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 >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

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

作者:清越流歌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31:26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不管怎么说, 叶小妹的插话,确实让宋英盛和赵海兰比较没有心理负担的接受了叶队长的提议, 宋爸爸还是那句“不过也不能让亲家吃亏, 彩礼再厚点……”的口头禅。

叶小妹虽然很期待彩礼重头戏,却忍不住又插了句嘴,弱弱的举手道:“我可不可以提个小小的要求?”

不是叶小妹太事逼,主要是她很清楚王翠芬同志和队长父亲的尿性,他们在宋爸爸这里是善解人意了, 对她却从来都不假辞色, 一言不合就打断腿, 所以她这个小要求,只有先得到了宋爸爸他们的支持,回去才能让队长父亲他们配合,否则,多半又是她娘一句打断腿就把她打发了。

叶小妹小算盘打得很响,宋家人却被她装出来的小可怜样打动了,大家都停下来听她讲话, 一直没说话的宋奶奶更是表态道:“小妹不用害怕,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就算你叔叔他们不答应, 奶奶也会支持你的。”

“我想回去以后把我的房间装修一下, 然后再修个像奶奶家一样的厕所和洗澡房。”

说着, 叶小妹还指了指楼下厕所的方向,有了参照物, 要求就比较好说出口了。

她在农村生活了一年多,其他条件都已经适应了,茅厕真心适应不了!

但是叶小妹也知道,他们那儿家家户户都用这样的茅厕,标新立异很有可能悲剧,假如她没事跑去跟队长父亲和王翠芬同志要求弄个带抽水马桶的厕所,地板还要贴上干净的瓷砖,非但不可能如愿以偿,说不定还要被她爹娘逮住一顿胖揍。

叶小妹还是很有逼数的,什么要求能提,什么要求不能提,她心里都有本账。

就是来到宋奶奶家后,发现这会儿不但有抽水马桶,连24小时淋浴系统和暖气什么的都齐全了,叶小妹的狗胆才终于大了起来,她也没要求装淋浴花洒什么的,弄个干净的带厕所的洗澡间,以后继续用洗澡桶也洗得舒服啊。再说她现在要结婚了,既然婚后还住自己她,装修婚房什么的应该很正常的吧。

这么想着,叶小妹也渐渐有了底气。

不过她这个很有创意的要求,成功让宋奶奶他们目瞪口呆了一下,连赵海兰都忍不住腹诽,结婚不要新衣服新鞋子,或是首饰什么的,之要求修个厕所,敢情这小村姑看着一脸败家模样,实际上竟是个勤俭持家的女子?

比起面露不解的长辈们,宋清徽在这方面跟叶小妹有共同语言的多,毕竟宋家这样“先进”的条件,宋清徽到了双岗却得跟所有人一样用那种埋汰的茅厕,这对他这种有点小洁癖的“大少爷”来说,真的是非常艰苦卓绝了,只是他习惯了报喜不报忧,要不是叶小妹现在提出来,他都还没想过还可以这样操作。

难得叶小妹机智了一回,宋清徽当然要帮帮忙,他委婉的跟长辈们介绍了一下农村的厕所情况。

宋爷爷和宋奶奶面露恍然,又有些吃惊的问:“我们以前在乡下也是这样的茅厕,原来现在还没变吗?”

宋清徽苦笑着摇头,还忍不住添了一句:“有些茅厕听说盖了有二十几年,如今还在用着。”所以他每次都会特意避开那几间茅厕,就怕上着上着,突然屋顶塌了。

听他这么说,宋英盛和赵海兰也慢慢回忆起来了,宋英盛还算端的住,赵海兰同志已经面露恶心,斩钉截铁的道:“修,就按咱们家这种卫生间来修!”

