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群孩子去了园子,上房恢复了宁静,铁夫人朱一萍倒是一时有些不知如何开口了。
还是兰夫人见朱一萍心事重重,以为她在担心小宝的身子。为了安慰她,兰夫人起了话头:“小宝身体底子好,所以恢复的不错。其实我昨天摸过他的骨骼,是个练武的好苗子,再加上他又对做学问感兴趣,夫人多加培养,铁家出一个文武双全的的奇才也不是不可能。”
朱一萍一听,眼睛一亮,这才是瞌睡有人递枕头:“兰夫人谬赞了,小宝我是知道的,虽然淘气却也有些毅力和韧劲儿,我们不指望他以后能做出多大的成就。但是做父母的总要力所能及的满足孩子的愿望,更何况小宝他的愿望是想上进。”
兰夫人一听心有戚戚,也跟着点点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啊。”
“是啊,这不我和他父亲就忧上了。经过前几天的事,再加上兰先生的开导,小宝已经和我们说好了要文武并举。这武师傅好找,我们一院子的镖师谁没个过硬的功夫。可这文师傅……我们实在是没什么人选,找中人总觉得不放心,今日之所以厚着脸皮来拜访夫人,是想着您见多识广,也是想请夫人给参详参详。”终于把心里话说了出来,说完朱一萍纳身便拜。
兰夫人托住她的手臂:“小心孩子。”
兰夫人轻抚着铁夫人的手让她回座坐好,低头思考了片刻。
“小宝刚刚启蒙,也不用什么名师大儒,其实你家里孩子少,单请一位老师为小宝开蒙不如直接找一个书院。咱们东城有个清一书院,已经经营三十多年了,老院长是一位国子监退下来的老先生,一辈子做学问,带出来的弟子不计其数。现在的院长是老先生的幼子,也有秀才功名,只是不愿沉浸于官场之中,索性接了老先生班,据说为人特别和蔼,很得学生的喜欢。”
“这个清一书院只收蒙童,待学子考上秀才便往更高的学府去学习了。所以书院里的孩子和小宝岁数差不多,你让小宝去那,一群孩子进学时互相勉励着,平日里又能多几个有朋友,或许比小宝一个人在家里学要好。”
“若是你要选一个在家坐馆的师傅,我这一时半刻也想不起来,不过能叫兰屿给你们打听一下。”
朱一萍听兰夫人这一席话的点拨,恍然大悟。既感动于兰夫人设身处地的着想,又有点羞愧自己想的不全面。
起身朝兰夫人微微鞠了一躬:“夫人您是真的为小宝着想,我和他父亲两个人想差了。本想着家里缺个识字的师傅,既然小宝要开蒙不如一步到位,压根没想到书院的事儿。我俩初为父母,又远离家乡亲朋,有些想不到的还望夫人指点!”
“这京城的兰一堂我平时来的少,咱们两家虽为邻居可也没怎么走动过。最近因着小宝,咱两家走动才多了起来,我看你们也不过二十七八的年纪,小小的两个人就要顶家立业也是难为,我既然看到了多说几句,你别嫌我多事儿就好了!”兰夫人看朱一萍听劝也颇为欣慰。
朱一萍连说不会,两个人又亲密了许多,手都搭在了一处。
兰夫人拍了拍朱一萍的手:“你们的确是需要个识文断字的师傅,你看就我这药堂,迎来送往的也有个管家。但是这管家可不是识字就行了,里面有许多学问呢。好的管家能帮主家省不少事儿,同兴镖局在京城也算立起来了,以后生意越来越多,你身子也沉了,光靠铁总镖可不成,还是雇个管家来吧!”
朱一萍一听管家这事儿心里也不是滋味:“您为我着想,我也不怕丢人。您也知道了我这镖局前阵子出了个事儿,这事儿都是因为契书所起。”
“那时候家里还有个老师傅姓文,大半辈子就在同兴镖局做事,他年轻时考上过童生,在一群大老粗里也算是有点子墨水的。京城分局之前的老镖头不喜欢用管家,一个人就撑起了镖局,这个文师傅平时就帮着处理些文字往来的杂事儿,大事儿也不过他的手。”
“可是老镖头退下来了,又出了他徒弟卢丁夺权捣乱之的事,我们一直也没时间聘个管家。事情平息之后,我家毅哥还想着继续用这个文师傅。”
“没想到这次契书出事,我们再找文师傅,却遍寻无踪。他在家里只给我们留了一封书信,说是受过卢丁大恩,为了报恩摆了我们一道!真是可恨!”
兰夫人头一次知道这事情的内情,也感觉匪夷所思:“唉,这文师傅,他在镖局半生,受镖局庇护难道不也是大恩!拎不清拎不清啊!”
朱一萍也是一脸的痛惜:“我和毅哥并不怕生意出问题,出了问题解决便好,可是这文师傅的事儿却真的伤了我俩的心。所以请管家一事也搁置了下来。今日听夫人教导,才发觉不能因噎废食,可是一时好的管家人选我也不知何处去寻,一事不烦二主,我厚脸皮的请夫人再帮帮忙可好?”
