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乌金坠 > 第 83 章(美人的下巴好圆。...)

乌金坠 第 83 章(美人的下巴好圆。...)

作者:尤四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5 14:21:0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回程的时候, 恰好碰上了一片雨。夏天就是这样,头顶上乌云滚滚,天边却日出正d。这样的急雨通常不会持续太久, 但也足以干扰他们返回的用时了。因雨势大, 路上多用了一刻钟,回到避暑山庄时,皇帝已经叫散了臣工。

颐行从宫门上进来, 见他正负着手, 在无暑清凉前的台阶上打转, 想是等了有阵子了,眉眼间带了点焦躁之色, 只不过一见她, 那种心绪就淡了, 脸上浮起一点浅笑, “你再不回来,我就要命人出去接应你了。”

其实他心里总有些担忧, 等的时候越长,脑子里就开始胡思乱想,担心她会不会跟着知愿一起跑了。

还好,她还知道回来,便伸出手牵住她, 仔细观察她的神色,问“你不高兴了吗”

颐行说没有, 勉强笑了笑道“不瞒您说,起先是很难过来着, 后来想想,也就想开了。我要是被人一辈子圈禁在外八庙, 那心里得多难受啊,现在好了,能天南地北到处跑上一跑,说到根儿上,还是万岁爷给的恩典。”

皇帝暗暗长出了一口气,在她开口之前,他担心她会为知愿和他闹脾气,没想到老姑奶奶这事儿上头门儿清。这样很好,省了那些无谓的口舌,两个人可以平心静气地说话,也免于伤感情。

他牵着她的手,一直将她带到川岩明秀,说这儿清凉,“回头让他们把午膳送过来。你在外奔走了这半天,好好歇一歇要紧。”

颐行傻乎乎,不疑有他,只觉得皇上要是个女人,必定是秀外慧中的贤妻良母。便在他脸上轻轻捏了一下,“还是你疼我。”

累是真累,这两天似乎总在奔波,头一天狩猎,转过天来就跑到五道沟送人,好像真没怎么好好歇过。

脱了罩衣,她崴身躺在那张机巧的罗汉床上,看着屋子里素雅的摆设,吹着窗外如涛的松风,喃喃说“我瞧见知愿的女婿了,他对知愿挺好的,事事都安排得妥当,说是先要往盛京去,等将来买卖结束了,再往南方移居。”

皇帝听了,略沉默了一下,坐在床沿上说“走远了也好,如果当初她没有进宫,现在应该就是过着这样的日子。嫁给我,耽误了她两年青春,好在她有这个胆量,开诚布公和我商量,要不然我全不知道她的境况,不知道她为什么老是睡不好觉,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越来越憔悴。”

所以说,命运大多时候是靠自己争取的,如果一直瞻前顾后,没准儿已经把自己耽误死了。

当然这是颐行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整件事情的理解,对她来说什么都比不上知愿的性命要紧。但在皇帝看来,她们姑侄的品行和胸怀,确实有天壤之别。

经历过整天病歪歪的人,就知道小牛犊子有多招人喜欢了。

他在她身边躺下,两手闲适地枕在脑后,看了她一眼,曼生说“我最近每常想,要是当初大婚娶的是你,不是知愿,那得少走多少弯路你们是一家子出来的,脾气秉性却大不一样,如果你处在她的位置上,得知自己的阿玛获罪,你会自请废后吗”

颐行琢磨了下,说不会,“我得调动自己手上的人脉和权力,想尽办法把人捞出来。不说官复原职,至少让他体体面面致仕,在家享清福,也比发配乌苏里江好。”

这就是不同,别看知愿年纪比老姑奶奶长些,但韧性远不及老姑奶奶,如果她们姑侄的境遇对换,应当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发展吧

皇帝得出了个结论,“知愿是盆栽里头精美的月季花,你是长在沙石堆儿里的苁蓉。”

颐行听了,觉得滋味儿不大对。她不知道苁蓉是什么,但听知愿又是盆栽又是月季的,自己却长在沙石堆儿里,这待遇也相差太远了。

“为什么呀”她勾起脑袋来问,“苁蓉长得什么模样漂不漂亮”

皇帝窒了下,试图让解释听上去显得大气,“苁蓉啊,是长在沙漠里的一种药,识货的人都管它叫沙漠人参。”

