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元配 > 第179章 衰没衰!

元配 第179章 衰没衰!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6:16:53 来源:就爱谈小说

果然, 年前在六国饭店聚餐时, 陈萱问起孙燕小李掌柜的亲事, 小李掌柜笑的见牙不见眼, 孙燕也是满面喜气, 未婚夫妻二人互看一眼, 小李掌柜笑道,“年后二月的吉日, 到时还得跟东家请几日假回来办喜事。”

魏年道,“不准,喜帖还没收到, 不准假。”

大家说笑一回,白小姐道,“老齐你介时不在北京, 人不到,礼可得到。”

齐三笑, “你别说我,说的好像你在北京似的。”

聚餐后,年前魏年陈萱魏银分别同白小姐、孙燕谈了留驻北京之事,孙燕自然愿意,只是在店里利润分成上,孙燕不同意, 道,“就是两位东家出国留学,我做个掌柜便可, 哪里能与东家七三分成,北京城都没有这样儿的,这不合规矩。何况,我能有今日,皆是两位东家提携,两位东家七,我三,也是北京城的独一份儿了。”

陈萱认真道,“话不能这样说。我们这一走,以后店里的事,都要由你做主。在国外,通信不方便。做生意,又是极机变的事。何况,现在的世道,咱们都是晓得的,虽说去年年初上海打过仗后这也消停小两年儿了,可眼下瞅一瞅,东交民巷西交民巷的房价居高不下,城里随时可见日本浪人,警察却是管都不敢管,世道不太平啊。就是这生意交给阿燕你,我跟阿银也想过了,生意呢,能做就做,倘真是世道乱了,凡事要以自身安危为先,只要咱们人在,生意什么时候都能做。不要只看一时,以后的时间长久的很。”

魏银也劝孙燕,“阿燕你就别推辞了,咱们这些年的相处,再说,现在生意可不好做。”

孙燕也是个干脆人,主要是,孙燕是陈萱魏银店里的第一批员工,就像魏银说的,相处这些年孙燕道,“我打理店中生意问题不大,只是小李他在天津,一个人怕是忙不过来。”

陈萱眼中露出笑意,“这个我跟阿年哥商议过了,你们在天津这几年,天津生意很稳当,何况,你跟小李掌柜明年就要成亲。不妨你跟小李掌柜回北京,让李二过去主持天津的生意。这些年我瞧着,李二也是个稳当性子,小李掌柜带他些日子,问题不大。”

孙燕心下一喜,“我得谢谢两位东家,现在做生意,两头儿分着是常事。就是我与他成亲晚,年纪本就大了,婆家那边儿怕是会急着我们成亲生子,他能在北京帮我,最好不过。”

说过生意,魏银问孙燕,“你这几年都是在天津,嫁妆置办的如何了”

孙燕人逢喜事精神爽,“嫁妆原是该我娘家置办,我妈不擅外务,我这事儿,也不好都托给族里的亲戚。我们在天津时,天津也是极繁华的地方,我顺手置了些东西。我寻思着,这些个家用的东西,只要不太次也就行了,反正东西一用便旧,也不值钱了。倒不若置一处宅院,体面不说,以后也可传给后人,我在金鱼胡同儿置了处宅子。”

魏银直说,“有这处宅子,北京城里十有的闺秀都不如你。”

孙燕笑,“二东家别打趣我了,也是这些年存下的钱,要搁前些年,置地倒比置房好,置地年年有出息,可自从世道乱了,还是房产稳当一点儿。”

孙燕和陈萱魏银商量的,虽说明年要接手店里的生意,不过开年后天津那里得去整理整理,好预备着李二过去接手。

这自是应当。

倒是魏年想让白小姐接掌北京化妆品厂的事被白小姐拒绝了,白小姐自称更喜欢上海,白小姐倒是推荐了齐三,白小姐同魏年道,“赶紧把齐三调回北京,我自己好在上海独掌大权。”

魏年好笑,“你现在不是独掌大权。”

白小姐摆摆手,“太烦了,成天嘀嘀咕咕,管天管地。他是个正经人,我对他无意,倒不如早点儿分开,不然他想多了,倒是白做了几年同事。”

魏年颇是八婆地说,“这年头,像齐三这样品貌端正的正经人也不好找。错过这个,可能就没下一个了。”

“行了行了,我看你家小丫头那爱管事儿的样儿,就是像你。”白小姐精致的脸上看不出喜恶,“我还是在上海,让齐三来北京吧。”

既然白小姐坚持,魏年再与齐三谈过,齐三沉默片刻方道,“既是她的意思,就这么办吧。”

魏年问齐三,“你俩到底怎么回事”

齐三也是三十岁的人了,并不隐瞒,“无非是我心仪她,她无意我。”

