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秦跑龙套 > 第三百零八章义军

我在大秦跑龙套 第三百零八章义军

作者:笑轻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12:20: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中肯的说,唐王吉利不能算是昏君,他比他的父亲老唐王还要勤政,胸有开拓疆土的大志,只不过生性多疑,急功近利而已,最多只能归属为中庸之列。

唐王吉利施行的朝政从表面上看没有过多的大错,但他从未出过宫,对民情的了解仅限于各地太守的塘报,从各地呈报上来的数据来看,帝国国泰民安,依然是以前那个强盛的大帝国。

手下的大臣眼中只有各自的利益,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整个官体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已开逐渐腐朽崩坏,苛政之下的穷苦老百姓已对朝廷生出强烈的不满。

几年中,唐帝国两次出兵入侵秦帝国,中间又历经一次世纪之战,皆以惨败收场,损失惨重,劳民伤财,元气还没有恢复,与秦帝国的战事再起,不同以往的是这一次是日渐强大的秦帝国主动挑起战事,收复了门户重镇平塘险关。

惨烈的攻防战令双方都损失惨重,大量的青壮被征召入伍,田地荒废,偏在这时候,大陆第一强国晋帝国突然入侵周帝国,再一次引发世纪之战,唐帝国紧邻周帝国,如果周帝国被灭掉,晋帝国的下一个目标必定是唐帝国,唇亡齿寒,唐王吉利不得不全国总动员,再次征召青壮,组建新军,增援周帝国。

李卫又重点针对唐帝国实施了两次货币战争,大量的劣币流入唐境,充滞市场,造成钱币贬值,物价飞涨,粮价更是一天数变,暴涨了近百倍。

与秦帝国之间的战争虽然暂停,但仍有二十万大军围困着平墉险关,每天的物资消耗就是一笔惊人的数目。光是征集粮草等军用物资已经让那些富有的地主乡绅叫苦连天,老百姓更不用说了,民怨载道。

可以说,唐帝国的百姓已经被逼到了绝路,所缺的只是一个可以引爆民愤的事件或一个带头人而已。

李卫所谓的惊雷行动也因此孕育而生,由右军师祭酒巫悠亲自策划,派出少量的精锐老兵潜入唐帝国,装作被官府苛政逼得走投无路,无奈落草为寇的善良百姓。

站稳脚跟后,慢慢鼓动拉拢那些类似相同遭遇的周帝国穷苦百姓,慢慢的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就竖起造反的大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只要有人带个头,苛政之下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唐帝国百姓必定起来响应,到时候,唐帝国境内到处是义军大旗,他正好浑水摸鱼,就算唐王把义军镇压下去,也必定伤筋动骨,国力一再削弱,彼消我长,到时候,唐王别说想重夺平塘险关,就是自保都有问题。

李卫希望这一次的世纪之战打得越久越好,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的消耗各帝国的国力,所以,他很好心的祈祷周帝国暂时安稳,不出什么事儿,让唐王吉利安心的调派各种大军支援周帝国。

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噼叭作响,可惜,天不如所愿,被逼到绝路上的唐帝国老百姓不堪压迫,终于有人扯起了造反的大旗。

引暴民变事件的却不是老百姓,而是官兵。

乌龙山脉地势险要,是唐帝国东部的天然屏障,半山腰上有座乌龙岗,岗上筑有一座堡垒要塞,驻兵二千,唐秦帝国开战,乌龙岗要塞的兵力增至五千人,这还不算增援百陌、长川两郡的十几万大军。

武官虽然威风,但要说到捞油水,却没法跟文官比,他们除了打仗的时候乘机祸害一方的百姓,平时就只能吃空饷,各级军官层层克扣士兵的军饷。

朝廷拨发军饷充足的时候,军官虽克扣士兵们的军饷,但拖饷的时间也仅二三个月,今次的情况有点特殊,国库早已空虚,唐王吉利千方百计弄到的一点饷银只能优先拨发给打仗的军队,没仗打的先欠着,等朝廷有钱了再发。

本来,一名士兵每月的饷银是三吊大钱,经各级军官层层克扣后,到手只有一吊半,若是以前的物价,省着用还不至于饿肚子,但现在的粮价暴涨了几十近百倍,几吊钱都买不了一斗米,如何养家

这情况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月,穷苦百姓更是惨到卖儿卖女,啃树皮,甚至发生吃人肉的现象。

当兵卖命的钱都没法养家,士兵的不满已到了暴发的边缘,数百当地的士兵嚷嚷着找长官讨要拖欠的半年的军饷,却遭到弹压,死伤十数人,最终激起士兵的滔天怒火,群起而攻,杀死了军官。

王棠是乌龙镇人氏,出身贫苦家庭,军中的官职是小校,是靠着战功一步一步慢慢升上来的,因为他的出身,更与士兵同甘共苦,从不克扣士兵那点可怜的军饷,从而赢得了士兵的尊重。

他是率领士兵讨饷的带头大哥之一,长官的恶劣的态度令士兵愤概,强势弹压更造成十数名士兵伤亡,最终激起兵变,愤怒的士兵杀死了那些平时克扣他们军饷的军官和县令,砸抢官仓。

王棠只是想讨饷,却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样,他本想带上十几名军中的好兄弟逃亡,不想几千士兵都愿意跟随他,就连附近的百姓都闻风跑来投靠,队伍一下壮大到了好几万人。

王棠不忍抛弃这数千士兵和数万百姓,也知道这时候退缩,等待他们的也是砍脑袋,不得已,他带领这些人涌进巴县城,杀死县令,洗劫了城里的大户,开仓放粮仓,同时砸开武备库,武装军队,正式扯起了造反的大旗。

只几天的时间,王棠就率众攻占了五六座县城,兵力更是达到了吓人的二十万之众,甚至还有一支近五千人的骑兵部队。

王棠的造反令唐帝国朝野震惊,也象燎原的星火,短短的十几天内,全国就暴发了十几起杀官造反的事件,义军也多达十几路人马。

帝国全境动荡不安,这下,唐王吉利慌了,急忙下令远在周帝国建康城休整的二十万大军马上回国平叛,同时命围困平塘险关的韩瑞抽调兵力,剿灭义军。

此时,联军正集结在建康城休整,攻城战极其惨烈,联军损失惨重,加上连续作战,将士疲惫不堪,需要休息,军用物资的供应也紧张。

二十万唐军奉命撤离,还有二个多月就要入冬,要攻取晋帝国的边关商洛城或舒州城都有一定的难度,几大联军统帅一商量,反正增援周帝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不如撤军。

晋帝国如今也是四面烽火,加之连吃败仗,损失惨重,各种物资的消耗也大得晋王都头大如斗,固守边关是上上之策,他哪还敢下令出击。

至此,这场持续数月的世纪之战就此结束。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