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双替身) > 69、六十九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双替身) 69、六十九

作者:写离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5 09:48:12 来源:就爱谈小说

桓煊知道阮月微有个庶妹, 比她小三四岁,小时候曾跟着嫡母进过几次宫,是个很普通的小姑娘, 有些怕生,局促畏缩地站在嫡姊身后,像个灰扑扑的影子。

大公主又道“那小娘子在家中行七,两年前曲江池上巳赏花宴, 阮家来了几个女眷, 她也在其中。比太子妃和他们家六娘子身量短些, 粉团脸, 略微有些胖,很害羞, 与人说话怯生生的, 还未开口脸就涨得通红你大约是不记得了。”

桓煊经长姊这么一说,印象中似乎是有这么个人,可印象仍旧是模糊的,站在姊妹们身边像个影子。

他淡淡道“怎么回事”

大公主道“太子妃嫁入东宫三年一直无出, 如今缠绵病榻, 两个良娣又有了身孕, 阮家便有意送六娘子进东宫,他们家六娘子你也知道的,相貌才情不输太子妃,父亲回京后又迁中书舍人兼翰林学士, 虽无世子位, 却简在帝心。阮家想送她入东宫,与其说是给太子妃当助力,倒不如说是有备无患。”

“这是宁远侯老夫人的意思, 长房自然不乐意,但两个良娣出身也不低,眼看着太子妃身子骨每况愈下,若是哪个良娣母凭子贵成了皇后,阮家便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她一边说一边觑着桓煊神色,见他仍旧面无表情,接着道,“太子妃自是不肯,于是召了母亲入宫,不久后,他们家便送了庶出的七娘子入宫与嫡姊作伴,多半是想让七娘子代替六娘子入宫。”

阮七娘相貌平平,性子又软,即便受宠也越不过阮月微这个嫡姊,若是诞下男孩,太子妃抱过去养在膝下便如自己亲生的一般,她甚至无需费心思拿捏她,因为她生母还要看主母脸色过活。

这样的手段在宫中和高门内宅里司空见惯,阮月微是阮太后教出来的,用起来自然也得心应手。

以前桓煊或许还会诧异一下,但经过赵清晖的事,阮月微无论做出什么都不会令他惊讶了。

“若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罢了,”大公主叹了口气道,“坏就坏在她庶妹已定了亲,是个寒门出身的进士,姓魏,补了秘书省正字。两年前芙蓉苑曲

水流觞他奉旨侍宴,两人大约就是那时候看对眼的。”

她眼中有怜悯之意“那士子出身清寒了些,但进士出身,起家清流,前途无可限量。宁远侯大约也不指望这性情柔弱、姿色平平的女儿能给靠婚事给家里带来多少助益,结下这门亲事也算提拔后进。”

后来的事不用她说桓煊也能想道,阮月微嫁进东宫三年没有诞下一儿半女,阮家需要另一个女儿巩固他们与太子的联系,长房不愿便宜三房,太子妃不愿被堂妹取而代之,便想让柔顺好拿捏的庶妹进宫借腹生子。

至于定下的亲事,对宁远侯府来说,与一个寒门士子解除婚约不费吹灰之力,压根不需要考虑。

大公主沉沉地叹了一声“谁知阮七娘外柔内刚,却是烈性子。宁远侯刚把婚事退掉,她当晚便在家中自缢了。听说从东宫回家时太子妃赏了她许多金玉簪钗和绫罗绸缎,她将那些东西全都摊在榻上,踩着那些东西把自己吊上了房梁,听说用的宫绫还是太子妃赏的。宁远侯府对外只说得了急症暴毙,但纸包不住火,事情还是传了出来。”

她顿了顿又道“本来谁都当那寒门士子结宁远侯府这门亲事是为了攀高枝,谁知竟是个痴心人,听说心上人不明不白死了,上侯府的门要个说法,宁远侯许以重金和前程,他都不要了,不管不顾地闹了一场,如今被贬去岭南做县丞了,本来好好一桩姻缘,真是造业”

