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1483章 工蜂

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483章 工蜂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11:31:5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衡阳突然多了这5万生力军,自然不能把这庞大的人力资源给浪费了。

在唐刀的建议下,在指挥部荐的四行团工兵营营长白胜担任副处长,负责整个城区的工事规划和构筑。

赵君麦可不仅是市长,更是一名土木工程学的高材生,在几日前其实就已经根据战事的变化,做出了整个衡阳城内的城防工事规划,只是苦于没有人员及物资,还没来得及实施。

此时,他手里已经有了足够的人手,材料方面更是得了上峰的允许,衡阳地域内不管公私,全数征用以为军需,政府的物资,自然是随便用,私人的物资,等衡阳战后再由政府以当前物价的三分之一赔偿。

在征用物资令下达后,仅是全市木材商主动捐出来的木料就有120万根,白灰厂留下来的工人们开足马力生产,根据现有材料可以日产白灰20吨。

这还不算,在赵君麦的带领下,一万余人来到长衡铁路前,将由潭州至衡阳的铁路直接给扒了近30里,别说什么铁轨、枕木,就是垫路基用的石子都给扒拉了个干净。

据说,当时在天空上侦察的米军侦察机都给搞懵逼了。

毕竟,昨天侦察的日本人前锋都还在潭州附近,今天咋就有一支几万人大军到了衡阳?

降低高度仔细观察,才发现这竟然是中国人在掘断铁路。

米军飞行员叹为观止,就这种一天内动员数万平民参与劳作的效率和速度,恐怕也只有在东方国度才可行,在米国,却是想也别想。

铁路扒得那叫一个干净,别说战时修复通车了,就是战后,那恐怕也得动用近万工人花上近一月才能重新修复。

而这些庞大的物资,都被5万青壮们像蚂蚁搬家一样搬到衡阳城内,在赵君麦‘军事第一’原则的指导下,凡是有作战价值的民房全部开射口,挖通道,以备将来巷战之用。

城内大街小巷则全部修筑了重重叠叠的工事,想从这些路通过,除非是一道道工事碾过去,否则只能玩穿墙术。

白胜这个副手虽然也是老行家,也从赵君麦这个通晓军事的土木工程高材生这里学到了不少新东西,那也是唐刀让他来当这个副手的目的之一。

唐刀可是知道,曾经时空中衡阳之战能在10万日军轮番狂攻下坚守47天,除了方显绝和第10军坚韧的战斗意志是主因外,衡阳城内外的完善工事功不可没,那位赵大市长是个工事高手。

四行团多在山地作战,山地作战工事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但这种城池防御战却是极少,白胜和四行团都需要向人家学习。

当然了,白胜这些年在战场上也不是白混的,在赵君麦设定好的各类工事规划上,也提了一些实战意见。

其中最狠的一点建议莫过于在一些防御工事的侧后翼布设永固性地堡。

这些地堡在日军来攻之前就隐藏于民居中,不进入民居仔细查勘和普普通通的房子一样无害,只有等日军攻破街道上一些工事,开始投入兵力继续推进时,他们才会炸开民居土墙,推开用青砖堵住的射击口,以轻机枪和冲锋枪向暴露在他们面前的日军步兵射击。

这种地堡都是以青砖混合混凝土构筑,外层厚度高达08米,内层以钢轨和枕木支撑,不仅可以抵挡手榴弹等爆炸物的爆破,甚至连70毫米步兵炮直射都能抵挡。

为防止日军用步兵对地堡进行爆破,地堡两侧都有交通隐蔽壕,士兵随时可以从地堡中出来凭借这些壕沟阻截日军步兵的抵近,并且在地堡周边都埋上地雷。

日军要想拔除这样一个近乎‘钢筋铁骨’的地堡,不知得费多大功夫和力气。

当然了,这样地堡的最大短板,就是地堡将永远孤悬于己方阵地之外,面对的将是日寇疯狂的报复进攻,基本上得不到己方步兵的支援,并且,几乎不可能有任何退路。

以衡阳现在的人力,不可能为每一个地堡都挖掘一条数百米的地下逃生通道。

驻扎于这种地堡的步兵班,一旦开始行使自己的使命,就代表着他们的生命也即将走到终点。

“这样的地堡,就是自杀式的一次性用品!”赵君麦被四行团这个工兵少校彻底疯狂的建议给震惊到了,久久才给出这样一个评价。

他多少有些知道四行团为何每战必胜了,连工兵上来都要以死换死,这样的军队,你说有多可怕。

日本人尚武,可也不是尚死吧!

只是,这样的堡垒对守军的意志品质要求太高了,驻守衡阳的2万余官兵,究竟会有多少人愿意进入这样的堡垒呢?

