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元配 > 第175章 李氏的手段

元配 第175章 李氏的手段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6:16:53 来源:就爱谈小说

陈萱与魏年的性格外在来看是相反的, 陈萱内敛低调, 魏年则是热情玲珑, 可实际上, 倒是陈萱更热络些, 魏年的性子则偏冷清。譬如, 魏时与李氏在外租宅子的事,陈萱听李氏说起时便悄悄同李氏说, “杰哥儿明哥儿都大了,大嫂眼下手里有活钱儿,何不置下两处宅院, 不管是自己住还是收租,都合算,以后总有用到的时候。”

李氏向来柔顺, 闻言只道,“老太爷给的钱, 我都给杰哥他爹了。随他去吧,反正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陈萱觉着魏时自打关外回来就不大妥当,才这样劝李氏,不想李氏把钱都给了魏时,陈萱当下目瞪口呆, 也不知要说什么好了。李氏倒是有事托陈萱,李氏说,“这几年, 我也攒了些私房。先前我听二弟妹的,攒上几十块大洋就换条小金鱼儿,这几年也攒了些。二叔路子广,用这钱,帮我置一处小院子,这事儿你和二叔知道就行了,别再往外说。”

陈萱和李氏妯娌多年,关系一直很好,自然应承李氏这事儿,可心下总有些担心。待接了李氏的钱,又不知该怎么说,主要是陈萱也不知道李氏和魏时之间出现什么问题。李氏反是宽慰陈萱,“没事,我心里有数。”

陈萱回头跟魏年说这事儿,魏年道,“大嫂既然这样说,咱们就别多管。我帮着大嫂置处宅院吧。”

陈萱说,“到底怎么了你先时还说大哥在外有事,每晚回来那么晚,你实话跟我说,大哥是不是在外有人了”陈萱又不傻,她早猜着了。

“也不能算外室。”魏年也不想说大哥的不是,含含糊糊道,“就是窑子里的女人,大哥也没当真。”

“没当真那能总去”陈萱皱眉,“平时看着大哥挺正经的人,怎么这样儿啊”

“我怎么知道。我劝他好几遭了,可你说,就是亲兄弟,大哥比我长十来岁,我也不能总说这事儿。”魏年摆摆手,“大嫂这性气儿也真是,还把现钱都给大哥,这回成了,都得填窑子里去,以后可怎么过日子。”

“我看大嫂心里有数。”陈萱想着李氏虽是个好性气儿,可这几年下来,花边儿厂和技工学校的事,都管的妥妥当当的,从没出过半点儿差错。陈萱想到李氏,李氏是长媳,当初陈萱进门儿,人人都瞧不起她,独李氏待她平和,厨房里的事也处处指点她。李氏真是个再好不过的性子,陈萱和魏年说,“眼下就是大嫂置了宅子,估计也是租出去吃租子。选那地界儿好些的院子,宁可是处小院儿,地段儿好就好租。要是大嫂的钱不大敬,咱们略添些也给大嫂买下来。”

“我晓得。”魏年认为陈萱的一大好处就在于陈萱当真不是个小气的人,多少媳妇就怕丈夫拿钱补贴别房兄弟,陈萱平时都不大在意这个。不要说与李氏一向很好,就是魏金那时不时爱占些小便宜的,陈萱也不说什么的。

其实要魏年说,陈萱天性中就有一种抓大放小的聪明。像以前学认字,陈萱为了巴结许家姐妹,向人家借书,那是顶着魏老太太魏金的双重压力,硬是趁魏老太太出外看戏不在家,拿魏老太太点心匣子里的点心给许家姐妹吃。后来,魏老太太的点心匣子上锁,就是从这事儿开始的。那时陈萱就是一门心思的,只要能从许家借出书来,她都不怕挨骂。再后来,陈萱为了跟魏年学洋文,那是拼命拍魏年的马屁,利用自己在厨房之便,换花样儿的给魏年吃的饭菜,一点儿都不怕别人说她偏心魏年什么的。那会儿的陈萱,只要能学洋文,啥都不怕。如今魏金占小便宜这个,只要能痛痛快快的过日子,不影响陈萱店里的生意还有平时的学习,给魏金占点儿小便宜就占点儿小便宜呗。反正时而需要魏金帮着看孩子,所以魏年说,陈萱在生活上很有些自己的智慧。