可颐行听出了他话里的避重就轻,“我问您长得什么模样,漂不漂亮,您扯功效干什么”

这可让人怎么说呢,他作势想了想,“漂不漂亮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有用,且顽强。”

这回颐行算是明白了,能拿这个来比喻她,八成不是好事儿。于是她翻身坐起来,大声喊怀恩,“把本草纲目给我搬过来,我要查一查苁”后面的话被他捂在了掌心里,她只好拿眼睛乜斜他,就知道他压根儿没安好心。

皇帝讪讪笑了,“你忘了我会医术,也熟知各类草药,搬什么本草纲目呢,我告诉你就是了。”

颐行古怪地看着他,一副疑窦丛生的样子,见他微微红着脸,把她的手握在掌心里。犹豫再犹豫,靠近她,直直望着她。那一瞬颐行有种浑身过电的感觉,那双眼睛真不能凝神看,看久了会被他蛊惑的。

果然,顾了上头就顾不了下头,只觉隔着一层轻盈的布料,一把玉骨扇子落进她手里。他珍而重之合着她的手,轻声说“长得和这个有些像,会开花,是一味极名贵的药材。宫里每年都要遣人上蒙古和新疆采买有养血润燥、悦色延年的功效。”

颐行的脸都快烧起来了,结结巴巴说“那那您怎么能说我长得像它这不是埋汰人吗”

“我说的是精神,不是论长相。”

他说话的时候带着浓重的鼻音,像睡到半梦半醒间的呓语,带着一种慵懒的况味,愈发让人感到心浮气躁。

这是阴阳要颠倒颐行心想,以前只听说过后宫嫔妃取悦皇帝,没听说过皇帝也能取悦嫔妃啊。老姑奶奶有驴脾气,家里老太太曾说过,将来得找个对她言听计从的姑爷,日子才能和美过下去。但自打进宫,这个念想就断了,总不好指望皇帝服软吧结果怎么着呢,背人的时候,这小小子儿这么可人疼的。老姑奶奶一颗雄壮的心,立刻就化为绕指柔了,和他耳鬓厮磨着。只要不来真格儿的,说说挑情的话,互相打打趣儿,都是十分令人快乐的。

可是男人的想法,向来没有那么简单,先下的饵,你以为只是愉悦你,那可就错了。

颐行一阵天旋地转,发现自己已然撑在他上方,他言笑晏晏,“从底下看美人”

要受用了颐行美滋滋等着他来夸赞,结果他追加了一句“美人的下巴好圆。”

她顿时恼了,气呼呼打算回到她的位置躺平,可惜他没有让她如愿。

“就这样。”他两手一压,把她压在自己的胸膛,然后轻而缓地在她背上抚摩,像捋着一只驯服的猫。

“我想过了,内务府采买药材的事儿,可以交给福海的大儿子去办。”

颐行以为自己听错了,霍地昂起脖子来,“您说什么”

他的眼睛微微开启了一道缝,轻俏撇了她一眼,“尚家小辈儿,这两年要入仕有点儿难,可以先从买办干起。内务府虽有人统管,但大小是个差事。往新疆,往蒙古,往黑龙江职务之便,照应一下远在乌苏里江的亲人,也不是难事。”

他才说完,颐行简直要哭出来了,使劲摇晃他,“万岁爷啊,万岁爷,您是天底下最好的爷们儿”

他夷然笑起来,“你到今儿才知道”

那自然不是,颐行说“从上回见了知愿,我就知道您是好人了。”一面贴着脸,和他蹭了蹭,嘟嘟囔囔说,“我就是没想到,我还在琢磨的事儿,您就已经替我想好了出路,我心里别提多感激您。”

皇帝嗤笑,“你当初和夏太医说得那么明白,晋位就是为了捞人。如今知愿捞出来了,还剩一个福海,福海贪墨,罪大恶极,没有那么容易赦免,所以先想法子让他过得舒坦点儿吧,至少有命延捱到大赦天下的时候。”

颐行眼含热泪,越想越慰心,嘴瓢得葫芦一样,“主子爷,我给你磕个头吧”

她说话儿就要从他身上下来,他捞住了没让。

“磕什么头你这辈子都用不着朝我磕头,床上不叫我磕头就不错了。”他笑着说,“我们宇文家爷们儿宠媳妇,你不知道么如今就让你瞧瞧,什么叫真宠。”

