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 第34章 第 34 章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第34章 第 34 章

作者:痒痒鼠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5 11:57:17 来源:就爱谈小说

皇上要打。内阁自觉事情是他们引起来的, 当然不能缩头;满朝文武大骂“蛮夷小国胆敢反抗大明”,嗷嗷叫着都要去打。无他,大明改革卓有成效,水师鸟枪换炮, 底气足啊。

事情就这样一句话定下来, 可是谁领兵杨一清老将军在山东和浙江沿海训练水师,要防止日本人联合西班牙和葡萄牙, 王琼忙乎吏治改革, 张九畴离不开甘肃, 彭泽更要镇住西南,安国老将军去世了

王守仁在河套,正和蒙古人天天打仗

说起来, 大明这还是两线作战。

小娃娃觉得, 他的“郑和”没找到, 武将也急缺,小胖脸板着,严肃的小模样。

满朝文武一时都感觉, 大明缺少武将, 能打的武将。不敢看皇上,看看武定侯郭勋,哎, 作为虎将守着北京城可以,要他去南海,也抓瞎。

武定侯郭勋正犹豫那,毕竟打下来南海那绝对青史留名。武定侯郭勋被这眼神一刺激,不服他怎么就不能去南海武定侯郭勋就要请命,冷不防杨阁老站出来。

“皇上, 臣请命,领兵。”

“哗”,所有人都睁大眼睛杨阁老,你这么大岁数,你去领兵不是,杨阁老你是一个不知兵的文臣,你领兵

然而杨阁老有他的理由,杨阁老端出来徐景珩送来的建议,完全不惧怕任何人怀疑的目光。

“启奏皇上,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政权领地。大明承天命、定鼎中原,八方安和、四方泽被,南海自当也如是。

如今南海某些人因为西洋蛮夷挑拨,心思浮动。然大明仁义大国,不能放弃他们。大明仍以教化为主,安抚为上,围剿配合。”

杨阁老表示,他不知兵,他知道。但是大明仁义大国,怎么能去打无知的藩属国那要教化啊。

杨阁老高举朝笏,满身正义,一腔仁爱溢于言表“皇上,臣领兵,不为打仗。只为总领军务,安抚南海各地方,和大明内陆进一步融合,更好地接受皇上的恩泽。”

发现勋贵武将们都要动手打他,立马话锋一转“皇上,这并不是臣的想法。臣一开始也是要硬打,锦衣卫指挥使徐景珩上朝前告诉臣,臣认为,指挥使的提议,非常有道理。”

有本事你们去找徐景珩论理杨阁老表示,我也会耍无赖。

群臣愤怒,可徐景珩提出来,他们还真不能对杨阁老动手。

此次南海打仗的人选,必然是勋贵武将们。群臣都知道,文臣也没想要争这个时候争,勋贵武将真能再来一次朝堂斗殴打杀王振。

朝堂里气氛大变,杨阁老矜持地微笑。皇上的眼睛微微睁开,迷糊。

皇上对于南海人要不要加入大明,就觉得这是小事儿,皇上大度,接纳他们。

而且回宫的路上徐景珩说过,杨阁老若要领兵,意思是,杨阁老不是要去打仗,就想要去看看南海,去南海游玩一趟,皇上也觉得这是小事儿,支持。

“准奏。”皇上小奶音清晰,还记得徐景珩的另外一个提议,“南海市舶司开业,要和杨阁老一起去看看,和杨阁老申请。”

杨阁老“”

群臣“”

