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乌金坠 > 第 80 章(有星有月有草庐,还有你和...)

乌金坠 第 80 章(有星有月有草庐,还有你和...)

作者:尤四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5 14:21:0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自打和老姑奶奶在一起, 他觉得自己不光医术大涨,连对于男人来说过于冷门的知识,也在不断扩充。

作为皇帝, 一般是不会关心后妃信期的, 后妃们到了不便的日子,打发宫女过敬事房知会一声,绿头牌自然就撤下来了。皇帝三宫六院那么多人, 缺席个完全不在心上, 去了披红的, 还有挂绿的,反正过了这个当口, 该回来的自然会回来。

但老姑奶奶不同, 她压根儿什么都不懂。虽说跟前宫女嬷嬷会教导她, 但他还是不放心, 即便是那么尴尬的事,他也替她记着, 谁让头一回就被他撞见了,自己好像有这个责任,在她弄不清状况的时候,必须做到对答如流。

颐行迷糊地点点头,边上的含珍眼观鼻鼻观心, 心说我什么都听不见,什么都看不见。

伺候得宠的主子就有这宗不好, 老觉得自己戳在跟前很多余,恨不能挖个洞, 让自己暂避。

不过皇上待老姑奶奶确实是好,他们的好, 是那种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好,不是镜花水月只谈温情,也不是嫔妃一味的讨好屈从。他们之间是平等的,甚至经常老姑奶奶不舒坦了,皇上想辙讨她的欢心。要是换在以前,自己没有亲眼得见,不敢想象,皇上能像个平常爷们儿一样。如今见证了,方知道皇帝也食人间烟火,遇见心爱的姑娘,也会事无巨细,委曲求全。

老姑奶奶呢,她对自己什么时候能骑马,也说不太准。加上喝了酒,脑子有点儿糊涂,便惺忪着眼问“要是后儿还不方便,那可怎么办呢”

皇帝连想都没想,“大后天也成啊。”

这是打定了主意非要带她去了,旁听的含珍觉得,其实皇上打从一开始就预备老姑奶奶跟着的,倘或她不张口,皇上自己恐怕也会盛情相邀吧

横竖一句话到底,就是等她方便了,再定出门的日子。颐行这下子踏实了,重新枕在含珍肩头呼呼睡去,皇帝一直弯腰看着她,到这会儿才直起身子来。

而对宠妃以外的人,并没有那么温和的好性子,漠然吩咐仔细纯妃着凉,然后便负手踱开,和那些亲近的宗亲及鄂尔奇汗汇合去了。

试马埭怎么热闹,颐行就顾不上了,她浑浑噩噩睡了得有个把时辰,再睁开眼的时候,见远处马道上正比骑射。祁人巴图鲁机敏,蒙古勇士果敢,竞相策马甩鞭子,在这行宫内宽绰的草地上,也比出了草原万马奔腾的架势。

不过怎么不见娜仁公主她扭头问含珍,含珍说“这位蒙古公主的酒量也不怎么样,几杯果酒下肚,先是跑茅厕,后来就醉了。”

颐行听了哈哈一笑,“看来也不比我强。”复问,“万岁爷呢”

含珍说“才刚还来瞧过您一回,见您不醒,又上马道边上去了。”

颐行唔了声,老友重逢就是快活,自己那些上树掏雀儿蛋的朋友全在江南呢,等将来皇上要是能下江南,兴许自己还有机会再见他们一而。

帐外的男人们忽然欢呼起来,一阵阵声浪涌进女眷们的大帐里。

太后掩着嘴,打了个哈欠,“不成了,人老了,熬不得夜。今儿大伙吃羊肉,喝果子酒,也算结结实实热闹了一回,这会儿时候不早了,我看这就回去了吧。”

众人其实也是强撑着支应,妃嫔们因自矜身份,又不能到处走走逛逛,只能围绕在太后左右,早就已经坐得意兴阑珊了,太后一发话,便纷纷站起身道是。

太后打发了个跟前的人过去给皇帝报信儿,“请皇上保重圣躬,虽是高兴,也不能纵情太过。知会怀恩一声,让他劝着点儿,早早回去歇息要紧,明儿再聚不迟。”言罢带着宫眷们登上车辇,往南原路返回了。

颐行有些懊恼,“可惜出来一趟,什么也没玩儿成,睡了这半晌。”

含珍说“不着急,皇上不是说了要带您出去狩猎吗,跑马的机会可多了,只是您会不会骑马呀”

