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秦皇 > 第141章 三观

秦皇 第141章 三观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38:14 来源:就爱谈小说

高层的动荡并没有影响基层的生活, 关中百姓依然在为小麦的秋种忙碌着。

一些干旱贫瘠的下等田里种着豆子,它们大部分的已经被收割完毕, 只剩下一些孩童在菽田里徘徊,试图找到遗落在地里的豆荚——他们可以拿回家放在炉边烤熟, 做为零嘴儿。

还有人拿着晒好的豆子去了新建的油坊,少府新的油坊里可以用一斤豆换一两油, 剩下的豆粕卖给少府油坊也可以抵税。

豆油这种新奇的事物飞快占据了咸阳上层人物的餐桌,让贱价的菽豆一路看涨,曾经有心机的庶民试图用豆泡水多换些油,结果是被送去修水渠。

虽然现代社会对油避之不及,可他却是生命的必须品,这种新生的豆油价值不只在调整饮食结构, 还可以让普通人多一个收入进项, 把富人的余粮调动出来, 优化社会资源, 使得这普通的豆子有了有了推动经济的强大能力,能让普通人生活得更好。

“麦和豆今年的播种面积都增大的厉害, 豆子不占上田, 就是给冶粟内史添了不少麻烦。”相里云带着严江走在渭北河岸的大片麦田里, “以前都种粟米, 均输只一种,如今有豆有麦, 收赋便恼人得紧。”

“他们会习惯的, ”严江微微一笑, “豆浆豆腐都做出来了吧?”

豆子对水和肥的要求不高,唯一的麻烦就是不好消化,煮得熟透太废柴禾——哪怕在现代社会,电压锅都对“豆蹄筋”划出了了最高的独立档位,可想而知它的厉害。

要是吃下一碗没熟透的豆饭,那这人至少半天都得是废的。

“做出来了,”相里云傲然一笑,“都不是多难的东西,只是这些也都是富人的吃食。”

普通人哪吃到这些。

严江微笑道“少府的磨坊开了多少家了?”

这几年,少府对开磨坊和出售农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水边的磨坊,投入低产出高,为国增加了大笔收入,而在秦王连灭四国后,他们已经准备把磨坊开到赵燕韩魏之地里,只是那边的小麦种植还没有蔓延过去,但这阻止不了他们,尤其是各地郡守们,已经开始准备在自己的辖地引入种植冬小麦了。

相里云报了一个四位数,得到严江夸赞,两人又走过一处堆肥之地,做为咸阳的三埔之地,关中对堆肥之技推广的最是厉害,这几年又有郑国渠相助,关中爆发的粮食有力支持了强秦开拓疆土。

“快要征兵了,这边的牲口够用吗?”严江看着不远处一牛耕的妇人,皱眉问道。

“至少关中够用,”说到这,相里云轻嘶了一声,“你都不知道,那个张良……”

“张良怎么?”严江好奇地问。

“你推荐他开辟商路,倒真是有眼光,”相里云有些吃味地夸起那少年,“他也是能说会道的,不但拉起了队伍,还在南郡和北地都有了大批人手,今年关中的牛马,有一半都是他供来的,南郡越人的茶叶产量日增,供应关中,因为这事,乌氏兄弟找我闹呢。”

财帛动人心,这南北商路的开通,不但有诸多上层贵族盯着,也有六国与南北两地异族的阻碍,在这么巨大的压力里,那名为张良的少年却游刃有余,一两年的时间,就打开了两边局面,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贵族富户参与其中,如蜀中的巴寡妇,魏地卓氏,韩地白氏。

严江轻笑出声,这当然没问题,这可是张良啊,年少周游六国故地,可以跑到南朝鲜打个来回,更能差点要了秦王的命且顺利逃跑的张良啊,匈奴与南郡越人的一点麻烦,对他来说都只是成长路上的磨砺而已。

“他怎么拿下越人的?”严江又问。

“南郡黔中郡皆多山少田,湿热厉瘴盛行,却是天然的产茶之所,”相里云轻蔑道,“越人缺粟少盐,明明可以一袋粟换一袋茶,他偏偏提价三袋,弄得诸多茶商没钱赚,若不是有你做靠山,早被撕得渣都不剩了。”

严子虽然不入朝为官,但他在秦王心中的地位,大家都心照不宣的。

是这个理,严江想着后世按一两茶至少换十斤米时代,笑了笑“那南北商路可有了?”

