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 第60章 苦啥不能苦孩子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第60章 苦啥不能苦孩子

作者:闪电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12:15: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二天一早,张克文就带人出去勘察了一下新学堂的地形。

还没等李昌宪坐下来准备喝茶,张克文就带人回来了,说他已经找到了适合新学堂的地方,大约离旧军营500米远的一座小山丘附近。

为此,李昌宪端着茶杯,特地跑出去看了一趟,地理位置还不错,附近有山有水,小山丘,后面还有一条小河地势相对平缓,关键是离军营近,万一有什么事情,军营里还能来得及支援。

说建就建,李昌宪把大部分的铺路人员都调过来盖学堂。毕竟万陵县的路烂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小孩子们等不急。

缺石头,去四周山上挖

缺砖瓦,把给我盖房的砖瓦先拉来用。

缺水泥,你去找刘小二要,先供需学堂用。

缺铁制工具,这个我也没有办法

万陵县缺铁制工具,缺铁匠这件事大家都知道的,缺铁制工具,这个可以去买,李昌宪已经多次安排人和向阳镇的行商们打招呼了,拜托他们多运输一些铁器来,无论是民用的还是军用的,只要是铁器,李昌宪都要买。

同时李昌宪还多次放出善意,你们行商可以来万陵县开店铺,建仓储中心呀,但是行商们还没有给一个确定的答复,只有少部分人来旧县衙交易市场临时售卖货物。

关键是缺少互信呀李昌宪对此也是深深的无奈,冰冻一尺非一日之寒呀

至于缺铁匠,这么大的万陵县只有两家铁匠铺,其中一家居然是李昌宪设立的,这还是李昌宪上次安排张克文对军营内人口普查时发现的两个铁匠学徒,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和人家铁匠耍过几天铁锤,即使手艺不怎么样,也被李昌宪视之为宝,直接调用,开了一家铁匠铺。

铁匠铺打制新式铁制工具就算啦,没有大师傅,只能烧起煤炉,给损坏的铁器修补一下而已。

这次张克文还在对新来的人做普查,据说已经发现了几个曾经从事铁匠的人。

没有铁器,那就用木器,石器,再不行就用手。

李昌宪也没有办法,工具不行那就人力补。

新学堂建设的很快,不到一周的时间,原先荒凉的小山丘已经是青砖瓦房,石头院墙,院里面是碎石子掺水泥铺路,空闲地方已经移栽了外面挖来的树木花草,把学堂点缀的和后世的学校没什么两样。

学堂的房屋建筑都是砖瓦结构,墙壁和地面一律用水泥打过,平整光滑,等墙壁干了以后,李昌宪打算再用石灰再涂抹一遍,刷上白石灰,使得学堂内亮堂一些。

桌凳问题,张克文早已经和万陵县一家木器行联系好了,等学堂建好后会送来一批桌凳过来。

学堂建的差不多了,现在就差学生了

招生的告示已经贴了三天了,李昌宪也给众人说了,要大家回去多宣传一下,号召有孩子的家庭来报名。

现在的情况是,最先和李昌宪来的三四十个孩子们都来了,报名的只有仨瓜俩枣的十几个孩子。

这是什么情况上次李昌宪问小孩子的时候,大多数小孩子都想要来上学的。

张克文在一边哭笑着说“大人,不是小孩子不想上学,而是小孩子家里离不开呀”

这个时候的小孩子五六岁就开始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做饭洗衣,什么活都能干了。

如果他上学了,弟弟妹妹谁看家里的饭谁做衣服谁洗

况且上学还需要花费大量的钱去置办笔墨纸砚,小孩子们的一日三餐。

“如果免除学费,学堂免费一日三餐和笔墨纸砚费用哪”

李昌宪只好咬牙忍痛,自己大出血算了。

反正这些小孩子培养出来要给自己服务的,自己也不希望自己的手下都是一帮穷哈哈,文盲什么的。

就当自己先投资好了,以后会慢慢收回利润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不行,老子也等不急百年呐,我只给你多少年的义务教育好呐九年太长了,这些小孩子学好了,李昌宪也不打算让他们去考学。

五年义务教育还不错,最起码像后世一样,高小毕业,初中同等学历就可以了

第二天,报名的就多了起来。毕竟小孩子放在家,还浪费粮食,在家也做不了什么,有傻人管一日三餐,那还能不去吗除非自己家人傻了,这占便宜的事情谁不去占

如果李昌宪知道他们这么想,他一定会咬牙切齿地大呼,我才不傻呐,看以后谁傻

就连万陵县县城的居民都来问是否招收他们的孩子吗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就急匆匆回家打发自家的小孩子来报名了。

李昌宪很高兴看到这么多小孩子报名,甚是欣慰。

但是看到许多报名的小孩子都拉着一些小不点,还有一些还不会走路的,李昌宪懵了。

收还是不收

不收吧,这些小孩子上学了,家里没有人照顾弟弟妹妹,那还不是注定是失学

我忍了不会走路的也收了,总不能人家小孩子父母为自己干活,家里的孩子扔一边不管吧和自己家里的两个小婴儿凑个伴吧,大不了自己再办个托儿所,幼儿园什么的。

这是好大一笔钱呀看这架势,这批小孩子自己如果不养他们十年二十年,根本是脱不了手呀。

想到自己的钱正在如流水一样哗啦啦地往外流,李昌宪只感到一阵阵心痛。

就这样,学堂招收了二三百个能正常上学的小孩子和一百多个一到三四岁幼儿。

李昌宪只好在学堂的一侧划出一个小院来,成立了一家古代的幼儿园。

为此,李昌宪临时任命二丫为幼儿园园长,再招聘了七八个妇人来院里照顾小孩子们。

新招来的小孩们分成五个班级,从学三字经开始,故算是蒙学,一年级小学生吧

至于先前和王婧美上学的那三四十个孩子,李昌宪看他们都学完三字经了,开始学习百家姓千字文了,那就全部划为二年级。

小孩子多了,就李昌宪他们四五个人教学就压力太大了。

李昌宪还得通观全局,主抓整个万陵县的经济,政事,卫生等等工作,不能经常来这里教学呀一天两天就算了,时间长了,李昌宪都感到烦。

自己不善于和小孩子打交道,不适合做一个人民教师张克文和何岳他们,整天县衙的事务繁多,哪有这么多的时间来教学

王婧美倒没有说什么。

看李柱的苦脸就知道这小子要说什么了,李昌宪赶忙让他闭嘴

赵灵儿太高兴了她拉着赵元过来巡视学堂,好像是这些小孩子们就是她赵家未来的家传弟子,能继承赵家的武术并发扬光大。

去外地招募一些老学究吧,不能把现有的几个人都靠死呀

但是招募教学的人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人家来不来都是一个事呀

最后还是李昌宪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二年级的学生都会读写三字经了,那不如在二年级找出学习好的,灵活的小孩子暂时教一年级的学生算了。

如果累的话,二年级的小孩子轮流上去教不就行了吗

李昌宪甚为自己的机智感到自豪

我骄傲了吗

大家为什么用这种眼神看我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