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 第374章 拍卖前夕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第374章 拍卖前夕

作者:闪电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12:15: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户部侍郎茅正想反对,但是却无法劝阻,刚一张口,就被太子殿子直接堵回去了。

“我认为李卿家说得好,与其让几位皇弟在当地霍霍,还不如现在出售掉换钱才是正途。

何况这些矿产又不是拿不回来了,等把叛军击败了,我们再想办法拿回就是了。”

太子殿子考虑的是目前的形势,只要他有钱,他的太子身份有保证就可以了,哪管以后的洪水滔天。

如果击败了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叛乱,等他以后登基后,拿回那些矿山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现在他让李昌宪做的就是,卖,卖,卖把二皇子和三皇子占领区的东西都卖个干干净净,到时看看二皇子和三皇子等人怎么应对,以后还有没有资本和他对抗。

茅正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认为太子殿下现在魔怔了,已经深陷入被金银沉迷的深渊之中。

当他回府后,召集太子殿子手下几个相处甚好的好友,和自己的几个师爷一同商谈李昌宪拍卖大晋朝矿山的事情。

“李昌宪这一手简直是祸国殃民,陷大晋朝于水深火热之中,我邀请大家来,就是想一个办法去阻止李昌宪的拍卖会。”

众人听了都无语,阻止为什么要阻止怎么阻止

茅大人家大业大,有权有势,但是他们那在京城只是一些为生活奔波劳碌的小官僚而已,茅大人可以不计较那些俸禄,但是如果他们断了俸禄的话,恐怕一家人都要喝西北风去了。

有太子殿下的支持,谁能阻止的了

因为户部有钱后,太子殿子这段时间大散银子,拉拢了一些世家和中立派,已经遥遥和陈丞相为首的保守派维持了平衡的状态。

太子殿子现在已经尝到了有钱的好处,任何阻碍他获得金钱的人都会被他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而陈丞相一伙人更乐意看到太子殿下的人闹得不欢而散,以便在后面浑水摸鱼,所以他们对李昌宪举行拍卖会不但不反对,反而一致同意。

在朝廷内两大势力都支持的情况下,单凭他们这些小鱼小虾,想去阻止拍卖会,哪和登天之难有何差别

最后,茅正的一位好友看到大家这么沉默,才不得不站了出来说话“茅大人,我们不要阻止拍卖会,还是等以后事态的发展明了,再上奏才是。”

他的意思就是等等看,如果拍卖会大获成功的话,他们也无话可说,如果不成功,他们也能有一些后路可以实施。

茅正闻言,看看四周的众人,见大家都是认同等的建议,茅正再次黯然神伤下来。

李昌宪举办拍卖会,准备拍卖大晋朝的矿山资源,纯粹是阳谋,光明正大地实施他的拍卖计划。

没有人可以拿出一个反驳的理由,更何况李昌宪利用发行国债,已经让朝廷上下都对李昌宪感激不尽,所以对拍卖会反对的人是寥寥无几。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很多人都忽视了国债,等众人想起来,才发现国债才是最大的一个坑。

如果反对李昌宪举办拍卖会,主张治他的罪责,然后将他赶离官场。

那李昌宪走了,这些发行的国债怎么办这不是小数目,而是三亿两银子的国债呀

如果李昌宪走了,谁敢接手国债这个摊子,而且能接受得起吗

按照太子殿下这样花钱的花法,如果国债到期了怎么办以太子殿下和朝中大人的尿性,有人会认为他们能如期支付吗

如果按照李昌宪以前的观点,继续发行国债就是了,但是国债总归是债,以后注定要还的,等国债发行到一定量后,到最后无国债可发的时候,相信整个朝廷和大晋朝的所有人都会傻眼了。

他们现在不能反对李昌宪,更不会阻止李昌宪举办拍卖会,反而还要大张旗鼓地支持他。

卖,卖,卖

只要大晋朝能卖的都要卖,反正这个朝廷不是他们个人的,都卖了也不会有人心痛。

所以,李昌宪的拍卖会就在这诡秘的情形下如期进行了。

自从发邀请贴哪一天起,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该来的人差不多都来了,那些没到的人估计一时半刻也来不到了。

李昌宪不愿意等了,给你这么好的机会,你们还在路上磨磨蹭蹭,一个月时间都赶不来,那么机会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大晋朝各地的大商人和大户门云集京城,在京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些大商人和大户门在大晋朝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重要的一点还是他们有钱。

所以,京城所有好一点的客栈和酒楼被他们包下了,京城的几大青楼也是客流如潮,甚至有人直接包下青楼某位姑娘一个月的房间费。

不光客栈、酒楼和青楼生意火爆,就是京城众多的商家都受益匪浅,生意比上个月好了三成之多。

毕竟这些大商人和大户门不是一个人来的,哪一个大商人不会是带着百人甚至数百人来到京城的,所以他们要吃饭,穿衣,甚至要到外面玩耍。

李昌宪定下了一个隆重的日子,九九重阳节,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踏秋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等。

“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李昌宪也向所有来参加拍卖会的大商人和大户们表示,只要有他在,这次拍卖会会长久进行下去,凡是经他拍卖的东西都会按挈约执行,而且长久有效,而不会改弦立张。

这些大晋朝各地来的大商人和大户们都对李昌宪很放心,而对现在的大晋朝朝廷却不那么放心了。

李昌宪在万陵县做官七八年,从未有过打压商业的行为,也没有损坏合约的举动,反而一再要求万陵县的商人要以诚信为本,以诚待人。

即使大晋朝毁约了,他们也不害怕,他们这次来就是奔着李昌宪来的,只要以后和李昌宪能拉上关系,这些买矿山的钱还不值一提。

所以,每天都有不少的人到李府拜访,但是都被挡了回去,而且李昌宪还特别交代,有事请到拍卖场联系,公私分明,李昌宪不想把私事牵连到公事当中去。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