杨阁老气得胸膛剧烈起伏他就知道徐景珩不会无缘无故帮他

群臣瞧着杨阁老,哈哈哈,哈哈哈,憋着不笑出来好难受,杨阁老您肚子大大度着,我们笑了哈,哈哈哈哈。

杨阁老更气。

然而皇上高兴啊,皇上的认识,南海市舶司,那就是大明在南海开了一个店铺,店铺开业,大臣们好奇就去看看热闹,朕是好皇上,朕对大臣们好好。

皇上矜持且英明。群臣瞧着皇上的态度,那还不大笑群臣在豹房大殿里“哈哈哈哈”笑,敞开胸怀,笑。

瞧瞧,杨阁老那张“理学家”脸变颜色了,多可爱,哈哈哈哈,我们皇上就是爱护大臣,哈哈哈哈。

群臣笑,小娃娃皇上坐在龙椅上,也开心地笑。皇上的身上还是出门游玩的民间便服,青色的长衫朴素的虎头鞋,头上梳着小包包头,笑起来,和秋日里饱满的麦穗一般喜悦繁华。

杨阁老本来气得不行,一眼看到皇上的笑模样,什么气都没有了。蒋阁老和谢阁老都满脸笑儿,三位阁老对视一眼,都是心里感叹,徐景珩的一番用心。

此次领兵南海的最佳人选,是徐景珩。出身南京魏国公的大公子徐景珩要领兵,事情迎刃而解,根本不用费力商讨,甭管文臣还是武将,勋贵外戚清流、南京还是北京都服气他。

徐景珩也知道。可徐景珩为了皇上,放弃这青史留名的机会。徐景珩也没觉得,南海危机到他必须出面的情况,徐景珩推荐杨阁老去南海坐镇,推荐其他人领兵。

小娃娃皇上记住上朝前和徐景珩的商议,见没有人请命,告诉自己不气不气,朕自己培养武将,废材也能培养出来。

“杨阁老操劳政务,劳苦功高。特许休假半年。徐鹏、许泰、邓继坤、常绍护送杨阁老南海度假,水师待命,南京六部全力配合。”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犯错被罚在家安边伯许泰、担任南镇抚司同知申国公世子邓继坤、皇上玩伴常小侯爷常绍所有有能力的勋贵外戚们,一起汇同南京魏国公徐鹏,南京六部,配合负责南海水师的王宪老将军

南海镇守太监、市舶司人员、南海总兵,广东福建两省巡抚

所有人,安抚南海民众,普洒皇上的仁爱之光,保护杨阁老南海一游

杨阁老磕头“臣谢皇上隆恩。”面对群臣羡慕的目光,牙疼,肝肺疼,杨阁老这么大岁数了,第一次被人保护着,做一回吉祥物,这滋味儿

群臣明白皇上的意思,大明打日本海战,是打起来大明的热血,整顿水师。大明收拾南海,和西洋海军打仗,就是培养下一代武将接班人了。

各个勋贵世家里想去的儿郎们,凡是成年的都跟去,有南京魏国公护着,南京六部的大力支持,培养不出来,都跳海别回来了。

群臣浑身热血沸腾,却又面对杨阁老这五颜六色变化不停的脸,还是忍不住哈哈哈哈笑啊。

这个说“哎呦呦,南海风光好啊,听说那椰子大的像球球,还有那榴莲,南海男人犯错,都跪它。”

那个说“南海啊,当年有不少下南洋的人啊,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永乐大帝册封的苏禄总督,就是汉家后人,杨阁老你这一去,也选几个人才回来吧。”

还有的人说“海边好啊,杨阁老你出身四川,喜欢四川菜,但沿海的海鲜,也要尝尝啊。”

杨阁老知道自己越说话他们越上头,板着脸不发一言。可这些官场的人谁不知道他的心思一个个的,抓住机会,可劲儿乐呵他。

朝堂上叽叽喳喳的跟菜市场一般,一点儿也没有大战临头的危机感。

小娃娃皇上因为他们的闹腾,欢喜。一看事情解决,惦记着他要去给祖母和亲娘送礼物,就要下朝。

礼仪大太监尖声高喊退朝,群臣高声恭送。皇上下来龙椅,出来大殿,带着余庆等等侍卫宫人,带上自己在宫外买来的礼物,去紫禁城孝顺祖母和亲娘。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用着皇上的孝敬,皇上和徐景珩打的野枣儿、自己尝过的糖炒栗子,老百姓家里自己煮的吃豆儿都乐哈哈地笑。

