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在清穿文里养老 > 第87章 第 87 章

在清穿文里养老 第87章 第 87 章

作者:冬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12:00:36 来源:就爱谈小说

静好百思不得其解, 因为康熙帮她写的那些心得静好自己也看过了,有一说一,确实不是她的水平能够写出来的。

但是小太子居然一点都不怀疑

静好心想, 难不成平日里她在小太子的心目中就是这样高深莫测,满腹经纶的形象

小太子“”

大概用大智若愚来形容比较合适

静好“”

她合理怀疑他在内涵她

毕竟她是不是真的大智别人不知道她还能不知道吗所以真的要用大智若愚来形容她的话, 那么她就只剩下若愚了好不好

“想那么多做什么反正有朕替你做就是了。”康熙自然是不可能跟静好说实话了,因为帮她做功课对于他来说, 反倒是成了一个福利。

毕竟吧,大概只有在有求于他的时候,静好在榻上才会更加热情和配合一些。

“话是这么说没错, 但是我怎么总感觉有哪里不太对劲的”静好仔细地想了想,她总感觉自己好像是忽略了什么。

但是康熙又怎么可能真的让静好反应过来呢, 恰好这个时候小保康见他们包好的粽子都端上桌了,却没有人伺候他吃,当下就自己动手了。

以前小保康只能喝奶的时候就算了, 但是自从他可以吃一些米糊糊和鸡蛋羹甚至可以简单吃一些大人吃的食物时,静好就没有再让人抱着他进食了, 而是画了图纸之后就让人做了一个儿童餐桌椅。

自从有了这个儿童餐桌椅之后,最高兴的人不是小保康这个当事人,也不是静好这个当额娘的,甚至不是康熙,而是小太子他们几个当哥哥的。

要知道在小保康还不会吃东西只会喝奶的时候,大阿哥就有过一个很损的想法,那就是抱着小保康一块上饭桌。

这样他们既可以吃到好吃的, 又可以看着小保康。

可惜自古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好吃的和小保康之间大阿哥必须“忍痛”做出一个选择,但是有了这个儿童餐桌椅之后就不一样了, 他们既可以要鱼,也可以得熊掌,简直就是两全其美。

所以和自己的兄弟们相比,小保康可以说是几兄弟当中最早上饭桌的那一个了,虽然饭桌上仍然有许多菜肴都是不适合小保康吃的,比如说今天的粽子。

虽然一岁半的小孩子不是完全不可以吃糯米,但是要知道糯米是一种很难消化的食物,别说小孩子了,就连一些肠胃不好的大人都不能够多吃甚至不能够吃。

而小保康虽然比一般的早产儿要健康许多,但是年纪确实是还小,所以静好压根就没有想过给他吃粽子。

见他自己按捺不住就要从儿童餐桌椅里爬起来伸手去够桌面上的粽子,静好也顾不得继续思考小太子还在给她布置功课的不对劲了,连忙伸手把小保康摁回了他的椅子里。

“不可以哦。”静好伸出食指冲着小保康摇了摇,然后道,“你还小呢,吃了会肚子痛痛的。”

静好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摸摸小保康的小肚子,然后问他,“保康你想肚子痛痛吗”

小保康连忙摇头“不要痛痛。”

他可是知道痛痛是什么意思,就是很难受很难受的意思,他才不要呢。

“那就对啦。”静好弯着眼睛道,“额娘已经让石榴给你做了你喜欢吃的牛肉面哦。”

“面面”小保康的眼睛一亮,一听到是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小家伙整个人明显就热情高涨了许多。

一点都没有平时让他多走几步路那种生无可恋的样子。

“是,给你做了面面。”静好笑着道,她个人是比较喜欢吃米饭的,毕竟上辈子她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嘛,即便现在换了壳子,静好的口味也没有怎么改变。

但是小保康就不一样了,他大概是随了爹,比起米饭更喜欢吃面食,什么包子呀,什么馄饨呀,什么面条呀,那都是小保康的最爱。

静好虽然自己喜欢吃米饭,但是也没有强迫自己的儿子也跟着自己一块喜欢吃米饭,相反,知道小保康更喜欢吃面食之后,她就开始琢磨着上辈子她知道的、吃过的那些面食有哪些适合小保康吃了。