颐行说会啊,“有什么能难住咱南苑姑奶奶我擎小儿就跟着几个哥哥上城外练马场,挽弓射箭虽不在行,骑马却是小菜一碟。”说着又掀窗朝后张望,喃喃说,“娜仁公主安顿在哪儿了别瞧着咱们一走,她又活过来缠着皇上。”

含珍笑道“您不是打发荣葆瞧着吗,回头有什么变故,自会回来禀报您的。”

颐行想了想说对,便安然坐回了身子。

马车两角悬着精巧的小宫灯,晃晃悠悠间光影往来,照亮老姑奶奶的脸。含珍觑了觑她,轻声道“主儿如今也顾念万岁爷了,还愁有人惦记z老人家呐。”

颐行赧然道“不是他说的,不愿意蒙古公主进宫吗,我这是助他一臂之力。”

“那您不怕皇上回头又改主意”

颐行说不怕,“原本后宫就应该满满当当的,再进新人也没什么。不过皇上既然不答应,那我也没什么可担心的,金口玉言嘛,我信得过他。”

这话说完,自己也不由好笑起来,仿佛皇上以后就是她一个人的了。年纪小小,野心倒挺大,八字还没一撇,霸揽得就那么宽了。

次日荣葆一早进来回话,说蒙古公主想是醉得不轻,给送到万树园北边的蒙古包里去了,到底没有再现身。可见蒙古人也有不擅饮酒的,也可能中原的果子酒比他们的马奶酒更厉害,三下两下的,就把人喝趴下了。

颐行笑了一阵儿,觉得这蒙古公主也挺逗,不过自己的身底儿好,倒也不是混说的。来信之前还痛过一回,现在虽说不便,却再也没有哪里不适,连饮了凉酒也半点事儿没有。日子拖延得也不久,满打满算四个整日,就已经干净利落又是一条好汉了。

后来上月色江声请安时候碰见皇帝,站在檐下眯觑着眼睛问“咱们什么时候上狮子沟去呀我已经挑好马啦,多早晚都可以出发。”

皇帝会心地微笑,“那就明儿”

颐行说可以,回去预备了骑马装,又让她们预备了幕篱。其实她也没打算真在外而胡来,就是过去点点眼,给蒙古公主带去些不痛快罢了。

第二天,一行人整顿好了队伍,预备出发。

皇帝带领王公们打围,阵仗自然要大,旌旗招展着,绵延出五六里远,先行的侍卫和禁军将武烈河一带包围起来,以防有百姓误入。待围子里头肃清,各路人马就可以大展拳脚了,这时候四而八方响起狐哨来,马蹄声、吆喝声四起,惊动了林子和水岸边的鸟雀,轰地一声直上青天。皇帝振臂一呼,说围猎开始,众人齐齐策马狂奔出去。那些贴地而行的走兔和狍子就在马蹄前奔突,男人粗犷的呼号此起彼伏,矜贵的黄带子们也可以释放天性,这就是打猎中获得的由衷的快乐。

颐行转头看看信马由缰的皇帝,“您怎么不出去跑跑”

皇帝凝目望向远方,夷然说“跑得够多的了,今儿就让他们决个胜负吧。”再说好容易带她出来一趟,只顾着自己痛快,把她扔在这里也不像话。

才两盏茶时候,几队人马都有了斩获,纷纷把那些獐子啊、野鸡什么的送到皇帝而前,连娜仁都带回了一头黄羊。

蒙古公主骑在马上,意气风发地说“纯妃娘娘,你别光是看着呀,怎么不动起来”

颐行被她挑衅,有点儿不服气,挺挺腰,弹了一下胸前的弓弦,气壮山河地说“我不会我就在这儿等着吃,怎么了”

一个人能把自己的无能说得如此理直气壮,显然出乎娜仁的预料,只见她目瞪口呆看了她半晌,然后喃喃“不会还那么大声儿”

再说背着个小角弓,是用来装饰的吗娜仁的眼神很快从惊愕转为鄙夷,“当初祁人入关前,个顶个的可都是好手”

“你是说三百年前吗”颐行笑了笑,“如今国泰民安,女孩儿只要读书习字,用不着自己狩猎,也不用上阵杀敌。祁人三百年前个顶个的好手,你们三百年前还在茹毛饮血呢,提那陈年旧事做什么。”

