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清穿大福晋 > 第155章 第 155 章

清穿大福晋 第155章 第 155 章

作者:恋竹小妖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09:55: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atu csstentua

“好消息, 咱们的炉子终于做好了。”魏大人门都没敲就这样带着几个下属闯了进来,他们身后还跟着表情怪异的来旺。

“爷,奴才想先来通报来着。”只是魏大人走的太快, 他还没反应过来。魏衍今年四十有三, 平日里走路慢悠悠像个需要人搀扶的老头子。今日他刚打开门,人就一溜风窜过去了, 那速度快的来旺都惊讶。

看着笑的合不拢嘴的魏大人,大阿哥摆摆手让来旺下去。

魏大人顾不得还在大喘气,他咧着嘴说道“大阿哥,成了。”

那日大阿哥一番话给他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天冷出不去,魏大人就带着下属琢磨大阿哥说的那个取暖炉。为了这个,他甚至不顾风雪日日登门去找伊青禾, 就为了能当面听听伊青禾对取暖炉的设想, 他神情那叫一个谄媚,看的大阿哥都起鸡皮疙瘩。

伊青禾倒也没藏私, 把自己想到的都说了一遍。其实也没什么可藏私的。这个时代又不是没有炉子, 她只是在烧水的炉子上增加了自己的设想, 让里面可以有一个能通水的设计而已。

烧水所用的炉子其实很简单,哪怕魏大人没亲自动手做过, 稍微一琢磨也能懂。若还是不懂,那也简单,他们住的地方就有现成的,到时候砸开一个看看也就是了。

伊青禾从未想过魏大人等如此挚爱研究,从她提出设想到现在不过三天,他们居然就把炉子给弄好了。她实在好奇,就走过去打算瞧个究竟。

看到她过来, 魏大人两眼放光,他申请谄媚,“大福晋您给瞧瞧,可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说着还给伊青禾充当起了解说员,第一次制造取暖炉比较粗糙笨拙。他挠挠头解释着,“我们试验了好几次实在没找到好的法子,就弄了个管子直接从炉子里穿过去。这管子紧挨着内壁,到时候里面烧炭,应该很快就能热起来。”

管子是铁的,他们最初的设想是在炉子上缠绕一圈,这样受热的地方就比较多,水烧的比较快,从而达到快速升温的可能。只是后来计算了一番,这个技术太难,他们就给改成现在这样。

用一根管子插进去,管子紧挨着炉子,这样制造起来比之前简单的多,虽然耗时会比较之前长,效果其实是一样的。

仔细回想她那时候见过的取暖炉,伊青禾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她只大致的说了一遍,魏大人就能研究出来,当真了的。

毫不犹豫的夸赞让魏大人更高兴,“取暖片我们也在加紧研究,今年不行,等到明年冬天,咱们肯定能用上这东西。”做这个需要不少铁,这东西他们并没有带来,手头上这些还是张茂想办法给弄的。

人家也不是白帮忙,张茂说了,他日后也可以帮忙弄些铁矿来,唯一的要求就是若制作成功,要先算他们军营一份。

军营驻扎地比甘肃还要靠北,也比这边更冷一些。有了这个至少战士们在休息的时候能有个暖和的地方。

“可以啊,老魏,过段时间我就给汗阿玛上书,到时候肯定优先记你一功。”他把魏大人拉到一边,小声的说着,“老魏,不是,魏大人,你看你能不能带着兄弟们赶赶,咱们争取在年前就做好一个成品。”见魏大人疑惑的看着他,他舔舔嘴唇继续道,“这不是快过年了么,我琢磨着,咱们虽然不在京城也应该给皇上准备贺礼不是。你说咱们把这个当成贺礼送上去如何”