不过小保康现在还小,吃的东西都必须偏清淡的,所以有很多都不适合他吃,至于她现在所说的牛肉面也是经过改良之后的。

汤底是用牛肉和牛骨熬出来的肉汤,再将牛肉剁碎,下了面条之后再加一些蔬菜,除了这些食材之外,调味料放得很少,所以端上桌的牛肉面看起来就很清淡了。

不过小保康到底是没有见过什么世面,这样清淡的牛肉面端到他的面前,就跟山珍海味没有什么区别了。

平时做什么事都懒洋洋,说什么话都慢吞吞的小保康在美食面前倒是积极了不少,等奶嬷嬷帮他把兜兜给围上之后,小家伙就迫不及待地开餐了。

因为小保康还不会用筷子的原因,吃面条用勺子又不太合适,所以静好特意让人给他打了一套木做的叉子,叉子的前端都是圆圆的,所以静好倒也不担心小保康自己用叉子吃东西的时候会不小心弄伤自己。

不过毕竟是当额娘的人,即便明知道小保康在吃饭这件事情上面很让人省心因为他懒得做什么危险的动作,静好的注意力还是更多地集中在他的身上。

“有奴才看着,你就安心用膳吧。”康熙倒没有上手伺候小保康,而是自己动手挑了一个外表看上去稍微好一点的粽子就给剥了,剥好之后就送到静好的面前道,“来尝尝你亲手包的粽子味道如何”

为什么康熙知道哪个粽子是静好包的呢

很简单,因为这一堆粽子大小分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大的粽子是静好包的,小的粽子是小保康包的。

看着康熙把第一个剥好的粽子给了自己,静好抬眸看了他一眼,眼底的笑意渐浓,拿起筷子夹了粽子的一角尖尖送入口中之后,味道居然意外的不错

包裹在最外面的箬叶经过高温之后,锁在叶里的那种诱人的植物清香便会释放出来,沾在糯米和红豆上,而包裹在最里面的猪肉的肉香和咸蛋黄的流油也会将红豆和糯米都浸润透,因此吃起来的时候,糯米和红豆竟透着一股复合的美味,让人吃得满口生香。

“好吃。”静好脸不红心不跳地夸赞了自己一句,“我真的是个天才。”

第一次做粽子就能够做得这么好吃,这不是天才是什么

康熙被静好这毫臭不不谦要虚脸的发言给逗笑了,但是也不忘附和她道“确实是好吃,第一次做粽子能够做得这么好吃,看来你确实是很有天赋了。”

眼睁睁地看着康熙一口都没吃就先给静好吹了一波彩虹屁的梁九功“”

万岁爷您就宠她吧。

“对了,朕有件事跟你说。”康熙突然道。

“什么事”静好问。

今天包粽子的人不止静好和小保康两人,平贵人也在让底下的奴才给她准备好食材,打算开始包粽子。

平贵人虽然进宫这么久了都没有被康熙翻过牌子,但是她到底是仁孝皇后的庶妹,哪怕仁孝皇后如今已经去世多年,但是小太子还在呢。

再加上平贵人进宫的时候,不论是噶布喇还是索额图都给她准备了不少的钱财,所以即便不是储秀宫的主位娘娘,也没有什么恩宠,但是平贵人昨天说想要包粽子,今天就有人把食材都准备好了。

平贵人今日包粽子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馋那一口吃了,而是想要包给小太子吃。

平贵人在进宫之前得了索额图的一番叮嘱之后,很清楚自己现在根本不适合争宠,毕竟如今静好的风头正劲,后宫那么多嫔妃都输得一败涂地了,更别提如今还不满十三岁的自己。

所以即便康熙没有翻自己的牌子,平贵人也不气馁,而是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小太子的身上。

因为对于平贵人而言,现在更重要的不是得到康熙的恩宠,而是把小太子的心给笼络回来。

静好当初是如何笼络小太子的,平贵人并不知道,但是她想着,她无非就是从小太子年幼丧母这方面入手的。

毕竟小太子刚出生就没有了额娘,再加上康熙又不能时时刻刻都照顾他,所以他难免比其他小孩子更渴望亲情。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好办了。

平贵人心想,从血缘上,她比静好和小太子更加亲近,再加上她又有几分和她的嫡姐仁孝皇后长得相似,而小太子对于素未谋面的生母又心存一份孺慕之心。

只要她持之以恒地对他关怀呵护的话,那么等时间一长,小太子自然知道更应该亲近谁了。

对此,平贵人是很有信心的,因为一来静好终究不是小太子的生母,而且她还有自己的儿子,二来小太子会日渐长大,早晚会明白世上只有他们赫舍里一族才是全心全意为他,扶持他的人。

