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秦跑龙套 > 第二百一十一章官场三喜

我在大秦跑龙套 第二百一十一章官场三喜

作者:笑轻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12:20: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审尚德也算当代名士,官拜礼部侍郎,三品朝廷大员,属帝党一派的核心成员之一,让他充当卧底的内线,帝党的一举一动,皆在掌握之中,这下更翻不了什么风浪了。

审尚德已决心投靠,为争取立功,自然把肚子里的存货全都倾倒出来,说得唾沫横飞,丝毫没有当叛徒的羞耻感。

李卫即便心里bs,但没有表露出来,既然人家已经投靠过来,为他卖命,怎么说也算是自已人了。

刚才巫悠说到洗白的事儿,他心里不禁想起远在红枫省的林若颖林姐姐,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内疚感。

两人虽互有通信,情话绵绵,肉麻得直起鸡皮疙瘩,但林姐姐在信里隐隐透露出强烈的思念之情,让他恨不得马上飞到她身边,把她拥入怀中,狠狠的怜爱一番,以慰相思之苦,还有内心的愧疚。

摆平这事之后,无论如何,也要跑去红枫省一趟。

在人们还在为赵礼福的劲爆艳事津津乐道之际,突然又爆出了礼部侍郎审尚德的儿媳妇李宛儿上山拜佛时失足摔落悬崖的消息,一同摔落的还有侍女小芷,官差冒了极大的风险,才在悬崖下边找到两具摔得血肉模糊的尸体,而随行护卫的几名家丁因害怕受到责罚,已逃得不知所踪,官府已出发海捕公文,悬赏缉捕。

这本是李卫和审尚德所演的一出戏,不想重病卧床不起的审夫人陈氏惊闻噩耗,一口气喘不过来,就此逝去,假丧事变成了真丧事,原本假哭的审侍郎这一回真的是伤心得号啕痛哭起来。

审侍郎也算得上当代名士,在士林中有着一定的声望,前来吊唁的人很多,除了亲朋好友文武百官,还有许多读书人也自发的前来吊唁,这些读书人有的是真心来吊唁,有的只是想借吊唁的机会攀交朝中大臣,为自已找一条入士或拜师的门路,总之,来的都是客。

李卫也前来吊唁,他是李氏唯一的继承人,不仅代表自已的骠骑将军府,也代表丞相李刚,更代表李氏,不过,哭得眼睛红肿的审尚德在态度上有些淡漠,似乎表现出一种帝党与李氏势不两立的态势。

其实,不仅是审尚德,就连一众帝党老臣们对李卫一众都是这么一副淡漠的神态,有的甚至横眉冷对,还发出不屑的冷哼声。

“这老扒灰演得真象呐。”

在回去的路上,巫悠气哼哼的发着牢骚,少爷是当代最年青最有为的宗师大家,有着无数的粉丝,即便是帝党的人对他还保持几分的敬意与客气,伴在李卫身边的他就惨了,简直可以说是承接了在场的帝党一派的所有火力,心里自然有些不爽。

李卫呵呵直笑,如果不是审尚德刚刚臣服效忠,还真被他给蒙住,老家伙的演技可谓炉火纯青,若拿去好莱坞参赛,影帝非他莫属。

“老扒灰还真哭得这么伤心”

巫悠可有点想不通,都说官场三喜,升官发财死老婆,原配正房死了,他不正好可以名正言顺的续弦,把儿媳妇李宛儿娶过门

“你想纳多少小妾我不管。”

听出这厮语气里的酸溜溜味儿,李卫瞪了他一眼,警告道“但是千万别打李宛儿的主意”

“属下知道”

巫悠讪笑几声,他的魂儿确实有点被柔媚入骨的李宛儿给勾住了,想着这么一朵娇嫩的鲜花插在牛粪上,这心里多多少少有点酸溜溜的,不过,他也清楚的知道,审尚德是安插在帝党核心的一颗重要棋子,要把他惹急了,难免鱼死网破,这事要搞砸了,就算少爷不砍他的脑袋,他这辈子也完蛋了,他可不会为了一个女人坏了自已的锦绣前程。

回到将军府,丁喜早等候多时,根据审尚德的情报,他出动了三百黑衣卫和几组特种夜不收,把躲藏在城外一座田庄里的五名刺客一举擒获,有三人熬不过酷刑招了供。

整件事是帝党核心的几个老家伙策划的,包括刚刚臣服礼部侍郎审尚德在内,都是朝中的元老重臣,处理起来反倒有点头痛。

此事牵涉太广,若一下子一网打尽,不仅引发朝堂动荡,也必引起士林的强烈不满,甚至还有那些世家大族,后果难以预测。

父子俩开了个小会议,最终商定不要大动干戈,只拿户部侍郎卢朋开刀,顺便让自已人顶替他的职位。

招供的三名刺客中,有一个叫楚飞扬的游侠在江湖中颇有名气,是户部侍郎卢朋门下的一名食客,奉卢朋之命,与另外四人制造了这桩血案。

只要楚飞扬和另外两个已经招供的刺客口供一致,一口死咬是奉卢朋之命行凶,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杀人,卢朋必死无疑。不过,楚飞扬等三个凶手也难逃一死,必被砍头示众,以正国法。

三人若自知必死无疑,未必肯乖乖,欲逼其就范,唯有以他们的亲人性命来威胁,好在三人的家都在长安城附近,一经黑衣卫调查,皆把三人家中的情况查了个一清二楚。

掌握了三人家中的情况,李卫用他们家人的性命一威胁,三人不得不乖乖合作,作为交换的条件,李卫答应了不牵连他们的家人,甚至每户给了三千两银子的安家费。

调查三人家中的境况花了一天的时间,好在赵礼福的劲爆八卦,还有审尚德家中的发生的不幸事儿,帝党一派暂停了扇动书生学子闹事,利用社会舆论打击李氏的行动,让李卫获得了从容布置的时间。

当晚,李卫悄悄进宫看望武惠妃母子俩,顺便交代了她一番话。

第二天早朝议事,除了一些不痛不痒的小事儿外,帝党一派和李氏一系的朝臣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双方难得的没有掐架喷口水。

李卫等人知道,不是帝党不想发难,而是因为突然间爆出了赵礼福的丑事,还有审家的丧事,转移了民众的视线,他们还没有能主导、推动社会的舆论造势,也就是说,发难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还需要二三天的时间蓄势才能发难。

朝议没有什么大事,本来应该退朝了,端坐凤椅上的武惠妃环视文武百官,缓声道“哀家近日听说有几个读书人在光天化日下死于非命,可有此事”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