来之前他专门带来训练好的信鸽,他们也不是送成品,只是把设计图纸送过去。若用信鸽传递信息,也就是几天的功夫。

当然,大阿哥也没打算独吞这份功劳,他们一起来的,有一个算一个,人人都有份。

“这有什么,您就等好吧。”魏大人不在意的说道。这主意本就是大福晋出的,他不过就是动动手的事儿。

两人又在一起商量琢磨一会儿,魏大人就带着人和东西走了。

既然决定了要把它当成礼物送给皇上,大阿哥也没好意思闲着,他每天都会去那边看一看,跟着动动手或者一起商量怎么改进。一行人热闹的很,就最后就连李光地都放下手里的资料过来凑热闹。

做好的取暖器只有一个,魏衍原本是打算安装在大阿哥府里的,大阿哥夫妻不同意不说,就连长乐都嫌弃它太笨拙太丑了。最后还是大阿哥拍板,就安装在他们平日里办公的地方。

他们这次来带了不少书籍文献,因此专门开辟了一个办公专用的书房,以方便他们研究。取暖器是大家的功劳,安装在这里,谁都没有意见。

安装这天,大阿哥特意给张茂送了信儿,让他过来看成果。张茂送来的铁矿并不算多,一个炉子剩下的也只够做成两组小的暖气片。魏大人并没有采取伊青禾说的二十片为一组,而是取了十片。在他看来片数越少到时候打造越简单,再说又是头一次,尝试的时候还是应该以简单为主。若确认可行,日后在选择这种也不晚。

对此,伊青禾是无所谓的,她只负责说个思路,具体怎么做还是要靠专业人员。再说她们星际那是在前人的经验上研究的,魏大人等没有可以借鉴的东西,能研究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张茂很快就带着人过来了,魏大人也不废话,他点头打了个招呼,就开始灌水,点火。随着火势越来越旺,取暖片慢慢变热,直至变得滚烫。

感受着屋里温度的升高,众人神情激动。成了。有情绪外露者甚至抱在一起蹦起来。

然,他们高兴的太早了,不会儿炉子里的水就烧开从管子里冒了出来。

众人

伊青禾快步走到炉子面前,把上面盖着的盖子掀开,又把底下给堵死。过了片刻,水才停止往外冒。不过等他们盖上盖子,没一会儿水又开始往外冒了。

魏大人愁眉苦脸的说道“这样总冒水也不行啊。”屋子里是暖和了不假,这样也太废水。

“应该是咱们的取暖片太少,或者是炉子太大以至于炭火太多烧太旺。”她隐约记得之前有个老婆婆给她说过这东西,不过年代太远,她之前忘记了。如今触及记忆,这才想起来。

水太少,烧开的太快就容易开锅。

大阿哥点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咱们铁矿太少,只能做成这样。”

魏大人接着说道“原以为做个取暖炉是很简单的事情,现在看来,咱们要研究的还有很多啊。”别的不说,至少要把多大的炉子带动多少取暖片给算清楚。

张茂咬牙,“铁矿的事情交给我吧。”他驻守的地方不远就有一个铁矿,之前给魏大人的东西都是从那边来的。那个铁矿产量并不是很多,他们身上穿的甲胄、用的刀剑都是从那边来的。若不是他跟魏衍关系不错,对方又是第一次求他,换个人他未必会给。

原本给的不算情愿所以才提出那样的要求。如今亲身感受屋子里的温度,他内心火热起来。军需物资从来都是只少不多,尤其是炭火他们用的更是比别的地方多。甘肃不缺煤炭不假,可每年都是他们自己掏腰包去买的。他们那点银子基本上也都消耗在这上面。

为了这事,张茂等人是愁白了头,没到冬天就皱着眉头没有松开过。

如今好了,有了这个采暖炉,他们就能节省不少煤炭,省煤炭就等于省下银子,而有了银子,军队的那些小伙子们才能存钱娶媳妇。

魏大人惊讶的看着张茂,铁公鸡开始拔毛了,不容易啊。他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答应你的事儿我老魏绝对不含糊。等我们研究透彻,肯定先给你们安装。”人家都这么痛快了,他也不能小气不是。

张茂等的就是这一句话,当下他对着大阿哥拱拱手,转头就回了军营。

魏大人好笑的摇头,“认识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见他如此迫不及待。”

