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桃花煞 > 21.时隔二十多年的追凶

桃花煞 21.时隔二十多年的追凶

作者:凤久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34:47 来源:就爱谈小说

钓鱼上钩后, 林书黎心里有了底, 不慌不忙问起了正事。

“是你什么亲戚?”

“远了, 我妈以前的朋友,他家的亲戚。”苏妙牢记之前自己编的亲戚网, 尽量做到滴水不漏。

“案情了解吗?”

“略微听过。”苏妙说, “具体的还不了解。”

林书黎道:“海市之前就是个渔村, 上个世纪末, 才慢慢发展起来。我出生那年,海市只有现在的人民路一小块是市中心,最高的楼是海市百货商厦, 我爸妈每个月的工资也才三四十块。”

苏妙没这个印象, 她不是海市人, 且出生较晚,她有记忆时,家里条件已经相当不错了。

“那个时候,国家不是在重点发展海市吗?海市建设投入巨大, 来了好多人, 有专家有工人, 劳动力流动非常大。”林书黎分析, “所以那个时候案件也频发。你知道数字连环杀人案吗?”

苏妙摇头:“不知道。”

林书黎说:“也就是我出生那年,到你出生那年,这期间, 发生了三起杀人案, 凶犯专挑上下夜班的女工下手, 作案之后,会在拿走受害人鞋上的鞋扣,并在附近留下顺序。第一起,用血写了个数字1,第二起,就是数字2……”

“凶手被抓了吗?”

“没有。”林书黎道,“当时技术条件落后,人员流动大,而且那个年代不是在扫黑除恶吗?警察人手短缺,通常情况下,一个案子还没查明白,就又接到恶性案件,当街杀人越货,抢夺盗窃国家财产什么的,全体公安都要放下手中的案子,集中警力出警……你知道当时的人狂妄到什么程度吗?连警察都敢打。”

他说完,抬头瞥了眼卓忘言。

卓忘言一直安静听着,坐姿端正,颇显气质。

林书黎心里不爽,故意在换信号灯时,猛地擦了一脚刹车,想让卓忘言这个十分装腔作势的坐姿崩塌。

苏妙一直专心听着,没注意路况,林书黎一脚刹车踩下去,苏妙五脏六腑差点跑前头去,晕得很。

卓忘言出手如电,双手扶住了苏妙。

“谢谢。”苏妙回过头,报以灿烂一笑。

卓忘言呆呆看着,如痴如醉。继而,他转眼,眸色幽深,看向林书黎。

林书黎嘴角微沉。

到了公安局,林书黎靠刷脸找到了人,介绍了来意。

“带身份证了吗?”警察大叔问,“跟受害人什么关系?”

“妈妈的朋友,委托我们来问问。”苏妙道,“我们是听说现在都在翻查旧案,就想我们这个案子能不能找到突破口……”

警察大叔登记了三个人的身份证,打开电脑,按照时间顺序,找到了案情简要。

“你们可以看这个。”警察大叔说,“这个是当年的办案民警做的案情总结。”

复印件整理好,警察大叔登记完,贴了便条,递给苏妙:“就在旁边的休息区查看。”

“好的,好的。”苏妙拿着档案坐到了一旁。

“九一年八月二十七日。”苏妙先看了时间,又看到受害人和她女儿的名字,点头道,“对,就是这个。”

九一年八月二十七日,晚上八点左右,从百货商厦下了班的华某红带着她刚满五岁的女儿步行回家。

那天,女儿发烧,为了方便照顾,她带着女儿上班,下班前,丈夫说要去东珠乡接在姑姑家的大儿子回来,骑走了她的自行车。

因此,下了班盘点之后,华某红抱着女儿步行回家,在长安镇的国道上失踪,第二天早晨,经被害人家属报案,警察在国道旁的田地里,找到了被残忍奸\\杀的华某红,并在离她一百米远的树下,发现了被烧焦的,华某红的女儿小花。

经警察调查走访,曾有附近居民看到火光,但以为是烧旧物,没有靠近询问。

那个时期,因为外来务工人员多,工期结束后,一些工人返家时,会将在这里用过的,不值钱又卖不掉的旧物烧掉,轻装回家。

苏妙:“妈的,太残忍了!!”

林书黎拿过卷宗,翻到了证物一栏。

“在案发地附近五百米的田野里,找到了一个空油桶。”林书黎分析道,“普通常用式。附近有建筑队,也有经销社……那时候会有人拎着油桶打油偷油,啧。周围环境很复杂啊……”

苏妙指着下面的一栏说道:“看这个,犯罪嫌疑人排除。”

“法医从受害人身上提取了犯罪嫌疑人留下的精斑……”苏妙道,“经比对,排除建筑队工人某强,排除受害人丈夫某国,排除汽车修理厂工人某伟……”

苏妙问道:“当年也可以进行DNA比对?”

林书黎说:“可以,不过只有首都公安部有这项技术,而且只能排查几大项,远远不及今天。今天的DNA鉴定,还能锁定凶手的亲缘范围。”

“真的?!”苏妙道,“那,要是再做一次DNA检测,能锁定凶手吗?!”

