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1144章 名震华北

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144章 名震华北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11:31:5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千织百辉有一个很文艺的名字,也有一颗很文艺的心。

出身京都伯爵家族的千织百辉在16岁时就以一首现代诗震动京都诗社,如果让他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前进的话,他很可能成为一名极富才华的诗人,只可惜家族的使命注定了他无法像普通的文艺青年那样,在山水和美酒间流连。

20岁的时候,就被家族送入士官学校就读,花费了8年时间,从见习少尉成长为一名陆军少左,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属于晋升极快的,但对于一名贵族,算是落后了。

这和志不在此的千织百辉的心态自然是有着不小的关系,已经算是家族边缘人物的陆军少左在战争开启之后,也没有得到进入甲种师团镀金以便更快速度加官进爵的机会,反而成了108师团这种二线师团里的一个少左大队长。

这次被旅团长亲自点名率部绕行中队后翼,千织百辉内心其实还是很感激的。

虽然对行伍之事不太感兴趣,但不代表千织百辉不通人情世故,他知道苦米田四郎这是给他立战功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率部在一线苦战

要知道,他们的对手可不是普通中队,而是108师团的苦主之一的四行团,但凡是遇见这支部队,108师团就从来没有全身而退过。

一个少左在普通大头兵心中还是个人物,但在四行团那边,人家甚至都不屑于拿少左的头颅当战利品,因为实在是宰的太多了,或许只有大左级别的人家才能看得上眼。

所以,对于此战,千织百辉还是很尽心尽力的。

不仅身先士卒手持砍刀披荆斩棘,甚至还不惜尊贵的少左之身跳入山涧和普通士卒一样抬木头架桥,也正是在他这种舍身忘我精神的刺激下,他麾下的步兵大队才能在地形如此险峻的大山里花费2日一夜的时间行军十几公里,眼瞅着就要绕行到青石岩后方对中队实现合围。

一旦从四个方向对青石岩区域的中队发起进攻,那里的中国人就会顾此失彼,再顽强的抵抗也会成为徒劳

赫赫战功,就在眼前

于是,就在这个夜里,站在一道山梁上看着漫天繁星,日本陆军少左诗兴大发,以母语高声吟诗一首。

翻译成中文的话,其大意就是今儿晚上的星星那么亮,成为指引帝国勇士杀敌的明灯,那些飞溅的鲜血将成为帝国官兵胸前最美丽的花朵

文艺的陆军少左不知道,在中国未来的互联网上有句俗语反派往往死于话多

他吟的这首诗包含多少才华中国人不知道,但中国人却知道,自己头顶上,竟然有日本人。

特喵的,距离竟然绝不会超过40米

带队的楚少云中尉当时就一脑门汗

原来,虽然是奇葩编制行军,又在自己团驻地区域内行军,但楚少云好歹是正规军中尉,依旧按照军中惯例组建了侦察兵。

唐团座在教导大队的一节战术课后的一段告戒一直让楚少云记在心中人生很漫长,也很短暂,失误和错误将会伴随每个人这漫长而短暂的一生,那是普通人生常态。但唯独抵达战场的指挥官,没资格也不能拥有这个常态,因为他犯下的每个错误和失误,都必须用战友宝贵的生命去弥补

所以我希望你们,不管是营长、连长、排长或是班长,在每一次指挥作战时,都慎之又慎

你、我以及战友们都有可能死去,但绝不应该死于自己指挥官的愚蠢

因为保卫排已经基本被打散编入各连排担任基层军官,楚少云最多只能抽调10人出来组成尖刀班,由他自己亲自带队,那应该也是1300人中唯一的正规步兵班。

这个时间点,正是经过

一夜一日赶路后,终于背负着沉重装备赶到距离青石岩3000米的二道梁的两个半连宿营不到2小时的时候。

所谓二道梁,自然是由两道山梁组成的地貌

两道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组成的山梁斜坡近80度近乎笔直,除了黄羊几乎没有生物能在其上落脚。