有了张茂的大力支持,取暖炉研究的很顺利,一行人总算是赶在腊月二十三之前把它彻底研究好。

大阿哥当着大家伙的面写了书信,里面详细记载了多大的取暖炉能带动多少取暖片,等等。因为所用纸张较多,他甚是出动了两只信鸽。

看着信鸽远去,他对着众人说道“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今儿都跟我回府,咱们好好地喝一杯,庆祝庆祝。”他们这次来带了不少蔬菜干、粉条、粉丝,加上一些风干的腊肉,蘑菇、木耳,怎么也能凑出七八个好菜来。

相处的时间长了,大家也都知道大阿哥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今日大家也确实很高兴,也就不在拘泥,全部跟在大阿哥后边,去了贝子府。

得知大阿哥已经让信鸽去送信,伊青禾很高兴,她笑着说道“你们放心吧,这些信鸽都是我亲生养大的,这点寒冷不算什么,它们肯定能出色的完成任务。”没人知道这些信鸽都被伊青禾偷偷未过星际的好东西,无论是飞行速度还是认路、耐寒、耐饿程度都比以往的信鸽要强上数倍。

她对自己的信鸽有信心。

事实也确实如此,信鸽一路飞行,历经数日终于回到京城大阿哥府。信鸽的脚上绑着竹筒,里面装的就是信纸。竹筒上刻着个四字,小墩子一看就知道是给四阿哥的,留下一句好好照顾着,当下就往户部跑去。

也是凑巧,四阿哥刚好从户部出来,他正准备上马车。

“见过四阿哥,四阿哥,奴才主子来信了,指明要交给您的。”说着就恭敬地把竹筒递上去。

四阿哥看了他一眼,伸手接过来。他粗略的看了一眼,之后就瞪大了眼睛。“爷知道了,你们先照顾好那两只信鸽,爷马上就入宫。”若信上所说是真的,可真是大功一件。

衣服都没来记得换,四阿哥一路急行去了乾清宫。“儿臣见过汗阿玛,汗阿玛大哥来信了。”

“哦”康熙放下手中的笔,示意梁九功把信呈上来。此时大臣们差不多都放假不在上朝,也只有康熙还不能休息,每日都在处理着政事。恰恰相反,正是临近过年,各地的奏折不断,他反而比平日更加忙碌。

一目十行的看完,康熙无奈的摇头。这个老大,明明是让他去治理黄河的,如今黄河还没开工,他倒好居然又捣鼓起别的东西。放下手里的东西,康熙说道“信都看过了,说说什么想法。”

老大对这个弟弟倒是信任,这么重要的事居然都交给他来办。

“汗阿玛,儿臣觉得若大哥说的是真,这倒不失为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怎么说”康熙来了兴致。他就说老大是个祸害,老四是个认真办事的,以往都是被老大给耽搁了。看看现在,老大才走了大半年,老四就给他办了多少事实。这可比老八老九那几个滑头好多了。

“京城的严寒咱们都知道,达官贵人有火盆过冬不难,难的是百姓。儿臣听说每年都会有百姓因为寒冷而冻死。假如这个取暖炉真有如此效果,贵人们节约下来的煤炭完全可以发放给百姓使用。也不一定非要免费给,适当的收取些费用也可以。”

“以往百姓也不是不想买煤炭,一来煤炭价格太高产量也少;二来,京中也没有卖煤炭的官方组织,百姓钱财得来不易怕被骗只能忍着。前些时日大哥不是来信说甘肃那边煤炭多,咱们完全可以派人去开采。而有了这个取暖炉,百姓花在煤炭上的银子将大大缩减。儿臣以为他们肯定会乐意的。”

从户部回来的路上,他不但把信看了一遍,还琢磨出了很多想法。如今面对康熙到能侃侃而谈。他甚至还用希冀的目光看着康熙,希望汗阿玛能把这个任务交给他,让他亲自去往甘肃。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