皇太后剥开一个花生喂给儿子,眉眼欢喜“这新鲜的芸豆、花生、豌豆、毛豆放进锅里,放花椒、大料、食盐等调料煮成五香豆,吃起来就是鲜美和宫里头煮的,不一样的鲜美。”

太皇太后用着,也觉得好“野物儿,天生天长,和中植的,不一样。”

皇上因为祖母和亲娘的欢喜,更为欢喜,咽下嘴里的花生,高喊“祖母,娘,宫外好看,一起出宫。”

他祖母和亲娘就一起瞅着他笑,互看一眼,更是笑小孩子天天梦想家外面的世界,却不知上了年纪的人,越发恋家,只想和家人呆在一起。

小孩子的皇上,不懂祖母和亲娘的笑容,但祖母和亲娘笑,他也笑。模糊明白,祖母和娘开心,胜过外头万千风景。

皇上在宫里孝顺祖母和亲娘,此时此刻的北京城,那是真热闹喧嚣。

皇上给杨阁老放假,去南海度假天了噜,还有南京六部跟着,魏国公也跟着,勋贵子弟们都跟着我们也去

有人说杨阁老不是去度假,是去打仗。然后大明朝野上下都知道了,南海出来乱子,杨阁老要代表皇上和朝廷,去安抚南海,接纳南海蛮夷,顺便度个假游玩一番我们更要去嗷嗷。

反正甭管如何,我们要去,不能做官船,我们自己做私船,来来来,亲友们,你们谁要去,我们包一艘船

杨阁老坐在轿子里,听着北京城人的热情,就觉得牙更疼。徐景珩不舍得皇上一个人在北京,是真的。会趁着他离开北京城,还不知道怎么霍霍北京城的官员,也是真的,这些人暂且乐呵吧。

杨阁老自认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可是其他人哪有心思去想这些。

勋贵子弟们,默然、不语。

这次出发去南海,不是当年出发去土木堡。大明武将勋贵们都知道,这是他们翻身的一仗,他们必须打赢,漂漂亮亮地打赢,培养新一代武将接班人,为了皇上,为了大明,壮我山河,重振武风。

文臣们默然、不语。

大明的勋贵武将们,曾经那么多,人才济济,多的用不完,多的朝堂站不下。一场土木堡之变,十个回来一个,再也没有大志气,每天遛鸟斗鸡,逛青楼听大戏

唯有皇上孩子气的欢喜。第二天下午,皇上听说百姓都要跟去南海,忍不住出宫,在余庆怀里,听见百姓的热情和勇敢,眉开眼笑。

说起来南海打仗的事儿,皇上并没有觉得很大。他天生护短的意识里,不容许任何人欺负大明。有人来欺负他的子民,抢他的宝贝,那就打。

什么你说万一打不过皇上的认知里,大明就是上国,就是打胜仗的一方。就是和吐鲁番蒙古签订合约,那也是皇上爱护他的子民不打仗,互市换更多的宝贝。

皇上眉开眼笑的,特大方地和余庆、张佐说“南海市舶司开业,大臣们好奇,都想去看,你们也去看。”

余庆和张佐一起谄媚地笑“小公子去,我们就去。”

皇上就矜持且英明地笑“小公子去,祖母和娘去,小公子带你们,都去。”

皇上自觉,嗯嗯,朕大度,朕大方,皇上的大眼睛亮亮的,头顶的大太阳都亮不过。

大明要出兵,六部九卿都动起来。九月初八日,皇上在豹房宴请各个藩属国使臣,要回国的回国,要留下的留下。

大明各方准备妥当,九月初十日早上辰时正,天高气爽,朝阳初升。杨阁老领兵出发,朝廷战舰,官方船只,私人船只,铺满大明天津卫的海面,遮天蔽日。

皇上带着文武百官送行,面对杨阁老的一头白发,小玩伴们视死如归的模样,“哇哇”大哭。哭声和一声声礼炮声混合在一起,叫所有人悲伤落泪。

皇上是舍不得亲近的杨阁老离开,孩子气的哭闹。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他们知道每一次分别,都可能是永别,更是伤感。

