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秦跑龙套 > 第三百一十二章帝国荣耀

我在大秦跑龙套 第三百一十二章帝国荣耀

作者:笑轻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12:20: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随团行进的唐飞儿一路上看到秦帝国的老百姓都在忙着收割谷物,脸上洋溢着开心幸福的笑容,心中不免感叹万千。

人家大丰收,而她的帝国却是反军遍地,烽火连天,稻田被毁,百姓流漓失所,饿鸿遍野,想来就让人伤心。

差不多一样的政体,为什么人家却如此平稳,百姓丰衣足食,而唐帝国的老百姓却要造她父王的反

唐飞儿再是聪明,却想不透其中的原因,或许,她一直处在当权者的角度看待问题,从未从处于最底层的穷苦老百姓的角度去深思。或者说,她还没有想到最根本的问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明白,但用到现实中却迷糊了,或许,有个别清醒的人能看清,但却无力施为,君权,还有数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东东与思想不是说想改变就能够改变的,触及到当权者的利益,必遭灭杀,除非你的实力强大到足以改变这一切。

即便是从高科技时代穿越过来的李卫也感觉个人力量之渺小,根本无力对抗大陆数千年来传承下来,早已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的东东。

有句话说得好,既然抗拒不了强叉,那就享受吧。

这厮本就有点随遇而安的习性,所以,才能够很快的融入到这个封建君主制的大陆中,三妻四妾,左拥右抱,活得有滋有味。

当然了,如果有一天,他能够掌控天下的时候,就有了能够改变这一切的实力,不过,到了那一步,身为统治天下的始皇帝,他却不想去改变太多,旧社会虽然万恶,但处在最高级的统治阶层,腐朽堕落也罢,说句心里话,他喜欢啊,还巴不得越万恶越好呐。

本来,李卫派有专人招待唐帝国使团,一路上很热情的为孙仲元等人介绍名胜古迹,甚至提议多停留几天,好好的游览一下。

孙仲元哪有什么心情观光赏景,帝国全境遍布反军,烽火连天,大王已经焦头烂额,才不得不向秦帝国妥协求和,时间紧迫,半点都拖延不得。

为此,心急如焚的孙仲元请求李卫加快脚程,李卫也不难为他,让一千五百虎豹铁骑的预备士兵护送使团先行赶往帝都长安,自已仍旧保持现在慢悠悠的速度,反正,政务上的事有便宜老爹和一干大臣主持,轮不到他操心。

唐飞儿多少感觉有点失望,不过,事情紧急,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反正,她打算在长安好好的玩上几天。

孙仲元拼命赶路,十几天便抵达秦帝都长安城,自有礼部的人在城外迎接。

一直以来,秦帝国积弱,经常被唐帝国欺负,现如今,唐王竟然主动妥协求和,这对秦帝国来说,是莫大的荣耀与鼓舞,保王党这一次出奇的没有给大奸臣李刚使绊,而是全力配合。

唐王吉利主动求和,也等于是示弱,身为胜利一方的秦帝国自然不客气的狮子大张口,孙仲元即便心急,也不得不耐着性子,进行艰难且啰嗦的谈判,尽最大的努力为唐帝国少付出一点代价。

五天之后,李卫回到长安,第一件事就是先给一十三位大娘小娘请安,与一众妻妾见过面,才进宫觐见,顺便带了些礼物进献小秦王。

见他一回来就进宫,太后武惠娘本想扳着俏面,在一众大臣面前装上一装,但实在难掩内心的激动与开心,巧笑倩兮,格外美艳,勾人魂魄。

那些须发俱白的大臣就算了,那些年青和中年的大臣也不禁呼吸一滞,不愧独宠后宫的妖姬啊,光是这一微笑,都能迷死人不偿命。

太后勾魂夺魄的微笑很自然的被归处于唐王吉利主动示弱妥协的原因,帝国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回了,当然了,这功劳跟大奸臣李刚没有半点的关系,那是前线将士效命的战果。

孙仲元能够爬到内侍侍郎的位子,又得唐王吉利宠信,除了才华名声资历外,这察颜观色的功夫也蛮厉害,他很快就看出了掌军政大权的李氏一系与保王党一派的尖锐矛盾。

保王党虽然没落,但在朝廷里仍有一定的实力,在民间的力量就强大多了,有不少世族可是百年老字号,加之世族之间的联姻,更是盘根错节,他们联合起来,影响力之大,就是独断专权的李刚也得忌惮三分。

其实,这些事早有潜伏的密谍悄悄传回国内,而且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早就公开化了,孙仲元想尽快与秦帝国达成协议,又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必须得跟保王党搭上关系。

他先后携重礼拜访了尚书右仆射郑经等一干保王党的老臣,然后回贵宾官舍静候好消息。

他的一举一动,李刚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想到明天早朝又要打口水仗,他就头大如斗。

把持朝政以来,他一直想方设法拉笼朝中大臣,该收买的,能收买都收了,剩下的全是顽固不化的保王党,他也极力打压、削弱保王党的势力,但李氏终究是外来户,他又不能肆无忌惮的高举屠刀,保王党的势力根深蒂固,虽然一再被削弱,但短短的几年时间是没法清除干净的。

一众心腹大臣则表示无压力,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打口仗,咱也不弱,最多只是扯皮,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反正急的是唐王吉利。

第二天的早朝,就有保王党的大臣上奏,说什么大秦乃文明礼仪之邦,什么秉承儒家的思想,什么不顾大体,只顾蝇头微利之人乃是鼠目寸光,要表现出泱泱大秦的气度云云,总之是尽快与唐使签下协议,保一方百姓的平安,战争太劳民伤财,顺带着把丞相李刚等李氏一系的人全骂了进去。

李氏一系的大臣自然毫不示弱的反击,你们牛叉叉那以前怎么被唐帝国打得哭爹喊娘,赔款割地的还不是丞相大人执政后大力推行新政,励精图治,秦帝国才有今天的荣耀

这些话非常诛心,隐射先王昏庸无能,不过,先王已故,王族没落,丞相李刚把持朝政,统掌全国兵马,再是诛心也不怕。

双方在庄严肃穆的金銮殿又打起了口水仗。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