魏年给齐三出主意,“老话儿说的好,烈女怕郎缠。白小姐心性十分聪明,让她看到你的真心,她也不是无知无觉的人。”

齐三叹道,“她不是无知无觉,她只是不喜欢我罢了。”

魏年看齐三堂堂大男人,竟为男女之事愁的长吁短叹,可见对白小姐十分深情。魏年跟齐三打听,“是不是她在上海有喜欢的人了”

齐三摇头,十分笃定,“没有。”

魏年只得宽慰又鼓励了齐三一番,倒是楚太太听说家里堂弟要来北京升任总经理,不论是薪水还是职位都上升了不只一个台阶,心下十分欢喜,借着过年给魏家送了份儿很尽心的年礼,认为堂弟能有今日,多赖魏先生魏太太提携。

楚教授知他夫妻二人明年就要去考国外大学,笑道,“他们夫妻当真是信心百倍。”这还没考哪,先把接替位子的人找好了,可见夫妻二人对考取国外大学之事是有十足信心的。

楚太太道,“我看你当年考国外学堂也不难。”

楚教授点头,“的确不难。”

这个新年无形之中就带上了一些分别的气息,夫妻二人准备出国留学的事,是年后同魏老太太说的。魏老太太并没反对,就是有一事同魏年说,“前年你爸爸去了,原我想着,我怕也没几年了,你爸爸的棺木就没送回老家。如今,你大哥回老家了,咱们再一走,你大姐虽在北京,可没有让闺女照顾爸爸棺木的理。这走前,还是送你爸爸回老家安葬吧,我也想再去瞧瞧你大哥他们。这不争气的东西,抽那败家破业的玩意儿,把家业都抽没了活该他回老家种地”

魏老太太骂一回长子,把心底的这些个牵挂都跟小儿子说了。魏年显然也早就考虑过此事,“妈你说的是,我也正想这事儿。这样,过几天我去庙里选个吉日,先送我爸爸回乡,咱们也去瞧瞧大哥。”

魏老太太叹口气,“这也不急,你先安排别个事,再说这事儿。”

老娘突然间如此明理,魏年还真有些不适应。

魏金知道这事儿后反是不怎么乐意弟弟一家去国外念书,魏金的话,“念书在哪儿不能念啊咱大北京就没好大学了那北大清华燕京辅仁,都是好大学干嘛非得万里迢迢的去国外读啊国外的书有那么好么”

魏老太太瞧着王大妹给小丫头的蒸鸡蛋碗里滴香油,直念叨,“滴两滴就成了,主要是有这么个味儿。香油多了也不好吃。”

小丫头踩着小板凳指挥,“大妹姑,再给我滴两滴秋油。”看秋油滴好,她还要去端碗,王大妹连忙端了,说,“心姐儿,你还小哪,这碗烫,我给你端出去就成了。”

小丫头便跑过去拿自己专属的小勺子,出去客厅吃蒸蛋。她吃东西爱让人,先让过奶奶、大奶、大妹姑后,自己才搅着蒸蛋调好味儿,巴嗒巴嗒香喷喷的吃了起来。

魏金瞧着小丫头就难受,“我倒不是舍不得阿年他们,我就是舍不得娘你和我的小丫头。”

“你就别嘟囔了,你爸爸生前跟我说过这事儿,说阿年是个志向远大的,要是以后阿年出国念书,不让我拦他,让我跟着阿年一起出去。”魏老太太给闺女叨叨的,把秘密都说出来了。

“妈,你也要去啊”

“我当然得去了”魏老太太理所当然道,“那老远的地方,阿年跟他媳妇一去就是到学堂成天坐着念书的,小丫头谁管云姐儿谁管没我成吗”

“妈,到那国外地界儿,可是得说洋话的你会说洋话”

魏老太太道,“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树挪死,人挪活你爸让我跟着阿年他们过日子的。”老太太这辈子,就一个信念,那就是,凡事听老爷子的交待

魏金稀奇,“我爸生前连这个都料到了”

“你爸啥不知道啊”魏老太太提起老头子是既自豪又心酸,抹抹眼角,“就是命短。好人不长命。你爸那么明白的人,偏生短命,我这没用的老婆子,偏就不死,你说说,哪儿讲理去啊。”

“唉哟,妈,您可别这么想,这寿数都是阎王爷定的。哎,我原不想阿年他们出去,他们这一走,得好几年才能回来哪。”弟弟一走,她在北京可就没靠山了,魏金一向挺关心娘家事,问她娘,“妈,你跟着阿年他们出国,那云姐儿呢,也跟一起到国外念书么”

“嗯,阿年说带云姐儿一起出去,也长长见识。”