是啊,宠起来爱屋及乌。早前的老祖宗们也是这么干的,出身高贵的,对娘家兄弟子侄委以重任,出身不够的,抬旗荫封,想辙也要让他们高贵起来。毕竟女人在宫里,背后得有强有力的娘家,要不一个光杆儿,说出去这姑奶奶白养活,名声也不好。

颐行这会儿可软和了,亲亲他,说一句“谢谢万岁爷”。

皇帝安抚地捋捋她的后背,斟酌了下才入正题,“槛儿啊,后来上药了吗这会儿还疼吗”

说起这个难免有些羞赧,她趴在他胸口,听着他沉稳的心跳,揪着那漂亮的琉璃福寿纽子说“这会儿不疼了,就是腰还有点儿酸。”

皇帝一听,这可又是展现体贴的好机会。以前他不明白为什么阿玛对额涅有求必应,到如今才渐渐懂得,你喜欢一个人,为她做任何事都透着高兴。

就怕她不需要你,那才是最大的空虚和悲哀。就要她一直依靠你,离也离不开你,这辈子挤挤挨挨走下去,比一个人大刀阔斧走完更有意思。

“是这儿疼”他让她躺下,一手替她按压,“好不好的,告诉我一声。”

颐行半眯着眼,简直受用极了,嘴里还要敷衍“我这是多大的造化呀,让万岁爷伺候我嗳,就是这儿”

好漂亮的腰窝,隔着一层里衣都能摸见。他一面替她松筋骨,一面又生出点别样的想法来,偎在她耳边说“你想不想让你哥哥早日回京”

颐行说想,“我额涅年纪大了,有他在身边照应,我在宫里也好放心。”

皇帝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别耽搁工夫了,来吧。”说着把罗汉床一通摇,笑容满面靠坐下来。

颐行在一旁看着,看他摆开架势,吓得咽了口唾沫。

“那个什么时候上午膳呀,我跑了这半天,还没吃过东西呢。”她讪讪笑着,“还有我这身衣裳,得换换”

她从床沿上慢慢滑下去,皇帝一把将她抢了过来,“你还是怕我”

颐行说倒也不是怕,低头嗫嚅“就是想着那个像糖人儿底下捅小棍儿似的”

皇帝有点不屈“小棍儿你觉得那是小棍儿”

颐行一想不对,忙更正“是扁担。”

这才像话细想想,她确实还伤着呢,还是缓缓,反正来日方长。便往里头让了让,拍拍身侧,说一块儿坐会子吧。

颐行偎在他肩头,转头看向窗外的流云,“您说,姑爷会待知愿好吧离开了外八庙,再也没人监管了,他会纳妾吗人心会变吗”

皇帝说不会,“敢冒着杀头的罪过和废后在一起,必定是横下一条心的。我曾经打发人查过这个人的背景,前锋营三等蓝翎侍卫,好赖也是上三旗,出身错不了。从军中辞了职务,就开始做些皮货茶叶生意,买卖做得不错,一年的利润负担家里头开销,绰绰有余,所以也不愁她动用知愿的梯己,至少不是冲着她的家私去的。”

颐行颔首,说这就好,一面也感慨,有这么个前人,后来人哪敢动那些歪脑筋。皇帝也不是废了知愿,就不再管她死活,终究是有人情味儿的,也担心她会受蒙骗。宫里头好歹还讲体面,到了外头,三教九流多了,一个孤身的姑娘,难免不被别人算计。所以就得处处留意着,总是觉得靠谱了,才能放下心来让他们在一处。

皇帝长吁了口气,“原是老天早就注定我来当她的姑丈,要不然不该我这么操心她。”

过去的事儿一笔勾销,现在有了老姑奶奶,他的辈分也该水涨船高了。

颐行想想,说也是,“您待我们尚家算是尽心了,虽说我哥哥贪墨是为了填先帝南下的窟窿,但错了就是错了。我早前还怨您存着心的打压尚家,到这会儿才知道里头有内情。”

皇帝嗯了声,“要说内情,还有些是你压根儿不知道的。福海的贪,不过是盐粮道上的贪,宗室里的贪,把手都伸到军饷上去了。处置福海是个引子,斩断宗室里的黑手才是我真正的目的。可惜旗务错综,那些黄带子、红带子没有一个是干净的,最后也只能逮住两个冒尖的正法,敲山震虎罢了。”