可是,该做的事情,就要去做。大明儿郎,热血再次燃烧,永不退缩。

徐景珩抱着小娃娃皇上,看着渐行渐远的船队,默然、不语。

小娃娃皇上卖力地挥手,大喊“一起回来尽早回来”声音破碎在风中。

杨阁老、许泰、邓继坤、常绍听着皇上的哭声,看着岸上越来越小的身影,唯有热泪滚滚。

杨阁老和各位将军们,出发前,已经和徐景珩、六部尚书商议好打法,知道这一去,没有一年回不来,再回来就是皇上的五岁生日了,一时又是期待,又是伤感。

大明在南海一战,大明人自己说仁爱万民,教化蛮夷。后人研究,大明是硬生生地用无赖的围困战术,人海战术,取得胜利。大大小小的一次一次战役,全都是大明在培养武将,根本没当敌人是一回事。

大明上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人,其余的都是蛮夷,不开化的野人。

小小的西洋蛮夷葡萄牙和西班牙,胆敢来大明家门口耀武扬威,打穷困的南海蛮夷,胆敢对大明不尊敬,不服从教化,打打完了,还教育小孩子一般地,温柔地说“大明上国,仁慈大度,以后可别闹了,要乖”

说实话,华夏后人研究这段历史,一方面因为大明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羞耻的脚指头都卷起来,却也不得不承认,大明人,天生骄傲,有骄傲的资本。

否则怎么说那是他们老祖宗,与有荣焉华夏后人低调地骄傲,大明朝的杨阁老,领着长长又长长的船队,到达宁波港口的时候见到魏国公徐鹏,好兄弟一般地互相寒暄着,对看一眼,一起豪迈地笑。

大明两京十三省,大明人从来都知道,他们有两个京都,北京是他们的新家,南京是他们的老家,他们哪一个都不能丢下。

北京六部九卿管理国家政务,南京六部九卿管理南方几省,粮草税银都有独立的调度权。大明要去正式打下来南海,必然要南京的全力支持,打下来后,也是有南京负责管理,否则这南海距离北京那么远,北京如何管得过来

魏国公徐鹏是一个五十岁的中年美国公,俊秀的国字脸白白净净,一头保养得宜的美胡须,一身暗黄色的国公蟒袍,身姿挺拔,整整比杨阁老高一个头。

此刻他微微弯腰,力求一样高地和杨阁老说话,态度亲切和气。

“上次去北京还是四年前,皇上好吗”魏国公本要问问杨阁老一路好不好,夸夸杨阁老风采不减当年,一出口,却是这么一句话,杨阁老看着他笑,他自己也笑。

“四年了,我作为南京人的其中一个,天天念着皇上,实在是”

杨阁老非常理解他的心情,还因为他的问话,眼里都带上一份真心的亲切。

“皇上好。皇上马上过四岁生日,吃得好,睡得好,长得好。每次和徐大公子出门逛街,北京城的老少女子都说,看到小公子就想生小娃娃。不瞒国公爷,皇上这个岁数啊,正小脾气大的时候,可谁瞧着他都不由自主地疼爱”

杨阁老说起来皇上的事儿,没完没了,反正在他眼里皇上哪里都好,闹脾气不接见佛道的人也好,偷偷爬树吓得所有人心脏骤停,在朝堂上耍无赖地嚎什么都好。

魏国公听着皇上的趣事儿,脸上笑容加大,眼里也露出真心的笑容。这些事儿魏国公都知道,可百听不厌,每次听都乐哈哈地笑。更因为杨阁老对皇上的宠爱之情,非常满意,就觉得杨阁老更亲近。

皇上好,就是一切都好。魏国公的眼里浮现雾气,双手抱着杨阁老的肩膀,注视着杨阁老的眼睛,语气真挚。

“皇上年幼,阁老统领内阁,日夜辛苦大明人都看在眼里,都知道。”