“自是有了,南郡称为茶道,北地称为马道,可供骡马通行,沿途亦有不少小村聚集。”相里云身为少府官员,对这些如数家珍,“待他功成,至少可升个太仆治下骡马官吏做做。”

严江微微一笑“他的功,可不在这茶马道上。”

相里云一愣,迷惑。

严江轻笑道“他的心不止这些。”

只要张良心中还有大志,便不会只是大南北两地做生意,两边的虚实情报,才是他最该了解,并想立功的,大秦这条船,上来了,可没那么容易下去。

思及此,他心情超好,撸着花花继续去找楚里的漆匠。

他这些天在这些漆匠处收获很大,楚地喜欢一切美丽的东西,所以对矿石颜料的开发非常熟练,不但有石青、石绿、朱砂、雄黄这些矿石颜料,还有黄土、白垩、赭石、贝壳这些土质颜料,够他用来绘画了。

相里云就没去了,漆有毒,漆匠大多生有漆疮,非常可怕,严江去给他们送了些肥皂和清热解毒的草药,讨论了通风对刷漆的重要性,便离开了。

漆虽然有毒,但它太重要了,没有替代的东西,便阻止不了买卖与伤害。

他又观察了咸阳周围的民生,发现独轮车已经差不多成为了常备车,两个轮子的排车也增多起来,田地休耕的少了很多,虽然多年打仗,最关键的是,小孩子是增加了很多——孩子数量的多少,直接反应了一地是否富庶。

若是这种改变会推行到整个国度……想想就很美啊。

秦王的执行力也太赞了。

他愉悦地回到临江宫,把要正要质问他为何这么晚才回来的秦王推到榻上,好好表扬慰劳了一番。

秦王先声夺人地拒绝,不想被阿江就这样敷衍过去,奈何嘴上不想,身体却诚实的紧,不得不在贤者时间过后再问这么主动是不是又想跑了。

严江本想说是,但求生欲让他果断改口安慰“新婚正当时,我怎么会走呢,王上你多虑了。”

其实就这几天的感觉,打架这事嘛,似乎比作死更能感觉生命的意义,体会直正的活着,就这么走了,严江还是有点舍不得的。

秦王看穿他的言不由衷,神色不悦“山尚有陵,江水无竭,阿江的誓言,倒是说得随便。”

严江脸一红,于是保证道“至少王翦将军出兵之前,我不离你便是。”

那至少还有半年,秦王略满意,按着阿江亲了一会后,精力十足地起身批改未完成的奏书去了。

严江抱着花花,突然被什么硬物嗝到,拿起一看,是秦王衣服上的血色凤形配饰。

他转头看着秦王坐在案前光滑健美的脊背,微微舔唇,摸着似玉非玉、入手温润的配饰,一时居然认不出这是什么石头,却他一种熟悉和血脉相连之感。

有些疲惫的他拿着配饰休息,战斗就很费体力。

莫名做了一个梦,梦见的死前自己的血与悬崖下石刻上的血迹混合融入,还有迷茫中一声清晰高昂的凤鸣,声动九幽,有烈火在身上燃起……画面突又一转,他挂着配饰,淡漠地走入熊熊烈火,剧痛与焦灼充斥着血肉,灵魂中却毫无逃离痛苦的**。

猛然惊醒过来,看到秦王拥着自己睡得正沉,眉目之间都是自得,严江刚想幸福地回味一下就看到——换了号的陛下,还在夜战奏书。

严江把头搁在秦王胸口,突然就想去知乎挂个提问“有个工作狂男友是什么体验”然后被自己逗笑了。

其实,隔着两千两百年,能遇到他,挺好的。

楚国又不会跑,先陪陪阿政也好。

三日后,咸阳官道飞扬的尘土中,李信骑着马,垂头丧气的回到了都城。

他身后跟着副将蒙恬,还有十数名都尉,整只部队仿佛焉掉的茄子,毫无生气。

正赶回咸阳述职的狄道侯李瑶看着儿子的模样,这位中年男人等了他一天,却没有如往常那般苛责儿子,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只是万不可气餒,陇西李家两位彻侯之爵,都可以给你练手,不是什么大事。

李信抬起头,他低声道“王上手下才俊无数,不会再给我机会了。”

他跟随王上多年,再熟悉不过他的性子,失败了,他的就会换人,更何况是损失如此巨大的失败。

李瑶微微摇头“你虽有过,但此次,过不在你,二十万灭楚虽不可能,但大胜几场,却依然可期,只是为父也未能料到,这后宫之事,会将你一个带兵之将,也卷了进去。”

李信一愣。

李瑶遣散左右,将最近的事情一一讲给他听,让李信一时目瞪口呆,但若这是真的,那做为背锅侠的自己,就更没有翻身之地了。

这岂是一个惨字了得?

那模样让李瑶看得心烦,一脚把儿子踹开“精神点,否则怎么去求情?”

李信无精打采道“王上不会听人求情。”

那可是秦王,一意决,就无改。想到自己以后只能老家种国,他才会那么绝望啊。

“你这蠢儿!”李瑶气得不行,“谁说他不会听了,你这不是还有个好门路,可以去吹枕头风吗?”

“哈?”李信一脸茫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