赵海兰这么积极,当然不是叶小妹,而是心疼亲儿子,以前不知道也就算了,如今知道乡下条件这么艰苦,哪怕他们返乡就只是待几个月,她也要帮孩子改善改善条件。

宋清徽很是稳重的笑道:“抽水马桶就不用了,家里还有小孩子呢,就弄个蹲厕吧,这个去县里应该比较好买。”

宋英盛的反应比妻子晚了一步,这会儿也笑着附和道:“小妹的建议挺好的,你们婚后要打扰亲家,以亲家的性子想必是不肯收房租的,正好趁着结婚帮他们把房子修一修,也算是你这个女婿尽孝心了。”

宋爸爸越说越觉满意,房子是现成的,稍微修整一番也花不了多少钱,反而能洗清儿子“倒插门”的嫌疑,他认为相当值得,连带着看提出这个办法的叶小妹,都怎么看怎么觉得蕙质兰心、善解人意。

叶小妹的要求得到大家的热烈支持,又收到了宋爸爸的赞赏,简直不要太满意了。

总之今天的会谈圆满结束,皆大欢喜,然后第二天,叶小妹兴高采烈的跟宋妈妈回娘家了。

从赵海兰同志经常说“我们这样的家庭”的语气中也能听出来,赵家同样不是普通人,跟宋爷爷的级别当然没法比,但也是实打实的高干背景了,分钟碾压叶小妹这种小村姑没商量。

想想宋妈妈这么的充满优越感,她的父母兄弟想必也不是多接地气的人,叶小妹自己就有心理准备了,不过,宋妈妈毕竟是第一个答应要给她修厕所的长辈,叶小妹这会儿也怎么看宋妈妈怎么亲切,已经决定给宋妈妈面子,到了宋妈妈娘家就把自己塑造成贴心的小棉袄。

毕竟队长父亲那种铁石心肠的老父亲都架不住她的“杀手锏”,被她捧得不要太开心,在叶小妹看来,宋妈妈跟队长父亲比,耳根子不要太软,看在新厕所的份上,她就出点力,好好捧着宋妈妈,让她高兴一回。

不过到了赵家后,叶小妹突然发现她不需要费这个劲。赵家亲戚对她虽然不如宋家亲戚那样热情,但也绝对不冷淡了,关键是他们表现得还算随和亲切,并没有表现出宋妈妈认个小村姑当媳妇真是叫人发笑的意思,所以宋妈妈心情一直不错,她也就不用再捧着宋妈妈讨她开心了。

叶小妹想想,倒也能理解宋妈妈娘家众人的态度,她跟宋大哥结婚已经定局,宋爷爷和宋奶奶都不说什么,赵家的外公外婆优越感再强,也不可能跳出来指手画脚吧。而且他们一进门,赵外婆除了拉着宋大哥看好久,心疼的说他瘦了黑了之外,就拉着她的手客气的道:“小名叫小妹是吗?早就听说亲家母喜欢你,恨不得天天带在身边,我们一直惦记着呢,果然是个好孩子……”

也就是说赵外婆一家对她这么亲切,多半还是托了宋爷爷和宋奶奶的福,这让叶小妹忍不住在心里佩服自己的机智,一上来就抱宋爷爷和宋奶奶的大腿果然没错,这两条最粗的金大腿抱稳,就什么都不用愁了,真是好省事啊~

然后偷懒成性的叶小妹,再也想不起自己来之前关于“给宋妈妈做面子、哄得她眉开眼笑”的伟大志向了,能够安安心心的当条咸鱼,她才不想费那么多事了。

装得斯文羞涩的样子跟赵家长辈们打完招呼,叶小妹便被宋大哥拉着去认识表姐表哥们了,大家都是年轻人,过年当然是热热闹闹的打牌啦,作为客人的叶小妹刚过来,就有个表姐热情的问她要不要一起打,叶小妹手气可好了,无论打牌还是打麻将都是赢多输少,当下撸起袖子加入战局。

赵外婆家要比宋奶奶家热闹得多,大概是子孙都在身边的缘故,不算叶小妹和宋清徽,围在一起打牌聊天的小辈都有十数人,就开了这一桌牌局,导致每个牌友后面都站了一两个“后援”。叶小妹虽然是初来乍到,可是坐下一看这阵仗,她也不能输啊,所以扭头就把正在跟大表哥寒暄的宋大哥拉了过来,“表哥表姐们全都有智囊团,我也要有,宋大哥你就站这不许走哦。”

叶小妹跟宋大哥亲密惯了,再说他们马上就要结婚了,在亲戚面前黏糊一点也是人之常情吗,所以她也理所当然的直接握住了宋大哥的手、把他往自己身后拽。

但是在一群表兄弟姐妹眼里,叶小妹还是有点热情大胆过头了,当着他们这些亲戚长辈的面都跟小徽撒起娇来了,这哪里是什么农村小媳妇?分明就是只呛口小辣椒嘛,比他们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还要辣。也难怪小徽在家的时候都端的一本正经,去了乡下反而被个小丫头拿下了。

