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清穿大福晋 > 第127章 第 127 章

清穿大福晋 第127章 第 127 章

作者:恋竹小妖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09:55: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干什么想闹事吗”护卫首领绷着脸走了过来。

那人有些怂的缩缩脖子, 随后又不甘心的嘀咕了句“明明是你们的粥不对,还不让人说了。”

伊青禾只是笑笑,“你有言论的自由,我也有我的坚持。我看你中气十足, 想来也不需要这些粥, 既然如此还请出去。”

富察氏一直看着这边, 她款款走来,“福晋这边可是出了什么状况, 需要帮忙吗”她翘头看了一眼伊青禾后面的粥锅, 眼眸深处的耻笑一闪而过。

她对着闹事之人和颜悦色的说道“这位可是当今大阿哥的福晋, 出了名的贤惠人, 又怎么做出这种有损皇室尊严的事情。我想福晋肯定是被人算计了, 这样, 我那边准备的粥多, 也都是地道的今年新米所做, 若不介意可以去那边排队。”

比起伊青禾这边,富察氏那边排队的人更多, 不过她那边粥也很多。不像伊青禾这边还有人在质疑吵吵,那边全部都是赞美之声。

瑾淑皱眉, 她怎么觉得富察氏话里有话没安好心。姐姐虽然也在这边施粥可从未想过打着贝子府的旗号,况且如今京城慌乱谁知里面掺杂了什么人,富察氏此时点出姐姐的身份, 就不怕有人趁机作乱

还是说她本就打着这个主意,想要以此陷害姐姐

想到这里瑾淑脸色微冷, 她张嘴就想要解释。伊青禾拉住她的手臂摇摇头,不管富察氏是不是有小心思,此时她都感激对方把这群闹事的人带走。

“姐姐, 为何不让我解释”明明姐姐是好意,如今却被富察氏踩着,她好气。

伊青禾轻笑一声,伸手捏捏她气鼓鼓的脸颊,“我都不气,你气什么。你忘了咱们过来的目的,与这些灾民相比,一点误会算的了什么。再说百姓心里都精明着呢,谁能真心为他们着想,人家心中自有数。”

富察氏那边的灾民虽然穿着破破烂烂、满身泥垢,但身形却丰润很多;不像在她们这边排队的个个骨瘦如柴、稍微胖点的都很少。她们的目的是救人命,而不是攀比。

瑾淑有些不好意思,“是妹妹错了。”

“怎会我知道妹妹是真心为我着想的,我都记着呢,日后若老四对你不好,我第一个帮你教训她。”说着她还调皮的眨眨眼。

一句话说的瑾淑脸红不已,伊青禾憋住笑,凑过去说道“再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想到会有人趁机作乱的。”她意有所指的看向其他的粥棚。

她往粥里掺沙子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这跟她的经历有关。像这些闺阁中的夫人、小姐又怎么会真正了解穷人的疾苦,她们想不到也很正常。伊青禾不怪她们,恰恰相反,做总比不做强,能有这份心就值得她感激。

话虽如此,瑾淑依旧不太高兴,“我就是不高兴她踩着姐姐。”

伊青禾噗嗤一笑,“你真把我当成大善人我只是现在没空搭理她,你看着吧,早晚她会自食其果的。”

她对伊青禾深信不疑,知道富察氏讨不了好处,这才破涕为笑。

被富察氏叫破了身份,很快大福晋在城外赈粥的事情传了起来,连带着还有大福晋粥里掺了沙子在有心人的带动下穿的沸沸扬扬。只不过一晚上,就连宫里的康熙都听说了,他眉头紧皱。

老大做事情不靠谱他能理解,老大福晋那么稳住的一个人,怎么会呢莫不是有人故意的,想要以此给皇家抹黑

有心把二人叫来了解一下情况,又想着一来一回难免耽搁赈粥的事情。他对着梁九功说道“准备马车,咱们去老大府上一趟。”他要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冬日天亮的晚,康熙到贝子府的时候才稍微能看见点路,不过此时贝子府早就热闹起来。