所以一时间京城里头那些沾着姻亲的人家,一个都不肯伸援手,原来都只顾着自己保命去了。她一直在后宅养着,并不知道外头的事,只知道额涅吃过几次闭门羹,一气之下就再也不去求告了,因为求告也没用。

如今闹清了原委,惊叹朝中风云万变之余,也庆幸哥哥只是个引子,虽说发配到乌苏里江看船工,好歹有命活着,活着就有回来的机会。自己呢,眼下到了这个份儿上,什么都不去想了,只要抱紧皇上的大腿,准错不了。

这么想着,心头一拱一热,搬过他的脸来,照着嘴上亲了一口,“清川呐,咱们来吧”

皇帝原本倒是很高兴,只是她那句“清川呐”,叫出了太后的滋味儿。

他的手在她腰上流连,正想让她换个口吻,外面忽然传来满福的嗓音,调门儿里带着焦急,说“回主子爷,太后身上不豫,今儿上吐下泻折腾了好半晌,只不叫跟前人回您。原以为吃了药能好的,不想这会儿发热起来,云嬷嬷不敢隐瞒,打发人来通传,请万岁爷快过去瞧瞧吧”

皇帝和颐行是一惊,忙下床整理衣冠,匆匆赶往月色江声。

甫进宫门,就见随扈的太医都聚在前殿里,发现皇帝来了,忙到殿前迎接。太医正不等皇帝询问,就急急回禀了太后的症候,说太后感寒伤湿、气血壅滞,“依臣之见,是痢症无疑。”

所谓的痢症就是痢疾,常在夏秋时节发作,颐行以前只是听说,并没有见识过,本以为是寻常的病症,谁知进门一看,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只见太后蜷缩在床上,冷汗涔涔而下,连脸色也变了,神情也恍惚了,这模样哪还是那个仪态万方的皇太后,乍然一见,竟有些陌生起来。

颐行吓坏了,跪在脚踏上眼巴巴看皇帝给太后诊脉。

皇帝也急,额上沁出汗来,还要强自镇定分辨太后脉象。慎之又慎切了半晌,确实有湿郁热蒸的迹象,便回身问云嬷嬷,“太后这两日是不是进过生冷瓜果,损伤了脾胃”

云嬷嬷道“就是今儿一早,热河泉那头敬献了几个甜瓜,太后高兴,吃了两片,实在没有多进,不知怎么的,忽然就发作起来。”

诱因有了,这病症是能够确定下来的,转而询问跟前的太医正“用了白头翁汤没有怎么不见好转,反倒愈发厉害了”

太医正呵着腰道“回皇上,汤剂已经用上了,按照太后体质加减化裁,无奈收效甚微。臣和众太医才刚会诊,痢疾常因饮食不洁、外感时邪而起,太后饮食由寿膳房专门料理,应当不会有不洁一说。如此就只剩一宗了,还是因为行宫建在山林间,园囿内又多水泽,太后体虚,伤湿内侵肠胃,才致寒湿痢。”

这么说来,倒是自己的孝心惹祸了,早知道不来承德避暑,就没有这些祸患了。

皇帝挨在太后病榻前,轻声叫额涅,“这两天先好好养病,等有些好转了,咱们就回北京。”

太后面如金纸,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急喘着气儿,微微点了点头。

“你们下去,再合计方药。”皇帝转头吩咐太医,“白头翁汤不行,就用芍药汤,用不换金正气散,一定要想法子治好太后。”

太医不敢耽搁,忙倒是,又退到外间合议去了。

母亲得了重病,做儿子的没有不着急的,颐行见他脸色都变了,轻声说“万岁爷稍安勿躁,您要是乱了方寸,太后也不能安心养病。回头政务还要您料理呢,这儿有奴才侍疾,您且放心。既然说要回京,叫内务府先预备起来吧,路上虽颠簸些,远离了湿气,兴许太后的病就一里一里好起来了。”

皇帝这会儿心里也乱,便发话怀恩,让他照着纯妃的吩咐去办。后宫里头的事儿,他还是过问得少,如今太后一病,就只剩老姑奶奶这一根主心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