在战场上不畏生死是一回事儿,毕竟,兔子急了还咬人,人一旦杀红眼上头了,拿着手榴弹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的中**人不在少数,可还未开战,就已经告诉官兵们,你们会死,这感觉又不一样了。

毕竟,官兵们都是为了活着要和鬼子拼命,向死而生!

包括他这个留下的HY市长也是这么想的,赵君麦不想死,至少不愿意现在就死,他还想等着抗战胜利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他希望能在他的领导下,更多的中国人安居乐业摆脱贫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既是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个实用主义者,不然他不会选择牢牢跟随薛姓上将而置好友方显绝的困境于不顾,也不会在衡阳之战来临时断然选择跟着赵子立开启城市战时条例。

在战争中活下来的人,才有机会继续自己的理想,这就是赵君麦,没有绝对的好或者是坏,只有理想和实用的交织。

“这种堡垒,我将之取名为工蜂。”白胜声音虽轻,却无比坚定的说道。

“蜜蜂中有一种蜂叫工蜂,它的刺平时不会露出,只有察觉到危险才会露出,一根蜂刺也等同于一只工蜂的生命,它与工蜂的内脏相连,蜂刺出,工蜂死”赵君麦喃喃自语道。“这固然壮烈,可又有几人甘做此等必死之蜂群呢?”

“我们长官在昨日我四行团全军总动员的时候说过:向死而生这种事在以往战场上或许可以,但这次衡阳之战,却远远不够,此次我团抵衡阳,必须抱着向死而死的决心,才有百分之二三保住西南要地的可能性。”白胜低垂眼睑,低沉的回应道。

“哪怕拼死一战,也只有百分之二三胜利的几率吗?你们唐团长真是如此认为的嘛?”赵君麦眼中露出浓浓的苦涩。

他可没想到声名赫赫的唐刀会如此悲观,这和他看到的自信笃定的唐大团座可不太一样。

“是的,我团座长官说了,唯有全军悍不畏死,才有胜利的可能性,但若是抱着我要活着的念头,那很有可能连这百分之二三的可能性都没有了。”白胜继续说道。

“赵长官您知道吗?团座长官这次没有留下什么遗书或与妻书,澹台院长没有走,她主动留下来重操旧业,担任团长的秘书和战地记者。”

“什么?澹台明月没离开?那你们唐团长的公子怎么办?”赵君麦不由瞪大了眼睛。

在方显绝还未回来之前,第10军包括他们这些衡阳大大小小的官员,可都提前做好了准备,有家眷的,在五月初就已经乘坐火车往桂省或是昆省而去,别说妻儿了,就是侧室和相好的,估计早就远离湘省这个战区了。

像唐刀这样,把老婆孩子都留在战场上的,真的是千古奇闻。

“山河和澹台处长走了,本来澹台处长是死活不愿意离开的,澹台院长和其小弟澹台明镜都在军中,他这个当爹的如何舍得,但架不住团座夫妻俩跪地苦求。”白胜眼中泪光莹莹。

“据当时在场的二丫连长说,澹台院长问她父亲:我儿山河若失父母,阿爸你何忍他再失外父?我阿妈若失子女夫君,她何以生活?山河以后之教导,还望阿爸多多费心了。

澹台处长当场泪眼婆娑反问她:你有没有想过,若我子女皆失,我和你阿妈如何独活于世?

澹台院长说:我记得阿爸曾经教导与我,说人生不过短短八十载春秋,希望我这一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而明月陪我夫战死疆场,乃心中所愿!是做女儿的自私了,还请阿爸原谅!”

“哎!”赵君麦一声长叹,冲白胜竖起大拇指:“你们唐团长夫妻,真是我中华全军之楷模,我赵某人服气了。只是,恐怕穷极我这一生,也做不了他那等人物了。”

“我们长官也说了,各人有各人的性格特点也有各人之际遇,如果这世上都是他这样的人,那也未免有些太无趣了些,还是做自己就好。但这次衡阳之战,只能对大家表示抱歉了,中国不能失去衡阳,就如同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别说四行团5000人,加上第10军2万人,就是衡阳30万人,如果为了衡阳,也可以将命都留在这里。当然了,那得看小鬼子打算用多少人命来换,就当下这两万多人,横山勇想破城而入,没个十万八万小鬼子的命填进来,他别想。”白胜收起泪光,取而代之的是自信。

那种自信,是来自于唐刀的推算,更是来自于数年战场的经验。

四行团宰掉的日军到目前加起来早就超过十万了,这次依靠坚城和同样顽强的友军,再宰他十万,又何妨?