“阁老这次来南方,放下心来,好好游玩一番。也是皇上的一番心意,我和你说啊,这南海,现在建设的,越来越好”

杨阁老面色肃穆。杨阁老知道魏国公的欣慰和感激。天大地大,两京十三省的大明老少爷们,能像皇上长辈一般,对他们说一句“皇上年幼,杨阁老统领内阁,日夜辛苦大明人都看在眼里,都知道”的人,也只有一个魏国公了。

杨阁老一时情绪激荡,眼里也湿了。

“国公爷说得对。下官有生之年能来南方游玩,此生荣耀。”顿了顿,又哭笑不得,“下官是真没想到,还有游玩南海的一天”

两个人对视一眼,一起欢声大笑。

谁能想到那先皇无子,他们日夜悬着心。到先皇驾崩,皇上刚出生三天,不管他们平时怎么争斗,那一天,都是天塌一般。可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胆战心惊地守着大明,守着皇上长大。

谁能想到,皇上长得这么好,四年,皇上四岁,杨阁老就能放心地离开北京,还去南海游玩

九月二十的晚上,魏国公和杨阁老在宁波港喝酒,既为刚过完四岁生日的皇上振奋,也为他们能有这么一天,聚在一起放心喝酒,怡悦。

喝醉了的杨阁老诉苦“大公子啊,越来越欺负老人家了。这回不知道折腾什么。”

喝醉了的魏国公诉苦“那是我儿子,可我管不住啊。除了皇上,他谁都不管,他娘几次去信说他该娶媳妇了,他都说不急不急。”

杨阁老就找到知己一般“国公爷你不知道啊,皇上就是跟大公子学的越发顽皮。皇上以前为了半块月饼耍无赖,大公子不管,还教皇上在朝堂上耍无赖。”

魏国公醉的眼冒金星,随口一句“他就一个无赖,偏你们都夸他皇上跟他学,也好,将来可不能和先皇一样傻乎乎的吃亏。”

杨阁老一听国公爷提起先皇的一身孩子气,眼泪立马出来,抱着坐立不稳的魏国公放声大哭“国公爷,这世上也就你能说这句话。先皇,他委屈啊。先皇一颗心为了大明”

“先皇一颗心为了大明”杨阁老醉倒了,还是念念叨叨这句话,对先皇这个学生,那是爱也爱过,恨也恨过,到末了,只有一句“先皇一颗心为了大明”

先皇一颗心为了大明先皇一辈子心软 ,孩子气的折腾,这是先皇美好的真性情,也是先皇的失败之处。先皇他总是不记得,他是皇上,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总想做一个普通的大明人。

醉倒的魏国公遥望天上明月,捧着酒壶,眼前又是那一天,先皇的棺木来到南京的那一天,那中天塌下来一般的五内俱焚,魏国公就感觉脑袋生疼,心也疼,疼的大喊一声“皇上,你好好长大”

魏国公举着酒壶仰头一饮而尽,和杨阁老一起躺在桌子底下,呼呼大睡。

皇上好好长大,莫要学你爹。这是所有臣子们的心声。

九月十八日,皇上的四岁生日,他人还是情绪不高,用着长寿面又想起杨阁老和常绍,想起去年他们给他过生日的场面,眼泪吧嗒吧嗒地落在面汤里。

一干老师伴读玩伴们和皇上一起哭,绝对不说“皇上要言行严谨,要克制,不能外露”该哭就哭,该闹就闹。可不能和先皇一样长大了再闹,傻乎乎的。

十一月二十六日,南京兵部来信,大明接收南方海域一块地盘,作为大明直属地,请求朝廷于年后派去官员和驻军,安排水师巡防海面,正式接管马六甲海峡沿线海路皇上拍手欢呼,臣工也欢呼。

大明海路正式建立,地盘一下子大了四分之一。小娃娃皇上看着大明的新地图,好看,眉眼弯弯地笑“朕要去看大海。”

