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秦皇 > 第152章 人生

秦皇 第152章 人生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38:14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代地地动的事情已经过去一月, 各方的消息开始渐渐汇总。

秦王拿到的消息严江也看了,出乎他意料的是, 这次地动影响并不大。

震的动的地方在代地靠向太原方向,吕梁与太行靠近的深山之中, 代地虽然受到损失,但影响并不大, 牛马尚在,只是塌了一些年久失修的泥草房屋。

“放下心了罢?”秦王政转头看他一眼,淡然问。

严江神色沉重地看着他。

秦王原本带着数分悠闲的神情也渐渐严肃起来,正色道“还有问题?”

严江拿出地图,在代地与赵国故地间轻轻划过,思考数息, 才缓缓道“这次不算, 还有一次。”

历史上那次, 是将李牧在代地数十年经营毁于一旦, 这点小损失,完全达不到史记里记载的程度, 但地震是有地震周期的, 一个地方发生大地震之的前后, 周围都会有一些小震出现, 所以这次地动,很可能就是大地震的前兆。

“还有?”秦王眉心微蹙, 他暂时并不想动代地, 赵嘉在此地, 既可抵挡匈奴,又可消磨赵国残余之力,若是动出来,他还得分兵前动防备匈奴,影响对楚齐用兵。

“不错,若我所料不错,便在今明两年,此灾必波及赵地南方,应当早做准备。”严江指尖划过赵地一圈,“至少,备些救济粮草。”

秦王凝视地图数息,摇头道“六十万大军对待数月,关中粮草已然耗尽,魏地粮草亦所剩无几,如今余粮多是自蜀中而来,王翦用兵不知几月,无法调集。”

这就麻烦了,王翦用六十万大军在楚国边境搞了八个月基建,这种恐怖的消耗如黑洞一般吞噬着秦国余粮,若不是灭魏国赚了一波大的,光是这些军需嚼用,就能把治粟内史和丞相逼疯。

严江当然也明白这点,他更明白王翦和楚国的对待还要近半年的时间,到时不但要吃空河南一带的粮食,蜀中的肯定也跑不掉。

那么,现在的问题便出来了,灭楚之计不容更改,想要多的粮食,得从哪来?

秦王对赵国会饿死多少人并没有多少感触,对他说,庶民的多少,都只是数字罢了。

不过看阿江苦恼的模样,他还是劝慰道“不必心急,若真有大灾,吾便开放山川林泽,以猎代赈,总能过得。”

严江不觉得在这个野兽密度极高的时代用山林能救到多少人,所以他只是继续看着地图,想着有什么办法,能挽救一点,如今关中、南郡、魏韩地的男丁几乎都集中在战场,明年粮食减产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指望明年的粮食也是不现实的。

找齐国?

对啊,这齐国安宁七十年,有钱有粮,去买一点应急问题应该不大……

于是严江伸手一勾王上脖颈,轻声问“少府可有余钱?”

秦国财政是分两拨的,一是治粟内史收的田赋、各地刑罚收上来的罚款做为的国库,国库支付军队费用和官吏财政。国库因为王翦这场世纪大战肯定被掏空了,还有一个少府做为秦王的私房钱,国家收的人头税、商税和山川收入,以及这些年造纸炼铁的费用,都是归少府所有,用来供养君王出行和宫廷建筑开支。

秦王愕然数息,转头看阿江时,神色里便带了数分小心“……略有。”

“略有是多少?”严江温柔地追问。

秦王微微抿唇,与阿江四目相对数息后,败下阵来“三十六万九千四百余金。”

这是他的全部私房钱,但没办法,谁让这其中大半,都是阿江赚来的。

严江眸光瞬间亮了起来“王上,可否去齐国买粮?”

他虽是问,但语气里,商量的余地并不大。

秦王政略略拉开了一点距离,纠结数息,终是点头道“便买十万石罢。”

严江飞快盘算,如今的粮价是的百钱左右,一金为六百钱,十万石大约是一万六千多金。

秦制一石是三十公斤,十万石也就3000吨,一个劳动力平均每天的粮食粟米消耗是三斤,不过普通人只能维持生存的话,一斤粟也差不多了,那么十万石够十万人吃……一个月?

“太少了些。”严江坚定地看着秦王,仿佛看着一个不愿意给老婆花钱的渣男,“当买三十万石。”

秦王于是立刻解释道“非吾不愿,只是粮为军用,连灭五国后,齐王建便是再蠢,也不敢轻出粮草,再多,齐王便会的起惊惧之心,直接拒了。”

这说的也有道理,如今秦楚百万大军僵持,齐国早就瑟瑟发抖了,帮楚国吧,楚国和齐国那可是大敌啊,齐王爷爷就是被楚将扒皮抽筋而死的,两国这些年虽然无大战,但小摩擦那是年年都有,再说了,万一楚国赢了,齐国这小胳膊腿,担不起惹秦国的代价啊。可帮秦国吧,那是万万不敢的,楚国一灭,他真能好?

