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 第384章 保险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第384章 保险

作者:闪电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12:15: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看着和李府相熟的亲朋好友相继离开了,李昌宪才摸了摸自己脑门上的虚汗,虽说是李府的亲朋好友,但是这些老狐狸都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幸亏自己留了一手,把他们都打发走了。

等大厅里只剩下爷孙他们四个人时,李云恺才问出他们父子三个早就想问的话。

“昌宪,你从哪里得到这么多的矿场,”

李昌宪也不知道如何回答,难道说是大神们给他的提示,在小说里把全球的矿产都表明得这么清清楚楚,而他只需要派人查看一下就行了。

“这个”

李昌宪重新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语言,说道“爷爷、二叔、三叔,我这几年在万陵县无事可做,只好派人出海,四下打探海外的矿产了。

天道酬勤,上天也怜惜我,让我的属下在海外找到了这么多的矿产资源。”

李老太爷和李云恺弟兄两个也认为李昌宪的运气太好了,以前把李昌宪送到万陵县去做官,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却没有想到李昌宪在万陵县混的风生水起,不但把万陵县建造成一个经济和军事重镇,而且他还在海外闯出这么大的名堂。

运气吗,也不尽然都是吧,以前么多人到万陵县,都铩羽而归了,

“手握这么多的矿产资源,非福即祸呀不如你把这些矿产资源主动让给朝廷吧。”

李老太爷还是一如既往的谨慎,以前为了避开皇位之争,把几个儿子多方押注,甚至狠心他的大孙子派到野蛮之地。

“爷爷,此一时彼一时也,即使我答应了,但是我的属下能答应吗这可是他们在海外辛辛苦苦找到的矿产。”

李老太爷、李云恺和李云义一阵语噎,自从知道了李昌宪的势力后,他们也知道无论哪一个皇子上位,都不可能对李府有什么伤害了。

不但不加以伤害,而且还要供着李府,不能让李府出任何事情。

“好吧,矿产的事情,你自己拿主意吧”

李老太爷感叹了一会,觉得自己真的老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以前的那一套做法都过时了。

李云恺还想劝说李昌宪几句,但是看到李昌宪如此坚决,最后无奈的摇摇头,跟着李老太爷离去了。

李云义看到大厅里无人时,才小声地和李昌宪说道“二皇子也想购买银矿,不知能出售给他”

不用说,二皇子在京城的人已经私下里联系过李云义了,不然他也不会说出二皇子要购买银矿的事情。

“可以,为什么不出售

只要是能挣钱的事,李昌宪才不介意把矿产卖给谁,太子殿下可以,二皇子也可以,甚至于三皇子派人来联系他,他都不会拒绝的。

相对于李老太爷的四下押注,而李昌宪则圆滑很多,谁也不得罪,而且还是一副商人的样子,一切以钱为重。

“好,那我回复二皇子了”

事情并没有算完,第二天一早,李府又迎来了新的客人。

这些人相对太子殿下,则直接了很多,拿出几家凑集的银票,直接了当地要购买我国的银矿。

除了倭国几个大型的银矿外,其他小型的银矿在几天内被李昌宪处理的一干二净。

最后太子殿下也忍不住了,让茅正出面,直接购买了一个大型的银矿。

同时,李昌宪也通过李云义把一个大型的银矿出售给了二皇子唐彦。

但是令李昌宪感到好奇的是,三皇子并没有派人来联系他,也就谈不上求购银矿的事情。

海外拍卖会的事情已经完结了,但是对于那些购买到海外矿山的人,他们现在面临的一大难题,那就是需要大量的海船。

去海外挖矿的人不缺,即使人数不足,也可以在海外雇当地人挖矿。

早在几个月之前,李昌宪就让人在江南个船厂订购了大量的海船,而且万陵县的海船订单延续到两年以后,都不一定能完成。

所以当然你求购海船时,各大船厂只能爱莫能助。

最后,这些人又乖乖地求到李昌宪这里。

“既然海船这么紧张,为什么你们不租用万陵县的海船”

“有万陵县海船帮助你们在海上运输,你们可以放心地在海外采矿,根本没有必要担心海上的安全。”

李昌宪这么做,就是想控制海上的货物运输,后世的海运巨头有多挣钱,除了持续上涨的运费外,而且还另外收取了一些海运附加费。

众人想了想,也认为李昌宪的建议不错,与其他们花钱买海船,还要雇人在海上运输,还不如交给专业的人士,而且李昌宪还答应只要缴纳一点保险费用,如果货物在海上出了事,或者到岸后,发现货物短缺了,李昌宪都可以原价赔偿。

“那这个保险费用怎么计算”

“百分之一怎么样”

如果运输一百万两银子的货物,保险费在一万两银子左右,这个费率众人还可以承受。

无形之中,李向阳又推出了一项新的业务。

保险,这个业务以后注定是大有作为,如果在大晋朝运作好了,完全可以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众人离开李府后,李昌宪马上召集马油等人来李府商谈保险的事情。

“大人,这个保险能挣到钱吗”

不但是费率太低的原因,而且很多人愿意还是不愿意接受,都是一个大问题。

李昌宪听后,直接笑了,后世的保险公司有多挣钱,看看世界五百强排行榜,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世界五百强中有六十多家保险公司,而且都不是从事生产的企业,只是收点保险费,就能跻身到世界五百强,如果不挣钱,有人会相信吗

“挣钱,绝对挣大钱如果操作好了,比海上运输都要挣钱。”

不但海上的运输保险,大晋朝内地的运输也可以开展保险业务,甚至李昌宪还想到了安保业务、个人保险业务。

这些都是挣大钱的好生意,只需要培训出一批能说会道的保险人员,完全可以到田野村头,街头巷尾,大晋朝各地的商业大户,甚至到大晋朝官员的府上。

不要以为大晋朝官员不需要保险了,其实他们是最愿意投保险的,只要是他们最怕死。

要想活得久,还是靠保险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