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秦跑龙套 > 第一百八十九章都有好处

我在大秦跑龙套 第一百八十九章都有好处

作者:笑轻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12:20: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长安动乱的一役中,一千五百名特种夜不收损失了三分之二,可谓是伤筋动骨,元气大伤,也让李卫一度检讨自已的过失,只是接连的战事忙得他焦头烂额,抽不出时间来重整。

特种夜不收是他花重金和无数心血,仿照后世特种部队打造出来的王牌精锐,就算是杀人机器,造价也是最为昂贵的,即便他们勇武过人,一人挡百,但投入战场与敌人硬战,每战死一人都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何况一下子损失三分之二的人。

李卫不得不认真检讨自已的过失,象特种夜不收这种精锐王牌,绝对不可以投入正面战场与敌人硬战,只有象夜间的幽灵一样来去无踪,才能发挥他们出其不意,攻敌不备的特长,所以,他把特种夜不收编入黑衣卫,由丁喜负责统掌,重新挑选人手训练,补充满编一千五百人。

为此,他还一再交待丁喜,让他明白特种夜不收的特长与特种作战方式等,说得简单一点,特种夜不收有点象现今一些世家大族眷养死士,但比一般的死士还要厉害多,所有特种夜不收除了配备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先进武器外,还学习并接受了后世不少先进战术的训练,讲究的是整体配合,一击即遁,如果行动失败,会耐心的等候一下次机会,而不是盲目的送死。

当然,如果身陷绝境,这些特种夜不收也会死士一样,宁死不降,敌人得到的只能是他们冰冷的尸体。

军情处的全称军事情报处,是负责对外派遣密谍,刺探情报等工作的特务机构,性质与黑衣卫完全一样,只不过一个对内,一个对外而已。

两大特务机构的职能虽然是分开的,但设有联系部门,有些特殊的情报资源是要共享,必要时候,军情处可以请求出动特种夜不收执行一些高难度的任务。

不过,情报人员的培训要比黑衣卫复杂多了,所以,李卫特批军情处建有专门培训人员的基地,通过层层严格筛选和考核,最后进入该基地培训的人,他们的身份极其隐秘的,知道他们真实身份的人曲指可数。

这些人经过几年的专业训练后,被指派出去,以各种身份作为掩护,在各帝国潜伏下来,暗中收集情报,通过秘密渠道把情报传送回来。

在抗击唐军入侵的战斗中,与唐帝国接壤的边关宁远却一直很平静,仿佛与这场大战无关,但李卫知道,宁远城虽未受到攻击,但唐军在关下驻有一支重兵,如果大姐夫谢欣部署不当,那支唐军必寻机袭城,与突然帝国腹地的葛长青所部的二十万大军遥相呼应。

此次大封赏升迁,谢欣被封京兆尹,郡公爵位,京兆尹,即长安最高行政长官,与地方太守同一级别,但官职比地方太守要风光得多,不过,油水可没外放地方的太守赚得爽。

谢欣被封京兆尹,大多数人认为他不仅是元老派,更是丞相大人的乘龙快婿,掌长安行政也是理所当然,但能够看懂当时情况下,谢欣坐镇宁远城的重要作用。

李卫知道大姐夫谢欣是嘉月三擎将之一,军事能力甚至比二姐夫唐天和还要略高一些,掌一方军队比当长安行政长官更适合一些,不过,便宜老爹如此安排,自有他的道理。

用便宜老爹的话来讲,谢欣是有才能,但诚府颇深,野心也不小,在军中的威望仅次于孙颌,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李卫未必能够镇得住谢欣,所以,他在世一天,就尽可能的替儿子扫清一切潜在威胁。

便宜老爹为了他可谓是用心良苦,李卫心中明白,感动之余只能替大姐夫谢欣叹气了,总之,这位大姐夫从此是不可能再有掌军的机会,慢慢的从军界淡出了。

此次大封赏,不少倒向李氏的世家大族也都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一些子弟入仕,能力出众者更是破格重用,象夏侯衡夏侯霸兄弟俩在长安防御战中都立有不小的战功,兄弟俩各有封赏。

夏侯霸长得高大强壮,勇力过人,更有一身好武艺,调入陷阵营任都尉。夏侯衡不仅武技高明,作战勇敢,每战必身先士卒,而且头脑灵活,在长安保卫战中表现出一定的指挥能力,晋升校尉,在中央军团统率一校士兵。

即便是一些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也封了云骑尉什么的虚职,总之,李刚表现出了一副“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的姿态,让那些支持他的世家大族都颇为满意,也让那个还在犹豫观望的世族大为后悔,忙不迭的表示支持李氏,虽然也得到了一些利益,不过,锦上添花的效果可比雪中送碳差远了。

帝国一统,但战后的各州县缺乏不少能够治理一方的得力人才,李刚征辟一些因各种原因闲置家中的名士大儒,但响应者极少,多是以各种借口宛拒,李刚就是心里不爽也无奈,这些家伙名气极大,在士林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砍了他们的脑袋,必然引起世家大族的不满。

这些世家大族有的是百年老字号的大家族,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而且,这些家族相互通婚联姻,势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你动一家,往往牵扯出几家,甚至十几家,他们如若抱成团,李刚也心存忌惮。

不过,让他稍为宽心的帝国硕果仅存的柱国大将军夏侯尚接受了他的征辟,再次入仕,统掌兵马,期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再驰骋沙战,开拓疆域,建立不朽功勋。

他的两个儿子夏侯义和夏侯复也一起接受征辟,官封中郎将,一个掌内宫宿卫,一个掌中央军团后勤辎重运输。

夏侯氏是将门世家,今次一门五将同时入仕,一时传为佳话,在民间被百姓所津津乐道,也让长安籍的士兵大为宽心,连老将军都支持李氏,他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夏侯尚一生戎马生涯,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信,将士折服,令行禁止,在世族亦有一定的威望,这也是李刚拼命要拉笼他的原因。

军事上的人才,李刚不是很缺,也可以慢慢培养,但治理地方的人才不仅缺,而且拖延不得,因此,李刚接受了李卫的提议,向全国发出了唯才是举令。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