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秦皇 > 第155章 两军

秦皇 第155章 两军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38:14 来源:就爱谈小说

离开为护秦王而戒备深严的陈城, 在军营里,严江终于能有些空暇,重金收购老鼠, 做成肉干,然后存成鸟粮, 脱离了陛下成天与鱼为舞,营养不良的窘境。

陛下则希望阿江回到陈城, 和他好好商量驿站的细节,奈何严江对这个也是半罐水,知道的一点干货没说几天就用光了, 剩下的事情, 就要秦王自己去揣摩应对了。

但好在秦王从来不畏惧挑战, 他的本质和严江是同一类人,不搞事做事就浑身无聊,了无生趣, 越麻烦凶险的事情反而越能激发他骨子里的凶性, 绝对头铁地怼到底。

更何况秦王的基建能力, 他要是在历史上认第二, 没人敢认第一。

严江甚至已经在思考,等他弄完一统,要给他捶个什么惊天动地又易于修建的奇观,安抚他旺盛的精力, 免得他乱来。

王翦在知道严江过来之后, 带着他去巡逻了周边的军事舆情, 这一路上,只见士卒吃饱喝足,面色红润有光,而在闲暇之余,为免士卒搞事,王翦在军中大开运动会。

先是训练抛石头,用秦墨赶制的小型投石机,抛的最远的人,每天都可以吃到肉。

然后是跳高,一米七的跳高杆,谁要跳过去了,每天也可以吃到肉。

而王翦自己每天都巡查营垒,每天都下军队食堂和他们一起吃工作餐。

普通秦军的餐并不好吃,他们有两种军粮,一种是用粟米加豆子、麦粉炒熟后磨碎,加上水和一些盐做成“粮砖”,再晒干储存,名叫“糗”。一种是直接吃粟米配酱,这后者是有给有任务的士兵吃的,最近大家都在歇着,所以多是吃得前者——毕竟麦粉和豆不如粟米易存放。

严江跟王将军尝了尝,感觉像吃沙子,还有股霉味,非常难吃。

然后他思考了一下,觉得可以改善一下饮食。

榨菜是不要想的,一是这年头菜的产量超低,有地大家都种粮食了,一般是采野菜和吃大酱。

但是有一种东西,严江拿了一袋麦粉,发酵之后,加了些酱,滚成半米宽的大圆饼,放在灶上烤。

王翦知道严子素有奇能,没继续巡查,而是让军中炊卒在一边好生学着。

严江烤好大饼,分发众人。

很香,有嚼劲,但王翦还是有些不解“馒头烤饼军中皆会做,但易坏难存,战机万变,糗易带易食,做饼耽搁时间,无甚大用。”

“谁说耽搁时间的。”严江轻声一笑,又拿没怎么发酵的面烤了一饼,还有有一存厚,两尺宽的大饼,只是这次,烤的干得有些过头。

王翦只是咬了一口,便捂住嘴——他这一口老牙,差点让这东西给崩掉了。

蒙恬也差点崩到牙,一时看饼的目光都有了几分不可置信,左右一看,他突然拔剑对着大饼一砍,乖乖,他那锋利的青铜剑只在饼上留下了一个印子。

“次卿,这是饼?”蒙恬惊到,“这分明是盔甲啊!”

“不错,此物就名锅盔。”严江以指转饼,笑道,“此盔可食,放一月半月亦无坏。挂于胸前,更可挡得刀兵,一物两用,岂非快哉?”

“如此竖硬,如何食之?”王翦听到放一个月也不会坏时,眼睛不由一亮。

糗虽易放,但也只能放个七八日,遇到阴雨之日,更易霉易坏,若这盔饼当真如此能放,对行军且是大大有利了。问题是这盔饼这么硬的话,怕是士兵啃下来之前,已经被饿死了。

严江微笑道“可放水中煮之,或以水泡之,能食。”

王翦吩咐左右“水来。”

于是有人端上两罐水,一者用兵戈撬下两块,泡煮于水中,水煮只要了片刻便软化可食,泡饼则要花上半刻时间,但只要软些,亦能食之。

王翦将军认真将两块饼子都吃了,对其非常满意,对严次卿和颜悦色地道“此粮能做军粮,老夫谢过严卿所赐之粮,待会便向王上请命,为您表功。”

小麦在关中已经大面积种植了,可是军粮如今还是以粟米为主,但若做成盔饼——王翦自认可以用麦代粟,在这场和楚军拼粮的大战中,轻易把他们碾压下去。

虽然——王翦心中门清,以严子之受宠,根本不必他请什么功。

蒙恬则小声地问这盔饼若多发些时间,可否也能存放?

严江表示当然也可以,只是存的时间没那么久罢了,但十天半月,还是可以的。

蒙恬小声谢过严子,说代替大秦军士谢过严子放过他们牙口了。

严江微笑点头,说不必谢了。

然后他不经意地道“若觉得盔饼携带不便,我在西方亦见过主妇将盔饼做成棍状,不但易于携带,还可做武器将窃贼打死,泡汤亦不用撬开,泡上一端就可。”

欧洲黑面包,能吃能战斗的强大武器,不传播一下太可惜了。

周围将士想像了一下自己挥着棍饼打死敌军,然后用沾血的棍子泡着热汤吃饭的情景——一时间皆面有菜色,蒙恬更是对每天要面对大王与严子的弟弟蒙毅充满了同情,遇到这么能来事的两个大人物,阿弟的日子该是多么坎坷啊!