不得不说,平贵人的想法其实没毛病,策略也是正确的,但是问题是静好和小太子之间的关系,压根就没有她甚至没有其他人想的那么复杂。

如果不是因为一开始的机缘巧合,静好压根就不会和小太子有什么交集,而小太子要不是因为当初冷宫的一段经历,他也不会那么亲近静好,喜欢静好。

小太子确实是年纪尚幼,但是不代表他分不清好坏的,静好对他的好是出于利用还是真心,他可以感受得到。

平贵人有一句话确实是说中了,小太子确实是比其他孩子更渴望亲情,或者更直接地说他确实是有点缺爱,而且缺的还是母爱。

人嘛,都是没有什么就想要什么的。

更小的时候小太子没有觉得自己没有生母有什么不对的,因为那时候宫里的孩子很少,周围的人也不会在小太子耳边说什么。

但是后来大阿哥回宫了,一切就不一样了。

而在小太子意识到了这点,开始渴望母爱的时候,静好又恰好出现。

小太子没有把静好当做自己的生母,但是他确实是开始贪恋静好对他的好。

要不然小太子也不会不管静好是被废还是得宠,都一趟一趟地去景秀宫了。

言归正传,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如今面对平贵人的屡屡示好,小太子都不知道该如何拒绝是好。

因为平贵人并不是要利用他,或者对他有所图谋,单纯只是想要代替外祖父和皇额娘对他好而已。

再加上

“太子殿下,既然是平贵人的一番心意,那您便收下吧”听琴不仅是小太子身边的大宫女,而且还是从前仁孝皇后身边的近身婢女,除了她之外,听棋也一样。

因为这一层关系,所以听琴自然会给平贵人帮腔了,她道,“平贵人如今不得皇上宠爱,若是您也不和她来往的话,那么她在宫里的日子怕是难熬了。”

这天底下哪里都有跟红顶白的人,但是要数哪里跟红顶白的人最多,无疑就是在这紫禁城内了。

如果平贵人不得宠,小太子又不和她走动的话,即便她出身赫舍里一族,久而久之怕也是会被底下的奴才怠慢的。

听琴在这紫禁城里待了这么久,自然清楚了。

小太子闻言,看了听琴一眼后道“那就收下吧,顺便让人多照看着些储秀宫。”

虽然小太子是晚辈,但是他地位高,所以这样的话从他口中说出来,并不让人觉得违和。

至少听琴听了,就直接笑道“奴才遵旨,太子的心意,奴才也会一并代劳告诉平贵人的。”

小太子闻言没有说什么,而是径直回屋了,用膳的时候看到平贵人送给他的粽子也一并送上桌之后,小太子微微垂眸。

时间不紧不慢地晃到了五月初一,紫禁城一年一度的端午大轰趴便开始了。

之前说过了,端午节是要佩戴五毒袋的,而其中的寓意便是将五毒困于袋中,使其不能祸乱1。

静好虽然不是迷信的人,但是入乡随俗的道理她还是懂的,所以提前让奴才准备好五毒袋的静好在五月初一那一天就直接给小保康戴上了。

让静好亲自绣那是不可能了,而且这五毒袋也并非只能够用荷包来装,原来还有许多用其他不同材质制成的五毒袋。

比如说小保康现在身上戴着的这个五毒袋,就是由白玉镂雕而成的,而给小太子准备的那一个也一样,看起来精致得很。

说是五毒袋,但是更像是一个艺术品。

从小到大小太子戴过不少的五毒袋,再精致,再美观的他都戴过,但是静好给他准备的这一个,却叫他喜欢得很。

原因无他,只因为静好给他准备的这个五毒袋和小保康身上戴着的那个是一模一样的,一看就知道是一对儿。

但是除了静好给小太子准备五毒袋之外,平贵人也给他准备的,而且平贵人准备的还是自己绣的那种。

不得不说平贵人的女红确实是很了得,因为她给小太子绣的那个五毒袋上的蜈蚣、蝎子、壁虎等等的五毒图案都绣得活灵活现的。

一看就知道是下足了功夫了。

这是平贵人的一番心意,小太子当场就收下了,不过并没有佩戴上,因为他还想和他的保康弟弟戴兄弟五毒袋呢。

但是等小太子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奴才在伺候他穿衣时,给他戴上的却不是静好给他准备的那个白玉五毒袋,而是平贵人给他绣的那个。

小太子的眉头一皱“孤昨日佩戴的那个五毒袋呢”

“奴才昨日见您那么宝贝珍贵妃娘娘给您准备的五毒袋,便替您收好了,毕竟今日要去看赛龙舟,人多杂乱的,要是不小心碰着了,或者掉了,您岂不是得心疼啊”

听琴笑着给小太子解释道,“所以奴才就特意换上了平贵人给您绣的五毒袋,因为用料不同,这也轻便,不容易磕着碰着。”