大公主把这件事告诉桓煊,不过因为和阮月微有关,说完也就完了。

哪知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待长姊走后,桓煊叫来府中僚佐“近来有个姓魏的秘书省正字被贬去岭南做县丞,你去打听一下是哪个州哪个县。”

齐王掀起的一场轩然大波以他交出虎符告终,朝野上下议论了一阵,也就渐渐平息了。

转眼又到了清明时节。

东宫里,阮月微将亲手准备的祭品、抄写的经文交给疏竹,长长地叹了口气“姊妹一场,你替我去好好祭奠一下。”

一边说着,眼泪便沁了出来“终究是我害了她”

疏竹皱了皱眉,劝解道“娘子待七娘仁至义尽,让她进宫也是为她着

想,太子殿下的良媛多尊贵,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七娘偏要去嫁一个孤寒的九品官,虽可怜,也是个糊涂人,娘子何苦为个糊涂人伤神,坏了身子多不值当。”

阮月微掖了掖泪道“话不能这么说,我虽是为了她好,她却还是因我而死。”

疏竹道“娘子怎么能把这事往自己身上揽,七娘若不愿意,就该说清楚,她那么样说,谁都当她是因为羞赧半推半就,谁知她是真的不肯”

阮月微叹了口气道“死者为大,别说了,终究是我这做阿姊的有错。一会儿你开我的小库,额外取五十端宫锦宫缎给她姨娘。”

疏竹道“娘子就是心肠软,上回已经赐了那么多财帛,如今又赏。这些倒也罢了,单说娘子贵为太子妃,还带着病呢,这几个月都诵了多少佛经,抄了多少经文了奴婢数也数不清。娘子已经做到这个份上,切莫过意不去了。奴婢说句不中听的,七娘有这样的阿姊,还使气任性,说到底是自己福薄。”

阮月微脸色一沉,拧眉道“不可胡言”

疏竹连忙告罪“奴婢失言,请娘子责罚。”

阮月微缓颊道“我知你心直口快,你一会儿去侯府,当着她姨娘的面可不能说这些话惹人伤心。”

疏竹道“奴婢省得。”

疏竹与两个内侍出宫半日,替主人去庶妹的坟茔祭奠了一番,回到东宫时已是薄暮。

阮月微听说她回来,将她叫到寝殿中,屏退了其他下人,方才问道“祖母和母亲如何”

疏竹道“老夫人也为七娘的事气得不轻,心疾都发作了,好在这几日已经好些。夫人也清减了一些,好在无恙,夫人对着奴婢千叮咛万嘱咐,请娘子务必保重身子,好好侍奉太子殿下,别再耗神为七娘抄经了。”

阮月微红着眼眶点点头,真正心疼自己的也只有母亲了。

她又问“孙姨娘怎么样”

疏竹道“伤心自是伤心的,不过娘子不必担心,她在府中不愁吃穿,伤心过一阵子也就看开了。”

阮月微又问了府中诸人的近况,最后才状似不经意道“六妹妹还好吧”

疏竹以袖掩口,偷偷一笑“奴婢听三房的连翘说,六

娘子最近可不大高兴,前日为了一点小事摔了套越州窑的杯子,昨日又撕了两幅画,发落了两个下人,今日称病,都没和姊妹们一同去祭奠七娘子。”

她压低声音道“出了七娘这档事,府上不好立即又送个人进来,至少得等个一年半载事情过去吧便是老夫人再偏疼六娘子,也不能不顾侯府颜面立即把她送进宫来。六娘子年岁摆在那里,再干耗下去,便是她自己肯,三夫人也不肯。听说三夫人已经在替她张罗着相看夫婿了。”

阮月微虽然一早料到是这个结果,但直到此时听到确切消息,心里一块石头方才落了地。

宁远侯府女儿虽多,年貌才情都合适的却也不多,能取代她的更只有阮六娘一个。这回的事虽然闹得太子有些不豫,但至少六娘进宫无望,过个一年半载待风波平息,下面两个庶妹也及笄了,挑一个合适的入宫便是。