所以,严江烦恼了,但他不愿意轻易认输,坐在桌边生生看了地图一晚。

秦王都困到换小号陛下,落在他肩膀上陪他看。

终于,在天亮时,严江猛然一拍桌子“我想到了!”

肩膀上正准备打瞌睡的陛下一时被惊动,一个没站稳,掉到桌案角上,把头都撞出一个包,鸟眼一闭,直接换了号。

严江急忙又亲又吹,听心跳翻眼皮,确定陛下没事后,这才在秦王生气的眸光里上前,柔柔地亲了一下“王上,你有没有兴趣玩玩‘军囤’呢?”

秦王政漠然地看着他,依然不悦。

严江微微一笑“军需耗费甚重,但仗却非日日皆有,人力徒耗,不如在驻地耕种开荒,以军养军,如此,则军种一石,抵得庶民种二十石也。”

他每说一句,秦王眸光便亮上一分,等说完时,不但怒气全消,本人也激动起来,起身来回踱了数步“不错,军粮运送毫费粮草甚多,若边军开垦耕种,不但扩种土地,亦能稳定军心,减少耗费!大善。”

严江当然知道此计之善,后世军屯之制用了两千多年,从曹操到tg,都是自动手丰衣足食,如果征百越也是用这种锄头方式打过去,根本不会把帝国经济拖垮,关键是秦王心太急。

唯一麻烦的事情就是这种事情会造成土地兼并,不过这种后遗症,一时半会是看不到的,再说了,土地兼并在没有工业换代时是根本无法阻止的,也不算什么新鲜事。

“只是……”秦王虽然对这计甚是喜欢,但他的意志依然是清楚的,“王翦之军,却是不可用。”

大战随时会来,怎么可能的让军士前去囤田,万一楚军攻来,岂非弄巧成拙?

严江笑道“王上,不如将此计告知王翦将军,他心中自然有数。”

秦王闻之,甚觉有理,便起喻令,让信使交到王翦手中。

……

王翦将军收到信后,长满皱纹的老脸顿时泛出慈祥的笑意,宛然一个农民伯伯。

然后,他招来了李信蒙恬。

李小将如今非常沉稳,默然等待上司吩咐。

王翦笑眯眯地将他提升为左将军,让蒙恬交出骑兵两万,给李信统领!

李信顿时大喜,强忍着愉悦行礼叩谢,保证不负将军托付!

王翦的微笑还是一派慈祥,吩咐他用军马耕作开垦,务必要在入冬前种冬麦千顷,且不必担心天气,平舆比关中靠南,入冬也晚些,此时耕作虽晚了些,也不是太多。

李信陷入了深深的沉默,数息之后,方才抱拳领命。

蒙恬一点没有失去骑兵的遗憾,反而小心地问道“以军开垦,若被项燕所得……”

“老夫就等他来得。”老将军微笑依然慈祥,温和地说。

十日后,数十里外的楚军大营里,依然是吵吵闹闹。

各地府兵们虽然是楚国征召,但早就变成了各地封君之私兵,楚地口音、风俗差异甚大,更让麻烦的是这其中,还有一条复杂的鄙视链。

屈景昭三家的府兵在鄙视链的最上流,他们加起来有近十万人,衣甲最好,时常还有封君的私藏加餐,在引发械斗后被项燕严禁了这种开小灶的行为,从此看其它乡下杂兵们就百般不顺眼。

项、龙、宋、鲁这几家外来封君的子弟人数最多,每家皆有两到三万,但最被上边的瞧不起,战斗力却是最强,也最听项燕指挥。

其它只有一两代,由主家分出小封君们大多只有千来人的队伍,衣甲全无,武器低劣,多是木质石头属,还得项燕为他们换装,所以处于鄙视链的最低端。

再加上各地语言不同——湘地的自认正统楚音,鲁地口音偏齐国,南楚的多与越人杂居……

这样复杂的军队里,项燕每日光是处理内部的声音,便要花去大半时间。

就在这样的时间里,他收到了消息。

“王翦以军队在平舆城外开荒种田?”项燕整个人都惊了,“他是真准备在楚地住下了?”

“将军,他们如此轻而无备,可要前去袭击?”项荣跃跃欲试地问。

“不可,”项燕眉心深深皱起,“王翦用兵奇稳,这定是诱敌之计,我等不可中计。”

“可如今已是深秋,如何还能耕种?”项荣不解道。

“平舆本就是粟稻两种之地,”项燕眉宇间有掩之不去焦虑,“而秦国所种冬麦,正是秋伯夏收,则收获不差,自然可种。”

“他可种,我们也能种,”项荣傲然道,“将军,不如我们也耕作?”

“如何耕作?”项燕无奈道,“我军不懂冬麦耕种,而此时种稻早已经过季,想种也得等明岁,再者……”

他眉眼间傲气勃然“待秦人等耕作完成,这粮草,归秦归楚,尚且是两说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