群臣异口同声“等皇上长大,就去看大海。”绝对不说理学家那一套吃苦耐劳,节约勤俭我们皇上要做什么都大大方方的,天生尊贵。

皇上就更快活,特豪气的模样“朕造大船,朕带你们看大海。”

皇上满心期待自己长大,长大,去南京看爹,去看大海,去看大明的山山水水而大明的大海,大海之海,全是大小海岛号称“千岛之滨”的南海,大明水师和当地水师汇合,摆开架势,端得一派矜持有礼的模样。

接风宴的第二天中午,王宪老将军瞧着小将军们白白嫩嫩的小模样,内心感叹皇上的用心良苦,开始说实际情况。

“国公爷,阁老,这一年多来,内阁和东厂派来的人,同时负责市舶司日常事务,互相配合着,双方倒也没有大矛盾,和当地势力也是尽可能友好相处,有银子一起赚的大国气度。

可是西班牙自从四年前登陆苏禄群岛,就要占据这里作为殖民地,一开始大明不知道也就罢了,大明水师来了,岂能容忍大明和西班牙两方人就打啊打,谈啊谈,谁也不肯退让。

都是小仗,而且西班牙非常想和大明做生意,末将一开始也就没在意,也没上报。哪知道,西班牙这个国家,实力真的不容小看。”

王宪老将军嬉笑之色一收,面容严肃。

魏国公和杨阁老面色不变,年轻人都忍不住瞪眼西班牙一个蛮夷小国,有什么实力

王宪老将军摇头,解释“那是四年前,西班牙麦哲伦探险队登陆苏禄群岛,试图殖民苏禄群岛,苏禄群岛不敌。恰好那几年海路不通,苏禄群岛一开始也没在意,也没来告知皇上和朝廷,只自己拼死抵抗。

到两年前,大明和日本海战,接着整顿水师,肃清海路,大明水师巡逻到这里,和西班牙海军遭遇,大打一仗,算是平手。”

“到去年,皇上要进一步控制海路,又有南海市舶司开业,双方再次遭遇。大明舰队和火器在当时比不过西班牙,但这是大明的家门口,人多战舰多,还有苏禄群岛的官民大力支持。

末将领着水师,围困西班牙海军驻地,围得水泄不通,硬耗一个月,西班牙耗不起,无奈求和”

双方都端着大国的范儿谈判,有了进一步接触。王宪老将军得知,西班牙人都说,原来大明才是马可波罗历险记中,流淌着奶油和黄金的地方,之前的苏禄群岛,压根儿就错了

然后西班牙人就死活想来大明做生意,要登陆上岸,王宪老将军自然不答应。可是西班牙发现大明这么繁华,文化发达,意识到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立马写信给他们的皇帝,派来更多海军和装备。

恰逢葡萄牙人也来大明沿海,要和大明做生意,浙江广东巡抚都不答应,双方大打一仗,大明俘虏二百人,缴获佛郎机大炮三十多台,就是魏国公徐鹏要仿造的一批。

西班牙和葡萄牙本是一个国家,双方合作,葡萄牙从印度调来大批军队和火器战舰,拉拢几个当地部族首领,这就是南海之乱。

发现年轻人都听得一知半解,王宪老将军再解释。

“马可波罗历险记是元朝时期,一位欧洲的意大利人来元朝,回去后写的一本书。书里面,把中原大地夸成一朵花儿,还是金子做的。欧洲乃是小国,小国分开的国家更小,他们的人就出海讨生活,都想来大明淘金”

在座的人终于弄一个明白。

欧洲地方小,人都穷的吃不上饭,于是冒死大航海。其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抢先一步,各自占据印度一部分土地,然后朝这里开进。

西班牙来到苏禄群岛,遇到大明水师,正打着,葡萄牙人来了,好嘛,合伙吧。

魏国公沉吟片刻,缓缓开口“西洋人本性强盗,一切为了银子。既然他们不愿意硬打,我们也不硬打,王老将军做得对。就按照之前商议的作战方略,阁老以为如何”