卓忘言在一旁,像是听天书,他将案卷上的文字都记了下来,可却不知道这是什么。

“那要看当年的物证有没有完整保存了。”林书黎说,“不能抱太大希望,但我们可以抱有一线希望。我去问问物证室。”

苏妙低头,看到案件证据鉴定负责人,写下的名字是:“时新开。”

苏妙追问道:“林警官,如果物证保存齐全的话,是否就能重新调查此案?!”

林书黎皱着眉,转头看着苏妙。

“能。”他说。

公安大门处,进来了一群人,带着摄像和记者。

“你好,我们是《案情一线》栏目组的,我们上周预约好的。”记者掏出证件给警察大叔,“听说你们要重新调查八十年代数字连环杀人案。”

“对。”警察大叔态度和蔼,“新任的局长直接负责此案。”

“好,我们今天先来取景,期待能抓获真凶!”

“这是我们的职责,应该的。”警察大叔一脸正气,回答道。

林书黎问完回来,说:“问出来了,当年负责调取物证的法医去年刚刚退休,现在的物证都存放在长安区的物证科,我回头给你问问,如果物证保存完好,我会尽快做申请审批,重新调查此案。”

“好!”

林书黎说完,看向卓忘言,挑衅道:“妙妙,要不要一起去吃个饭?”

苏妙:“?”

小同志,您可是在玩火啊!

苏妙站了起来:“不了不了,家里有饭,明天还要开早会,以后有空再说吧。”

卓忘言跟着站了起来,妇唱夫随。

林书黎笑:“这样啊……那今天就先放过你。不过你别忘了,你还欠我一张电影票。”

苏妙:“我还!我一定还!”

“钟馗捉鬼新编,我同事说很好看……快到七月七了,不如七月七跟我一起去看?”

苏妙心里卧槽一声,表面笑着应付:“没问题,到时候再联系。”

这小哥阴险狡诈得很!!

卓忘言面色不虞,和苏妙离开。

走之前,他转眸淡淡瞥了林书黎一眼,林书黎还在得意微笑,突然眉心一痛,他捂住眉心弯下了腰。

“……明目张胆了吗?!”林书黎呵呵笑了起来。

好在,卓忘言只是威胁,林书黎摸了摸眉心,那只鉴别鬼的眼睛应该还在——

回到家,苏妙叫来红姐,跟她说明了情况。

“只要物证保存完整,就有希望重开此案,查找到凶手!”

红姐表情复杂,语气沉痛又坚定道:“一定会保存完整的,我知道的!”

苏妙:“嗯?”

“时警官,就是那名法医。”红姐说,“我曾在公安留了几天,见过他们开会,也见过他们加班办理我的案子,那些警察,他们为了调查取证,一天又一天的奔波,一个一个村民挨着问,时警官他家中,当时有个和我女儿差不多大小的儿子,有次案情报告会上,又一个嫌疑人被排除,他们找不到凶手,时警官哭了起来,说他每次想到那么小的孩子被凶手活活烧死,他就痛彻心扉……”

苏妙愣了愣,忍不住感叹:“真好……”

“如果是他的话,他一定会把物证保存完好!我相信他,我相信他们!”

虽然由于技术限制,那些警察没能找到真凶,但红姐并不怨,她坚定地相信着这些警察。

苏妙又说:“真好……”

思索了会儿,苏妙站起身来,伸出手:“红姐,你这个案子,我发誓,一定会帮你找到真凶,让叔叔和哥哥不再挂念,能好好过个年。我也会送您,一定会的!”

红姐的手轻轻穿过苏妙的手腕,绿光藤蔓蜿蜒上苏妙的肩膀,藤蔓上,多出了一个小花蕾,紧紧闭着,还未绽放。

第二天,苏妙在单位食堂吃午饭,林书黎发来了信息:“好消息,我们副局相当重视,说要重审此案,案子的物证,我们法医科这边的人一直在小心保存,那是老时心中的一块石头,多亏了他,物证保存的相当完好,可以送检对比!”

“太好了!!”苏妙激动万分。

“案件有进展了我再告诉你。”林书黎道,“我现在就在老时家,老时刚刚还说,如果是放现在,这个案子,一天就能破!”

苏妙放下电话,双手合十,开心道:“感谢高科技!!!”

“苏妙,干什么呢?”旁边的同事一边网购一边问,“快点吃。”

“你在看什么?”苏妙凑过去。

“我妈她们要组织老同事聚会。”同事说,“还要统一服装,让我给她买鞋,就那种老式鞋,土了吧唧的,白色的,带个铁鞋扣。”

苏妙看到图片上的仿上世纪末流行的白鞋,突然一愣。

“我妈说,这是那时候的流行,姑娘们穿一双这种鞋,那绝对是时髦。”

苏妙呆愣愣的,她想起了红姐的鬼影。

红姐的脚上,没有鞋。

“数字连环杀人案的凶犯,会在奸\\杀受害人后,拿走她们鞋子上的鞋扣,并且在旁边写上数字……”

苏妙抬起头,一脸怔愣:“不、不会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