但二道梁之间却有着一个可以行人的便利小道,而且二道笔直山梁之间有着超过250米还算平缓的山坡,山坡上还算茂密的灌木丛深达近一米,站在千米之外看过去,就像是一个被两道笔直山梁夹着的平坦草原,成为当地猎人秋天时狩猎野鸡、野兔的必选之地。

虽然灌木丛内荆棘丛生,还有众多蚊蝇,但有足够草木遮挡以及还有山坡上散落的各种大石头做掩体,纵算遇袭也有一战之力。

所以,在黄昏之时抵达二道梁的轻机枪连和枪榴弹连以及一个步兵炮排在小何老师的力主之下,选择了以这里当宿营地,只等明日拖着沉重战防炮和步兵炮抵达的连队汇合,就向青石岩阵地进行支援。

那些恼人的蚊虫,部队里的那些民兵都是太行山本地人,自然有专门的药物进行驱散,没了蚊虫叮咬,疲惫的人们也算是能正常睡上几个小时,养精蓄锐等待明日进入战场。

沿着二道梁一直向前侦察了超过1500米的楚少云等人亦是疲惫至极,于是11人躲在一块巨石之下形成的天然岩洞里小憩,打算恢复点精力再行返回宿营地。

没想到这都还没睡着,就从头顶上传来一阵亢奋的叽里哇啦,直接把11名精兵都给惊着了。

这里,也有日本人难道是传说中的日军特工队

然后,伴随着一声声低沉的军令,不断有沉闷的脚步声传来,被薄纱捂住削弱不少的手电筒光星星点点映入悄悄探头观察的陆军中尉的眼帘。

一队队日军从二道梁一处低矮山丘越过进入二道梁内部还算低矮平坦的灌木丛中。

「我的个亲娘哎这特么至少有一个日军步兵大队排长,咱们得赶紧通知何厂长他们转移。」一名上士瞪大眼睛,惊声在楚少云耳边提醒。

陆军上士原属67军,也是个经历过松江大战的老兵,啥样的战场都见过,但当看到一个千人级别的日军步兵大队距离自己人不足千米,依旧是汗毛竖起。

不是一个日军步兵大队战斗力有多强,而是他对自己那些几乎由学生、工人、民兵组成的两个半年没有太大信心。

尤其是在楚少云的疯狂编制下,无论轻机枪连还是枪榴弹连,基本没有步枪。

比如一挺轻机枪,拥有主射手一人,副射手和弹药手各一人。三人中,主射手负责携带重达10公斤的轻机枪、钢盔等个人物资,副射手和弹药手负责携带所有弹药,并还有工兵铲、食物、清水等物资,战斗时,副射手和弹药手还要能最快速的为主射手构筑野战工事。

平均每人负重都在15公斤以上,哪还有多余力气携带步枪、手枪这种枪械,三人最多只有一把黑星手枪和2个弹匣

说白了,这个1300人组成的纯重火力部队,压根儿不具备近战能力

「转移」楚少云脸色刚毅。「往哪儿转移而且等我们跑回去通知,日本人都已经向那边运动了,大几百人转移那动静,你以为日本人是傻的,看不到还听不到」

「那咋整就这么等着也不是个事儿啊等到天亮,被日军发现更麻烦」陆军上士脸色像是苦出了水。

二道梁之间的山地,最远相隔不过250米,蝗虫一样冲过来的日军几乎用不了一分钟即可抵达,那场面仅是想想就令这名老兵头皮发麻。

「咋整,干他个」楚少云却几乎没有犹豫,当机

立断下令。「去两个人,通知澹台处长和何厂长,趁日军不知情且立足未稳,我们轻机枪连、枪榴弹连借助灌木丛掩护,沿二道梁方向前进700米,而后集火射击,步兵炮则改增大仰角,用类似迫击炮模式炮击,目标就是我阵地方对面,只要不把炮弹丢到自己人脑袋上,随便他们怎么打