魏金想一想,又改了主意,点头,“虽说舍不得,现下阿年他们出去闯荡闯荡也不错,阿丰阿裕大了,要是这块材料,将来也像阿年似的,出去见见世面也好。我听说,那国外回来的洋学生,特别吃香哎,阿年他媳妇还读什么书啊,要我说,这最要紧的就是先给阿年生个儿子,小丫头过年都五岁了,她这肚子还没动静儿哪。”

“这不用你操心,我给你二弟妹算过了,她就是这样的慢性子。你看,跟阿年成亲三年,才有小丫头。慢性子人就这样,生孩子也得隔几年再生的,不像有些人,年就把个孩子生完了,你二弟妹是个慢性子,她得慢慢生。”魏老太太煞有介事。

魏金见她娘都给陈萱算过了,也就不再说啥了,魏金道,“那草莓园的事儿,还得阿年给我引荐一下六国饭店经理,以后他不在,就得我来了。”

魏老太太道,“让阿年交待给姑爷就是。”她老人家一向认为这跑生意是男人的事。

“您姑爷您还不知道啊,就他那软性儿,我连种草莓的事儿都不敢教给他,不然还不得给人骗个精光啊”魏金的小细眼微眯,流转间只露一道精光,自己个儿寻思一回,陪老娘呆了一日,有小丫头童言童语的解忧,魏金一直等到傍晚陈萱魏年魏银回家,单独跟魏年说了会儿话,才高高兴兴的回王府仓胡同儿的家里去了。

夫妻俩晚上说私房话时,魏年都说,“别说,大姐以前除了抠儿,死占便宜,也没啥心眼儿,如今倒是心眼儿不少了。”

陈萱笑问,“大姑姐都说什么了”

“也没什么,就是让我为她引荐六国饭店的经理,还有大洋兑金子在哪儿兑去。让咱们走之前跟老赵家那一伙子吃顿饭,震慑一下他们。”魏年笑,“大姐有这个心眼儿,我就不担心了。”

魏年还有事与陈萱商量,“我跟妈商量着,留学之前扶陵回乡,把爸爸安葬了。”

“这是应当的。”陈萱思维十分清晰,“还得先给大哥大嫂写封信,请大哥大嫂在老家找个风水先生,点个好穴。还有云姐儿的事,也得跟大哥大嫂说一声。”

“这事不急,放到最后再做也不迟。”

陈萱有些不解,扶陵回乡可是大事。要陈萱说,这当是第一要紧之事。

魏年浓眉微蹙,与陈萱道,“有件事,我一直拿不定主意。”

“什么事”

魏年叹口气,“大哥那里,我每每想到他抽大烟的事就十分不喜,可近来又总想到小时候,爸妈过日子节俭,平时也没什么零用钱。那时候,妈给大哥什么好吃的,大哥从来不会先动,都是等我一起吃。大哥比我年长十岁,他早早的去店里学做生意,那会儿,每月发了工钱,他都会给我买天福号烧饼裹肘子肉。”

如魏年这般血稍有些冷的人忆及兄弟旧事,亦不禁动情。魏年收回思绪,握住妻子的手,道,“王大舅给我来信,说大哥的烟瘾戒的差不离了。我想着再看看,要是大哥能一股作气把烟瘾戒了,这个时候,做兄弟的,咱们得拉大哥一把。要是大哥愿意,北京的两处老铺,我还想给大哥经营。可话又说回来,这是爸爸一辈子攒下的基业,我听说很多戒烟之人,一时戒了,反复再抽也是有的。若是回了北京,他再抽上大烟,我岂不是把爸爸一辈子的心血都送大烟馆去了。而且,也害了大哥,倒不如让他消消停停在乡下过日子的好,起码乡下没大烟。”

陈萱想了想,很客观的说,“眼下这离大哥大嫂回乡不过俩多月,咱们也不是立时就要走,等等看大哥的情况。再有,王府井的铺子,原是从大哥大嫂手里盘下来的,我不管。东单的铺子,是咱们这房的产业,如果要我说,东单铺子与其给大哥经营,不如让大嫂经营,就是花边儿厂,我跟阿银商量也是想让大嫂代为经营的。”

“大嫂”

“对。”陈萱正色道,“这做生意,没有不出错的,就是我们店的账目,也出过好几回的错。可这几年大嫂管着花边儿厂,一丝错漏都无。大嫂是个能做事的人。”

魏年想想他大嫂带他大哥回乡戒烟的事,当下一声感慨,“阴盛阳衰啊阴盛阳衰”

陈萱好笑看他,“你衰了”

魏年大受刺激,那些感慨早不知抛哪儿去了,扑向陈萱,把人压在身下,“来,让你试试我衰没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