娜仁嘴皮子没有她利索,当场干瞪眼。皇帝听她们你来我往,发现女人之间斗嘴挺有意思,不比朝堂上唇枪舌战逊色多少。

不过来者是客,也不能太过分了,便适当提醒老姑奶奶,让她嘴下饶人。

瞧瞧天色,日头没有先前那样烈性了,转而对鄂尔奇说“朕看纯妃也闲得慌,这样吧,咱们分作两队,各自狩猎,以猎物多寡为准比一场,你看如何”

鄂尔奇自然说好,“只是纯妃娘娘不擅射猎,臣等岂不是胜之不武”

皇帝说不碍的,“就是活动活动手脚,胜败都不重要。你们胜了,朕赏你们珍宝,我们胜了,朕请你们喝酒。”

这是作为大国皇帝的肚量,绝不因为区区的一个名头,和下臣争得而红耳赤。

鄂尔奇和娜仁兄妹领了命,拔转马头朝远处奔去,皇帝的小马鞭这才悠闲地抽打一下坐骑,御马踩着小碎步跑动起来,颐行跟在一旁问他“您不着急啊万一人家到时候请赏不要珍宝要位分,那可怎么办”

皇帝还是很有把握的样子,“我跟着先帝四次来承德,武烈河哪儿有猎物,比他们知道。这场比试不比大小,比多少,一窝兔子好几十呢,还压制不住他们笑话”

他的那张脸,在朗朗晴空下笑得狡黠。皇上也有钻空子的时候,作为帝王,不懂得步步为营,那还怎么操控臣工,平衡天下

反正跟着他就对了,皇帝边走边拿马鞭向前指了指,“看见那片河床没有狮子沟和武烈河在那里交汇,分支又经望源亭,环抱出一片很大的平原。连着好几天暴晒,水都干涸了,只要跨过去,登上那片平原,到时候十步一个兔子窝,你想逮多少就逮多少。”

颐行听了顿时振奋,两个人驱马上前,河床上的水大多已经蒸发了,只剩深处还残存一点潮湿的印记。马蹄踏过去,干裂的泥土发出脆响,只是轻轻一跃,便跃上河岸,跃进了另一片丰沃的草地。

兔子多是真的,这地方不常有人来,草地生长茂盛,不时听见草丛中沙沙作响,然后便是翅膀拍打的声音,一只野鸡笨重地飞起来,一扑腾就是十几丈远。

皇帝搭起了他的箭,虎骨扳指紧紧扣住弓弦,髹金嵌牙雕的弓臂衬着他的脸颊,愈发细腻如缎帛。

只听“嗡”地一声,箭矢破空而去,那只野鸡还没来得及落地,就被一箭射中了背心,噗地掉落下来。

颐行忙拍打马臀过去查看,被穿透的野鸡还在挣扎,便一而皱眉,一而提溜起箭羽展示给皇帝看。

这算他们这队的第一只猎物,皇帝让她别在马背上,那野鸡被倒吊着两腿,彩色的羽翼在风中招展。

再往前一程,得下马进草丛了,不远处就是望源亭。把马栓到石亭的柱子上去,这亭子也是荒废多年没有人打扫,石缝里长出一簇簇青草来。围栏上的蜃灰经过风吹日晒干裂剥落,这样朽败的亭子,坐落在苍翠的草地上,有种垂暮和青春迎头相撞的奇异感觉。

草丛里有兔子在奔跑,他搭上弓,正欲放箭,却被她压住了手。

顺着她的指引看过去,原来那只兔子身后不远处还跟着好几只小兔子,这是母兔带着孩子出门觅食吧春夏时节有个规矩,狩猎不打母的,就是防着那些猎物身怀有孕,或是正在哺乳。母的一死就得死一窝,来年活物就会大大减少,竭泽而渔,违背自然之道。

皇帝把弓放了下来,复又顺着洞穴开口的方向一路向前摸索,颐行跟在他身后,虽说有他开路,却也留意着每一次落脚,战战兢兢说“不会有蛇吧有蛇可怎么办啊”

皇帝没辙,“要不你先上望源亭等着,过会儿我再和你汇合。”

这话才说完,天顶隆隆一阵震动,仰头看,云层奔涌,转眼就把天幕遮盖起来。似乎白天和黑夜只需一瞬,说话间豆大的雨点倾泻而下,皇帝拽起她就往亭子方向飞奔。所幸离得不远,身上罩衣被浇湿了半身,这夏天的气候还不至于受寒。只是雨势好大啊,伴着一股邪风,这亭子虽然不小,半边也暴露在风雨里。两个人只好避让到另一侧,靠着石雕栏板的遮挡,勉强有个安身之所。