但毕竟是好主意,蒙恬还是面带微笑与感激,谢过严次卿的大计。

严江又说不必谢。

然后,两拨人各自还有要事,和严江深情款款地告别。

严江于是离开大营,又去了看望了不远处的李信,他忙了快一月,终于道别秋播,领着士卒开渠蓄水,为麦苗春日的反青用水做准备。

这位帅小伙仿佛看破红尘,见严江前来探望,只是将手中的锄头在手上转了个圈,一插,立在旁边仿佛一杆长枪,抱着胸看他“这军囤之计,定你是想出来的罢?”

严江微微一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事真不怪我啊,信弟~”

李信冷哼一声“少说歪理。罢了,楚国粮草欠收,等到来年,必然前来袭击,总有我立功之时。”

“但你能沉下心来种田,倒是难得啊。”严江绕着他转了一圈,看着他一身麻衣短打,却依然英姿勃发的模样,夸奖道。

“总有用得到的时候,”李信白他一眼,拿起锄头,继续和士卒一起挖水渠,“还有何事?速速说来,我忙呢,快下雪了,到时土更难挖。”

严江看着他一脸佛系的样子,笑了笑“想不想去楚营转一圈?”

佛系李信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这得王将军同意。”李信矜持地道。

“放心,我去说,一两天就回来。”严江只是好奇,这对持快一年了,楚军如今是什么模样。

陛下爬起来时,看到阿江说出门几天,去楚营转转,很快回来的纸条。

它就知道!

它就知道自己这国境四方都关不住这条江!

于是起身,它在寒夜里艰难地舒展翅膀,向着楚军大营飞去。

秦楚两军对持于汝水河边,相距不过二十里,它片刻就能来回,寒夜的天空乌云密布,寒风伴着细小的雪花洒下,却丝毫不能阻挡它的视力与听力。

做为猛禽,它可以轻易看到千米之内的细小事物,还可以听到一公里的声音,飞在天上,就能听到青草里老鼠穿行于草地的声音。

当然,也就能在楚**营里,飞上几个来回,在还亮着的营帐里听一听,就知道阿江在哪里了。

楚军营垒要比秦军混乱的多,各帐里多有碳火,缩在其中发抖,巡逻的卫士们也大多是身着单衣,面色青白。

两相对比,猫头赢心中满满都是不屑。

很快,它在军营中心附近找到目标,无声地落到帐上。

“屈家粮草告急,前日父亲亲自去信于王上,王上出面,景氏才给出粮草十万石,但也仅够大军十日之用,”帐里传来项荣沙哑中带些焦虑的声音,“先生可有法子?”

“那诸封君是真的无粮,还是有所隐瞒?”严江缓缓问。

“屈家是九世封君,岂无积蓄?”项荣顿了顿,又苦笑道,“只是四十多万大军,粮草嚼用何其多,这般耗费,让屈氏不知何是头,自然有所保留。”

“是此理,耗费如此之大,屈氏自然心中焦虑,”严江点头道,“但唇亡齿寒,屈氏非是不愿,怕是,想要有所得罢?”

“不错,屈氏以景氏不助军用为由,想要景氏拿出中大夫之职,”项荣怒道,“都此时了,各家各族却皆有保留,不愿拼尽全力,还对父亲用军各种中伤,简直都是蠹虫!”

“这却是难了。”严江叹息道,“且让我想想。”

“拜托先生了!”项荣感激道。

严江点头,将他出营帐。

看他远去后,这才叹息一声,走入帐中。

李信看着这与他年纪相仿的少将军,嗤笑了一声“你为项荣做谋士,还真是亏了。”

这大骗子,要是去给楚王当臣子,怕是要不了几天,就像郭开一般把整个家国都送出去了。

“楚军这冬天,有些难过啊,”严江沉思道,“楚军多为南人,冬衣甚少,若要越冬,衣棉皆不能少,大为不利啊。”

南方楚地炎热,衣着多为丝麻,出兵更多是秋季,衣中多塞芦花稻草,没办法,禽羽太扎人了,而且鸭鹅羽毛大多都是军用,来做箭支,普通人过冬,除了碳,就只能靠抖。

说到这,他摇头道“楚国,终是老了。秦,却正是壮年。”

当年楚国被商朝人从山西一路撵到河南,贴着周文王建国之后,便一心想要摆脱蛮夷之名,然而,在中原诸国都郡县集权之后,楚国却最守旧地照着周礼过日子,没救了。

李信正要说话,便见一只胖鸟儿掀帘而入,傲骄地扎进严子怀里。

陛下很满意,阿江又在夸它了。

便见严江微微一笑,说了句这是险地,然后打开门帘,把猫头嬴扔上天空,放下帘子,拍了拍手上的细碎的雪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