她那六堂妹心高气傲,从小便是如此,事事都要与她较劲,原本以为能嫁给齐王,谁知婚事迟迟不能定下来,齐王转头就去征淮西了,打完淮西回京她以为苦尽甘来了,结果桓煊一心只有那外宅妇,仍旧不愿娶,如今可好了,齐王失了兵权,成了个富贵闲人,眼下今上还在,太子不好轻举妄动,将来太子御极,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阮月微如今想起桓煊心口还一揪一揪地作痛,可想到他如何对待自己,便有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意。

男子春风得意之时,自有一股由内而外的气势,齐王兵权一解,压在太子心头的大石头终于挪开,他整个人也显得英姿勃发,倒是叫人忽略了他的相貌。

虽然他没有先前那般温柔体贴,但阮月微反而越看他越觉意气风发、英武非凡,把一颗心慢慢转回了他身上。

宁远侯府的事并未引起什么波澜,不过是一个小小庶女,死了便死了,便如一颗小石子投进大湖里,引不起微澜。

一转眼,长安城中已是春物尚余、夏景初丽。

常安坊山池院中的莲荷默默地开了满池,可惜再没有人去看一眼。

桓煊除了偶尔入宫请安,一直在齐王府中闭门不出。他原本身兼数职,除了神翼军

统帅之外还有别的官职在身,但上至皇帝,下至朝臣,似乎都忘了这回事。

原本门庭若市的齐王府,如今却是车马稀疏,除了三不五时奉皇帝之命来探问的中官、请脉的尚药局医官之外,只有大公主和桓明珪偶尔来拜访。

短短数月,齐王似乎又回到了刚出宫建府时的光景那时候他才十多岁,既不受宠也不起眼,做个富贵闲人未尝有什么不足,可如今却不一样,他曾经手握十万精兵,平定安西四镇,讨平淮西藩镇,建下不世之功。

任谁尝过权柄在握的滋味,这样陡然从巅峰落到低谷,都很难平心以对。

何况他先前已得罪了太子,他日今上归天,太子登基,可想而知他会是什么下场。

这日子看起来也不太远了。

往年皇帝春夏在蓬莱宫,入秋才去骊山温泉宫休养,今年却是一入五月便去骊山,命太子监国,将朝政都交给了儿子。

连高迈都暗暗焦急起来,只有桓煊本人仍旧无动于衷。

自打从幽州回来,将山池院上了锁,他似乎就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致。

他仍旧每日清晨起来习骑射、刀剑,读书习字,自己和自己对弈,按部就班地过着日子,他甚至很少饮酒,只在大公主或豫章王来访时陪着客人小酌,他也不再茶饭不思,夜里不再辗转难眠,痛苦的根源像是已从他心底彻底拔除,连同他的心一起拔了去。

他就像个入定的老僧,又像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木偶,仿佛有根看不见的绳子牵着他,牵一下,他便动一下。

直到五月末,随着一场瓢泼大雨,一个震动朝野的消息从河朔传至长安,犹如平地一声惊雷萧泠还活着。

消息传至齐王府时,桓煊死水似的眼神终于起了点微澜,不过也仅此而已。

其他人就不似他这般镇定淡然了。

皇帝连夜将太子和一干重臣召到骊山温泉宫商议。

这时他终于想起三子已经在府上将养了数月,什么病都该痊愈了,便即派中官带着御医,快马加鞭去王府给齐王殿下请脉。

脉象果然旺健,皇帝立即想起他还兼着几个文武官职,便即将他召到了骊山。

太子已经数月未见弟弟,对手下败

将,他一向吝于多看一眼。

然而在飞霜殿中见到桓煊时,他却暗暗吃了一惊,他脸上已经没了从幽州回京时的病容,体格也已恢复如初,整个人锋芒内敛,沉静澹远,与他想象中的一蹶不振、落魄颓然大相径庭。

太子刹那间生出一股绝望,他或许可以毁掉他的一切,剥夺他的一切,让他失去权势,失去帝心,近乎一无所有,可有些骨子里的东西却是他怎么也夺不去的。

他旋即便稳住了心神,那不过是因为他还有命在罢了,人死灯灭,无论什么人死后都是一堆朽骨,他长兄如是,桓煊亦如是,他只要耐心等待这一天。

桓煊向皇帝和太子行了礼,便即退至一旁。

皇帝向众人道“河朔的事想必诸位都已听说了,萧泠还活着。”

