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秦皇 > 第47章 风姿

秦皇 第47章 风姿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38:1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见那边气氛僵持, 李信有些茫然, 捅了捅蒙毅,低声问“那个同床在旁, 流行四方,是个啥啊”

蒙毅小声回他“让你不读书,在骂严卿是迷惑君王的奸佞。”

李信瞬间不悦,撸起袖子,准备阿江说完再去让个乱骂人老头知道什么是暴秦。

另一旁, 见韩非生怒, 严江只是微笑,却未生气,只是有些遗憾。

韩非出身战国末年, 这是一个诸子百家最后的辉煌年代, 这时代的能人异士不计其数,皆想将自己的才华推销给君主,最好以达到裂土分候的最高成就,而作到这一点, 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能言会道。

韩非推崇的商鞅当年三见秦孝公,第一次说帝道,第二次说王道, 听得秦孝公打瞌睡, 并且对推荐人说了一句浪费我时间, 最后机会商鞅换了霸道之说, 终于推销成功,名留青史。

但可惜的是,韩非没这条件,他天生口吃,不善言谈,又不为父王所喜,再是发愤图强,没有施展的机会也无可奈何,因此他的学法里有很多偏激之处,而且正好中了秦王政的心思,所以才有那“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得恨矣。”的感慨。

想到这,见韩非就要甩袖离开,严江淡然道“先生成为法之大家久矣,小子求问,法、术、势,何者优先”

法术势,就是指“法律”、“权术”、“势力”,是法家在战国时期执政变法的基础,法家的前辈们一般都是必修其中一科,其它选修,比如商鞅重点施行“法律”,申不害施政重“权术”,而韩非是三科同修,成绩都很好,在他韩非施政纲领里,认为法术势一个都不能少,要求三种都要抓三种都要硬。

听到对面谈及自家专业,韩非眉间略有一丝高傲轻蔑,淡然道“法术、一体,本、不相分。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

结巴只是让别人听起来头痛,但他自己的思路非常清楚,就是说君王要用权术御下,也要用法律约束,要以“以刑止刑”,只要法律严厉起来了,能威慑庶民,那犯法的人就少了。

“那请问韩子,若有征发民夫九百,路遇大雨,误期,当斩,夫于其中,应如何”严江一口将大泽乡起义原因扯出,这是秦国后来爆发的最大炸弹了。

你带人去服摇役,但是遇到大雨不能按时到,误了时间按律要斩首,你怎么办

韩非微微皱眉“我、闻秦律,因、天雨失期,免罚。”

是天气原因不罚秦律是这么说的么

严江想了想心说这和历史记载不对啊,但又一想,秦二世那时杀光了重臣,律法会乱也是可能的,当然更可能的是这只是陈胜胡说。

“天雨不可证,吏者强罚,夫如何”如果你证明不了是天下大雨,人家硬要定罪,那怎么办

“举告于官。”韩非道。

上诉你确定不是搞笑严江便只是微笑“就如此”

韩非脸色渐渐更黑了“雨天失期,乃未早出,戮而警之,后者少有。”

下大雨被阻是没有早点出发,杀了做为警告,以后大家就都早出发了,不会再耽误。

严江脸上的微笑便扩大起来,也没追究他能不能说到做到“公子出身高贵,自然知晓大义,那你可知匹夫遇此情景,当如何”

韩非看他,不语。

严江目光微凛,便一口说出“匹夫曰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时间,在场诸位王侯将相之种皆眉头紧皱,神色凛然,有种被冒犯的不悦感,连蒙毅和李信都交头接耳讨论回去把刑律再多看看。

韩非更是目露沉思。

严江当然知道他说这句话何等大逆不道,不过这一路上回来,他君都弑过了,哪会怕这些,再者又不回秦国,难道还怕秦王治罪么

就是要等韩子自己思考想通,这位的学识与商鞅一脉相承,都是以严法苛庶民,严苛到什么程度呢秦法里有这么一条“因为懒惰而贫穷者,全家为奴”也就是说现代的月光族御宅族或者卡奴们,在秦朝通通是要被拉去修长城的。

秦人习惯了用军功来抵消这些罪名,这些年都得过且过勉强忍了,可六国庶民们看到这条时估计都是满心满脸的卧槽了,而且六王毕四海一后,战争数量暴减,军功要赚起来就超难了,刑法却还是严苛如往昔,日子就难过了,一个不小心就去修陵墓长城阿房宫,这哪受得了啊。

韩非毕竟是大家,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理念,深思数刻,便又提起秦国因重刑重法而强,乱世重法,理所应当。

严江最担心的就是这点秦王虽然杀了韩非,但把对方的理念几乎全用去了,什么不能亲近周围的人,去五蠹,防八奸,结果就是死时孤寡一人,大权旁落,更重要的,入秦后,韩非死掉了。

韩非是非常适合制定刑法的,他有一个优点,认为事物是发展的,不时时代用不同的法,法也应该变化,然而他死后,他申张的“法”之观点自然也就没法随世而易,而秦王拿了到自己需要的内容,便默许李斯杀了韩非。