“好!我信你们唐团长!这地堡建了。”赵君麦也是豪迈之气顿生。

若真的是要死在这儿,能杀个十万八万日军,那也是开创抗战十余年来中国战场上的头一遭,或许绝大部分官兵的姓名都不会世人所知晓,但他做为衡阳守军的第三号人物,注定名留青史,这也值了。

“长官,这地堡内的人也未必必死。”白胜展颜微笑,拿出纸笔画上简陋的结构图。

“我们没时间给这样的百余座地堡都挖通逃生地道,但我们可以为其挖好庇护室。”

原来,白胜自己设计的这种‘自杀式地堡’,在每个地堡的下方都有有一个深入地面15米横切大约20米的15平方米地下室,地下室有两条通往地面极其隐蔽的通风管,也储存有能供10人左右吃上30天的粮食和清水。

一旦日军用火炮或者步兵爆破的方式对地堡进行破坏,地堡再难对地面上的日军有效射击,还存活着的士兵就可以进入这个庇护室,而后用藏在地堡内部的炸药对地堡内部进行二次爆破,彻底将地堡摧毁成一片瓦砾。

在战时,日军就算知道有这种庇护所的存在,也不会费大力气进行挖掘,必然会选择等到战后再说。

同样的,进入庇护所的残军们也要等到战后同僚们将他们从地下给挖出来。

当然了,他们的结局无非两种,日方胜,他们会死,中方胜,才能活!但这总还有得选,比啥都没有直接被日军给炸死是强多了。

“只要有条生路就好,反正只要留在这衡阳城内,就得和狗日的鬼子拼了,这个地堡我准了,建好之后全部交给第3师周师长,他有一个主力团要在城里布防。”赵君麦拍板定了。

此时的两人可没想到,正是这种近乎有去无回的‘自杀式地堡’,给日军造成了难以想象的伤害。

这种在战前被命名为‘工蜂2号’的地堡,每个地堡里有一个步兵班驻守,装备一挺M1919A4中型机枪和4杆M3冲锋枪以及4杆步枪、2把手枪。

原本以第10军在第9战区的地位,这种新进口到中国不久的发射762毫米口径子弹的米国中型机枪是轮不到他们装备的,不过这次方显绝的狮子大开口反而是让那位有了信心,干脆将刚由滇缅运抵桂省的1000挺M1919A4机枪中的400挺划给了衡阳守军。

轻机枪突然间富裕起来的方显绝自然也不会吝啬,径直将这种最新机枪给了这些进入绝地的步兵班。

拥有凶猛火力的地堡不仅由背后偷袭杀得日军人仰马翻,在和日军对射中也不吃亏。

拥有6个射空使得他们的视界足够宽,M1919机枪14公斤的枪身也足以保证一定的机动性,4杆M4冲锋枪更是提供了稳定的辅助火力,完全可以保证火力的连续性。

而且,地堡内还都有一个步话机,不管炮火如何激烈,地堡内都可以向后方迫击炮阵地请求火炮支援。

有了可以随时报告的无线电设备,那‘工蜂2号’堡垒的战术性可就更强了。

日军要事动用大量兵力围攻,地堡内立即发起炮火支援请求,雨点般大小的迫击炮弹能把没有多少隐蔽物的日军步兵给炸到哭。

甚至有的指挥官一看,这得劲啊!干脆调五六门迫击炮啥都不干,就专门等‘工蜂2号’堡垒的炮火支援请求。

白胜本只是对日军步兵侧后翼发起的‘自杀式’打击工事,在城内大战时被各级指挥官们因地制宜搞成了‘反围点打援’的利器。

虽然最终绝大部分‘搅屎棍式’的工蜂2号堡垒都被日军给用步兵炮给轰破或是爆破掉,但依旧还是有2个工蜂2号堡垒一直坚守到衡阳战后。

而这两个堡垒中的步兵班,无一例外,打空了所有的机枪子弹和冲锋枪子弹乃至步枪子弹,到最后两天,他们甚至用的全都是日式装备,那都是他们趁着夜色,去阵地上日军来不及拖走的尸体上捡的枪支和子弹。

要知道,为了保证有足够火力输出,每个堡垒里,可都是储存了1万发机枪子弹和3000发冲锋枪子弹的。

有如此多的弹药撑着,每个堡垒就如同长满了刺的豪猪,就是狮子想吃掉他们,也得付出足够的代价。

据后来解密的第11军战报里,在攻击这些坚固堡垒中打得最惨的一仗,光是步兵就损失了470人,那可是半个步兵大队,还不算被炮弹炸死的工兵和装甲兵、炮兵。

提出这个工事建议的白胜也因此荣获五级宝鼎勋章一枚,赵大市长也捡便宜拿了一枚青天勋章,差点儿没把躺医院里的赵大市长的嘴给乐歪了。

衡阳城内的三把手,可是身负十五创,若不是藏在地下的野战医院里的医生护士给力,还有什么青霉素等药物齐全,放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是噶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