杨阁老自然同意,笑眯眯的“不硬打最好。一些小战役,就给诸位将军们练手。”

诸位将军勋贵子弟一个个脸红,却更不服气。魏国公和杨阁老,王宪老将军都不说话,等真正动手了,自然知道彼此的实力。

诸位将军勋贵子弟小打一个月,经历战火,知道自己坐井观天,夜郎自大,都悔恨不已,可也知耻而后勇大明上国,尔等蛮夷,仗着火器好一点就耀武扬威

如今的大明,大炮水平比西洋的更好,战舰方面也没有大差距,加上魏国公和杨阁老来到后,一番宴请,一番有利民生的政策出来,当地人本就对大明有归属心,全力协助,大明人多战舰多,堵住几条要道

这些诸位将军勋贵子弟一收起来骄傲的小尾巴,用心打,那真没有输的机会。反正也不着急,耗着吧,反正这是我们家门口,后勤足足的。

到十一月份的时候,西班牙和葡萄牙主动放弃马六甲,只要求一些港口,大明自然不同意,两个强盗要来家门口摆摊岂有此理,继续围困,继续练手。

北京城,刘阁老、蒋阁老、谢阁老赶在春节放假前,先送一批官员和驻军去南海,惦记着杨阁老临走时候的叮嘱,可又没发现徐景珩有任何动作的样子,都放下一半的心。

元和四年过去,元和五年的第一天,元旦大朝会,皇上一身正式的衮冕大礼服,端坐龙椅,还是白白胖胖的,稚气满满,却是霸道日益明显。

衮冕承袭古制,虽然没有汉唐宋复杂,但也尽显华夏冠帽礼仪之宏大庄严。

帽卷用老鹿皮作骨架,表裱玄色纱,里裱朱色纱做成圆柱形帽卷上端覆盖线板,线板前圆后方,皂纱裱裹。线板前后各垂有十二旒,每旒穿五彩玉珠十二颗是为承天命,天授皇权。

帽卷两侧有纽孔,戴时用玉簪穿过纽孔,把冕固定在头顶的发髻上,下端有帽圈,纽孔和武都用金片镶成。线板左右悬红丝绳为缨,缨上挂黄玉,垂于两耳之旁

是为“允耳”。黄玉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提醒天子切忌听信谗言。

与此相配的衮服,玄衣、黄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玄衣的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十二章,是为天子“肩挑日月,背负星辰”。

领、褾、襈、裾,本色。纁裳织藻、粉米、黼、黻纹各二,前三幅、后四幅另有黄、白、赤、玄、缥、绿六彩大绶、小绶,玉钩、玉佩,金钩、玉环及赤色袜、舄

小娃娃皇上朱载垣,天不亮爬起来,穿这身衣服花了大半个时辰,早膳都没吃好,就感觉头上的衮冕忒沉重,身上的衣服忒厚,小胖脸板着。

群臣殿里殿外五百多人,三跪九叩大礼,听到皇上的小奶音“众卿平身”,三呼万岁起身,一眼看到皇上这副帝王之相,激动,我们皇上五岁了,我们皇上穿这身衣服真好看。

皇上安静地听群臣说个不听,今年的财政,各地方的税收,今年有哪些大事,明年有哪些计划

群臣越发激动,越发说个不停

大半个时辰过去,太阳都露头了,皇上肚子饿,而且皇上今儿还要去祭祀宗庙,事情很多。礼仪大太监知道今儿大日子,可也心疼皇上,尖声高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群臣反应过来,皇上这个岁数不能饿啊,刚要恭送皇上,有人大喊。

“皇上,臣有本奏。皇上,臣有本奏。”居然是定国公徐延德。

皇上的小肚子“咕噜”一声,气呼呼地看向定国公。

定国公也听到皇上肚子里那声“咕噜”,可是不行啊,今儿不说徐景珩饶不了他。三位阁老发现他要说话,知道他后面是徐景珩,一颗心都提到嗓子眼。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