告诉他们,无需节约弹药,就是给我朝前方射击,主射手牺牲,副射手顶替,副射手阵亡弹药手上此战,不是敌死就是我亡」

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大抵就是如此了。

楚少云或许做出了自己这一生最正确的抉择,没有之一

刚激情优雅的吟完诗句的千织百辉压根没想过自己会在中国人的阵地后方遭遇中国人,而且是大几百中国人。

更令人痛苦的是,是拥有高达100挺轻机枪和120具枪榴弹以及6门步兵炮的几百中国人。

反观日军装备的「重」火力呢以日军步兵中队编制为例,一个日军步兵小队兵员55人,装备掷弹筒2具、轻机枪2挺,一个步兵中队拥有3个步兵小队,那就是6具掷弹筒和6挺轻机枪,剩余基本都是步枪和南部十四式手枪。

千织百辉此时为轻装步兵大队,除了千辛万苦带了3挺重机枪,其余重机枪和步兵炮、迫击炮,全部被放弃

也就是说,千织百辉此时率领的6个步兵中队所具备的火力,拥有36具掷弹筒和36挺轻机枪以及数百杆步枪

但最致命的,还真不是连射火力和重火力上的差距,而是此时日军一无所觉,翻山越岭连夜间都要行军而疲惫至极的日军完全丧失了警惕性。

他们不仅没有像往常一样派出侦察尖兵,甚至都没有挖掘野战战壕,随着进入二道梁地区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就是沿着二道梁分布开来,以步兵中队为单位,随意的找了一片空地,铺上单兵行囊,就打算进入梦乡。

长达700多米的二道梁夹缝中的山坡上,涌入了6个步兵中队和一个重机枪小队以及一个工兵小队,虽称不上熙熙攘攘,那也算是热闹的很。

而此时的日本人做梦也没想到,在他们对面山坡的草丛中,几百用毛巾捂着口鼻的人正猫着腰从灌木丛中悄悄前进。

四行团现在还没有装备作战靴,无论官兵,基本还是穿着老乡们加工出的布鞋,也正是这种软底布鞋,减轻了行动的声响。

用毛巾捂住口鼻,也是为了避免枝叶碰到口鼻引起咳嗽和喷嚏这些人体本能反应,甚至许多人在老兵的要求下口咬着木棍前行,那也是为了避免这些。

虽然草丛中时不时有野鸡扑棱着翅膀飞出,但由于对面日军发出的声响,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若不是千织百辉下达过军令,绝不能轻易开枪,指不定还有日军开枪打几只野鸡打打牙祭的心思。

虽然夜色深沉,但无需中方士兵们辨别对手的具置,日军的手电筒从200多米外看去,就像是天上明亮的星辰,是最好的明灯

你别说,这倒是和先前千织百辉激情吟诵的诗句应和上了。

然后,还在夜观天象的108师团最具浪漫主义的陆军少左就看见了自己这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奇景。

猩红色的弹道,犹如一场澎湃的流星雨,彻底掩盖了来自夜空星辰的光华,铺天盖地的砸向自己的宿营地

再然后,才是震耳欲聋的「哒哒哒」「轰轰轰」声响。

「敌袭」都还在嗓子眼儿,千织百辉就感觉到一阵剧痛传导至脑神经。

惊骇欲绝的低头看去,微弱的火光映照下,一团猩红正从胸前的军服上默默浸染开来

「我被击中了可中国人是怎么找到我的这不

符合常理」浪漫主义日本诗人颓然倒下。

绝不超过80米的狙杀,对于陆军上士那种老兵来说,绝不可能错过心脏这样的要害

至于说怎么找到满满浪漫主义少左的,原因更是再简单不过,一个个日军军官跑过来喊「嗨意」,哪怕声音再低沉,可他们狠狠低头的那个劲儿,简直就是把戴着钢盔穿着普通日军步兵军服的少左往天照大神那里送。