兰夫人笑着点头:“好,这个忙我帮了,你等我回头打探下,在我走之前一定给你办妥这个事!”
朱一萍听着高兴,又听到兰夫人说要走,想起来他们要走镖的事儿:“瞧我这脑子,夫人您月底要去绥远?”
“是,参加三月后的绥远大榷场。”兰夫人点了点头。
“我老家就在绥远,同兴镖局总局也在那!那个地方我可了解了……”
了却了心事儿的朱一萍算是打开了话匣子,给兰夫人介绍起了绥远,两个边说边笑,很是热闹。
而在花园里的小儿女们,也是各有各的热闹。
花园中,十三娘听着身侧的朱一宇一直没个动静,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儿,下意识的回头去看朱一宇,结果正拿着锦盒踌躇的朱一宇被捉了个正着。
都被看到了,再收回去也不好,朱一宇索性把手向前一伸,锦盒就递到了十三娘的眼前。
“这个是今天陪小宝逛街的时候买的,算我送你的谢礼。”
十三娘看见鼻子尖儿都冒汗了的朱一宇忽然有点感动,眼前的这个男子让她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感觉,好像他什么都不怕,什么时候都可以往前冲一冲。
可是她不敢。
思绪百转也不过是一霎那间,十三娘扬了扬手里的点心包:“我已经有这个啦!足够了。”
说完便头也不回的加入了小宝他们的嬉闹。
朱一宇低下头,眼中的失落一闪而过。他捏了捏锦盒,把它藏进了袖袋。再抬头眼神又恢复了一片清明,只是平时一直上翘的嘴角,那弧度好像降了一分,又好像没有……
正当他准备走进在嬉闹的人群时,廊下传来了薄荷的声音:“少爷小姐,饭得了,我们大少爷请各位去饭厅用餐。”
一群人整了整衣服,由薄荷带路去了饭厅。今天摆饭的地方非同于头一次兰夫人的上房,而是位于一进院的饭厅,地方比上房更宽阔,而且在初春的暖风之下竟有一丝丝的药香,很是舒爽。
十三娘他们走进饭厅的时候,兰夫人带着朱一萍已经就坐了。和十三娘她们前后脚到的兰屿也带着铁毅进了屋,一群人一阵寒暄。
兰夫人看兰屿神色平和,想来走镖之事已经谈妥了。这边铁毅看自家夫人也是喜气洋洋,就知道她心情不错,看样子小宝的事儿也是有了着落。一群人宾主尽欢,这次也没有分桌,就坐在一桌上踏踏实实的吃了一顿饭。
饭后小宝就犯了瞌睡,直接扒在十三娘怀里打起了小呼噜,十三娘看着前一秒还赖在自己怀里不要吃青椒的小宝下一秒就睡着了,有些哭笑不得。还是一直在注意她的朱一宇轻声叫了朱一萍身边的顺心,抱过了小宝。
酒足饭饱,铁毅领着夫人儿子告辞而去。兰家人送走了客人,也都回各自房中休息了。
睡了午觉神清气爽的兰夫人准备叫兰屿来问问走镖之事,却听门外明目来禀,说是有人送帖子来了。
“送进来吧。”
明目手里拿着个帖子:“说是湖南巡抚家的,姓王的。”
兰夫人接过一看:“湖南巡抚?王……陆明儿!哎呀,是明儿的帖子,这个人还学会送帖子探路这一套了!她家老爷也算是官运亨通了,自从离京做了官,几年没见,都是湖南巡抚了。”
一旁的柳妈妈听了,想起这是自家小姐的发小,又暗自算了算:“夫人,哪里是几年,整十年啦。”
“是么,都十年啦。”兰夫人一时有些惆怅,随帖子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封亲笔信,是陆明儿简单说了下她已随自家老爷回京述职,邀请兰夫人去做客的。
“可有送信的下人在。”兰夫人问明目。
“在的,那下人说是等了回信才回去。”
兰夫人点了点头,写了封回信,约好后日去拜访陆明儿,交给了明目。又转头对柳妈妈说:“我看小宝运气好,他家要找的管家估计有着落了!”
柳妈妈给自己家夫人轻轻揉着肩,温声说:“您对铁家真上心,又是指导又是帮忙的,这次还要劳烦陆小姐。”
兰夫人歪着头半闭着眼睛,听了柳妈妈的话嘴角扬了扬:“我看这家人和十三娘的缘分不浅,算是帮她积个善缘。再说铁家小夫妻俩自己出来顶门立户也不容易,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作者有话要说: 那个啥,同志们,朋友们
我们元旦当天加更一章,你们说好不好呀
没人反对,我就去码字了
千斤:小朱朱你别气馁,你的礼物送不出去,你给我呀
小朱朱:那倒也不必 不必
小岚岚:真是一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