻,不然威严扫地,容易出事。

先不说个税敢不敢收到皇帝头上,哪有皇帝自己让朝廷找自己收税的

这不就是证明自己不合法吗可以被朝廷监管吗

此例一开,在没有成熟的君主立宪条件下,杨定后人指不定就被用这个理由不断夺走权力,最后推上断头台。

杨定想了想也就开口“那就皇族,皇帝皇后除外。凡月收入超过十两白银者起征,具体厘定方式,商议之后在发布。”

“最后一司,就是征税司。顾名思义,他们就是管理税丁和征收税款的人。必要时候,各地征税司主官可以调动税丁,镇压抗税暴乱。

并且,税部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都不定额。靖国有多少个州、府、县、乡,就有多少个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在朝中挂衔,调任地方则为各地税务主官。”

一击重磅炸弹在朝堂炸响。

这税部的权利也太大了吧而且皇帝直接下令将税部触手伸到乡里面,还直接从中央委派官员,这是打算皇权下乡吗

有点太过了吧

“陛下,此法一出,如此多冗官、税丁如何养活”

周通海赶紧跳出来,他的权利又一次被分掉,他怎么可能坐以待毙啊

“这简单。税部征税,留下五成在地方。其中两成税部自用,支付税丁工资和官员俸禄。三成归于各地财库,交由地方官员支用,比如地方官员俸禄,兴修水利、道路,兴盛教育,养育鳏寡孤独等等。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杨定这么一说,周通海脸色微恙。

他能拒绝吗一旦拒绝,传出去他名声就臭了

皇帝都说了,一半给朝廷,另一半给地方。先不说税部如何,就冲三成可以留在各地财库,各地官员能放过这个机会

你要是反对,分分钟被弹劾。

“好了。那么两部的大致内容就这样,征税司权责很重,并且税丁也很有可能良莠不齐。不如就将战后受伤、残疾的将士安置成税丁。他们见过血,打仗不是问题。镇压些许抗税,还是很轻松的。”

杨定这番话是给军方插手税部的机会,周通海等人再敢废话,回头军方可不会带他们玩了。

想要军功授爵,你得看你和谁抢肉吃。

杨定倒是巴不得军方跟世家干起来,只有他们冲突一起,他才能安心睡觉。

周通海还想说话,却被闵东升挤开瞪退“陛下仁慈圣明,臣等佩服。”

杨定呵呵一笑说“如今只是粗略,回头还得继续商议。不过一说到军功授爵,朕得说说科举事宜。所谓科举,开科取士,乃是大兴文化之事。自前朝开泰以来,一直采用举荐制度。但征召上来的人才太少,不妥。所以,朕打算统一教材,分科考试,最后抡才而用。”

闵东升听得一惊,原以为杨定开科取士是为了扩大招收名额,用官位拉拢世家。

但眼下看来,分明是要挖世家的根啊

闵东升想说话,但杨定能给他机会

抢在他前头说道“但为了让教化之光沐浴靖国百姓,朕决定统一全国私塾,改为小学、中学、大学、国子监、太学五等学府等级。”

“小学六年制,凡我靖国子民,无论男女,年满六岁入学,十二岁参加县升学科举。过关者,获生员文凭。”

“中学三年制,拥有童生文凭可报名,自费学习,三年后参加府升学科举。过关者,获秀才文凭。”

“大学三年制,拥有秀才文凭才可报名,自费学习,三年后州参加升学科举。过关者,获举人文凭。”

“凡中举之后,悉数前往国子监,参加四年分科进修。诸般科目,晚些朕会厘清一个体系,但会随着新科目出现而改变。四年之后,合格之人毕业,授予同进士出身。”

“每年毕业之后一年,开启科举大比,致力于从政为官之人,可以参加大比。届时会根据缺额以及专业择优放榜,然后通过三个月的观政,下放各地历练。朕一直坚信,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起于卒伍,所以必要的历练是必须的。”

杨定说了一大推,反正是将闵东升说话的心思全部堵死了。

倒是冯裕站了出来,一脸古怪问道“陛下,为何赐予同进士出身,而不是进士出身”

杨定回答“科举大比录用者,每科头三名赐进士及第、之后则赐进士出身。而在国子监就读之中,对于学术表现优异者,可以考试或者保送太学。”

“太学与科举不同。太学则是评职级,分别为同进士出身、硕士、博士、贡士、院士。”

“太学要的是专心研究学术,天地,万物的人。比如,武器改进、战马培育、甚至用什么方法才能让人飞起来等等。”

杨定说完,冯裕感觉很好啊

如此一来,术业有专攻,也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说了这么多,杨定也是口渴了,赶紧说道“关于如何清丈土地一事朕想到了。那就是增大田亩面积,重新测算。”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