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 第360章 走,去看看靖国的高架运河!

这一路,澹台明月想了一路。

路上遇到了一些华夏联盟来的客商,问了他们对于华夏族的看法。

这个称谓,是写在联盟宪章上的。

就意味着华夏联盟所有的国家都认同华夏族这个称谓,而靖国的年号更是直接以华夏为名。

所以听到澹台明月的疑问,这些商人倒是直言“靖国出入,言必称华夏,行必尊礼法,勋爵崇武尊文,风度翩翩却又有凶悍难掩之色。说是华夏,实则好战之徒罢了。”

至于问他们自己算不算华夏人,商人们倒是觉得若是有朝一日能入籍靖国,当这个华夏人又何妨。

商人重利轻别离,只要有钱赚,卖了祖宗坟茔又何妨

说白了,他们都想要当靖国人,因为靖国富庶强大。

但他们又不想当靖国的兵,毕竟靖国的兵哪怕是抢着当,但一旦发生国战,那就是举国之力,全民皆兵。

最最关键就是靖国的税不低。

外商来靖国贸易还好说,能通过其他的手段避税,但如果你入籍了靖国,哪怕你避税了,回头靖国每隔三年一样会查你的商号和名下资产,一旦查出漏税,轻则罚款,重则贬爵,甚至干脆将你发配边疆。

因此外国人对靖国的一系列政策是又爱又恨。

但在澹台明月看来,这些人三言两语之间必不可少就是对靖国的向往,若是有一日他们在各自的国家更难生存了,必定会选择靖国。

毕竟靖国的福利,是众所周知,入籍也不难,只要购置了靖国的土地,并且如约上缴五年的赋税,就能申请永久居留靖国,入副册。

只要能永久居留,那么子嗣只要诞生在靖国,并且在靖国完成登记,那就是靖国人。

最最关键的是,靖国承认联盟内所有户籍。

意思就是,护照你拿过来,不管你是哪国的护照,只要你没有在靖国犯法和通缉,那么你就可以随意的进出靖国边境。并且靖国承认你双重国籍。

但是有双重国籍不意味着你能享受靖国的高等爵位,在没有战功的情况之下,你只能花钱买到不更爵位,而这笔钱将是天文数字。

澹台明月迄今为止一直觉得靖国的一系列国策,只是为了将联盟列国内的精英世家,吸纳进入靖国罢了。

试想一下,若是所有列国高级世家全部有了靖国的国籍,那么靖国北伐,只要发布诏令言明,保护靖国户籍百姓资产。

届时,赢粮景从,箪食壶浆还远吗

至于列国的皇室肯定会反对,但是世家一定不会反对,因为他们从来都是墙头草,两边倒,谁强就跟谁混,况且入了靖国的国籍,在某一些的生意上,是可以减少不少税赋的。

就比如粮票,非靖国国籍的人控制的公司,是不准购买靖国百姓手里的粮票的。

但是如果你是靖国国籍,那么你就等于能利用低价,买走靖国大量的便宜腾换粮。

每年都是天文数字啊

贪婪的世家,会放弃吗

不会更何况有了双重国籍,就等于多了一重保障。

真要是到了列国皇室发怒,准备拿人处死,甚至灭族之难的时候,他们只需要南逃,远遁靖国,其他列国皇帝也只能望洋兴叹。

“大人,咱们到兴阳城了。”

听到了船舱外的呼喊声,澹台明月停止对这一路的回忆“来了。”

说完起身推开舱门,舱外明媚的阳光令人诧异。

“居然没雨。”

靖国的雨季很吓人的,从二月开始,可能一直绵延到七八月份季风转变,才会停止。

今天的明媚阳光,着实令人能舒展一下久在船舱内,近乎发霉的身体。

如今华夏三年三月初九,他的船队停靠在玉马江边上的兴阳城。

作为玉马江和清江的交汇处,这里的船熙熙攘攘,甚至兴阳城也是人声鼎沸。

“这里怎么这多船”

下了船没走两步,澹台明月就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兴阳城靠水路的地方,全是船码头更是数不胜数,甚至比景阳城还多。

要知道,景阳城可是辰国的精华,但是码头数量居然还不如靖国中部的兴阳城。

真是令人诧异。

“船自然很多。”有人听到了澹台明月的说话,笑呵呵的捧着自己发福的肚子道,“就上个月,西疆的高架水桥终于通航了从玉马江能一直延伸到渡泽府,甚至横穿恶魔沼泽,就能抵达南边的曜国,可谓水系贯通。”

“兴阳城的渡口已经不够用了,朝廷正打算在兴河南边重建一座不用城墙的市镇和码头,用来承接西疆日后大规模的船只。”

“高架水桥”

“就是用混凝土强行在山谷沟壑之中开起来的人工运河。能同时让六条千吨大船东西交流,为了让大船可以通行西疆,朝廷可是没少费力,甚至还为此刨了三百座山,顺道填了六百道谷。一路艰难,但好在以上百万人的努力,终于在山丘沟壑之间,强行夯实堆砌起了一段段通天河。”

此人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开凿运河的柴正清,柴都尉,马上就要高升了也不枉着五年的努力和劳碌,那上百万的人也不会白白埋头苦干,都要加官进爵呢”

澹台明月看着面前圆滚滚的富态中年男人离开,接着对身边的人说“明日转头,我们从玉马江溯源而上,我要看看是不是真的这么厉害。”

“是。”

手下也好奇,到底是什么运河,需要上百万人修五年。

还有,高架水桥到底是什么东西。

于是在兴阳城休息了一晚上后,澹台明月就溯江而上,在玉马江上看着大量的船只东来西去,眼底锐利的光从来没有消停过。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眼神,更多的还是在考量靖国修运河的用意。

按照那个路过的胖先生的说法,靖国为了修这条运河,动用了上百万,无数财力物力,这才通航了。

可是通航之后,又有什么战略意义呢

如果想说灌溉的可以走了,按照说法,这条运河是通过开山填谷,强行平出来的通天河,一看就不是什么简单的工艺。

如此的运河只怕更花钱也更费时,究竟是什么驱使了靖皇这么做呢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