这人哪真的是不能「嗨」过头了。

日本人,从被弹流覆盖的那一时刻,就失去了他们那位擅长吟诗作赋的最高指挥官。

那首被最终死里逃生大尉参谋官记录下来的「星辰之向」诗句、也成了这场被认为晋东战役中最奇葩的失利战场的注脚。

或许,当千织百辉以星辰为明灯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这1400多名日军的悲剧。

明灯,也可能是冥灯

尤其是在黑夜中点亮的时候,那可能是在为亡魂指引方向

乍起的捷克造轻机枪枪声掩盖了击杀日本陆军少左的捷克半自动步枪的声音,就躲藏于日军阵地前不到一百米的数名中国老兵硬是收割了超过十名日军军官的生命。

鉴于大环境如此,

包括一名日军少左和三名日军大尉以及七名日军少尉,这同样是战后被认为该部日军大败的原因之一。

战斗细节没法阐述,双方的交火简单到令人发指

对射,对射,还是对射

双方都没有什么火力试探,左右两翼迂回,就在狭窄的山梁之间,由两个满布着草丛和石头的山坡上,拼命朝对方射击。

老澹台和小何老师都不是专业军人出身,但他们都是中国最具智慧的人,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他们足够坚定的完成了军方最高指挥官楚少云的决策,既然已是倾其所有,那就不想那么多倾其一役,将携带的弹药打空就完了。

他们这帮杂牌军,完全没资格还去想什么下一步或是未来该怎么办

每挺轻机枪配弹800发,100挺就是8万发,每具枪榴弹配弹50发,那就是6000发,所有担任班长的老兵接到的命令是,在自己牺牲之前,打空所有子弹、榴弹,然后准备白刃战。

所谓白刃战,自然是端着已经打空子弹的轻机枪配合着三人小组的一把黑星手枪,军刺倒也是配发给每个人,但没有步枪做支撑,单手拿着军刺对上日军长达17米的三八步枪,生还的概率极低。

但那,是出发前楚少云给每个连、排下达的最后决战令

他们这1300人,是大口子洞镇最后力量,逃,只会让日寇更加猖狂,那就去死,用鲜血将这山岗染红,让日本人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代价

山坡对面的1400余日军最终承受了将近7万发子弹和5000多发榴弹以及300发炮弹的集火伤害。

打到后来,杀出血气的小何老师直接将千米之外的步兵炮调至500米,顶着日军还能时不时射过来的掷弹筒榴弹直瞄射击。

一发不够,那就十发,十发不够那就再来十发,日军残留的轻机枪阵地至少有一半是被自己的70毫米步兵炮给送了天。

别以为战场就是乌漆嘛黑,都是瞎基霸打,为求活命的日军不要钱似的将照明弹打上天空,犹如星辰坠落的照明弹将算不上宽阔的战场在某个瞬间照的亮如白昼。

双方士兵的眉眼,在4倍望远镜的视野里都无比清晰,那简直就是传说中的贴脸式攻击。

中方这边最少有20挺轻机枪火力组被毁于日军掷弹筒的

精准轰击中,但日军同样好不到哪儿去。

120具勃朗宁枪榴弹但凡超过5具集火,就没有那个日本掷弹筒小组能逃掉,哪怕藏身大石之后,10几枚直线攻击的榴弹也能把石头给砸开,再把藏于其后的日军掷弹筒手足够鲜嫩的血肉给喷溅于太行山原本有些贫瘠的土地上,成为肥料。

眼前这支「杂牌军」,没别的,只有足够多的机枪和枪榴弹发射器

「我的学生都已经战死了,现在该是我这个当老师的上了」

而当小何老师亲自担当起一挺已经失去三任射手轻机枪的主射手时说的那句流传至未来的名言,更是将这支杂牌军的士气和勇气推向巅峰

杀声震天

哪怕是战友不断倒下

血战至凌晨

当一个步兵炮排和一个战防炮排急行军抵达战场后,十几门新增入火炮汹涌的炮火让照明弹都失去了光彩。

一个个腾起的火球使得战场亮如白昼

对于重火力毫无反抗之力的该部残存日军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20分钟后,战场归于宁静

108师团麾下1400余轻步兵,逃生者仅不过300余,其余1083人尽墨于青石岩后方3000米二道梁战场。

那是仔细清点尸首后获得的精准数字。

经此一役,四行团驻地「杂牌军」名震华北

s:推荐大神级好友「牧童听竹」玄幻新书狩猎仙魔,这货当年凭借万道龙皇一书成神,实力杠杠的,有喜欢传统玄幻的书友可以去看看。

tart”bnk”" tart"bnk"yetianian。yetiania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