这消息太过匪夷所思,许多人听说后仍旧半信半疑,疑心是有人假借萧泠之名起事,毕竟她的声名在河朔三镇无人能及。

可如今皇帝如此一说,他们便知此事不假,俱都面面相觑。

皇帝猜到他们所想,苦笑道“能在两月之内连拔数城,几乎兵不血刃就把薛郅逼退至镇州,除了萧泠还能有谁。”

他顿了顿道“诸卿说说看,河朔的局面朝廷该当如何处置。”

他虽然这么问,但在场的臣僚都知道,既然萧泠活着,朝廷能做的事情委实没剩下多少。

萧泠不是萧同安,也不是薛郅,她在河朔三镇的人望不是一般人可比,在三镇可谓一呼百应,一听说她活着,好几个守城的将领不战而降,可谓望风披靡。

朝廷可以用敕封来拿捏萧同安和薛郅,却不能对着萧泠故技重施,即便没有朝廷敕封,她的节度使之位也稳如泰山何况薛郅尚未得到朝廷正式敕封,说起来萧泠才是名正言顺的节度使。

朝廷再要派中官监军,或者暗中挑拨三镇将领内斗,几乎已不可能成事。

臣僚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番,自然也议论不出什么来。

皇帝听了半天,烦躁地揉了揉额角道“诸卿若一时想不到良策,不如回去深思熟虑一番。”

众臣退下后,皇帝留下太子和几个腹心之臣。

桓煊要行礼退下,皇帝却

道“三郎留步。”

太子脸色微微一变,桓煊仍旧波澜不惊,只是停下脚步,行个礼道“阿耶有何吩咐”

皇帝道“三郎在府中将养多时,身子好些了”

桓煊道“承蒙阿耶垂问,已无大碍。”

皇帝颔首“脸色是比先前好多了。”

他沉吟良久,挥了挥手道“这里没有别的事,你大病初愈,早些回府吧。”

桓煊脸上也不见失落,行个礼便退了出去。

待三子走后,皇帝揉了揉眼皮,向留下的三五腹心道“薛郅已退至成德,萧泠拿下三镇是迟早的事。”

他看向兵部侍郎道“依卿之见,打下成德还需多久”

兵部侍郎皱着眉忖道“臣愚见,年前大约能见分晓。”

皇帝摇了摇头,低落道“用不了那么久,三镇乱了这么久,军民思定,全等着一个能号令三军的强将呢。依朕之见,薛郅撑不到入冬。”

他顿了顿道“神翼军的主帅还虚悬着,不能一直让副将暂代着。”

太子的脸色微微一沉。

本来朝廷可以用节度使敕封拿捏薛郅,河朔的局势不必担心,可现在萧泠眼看着用不了几个月便能复位,三镇重归强将麾下,朝廷便不得不慎之又慎了。

如今朝中能与萧泠抗衡的将领唯有齐王,皇帝一定已经开始动摇。

皇帝的目光从太子脸上扫过,不动声色地将话锋一转“只是三郎尚未痊愈,他的年纪也轻了些,打下淮西实属侥幸。依诸卿之见,朝中哪位将领可担此众任”

神翼军主帅的任命事关社稷,没人敢妄言,众人一时间都沉吟不语。

皇帝看向二子“太子以为何人堪当此任”

太子额上冒出虚寒,他定了定神道“臣不敢妄言。”

皇帝道“你先提,合不合适朕与诸卿自有判断。”

太子暗暗握紧拳头,又缓缓松开,终于下定决心“私以为武安公久历沙场,老成持重,庶几可以担此大任。”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414 20:36:5920210415 18:06: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ax希 3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1907861 21个;啵啵喔嚯 5个;jjc、南希希啊、nund、四贵、煙青、敷面膜女神、经济小吃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1907861 40瓶;桃李春风 30瓶;景瑟、45415374、32053143、田露 20瓶;卷毛经纪人 18瓶;viviandron 15瓶;jjc、念稔、苏俏俏 10瓶;oxiran、奈特夏夜、苏佳 5瓶;嘛唧会打怪、海七 2瓶;aris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