后世都说李斯是嫉妒师兄才华,怕被代替了自己的地位,所以才会在韩非惹怒秦王后,悄悄去毒杀师弟韩非,惹得后来大乎秦王后悔。

可来了秦国这么久,有一点严江是敢肯定的李斯要真没有一点指示就去杀了韩非,秦王政绝不会留他的人头到天亮,而且后来还表现出一副后悔的模样,可能是真的吧

秦王需要韩非的理念,但又不能让人知道他接受了哪一部分,毕竟五蠹八奸这个范围太大了,杀伤力太广,知道后会引起“五蠹八奸”的防备。已经知道该怎么做后,留下韩非会是一个隐患帝王之术,帝王知道就好,有你在,那其你岂非能猜到的所想这是一个帝王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所以,杀了韩非,没人知道他接受了多少,也没能会揣测他的思想,很完美。

当然,严江知道这都是自己的揣测,但不妨碍他把韩非的观点打磨地圆润些,就当是为将来一统后庶民的日子好过一点。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辩论了一晚,蒙毅李信开头还硬着头皮听了一会,过了一会便头痛欲裂恶心反胃,忍不住就想退避,李信看那猫头鹰听得津津有味,精神百倍的模样,一时对自己的智力都产生了怀疑。

这些话难道简单的连鸟都能听懂了吗我连鸟都不如

那个以人为镜以史为镜的什么东西啊,那个庶民的所得多少与大秦强盛有什么关系啊还有商法,商人要什么法,重税苛之不就行了么,还有什么生产必需吗以及轻徭薄赋和“以工代薪”是什么东西啊

蒙毅觉得这些可能有点不一般,坚持着听着,不懂先记得,觉得以后可能有用,李信已经悄悄躲出去了。

严江主要是想告诉韩非,法理情都是社会稳定的要素,不能一门心思只看上层,重赏、重罚、重农、重战都是应该的,但是要考虑民力的承受能力,社会的运行负荷过大,那国家会自动崩溃,生命自己会找出路,天道召彰,便在于此。

韩非能成为法之大家,接受能力是极为强的,起初还有几分不以为然,但在细想之后,又发现这些理念触及了他太多朦胧不清的困惑,一时间竟然有些痴了,先前的高傲早就荡然无存,只是很快,他又懂了对方说法家之说会强秦灭秦于一身的理由即重刑苛法、法术势尽皆决于君王,若是明君还好,若是昏君也能支持,若是暴君一时心中纷乱。

听到后来,韩非也感慨道变法之一道,应因地制宜,周全打压各方利益,而非如他这般日日指望国中君王突然英明,自己想通,若早些年遇到严卿,他必然以国士之礼求其入韩变革,可惜天命在秦,您这样的人,竟然也出自秦地。

这便是要进入商业互吹的时间了,两位思想很超时代的人物碰撞出了历史的火花,严江其实是略有心虚的,因为他的思想是在历史演变后的倒推,就好像给个答案再分析怎么会这样一样,是有点马后炮的,韩非则是那种可以看穿历史迷雾,抓住时代脉络的思想家,或许他看得不是那么清楚,或许会有错误,但这都不损他思想的伟大。

在后世,韩非的理念对历代王朝都是处于一种指导地位,“依法治国”虽然被儒家魔改了不少,但本质是没有变的,是后世君主**的理论根据,只是名声不被后世主流的儒家推崇而已。

终于,严江也说得没什么好说了,也对这位大家十分钦佩,他爱国忠韩自是不说,且十分能接受新理念,能辨别对错,绝不强辩,若能多知些底层社会结构,绝对可以把自己的学说再进化一次想到这,他就觉得不虚此行。

于是两人告别。

在猫头鹰漆黑的瞳孔里,两位不世之才悠然起身,同时向对方行礼,极为尊重,一时竟然有些躺在名家海洋里的窒息感。

严江送韩非出馆,门外自有卫卒送他回别院,他这才回头抱起了陛下,走到还在苦思冥想的蒙毅面前,准备告别。

“等等你别走”蒙毅这才惊醒过来,抓住他的衣袖,神色复杂地道,“大王让我带、带一件东西给你。”

“哦,什么东西”严江有些好奇了,这秦王不但没抓他,还让人带东西给他,这么笃定他会回秦么谁给他的自信啊

“这个,天色太晚,已是午夜,库房人都睡了,要明天才能给你,”蒙毅神色更加复杂,“不如歇息一晚再看如何”

“嗯”严江上下打量着他,“不是想拖住我吧”

“这是韩地,我还能绑了你回去”蒙毅叹息道,“不是什么大事,是王上的私信,明日再看吧。”

严江觉得有些不对,但还是点头同意了,他也不怕蒙毅绑他回去,他有的是办法脱身。

于是回了别馆,还点香让花花从窗外跑来戒备。

见时间已经是晚上三点,他点灯记录了今天的一些见闻,一抬头,便看自家爱鸟还在案前,目不转睛,在灯火下,那卡姿兰大眼睛里仿佛有星星一样,正在啪啪地掉。

“怎么”严江莞尔一笑,伸手在对方尖喙下轻轻一抬,“宝贝,被我风姿迷住了”

温暖的灯火跳跃,照亮他半边脸庞,朦胧氲氤,眉目间若有微光。

优雅璨然,风华无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