聪明女人都有一套把日子过舒坦的本事。

如李氏,魏年把宅子置好后,特意让陈萱把地契给李氏送去。李氏以前就略识几个字,后来在花边儿厂干管理工作,识字就更多了。李氏看过地契,却是没收,让陈萱帮她收着,就是东四新置的宅子,也请陈萱一并帮她租出去,每年的租金都换成小金鱼儿,请陈萱帮她收着。

李氏依旧是花边儿厂、技工学校管事,自秦殊上大学后,这两处地方的事情主要是李氏在管。今年夏天秦殊大四毕业,据秦殊说,还能得个优秀毕业生的名头儿。只是,到底是毕业后就开始打理生意,还是继续出国留学,秦殊一时拿不定主意。

秦家的电话都打到魏年这里来了,是的,自分家各过后,魏年把东单铺子还有家里都装了电话。魏年一向八面玲珑,当初魏老太爷过逝,秦家这里,非但秦殊送了花圈,帮着接待过来员唁的文化界朋友,就是秦家,也让秦殊多准备了一个花圈,是以秦家名义送过来的。魏年跟秦司长说话,电话里都是一口一个秦叔叔,亲热的不得了,并且答应秦司长劝一劝秦殊出国留学的事。

魏年也愿意秦殊出国,魏年是这样想的,陈萱今年就能把高三的课程学完了,年底是老太爷的周年祭,周年祭后,明年魏年就打算和陈萱一起,对了,还要带上魏银,一起考一考国外的大学。若是能考上好大学,魏年打算就带着陈萱魏年还有小丫头一起出国,要是他娘愿意出国看看,也把老娘带去。反正魏年自认这几年颇攒了些身家,不至于养不起妻儿老娘。

所以,魏年想秦殊干脆先出国,一则可以趟一趟出国读书的路子,攒些经验给魏年学习。二则秦殊到了国外还可以就近接单,给花边儿厂做,少了洋行剥一层皮,自然利润更高。

基于这两点考虑,魏年简直是与秦司长不谋而合。

就是秦司长,虽则只与魏年有过一面之缘,可如今通起电话,对魏年的印象竟是大好,深觉魏年是个不错的青年。认为他闺女在北京能如此长进,果然是交到了不错的朋友。

魏年把这两点原因跟陈萱说了,让陈萱劝一劝秦殊,当然,魏年说的比较委屈,魏年的意思,“我原是计划着今年考大学,可自从去岁爸爸过逝,老太太身体不好,家里也乱糟糟的,今年有爸爸的周年祭,咱们怎么也要过了周年祭再走的。秦姑娘先过去也没什么不好,以后都在国外,咱们还能一起做事业。”

陈萱是极愿意人多念些书的,想想阿年哥的话是极有道理的。陈萱魏银都劝秦殊可以先出国留学,秦殊也就应了。秦殊又开始选大学等一通的忙碌,待到选好大学,拿到北京大学双学位的毕业证书,秦殊就打包行礼准备回上海了。她要自上海启程,原本秦殊是准备去英国念书,不过秦司长建议她去美国。关于留学的地方,陈萱也不大懂这个,她特意打电话问了容先生和闻夫人,两人的建议都是美国。秦殊也在学校请教过老师,最后定的是美国的大学。

秦殊这次回家,就会从上海港坐游轮直接去美国,不会再回北京了。相处这几年,彼此间情分与亲人也相差无几,就是魏老太太魏金听说秦殊要出国,也准备了礼物给她带着。魏老太太送给秦殊的东西颇是接地气,给了秦殊一块儿灶心土。魏老太太说,“这是咱们老宅搬家时,我让大妹在灶心敲下来的。这个你带着,出门容易水不服。要是觉着身上不好,就掰下一块儿来煮碗水喝,就好了。”

不得不说,魏老太太当真有先见之明,待年根底下,秦殊自国外寄来的信上说起此事时,都觉不可思议。秦殊向来认为自己壮如牛犊,鲜少生病,可在轮船上,她不知怎么回事,浑身乏力,吃不下睡不香的,吃了医生开的药也不抵用。最后船上有位老中医给她把把脉,说是要有家里的灶心土,喝上一碗灶心土煮的水就能好。要按秦殊以往,她虽不是那等娇惯人,也不能喝土煮出来的水啊。兴许是病的实在难受,秦殊就掰下一小块儿,喝了一碗灶心土煮的水,她还是等澄澈下来才喝的。可就这一碗水,第二天就觉着好多了。秦殊喝了三天,病就好了。