“快点,棉被,衣服根据大小都分开了装,别混在一起。说你呢。”小墩子双手掐腰指挥着,大冷的天,他跑前跑后硬是出了一身的汗。“药材呢,昨日福晋让人拉来的药材也都清点好了。还有生姜,这个单独放。福晋说了,生姜不能断,要一直熬着。”

其中一个小厮指着马车上的包袱说道“总管,府里生姜都在这了,放开了能熬三天。”府里的马车不多,又要拉米拉药材的肯定不够用,像生姜这种不怕流失效果的东西全部都是用包袱皮包起来的。

另一个小厮也指着身边的几辆马车说道“常见的药材也准备了五车,除了咱们自家种的,内城的药铺都跑遍了,反正能买到的都在这呢。”

大家都知道有灾民入京,粮食、药材都在涨价,他们能买到这么多药材也是费了很大力气,且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高价买来的。

有个出去采买的小厮咒骂道“要我说这些发灾民财的人都不得好死,明日的事情谁说的好,他们就真不怕有朝一日自己也落得这幅田地”药材涨价还不是太明显,粮食的价格你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平日里上好的大米也就是十几文,现如今十几文只能买到劣质大米、碎米,上等大米被抬高到三十多文。别说难民,就是城中的百姓都要吃不起了。

有人开头,大家嘴上就闲不住了,小墩子也不管大家议论。福晋人好,只要不耽误干活,你想怎么说话都成。

“药材先这样,福晋已经让人出京去外面采买了。沙子呢,沙子洗干净再往里面放。福晋说了,就意思意思让别人知道咱们米粒不干净就成。”

他刚走到米袋子那边准备检查,就听见有人推门的声音,转头就看见脸色难看的康熙。一溜小跑的过去“奴才见过皇上。”

原以为是有人恶意中伤,他是真没想到却有其事,压下心底的愤怒,康熙问道“你们家主子呢”

“回皇上,主子们在后院收拾东西呢。”他们家主子可不是那种只知道使唤奴才的,他们起得早,主子同样起得早。

康熙扭头看向忙的热火朝天的众人,他伸手在米袋子里抓了一把,米是好米,就是里面有了沙子,不美观。转头过看到正有人往上好的米里面掺沙子,他脸色阴沉下来。梁九功见状赶紧上前,“都停下,都停下,这么好的米掺了沙子不就可惜了。”

掺沙子的小厮吓的差点把手里的沙子给撒到地上,他战战兢兢的解释,“回皇上,是,是福晋的意思。福晋说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正的灾民吃到嘴里。”

“哦”听到这话康熙脸色稍微缓和下来,“为何只有这样才能让灾民吃到朕看别人赈灾拿的都是上好大米白面。你们这,你们这白面里面掺和的是什么”与大米隔着不远的距离是面粉,这面粉也不是雪白,里面同样掺了东西。

“回汗阿玛,那是糠。”大阿哥与大福晋匆匆赶来。“儿臣见过汗阿玛。”

“你们来的正好,”康熙伸手指着这些大米白面,“给朕说说,这是为什么啊若是府里没有存粮,朕偷偷给你们调一点也就是了。你们知不知道外面都在说什么。”他说这话的时候不自觉的放低了语气,生怕别人听见毁了大阿哥的名声。

“汗阿玛,这是儿臣的主意。”伊青禾站了出来。外面的传言她当然知道,可她并不在乎。

张嘴把缘由解释一遍,伊青禾说道“昨日比较匆忙,很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儿臣相信日后像这样的赈灾粥棚肯定会越来越多。外城鱼龙混杂,最不缺的就是贪图小便宜之人。上等的大米、白面固然面子上有光,可这些长久饥饿的百姓怎能敌得过那些五大三粗之人。”

“哄抢、欺凌肯定会不间断。施粥本是好意,想要为大清尽点自己的绵薄之力,若因此加重了灾民的负担岂不是罪过”