“没事,孤小心些就是了。”小太子把奴才给他戴上的五毒袋摘下来之后道,“把原来的给孤拿来吧。”

“奴才这就去拿。”听琴应了一声,便转身去把替小太子收好的白玉五毒袋取了回来,然后蹲下shen子替小太子戴上之后笑道,“这要是碰着了,掉了,太子您可不许心疼啊。”

“孤自然不会心疼。”小太子道,“因为孤就不会让它被碰着磕着,更不会把它弄掉了。”

倒是听琴

小太子看了听琴一眼,随即收回了视线。

因为听琴和听棋她们都是仁孝皇后身边的老人,所以小太子一直都很信任她们的,事实上这些年来她们也确实是没有辜负他对她们的信任,对他一直都是忠心不二的。

但是自从平贵人进宫之后,小太子就发现了不对劲,或者说违和的地方了。

小太子依然确定听琴她们是忠心于他的,但是从来他没有想过的问题,他现在不得不开始想,听琴她们究竟是因为他是他皇额娘的孩子,所以忠心于他还是因为皇额娘是赫舍里一族的人,而他是皇额娘的孩子,所以忠心于他

或者问得更简单一点,那就是听琴她们真的对他忠心不二吗还是他只是她们忠心的对象之一

小太子不想这样怀疑伺候了他这么多年的老人,但是听琴最近的一些所作所为让他不得不怀疑她的动机。

平贵人是他的姨母没错,但是听琴那么卖力的在他面前帮她刷好感,是为了他,还是为了平贵人

小太子抿抿唇,却没有当场发作。

听琴自然不知道小太子在想什么了,她对小太子没有任何恶意是真的,但是想要让小太子和平贵人亲近一点也是真的。

在她看来,平贵人既然是小太子的姨母,两人身上又同样流着赫舍里一族的血脉,那么他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那么她在当中出一份力,叫小太子更早的接纳平贵人,和她亲近,也无伤大雅吧

毓庆宫里的那点事情,别说静好了,就连康熙也不知道,热热闹闹地过足了五天的端午节之后,这场盛大的轰趴总算是结束了。

不得不说,贤贵妃丢掉恋爱脑,认真做事的时候确实是有几分本事的,所以端午节过去之后,贤贵妃和襄妃两人都得到了康熙的赏赐。

很显然,这样的赏赐和端午节前后宫的嫔妃们都收到的赏赐是不一样的,之前所有人都收到的赏赐是惯例,而贤贵妃和襄妃如今收到的赏赐,则算是一种奖励。

这点贤贵妃和襄妃清楚,后宫的其他人清楚,静好自然也清楚了,但是她不清楚的是

贤贵妃和襄妃得到赏赐就算了,那是人家应得的,她怎么也得了赏赐了

静好看了一眼魏珠命人打开的漆盒,里面摆放的是八副样式不同,材质也不同的纨扇。

所谓的纨扇,其实就是团扇,静好伸手拿起其中一副,其柄是用白玉制成的,触手是微凉,轻摇两下,带起了一阵轻风。

静好让荔枝给了魏珠他们赏赐之后,除了自己手上拿着的这副团扇之外,其他的便让她们收好。

她想,康熙给她送团扇,该不会是怕她吃贤贵妃和襄妃的醋吧

事实上确实是这样,但是又不止是这样。

康熙这天来到景秀宫的时候,见静好手上拿着自己送她的团扇,还没有开口,脸上便先露出了一个笑。

和静好话家常了一会儿之后,康熙就问静好“怎么样你考虑好了吗要不要和朕一起去塞外避暑”

是的,今年康熙就准备首次出塞行围避暑,这一去至少也得两个月,所以康熙肯定是要带人一起去的,至于带谁去

康熙当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静好了。

如果换做以前的话,静好肯定会一口答应下来的,但是如今有了小保康

小家伙现在还不满两岁,这个年纪肯定是不可能跟他们一块去蒙古的。

静好道“如果我和你一块去塞外避暑的话,那么岂不是要和保康分开至少两个月的时间”

听到静好这么说,康熙面上不显,但是失望的情绪还是从话里带了一些出来“那你的意思是不跟朕一块去了”

静好乜了康熙一眼,随即笑道“谁说的我跟你去呀。”

见康熙看向自己,眼睛明显比刚刚要亮了一下,静好弯着眼睛道“反正也就两个月而已。”

康熙想要忍住不笑出来,但是那种突然天将惊喜的感觉还是叫他有点忍不住,故意问静好“分开这么久,要是保康想你怎么办”

“也是哦。”静好假装思考了一下,然后一本正经地道,“那我让他坚强”

小保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