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秦跑龙套 > 第一百五十九章孤注一掷

我在大秦跑龙套 第一百五十九章孤注一掷

作者:笑轻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12:20: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皇宫,金銮殿外,甲士如林。

穿着代表品阶官服的文臣武将惴惴不安的候在殿外,人数比以前少了近半,兵变死了好几万人,皇宫处在风暴的中心,这些文臣武将没死于乱兵之中,实在是个奇迹,也不知道他们当时躲在哪里,叛乱平定之后,一个个全窜了出来。

另一侧站了不少人,是以老太守李刚为首的嘉月一系的文官武将,他们勤王有功,堂而皇之的站在这里等候封赏,同时也表明了嘉月李氏正式入主长安。

那些朝廷的官员虽然很不爽,但却不敢吱声,甚至不敢表露于形,属于朝廷的军队死的死,散的散,基本上是没兵了,如今驻守长安城和皇宫的全是嘉月府兵,谁敢招惹

他们心中皆认为,李氏父子之所以一个被封镇国大将军,一个被封为讨逆将军,是因为新秦王迫于他们父子俩的威势而不得不妥协。

很快,上朝钟声响起,文臣武将纷纷进殿,按官阶品秩排列,还很自觉的空出一侧地方,他们有自知自明,若站在那里,等会李刚和他的人进来,肯定会把人赶跑,谁愿找不自在

李刚也率领他的心腹亲信们大摇大摆的进殿,看到殿内空出来的地方,忍不住咧了咧嘴,这帮家伙还算识趣嘛。

一身黑色素裙的武惠妃怀抱小秦王,惴惴不安的坐在龙椅旁边的锦垫上,小六子神态漠然的站立一侧。

小秦王还是嗷嗷待哺的嘤儿,自然不可能去坐龙椅,武惠妃就算贵为太后,现在代政,但终究是女流之辈,也不能坐在代表帝王的龙椅之上。

群臣恭恭敬敬的跪拜,高呼吾王万岁,也等于是承认了小王子秦永福的秦王身份,他们没得选择,合法的继承人就只有小王子一个,你还想支持谁

“众卿家平身。”

武惠妃右手虚引,神态显得有几分的紧张与不安,在一众大臣眼里,是很正常的反应。

“大王驾崩,新王尚在哺乳,本宫一个妇道人家,国家大事,今后就仰仗众位卿家了。”

一众大臣急忙表态,一定尽心尽力辅佐新王,重振大秦帝国的辉煌。

表完忠心,接下来就是商议正事,先安葬先王,再举办新王登基仪式,国不可一日无君,特殊情况,只能特殊处理,再然后就是添补各级空缺的官员,以确保朝廷、府衙的正常运作,同时要安抚人心等等,大量的事情有待解决。

李卫一大早就率三千虎豹铁骑离开长安,赶往东坪关一带和司空戬统率的五千陷阵营会合,为防御孔宁的十万大军叩关,他把陷阵营将士布在长安和东坪关之间的要道上。

父子俩分工明确,而且,他也懒得跟那些文官清流扯皮,这个头痛的事情,自然就交给便宜老爹和他那帮老心腹了,他们都有本事,在这个时代也算牛人,对于文斗这种事似乎还乐此不疲。

天还没放亮时,夜不收已送来各种情报消息,陷阵营昨夜阻截一支近二千人的青川府骑兵,斩敌过千,不过仍有一部敌骑逃脱。

中郎将赫进统领的二十万大军正在强攻易云关,守军顽强抵抗,三日内必能攻陷城池。

镇守崇阳的中郎将孙颌率十万大军出关,进逼榆林关,但没有挥军攻城。

榆林关有守军多达十一万,兵力比他统率的大军还要多出一万,据险关固守,没有数倍于敌的兵力,根本攻不下来,他就算急于立功也不会因此牺牲将士的性命。

据夜不收传回的消息,自长安境内的荒山上升起三股狼烟之后,东坪关昨夜发生兵变,吼杀声响了一整夜,之后,十万青川府兵自江罗城涌出,进驻东坪城,但没有出关。

从打探到的情报分析,李卫和巫悠认为孔宁已经安全的回到青川省,或是坐镇江罗城,或许是担心赫进所部的二十万大军。

赫进攻克易云关后,有两个选择,一是进攻三羊关,直接威胁青川省府平津城,能够早一点结束战争。二是阵兵榆林和三羊关之间,把榆林关变成一座孤城,等到城内守军粮草耗尽,不战自溃,不过,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孔宁就在东坪关内,也正为赫进这支大军头痛不已,心中更是犹豫不决,如果赫进选择直接进攻三羊关,就令他难办了,如果只是屯兵城下,截断与榆林关的联系,他还有一定的时间拼上一把,问题是他不是赫进,不知道他的选择。

他手下谋士也因此吵得不可开交,一些人建议在固定东坪关的同时增兵三羊关,在两关之间构筑防线,阻挡赫进的大军,时间一久,必有变故,他们相信朝廷肯定会有的动作,就算不能把李氏赶出朝堂,下绊子使阴招拖后腿等等坑人的招数肯定接连不断,再加上各方面的舆论,总之,情况肯定对他们好。

另外一些人属于激进派,他们建议孔宁放弃榆林和三羊两关,收缩兵力防守省府平津城,必要时候可以放弃省府,全力固守江罗和东坪两城不失,这期间,拼命的征召青壮,组建大军,只要两关不失,大军便无后顾之忧,可全力进攻长安,只要攻占长安,便可扭转乾坤,这叫孤注一掷,置死地而后生。

孔宁行事激进,但还没有激进到疯狂的地步,平津可是孔氏祖辈苦心经营数十年的根基,要让他放弃赖以生存的根基,他还没有这个魄力,因此,他一直犹豫不决。

当朝廷的讨伐檄文传至东坪时,已是第二天的中午时分,朝廷的讨伐檄文令孔宁火冒三丈,也让那帮保守派面面相觑,一个个都乖乖的闭上了嘴巴,唯一的解释就是朝廷迫于嘉月李氏的强大压力,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檄文。

讨伐檄文一出,也让他们慌了手脚,朝廷,代表的可是大义,嘉月李氏可利用大义,名正言顺的出兵吞并青川了。

嘉月李氏手握两省之兵,青川就是全省总动员,能不能抵挡得住还是未知数,而且失去了大义,何以为战

一时间,整个青川省惶惶不安,人心浮动,不少世家大族对孔宁的暴政原本就不满,这会更没有半点犹豫,拼命的想方设法和嘉月方面联系,给自已留条后路。

孔宁被逼到绝路,他没有选择,唯有孤注一掷,把身家性命都押下去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