不过叶小妹这样热情直白,赵家表哥表姐们反而看她顺眼了,小姑娘性格挺直率可爱,跟小徽也确实是有感情,那就不是靠着什么小手段扒上来的。

所以看着叶小妹的动作,众人反而起哄揶揄起来,“我们身后的只是观众,可不是帮手,你们小两口联手可就不公平了啊。”

“这就叫‘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谁让咱们还没媳妇呢。”

还有个表哥勾着宋清徽的脖子把他往叶小妹身后推,“弟妹在这孤军奋战,你倒跑得没影了,怎么当丈夫的?”

“在这站好,弟妹说了,一下都不许动哦。”

大家起哄归起哄,洗牌发牌的动作却一点没耽误,叶小妹现在已经摸了手好牌,便不再关注众人的打趣,本来她就脸皮厚,这种调侃压根打击不到她,叶小妹便完全心无旁骛跟大家玩起了牌。倒是宋清徽,被表哥按着都快贴到叶小妹背上了,不远处的长辈们还瞧着这边一阵好笑,宋清徽被搞得一阵尴尬、手足无措,偏偏叶小妹跟没事人一样,他又不好解释更不能撇清关系似的离开,这样显得他还不如叶小妹大方,就真的有点丢人了,遂只能厚着脸皮、装作若无其事的低头看叶小妹打牌。

叶小妹手气好,玩牌时脑子转得也格外快,宋清徽其实也不用帮什么忙,便站在她身后苦中作乐的想,幸好在叶小妹时不时的锻炼、或者说是折腾之下,他也算长进了,颇有点叶小妹厚颜无耻的风范,再不好意思,也不至于像以前那般动不动就面红耳赤了,所以现在没有尴尬到太过分。

赵家表哥表姐们也是这么想的,这对小夫妻一个比一个的脸皮厚,这么打趣都没什么反应,他们不能揪着不放,这个小插曲便掀过去了,众人的重点又慢慢转回了牌桌上。

不过有了这个小插曲,他们跟叶小妹的关系倒也拉近了许多。

所以在赵外婆家做客的这一天,叶小妹只需要跟一群同龄人打打牌说说笑,很是轻松愉快的混了过去,但意外的是她这么咸鱼,赵家长辈对她的印象似乎还不错,都体现在红包上了——赵外婆包了个十块钱的大红包,赵家的大舅大姨们一个包了五块。叶小妹回家幸福的拆红包时,都恨不得再跟着宋妈妈去一次她娘家了,赵外公赵外婆不像宋爷爷和宋奶奶分别给她红包,可是赵家的大舅小姨一大堆,加起来也有三四十块啊,叶小妹捧着这笔巨款快乐地像老鼠。

之后两天,她确实又跟着宋妈妈他们出门了,却不是去赵外婆家,而是专程去给赵舅舅他们拜年。就像是宋家这边,叶小妹也跟着宋大哥分别去过宋小姑家和宋堂哥家拜年,所以她能理解为什么还要单独去赵舅舅他们家。

但是这种就没红包拿了= =

见完赵家一串亲戚,时间也已经过了正月初十。

叶小妹和宋清徽来北京之前,叶队长叮嘱过元宵之前一定要到家,而不是返家,这还是有区别的,因为路上就要花两天半的时间,元宵之前到家的话,最晚正月十三就要出发,晚上还能赶回叶家吃顿团圆饭。

宋爸爸给宋清徽和叶小妹买的还真是正月十三的车票,上午九点的火车,大概元宵当天下午两点左右下火车,因为车票是年前几天定的,写信通知叶家的话,就怕他们到了双岗估计都还没收到邮局送的信,宋清徽索性给叶军华厂里打了个电话,这也是来之前叶队长交代的,有什么急事打给老三,他们知道的反而快一些。

幸福的日子一去不返,眼看着马上又要回老家了,叶小妹半是纠结半是高兴,纠结的当然是回乡下又要受苦受难,高兴则是赶在她走之前,定做的小羊皮鞋做好了,款式经典质量还很不错,叶小妹恨不得直接蹬着小皮鞋回老家!

第二个高兴的是叶小妹和宋清徽拍的“结婚照”也取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