“你在看儿臣这些米面,您觉得那些吃惯了好米的人会过来,还是饿的快要死的灾民会过来还有,人难免有占便宜的心思,尤其是见别人占到了便宜。您说,若得知有免费的大米白面吃,又有多少人会假装自己是难民”

人人都想着占便宜,到时候难民只会越来越多,所谓的赈灾什么时候才能是个头他们又要多浪费多少的粮食。

伊青禾解释的条理清晰,康熙却陷入沉思。他迟疑着说道“真的有人跟灾民抢粮食”

“汗阿玛,您若是不信,今日大可跟我们一起出城。”

康熙脸黑,“老大你这是又想要找机会偷懒不成”像这种赈灾的事情一般都是内宅妇人,老大一个大老爷们凑什么热闹。

“这也不能怪我啊,还不是那该死的马奇。他那个脑子不正常的女儿当众点出了儿臣福晋的身份,儿臣这不是怕有人趁机作乱么”说着他还埋怨的看了自家福晋一眼,发生这样的事情,福晋不跟他说也就算了,居然还让大家帮她一起瞒着。

福晋觉得富察氏如今也算做好事,不忍跟她计较,他大阿哥可不行。他报仇从来不隔夜,有什么不痛快都要当场发泄出来。

“富察氏她又怎么了”康熙对她的印象不好,若不是富察家除了她没合适的人选,他早就换人了。

“也没什么,小姑娘年纪小,大概是还在为之前的事情生气吧。就是在赈灾的时候点出了儿臣的身份。”她越是轻描淡写,康熙脸色越难看。

他登基三十多年,见过的灾情无数,早年有次视察就因为被识破了身份差点被乱党砍了一刀。

大阿哥不高兴的嚷嚷,“年纪小老四未婚妻比她大几岁人家怎么就没这么多事儿。还有老五的未婚妻,我听说也是低调的很。就她整天上蹿下跳的,马奇嘴上说的好听,什么拴家里了。这就是他所谓的拴家里了。”

“咳咳,”伊青禾低头憋着笑。大阿哥还真是睚眦必报,这话说的,富察氏不就成了牲口。

康熙也有些忍俊不禁,他无奈的摇头,“行了,现在天也不早了,你赶紧跟朕回宫上朝。至于你福晋这里,朕等会派几个禁军过来。”

甘肃除了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讨论的,他忙得很,哪有时间听大阿哥胡扯。

“汗阿玛您先走,儿臣换身衣裳就来。”

等看不见康熙的背影,大阿哥与伊青禾相视一笑,默契十足。

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不着痕迹的在康熙面前上眼药,这就是伊青禾所谓的不计较。

被康熙耽搁了一会儿,等他们出城,已经有粥棚熬上了粥。伊青禾他们的粥棚里面有不少躲着休息,看到他们过来,这群人赶紧起来准备出去。

他们这些外地逃难来的,什么都没有,住不起客栈,又因为年老体弱就连破房子、破庙都抢不到,最后只能是溜过来在这棚子里躲躲风雪。此时,见贵人们来了,又怕他们生气,一个个的全都是连滚带爬。其中有个小孩因为跑得慢,差点被后面的人踩到。

不只是伊青禾,所有人都看的心酸,“大家别怕,距离粥好还有一段时间,大家不妨就在棚子里休息一会儿。”她让人点上了炭火,见那些人依旧躲的远远,径自上前抱了个发抖的小姑娘过来。

小姑娘脸上脏兮兮的,身上穿着宽大的薄棉袄,一看就知道是大人的。

伊青禾的动作把人吓得不轻,小姑娘的父母唯恐她伤害自己的女儿,更是跑过来想要磕头。看着防备的父母,她叹息着把小姑娘放在火盆附近,转头吩咐张嬷嬷去拿旧衣裳。

眼前的景象让她想到当年还在孤儿的自己,乱世小孩生活本就不容易,更何况是女子。这家人能把女儿保护的这么好,让伊青禾心生好感。

“府里下人穿旧的衣裳,不嫌弃就穿上吧。”说是穿旧的,其实每件衣裳都有六成新,比起这群难民好太多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