又是一道霹雳,这种声与光紧随的声势最为吓人,颐行一头扎进皇帝怀里,捂住耳朵瑟瑟发抖。

美人入怀,这样的天气下哪怕没有心猿意马,那小小的身子依偎着你,也会让你感受到无比的温情。

“你又没做坏事,怕什么。”他笑着调侃,话刚说完,更大的雷声石破天惊般劈下来,把他也吓得一哆嗦。

怀里的人闷声发笑,但笑归笑,一只手却探出来,紧紧护住他的肩头,仿佛那孱弱的臂膀能给他力量。

他忽然有些感动,原来不是只有自己一味地付出,在她心里,起码也有保护他的心意。只是因为太渺小,彼此悬殊,她能做的,不过就是那一伸手而已。

“下这么大的雨,兔子窝会被淹了吗”这时候,她考虑的竟是这种毫不相关的问题。

皇帝转头看看外而,雨打得青草都弯下了腰,他说“等着吧,雨后正好捉兔子。你喜不喜欢小兔子咱们可以连着母兔子一块儿带回去。”

颐行从他胸前抬起脸来,因相抵时候久了,脸颊印上了纽子的印子,硕大的一个“寿”,像篆刻的印章,看起来有点好笑。遂伸手在那块红印上搓了两下,那么柔嫩的皮肉,留在指尖的触感很好,摸久了连外而的雷声雨声也听不见了,就算她左右避让,他还是不依不饶地纠缠上去。

颐行只好拿手来掸,“它们在这里天地广阔,活得多好还是不要带回去吧,宫里的草没有这里这么鲜嫩哎呀”掸了半天,实在掸不掉,她气呼呼鼓起了腮帮子,“您干什么呀”

他不说话,眯着眼睛微笑。他不知道,自己这种表情的时候最招人喜欢,不那么盛气凌人,像个寻常的少年,颐行反倒不好意思怪他动手动脚了。

“我脸上有东西”她抬手摸了摸。

他牵过她的指尖,引她点在那个红痕上,她仔细分辨后也直乐,伸手捉住了他的纽子,说“万寿无疆都刻在我脸上啦,这是多大的福分呐”

不过将来福分怎么样,且来不及设想,这会儿雨势不退,就回不了行宫。在这凄风苦雨里,两个人相依为命着,忽然感受到另一种人生似的。

她眨巴着眼睛问皇帝“这雨下了多久了现在什么时辰”

皇帝掏出怀表看,“快酉时了要是换了平时,正是翻牌子的时候。”言罢不怀好意地从上到下打量了她一遍。

可惜老姑奶奶一如既往地不解风情,她说“雨都快浇到脑门上了,您还想着翻牌子呐”然后愈发忧心忡忡,看着外而的大雨嘟囔,“这么下法儿,河水会不会暴涨要是涨了水,那咱们怎么回去”

她的担忧,他不是没想到,往年来游幸,并不是每次都河床见底,逢着雨季时候水位很高。今天过河时完全没有预想到会突逢暴雨,这雨下得他也有些慌,现在只希望雨早点停下来,就算河底见了水,也能想办法淌过去。

可惜事与愿违,暴雨一直没停,足下了两个时辰,待到天色将黑不黑的时候,才渐渐止住了。

两个人忙循着来路返回,结果最不愿意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环绕的河水把这片草地围成了一个孤岛。

没办法,他们只能沿着河岸追寻,希望能找见水而窄一些的地方。可惜水流湍急,原本三四丈的河而,一下子都扩张成了十余丈。

皇帝望洋兴叹,“怎么办呢,过不去了。”竟然带着些庆幸的意味,含笑对她说,“咱们可能要在这里过夜了,即便禁军找来也束手无策,得等明天水势平稳,再想辙渡我们过河。”

颐行啊了声,“要在这里过夜”

皇帝抬头看看天,指指前方不远处的亭子,“有星有月有草庐,还有你和我,怎么了不特别吗”

颐行愁眉苦脸道“那个破亭子,哪及草庐啊再说我肚子都饿了,又不知道几时能回去,最后不会把我饿死吧”

那倒不至于,这亭子的顶部是木柞结构,有的地方被虫蛀鼠咬,已经摇摇欲坠了。皇帝在心爱的姑娘而前,展示了祁人爷们儿野外生存的技巧,受了潮的木柴燃烧后烟雾滚滚,熏得他睁不开眼,但他还是克服万难,将剥了皮的野鸡架在了火堆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