为此,秦殊在信上简直是把魏老太太大大的吹捧了一番。

要搁往时,魏老太太若知此事,定要得意非常。眼下魏老太太却是没这个心了,魏老太太自从住魏年这里的洋房后,她就此在这儿安了家,跟小丫头住一屋儿,祖孙俩特别的透脾气,每天介欢欢喜喜的过日子。这人老了,说是不管事不管事,其实爱操心。魏老太太更是这种性子,她住在二儿子这里,每天管着二儿子家里的一摊事。本来就是啊,魏年陈萱都是早上吃过饭就出门,傍晚才回来。家里的事,可不就得是魏老太太管么。除了二儿子这里,魏老太太也挺关心大儿子家的事,这闲来无事,带着小丫头上午看了梅兰芳的专场,下午唱的是谭富英的定军山,到傍晚,魏老太太就带着小丫头到大儿子家去了。结果这一去,魏老太太险没气死。李氏正在张罗晚饭,可这晚饭吃的叫什么,白面都没有,玉米面抖抖面口袋,也只有半升了。魏老太太目瞪口呆,问李氏,“你们这是过得什么日子”

这一问才知道,老太爷分给两房的钱,李氏收着的那一份儿,早叫魏时讨了去。魏时非但把那钱花的精光,连李氏隔嫁的金簪金戒子金耳环都骗出去再没见影儿。魏老太太问,“那钱呢”

李氏摇头,“不知道。”

魏老太太瞧着那半升玉米面就觉着不痛快,问李氏,“你们晚上吃这个,明儿早吃啥”

李氏也不说话。

魏老太太气得不轻。

最后,魏老太太找来魏年商量,还有王府井的李掌柜过来,这才知道,魏时这一年竟是抽上了大烟。这抽大烟,不要说只王府井这一个铺子和魏老太爷临终分的家业,就是再多十倍,抽光也是转眼的事。魏时都到了骗李氏陪嫁的份儿上,可见是真的没什么钱了。李掌柜也发愁这柜上的生意,直跟魏年商量,许多货款还没结哪。魏老太太拍着大腿哭早死的老头子,眼瞅就周年祭了,魏时来这么一出。

周年祭是小事,无非就是给魏老太爷烧烧纸,两家人一起吃顿饭。

魏时抽大烟是大事,以后日子怎么过魏年倒是有钱,可再有钱也不能供大哥抽大烟啊

魏时给老娘哭一回捶一回,脸色腊黄,也没了主意。最后,是李氏拿的主意,李氏平平淡淡的说,“眼下城里,铺子里生意已做不下去,杰哥儿他爹烟馆里还欠了不少账。铺子里也有欠账,请李掌柜把铺子处理了还一还欠款。若是有剩,这铺子有老太太一半儿,我们不孝,剩下的钱都该是老太太的。若是不够,二叔帮忙垫上,这里我让杰哥儿他爹给二叔写张欠条,以后这钱我们慢慢还。如今城里是过不下去了,我们回乡下吧。乡下没大烟,杰哥儿他爹也好戒烟。”

魏老太太全无主意,就是不放心孙子孙女,说,“那杰哥儿明哥儿云姐儿可怎么办”

李氏道,“自然是跟我们一起回乡下。”

魏老太太当时就说,“云姐儿断不能跟你们回去,杰哥儿明哥儿也大些,又是男孩子,我不大担心,云姐儿自出娘胎就在咱们北京城,她哪里去过乡下,我再舍不得的。”

魏年说,“大嫂,不如让三个孩子在北京跟我过。孩子们明年还要上学哪。”

李氏想了想,歉然的同魏年陈萱道,“云姐儿我就托付给二弟和二弟妹了,杰哥儿明哥儿都跟我和他们爹一起回乡下过日子,乡下有地有屋,怎么也能活。”

陈萱倒是不反对魏时回乡下,她就是可惜三个孩子,陈萱说,“大嫂,别耽误了杰哥儿明哥儿念书。”

李氏面色平静无波,“做人比念书更加重要。”

如此,年前,过了老太爷的周年祭,李氏就带着要戒烟瘾的丈夫和两年即将成年的儿子,雇了一辆平板大车,回老家过活去了。要说烟瘾难戒,当初孙燕的父亲,硬是把家抽垮,最的死在了大烟上。可那得分什么人,有李氏在,魏时回老家这一路硬是把大烟给戒了,而且,此生再不复吸。

这就是一向柔顺的李氏的手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