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秦皇 > 第56章 才艺

秦皇 第56章 才艺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38:1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这几日, 严江与赵嘉的感情看起来日益地深了。

因为两人都不怎么出门, 全在府里聊天赏物了。

作为曾经的太子, 他的府上奇珍无数,哪一样放千年后都是要请一串专家来研究的高级宝物, 很多东西甚至已经有精密的齿轮传动结构, 据说是自鲁工匠地而来。

鲁地就是鲁国所在, 曾经以大工匠鲁班闻名诸国, 可惜鲁国被灭后,优秀的工匠四散逃亡,被他收罗了几人。

严江见了这几人, 问了几句原理想讨论,但这些人皆不愿意提及自家技术, 说是只传子孙, 不予外人。

他也没强求,便又和赵嘉提起赵国的诸事,终于问及他为何如此清闲。

原来赵嘉被废太子之位,本是应该立刻去封地代地, 但赵王并不愿让他去。

因为代地是李牧的地盘, 在赵国当将军和秦国大有不同, 秦国只要管理粮草指挥做战,其它事情自有治粟内史与少府代劳,赵国则需要全知全能, 不但要管理地方, 还要能在朝堂上拉拢势力以获得军需粮草、结交上下以得兵卒, 如果能再知晓赵国的内政治理,就是一个合格的赵国将军了。

可以说,秦国当将军的难度是1的话,赵国当一个好将军,那难度就要乘以5。

所以李牧经营代地三十年,已经是代地无名之王,手持十万大军,其本身便有赵嘉交好,若是两相勾结,后果难料,是以赵国只是给个头衔,并没有让他就封的意思。

封去其它地方吧,又离邯郸太近,还不如放在眼底,免得生事。

这样一来,赵嘉便被因在邯郸,进退不得,知道如今已被忌惮,诸世家大族见他大势已去,观望居多,并不敢来相见。

连他手下的门客也看出这位主公要凉,都各自离去另寻他路,留下的几个都是剑客,无甚作用,是以前些日子,赵嘉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

为避免麻烦,所以他出门也甚少,只是每天与严卿交流声乐民俗,北地风情,便算是打发时间了。

“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赵嘉的娓娓道来,让严江知道了五音其实不止五音,还是七个音阶,只是两具变音比较难体现。

两人聊起音乐,严江也提起了西方很多乐器,其中一种叫唢呐的堪称流氓。一吹响所以乐器都会被带偏,鼓都挡不住,惹得赵嘉十分好奇。

赵嘉还提起今年北方比往日更寒,有不少骡马冻死,十分担心。

严江便投桃报李,给他画了个火炕的图纸,称或许可有小用。

赵嘉十分愉悦,反复感谢后,将纸给了那名叫左车的少年,说他是李牧之孙,这张图给他便合适了。

严江点头,有些可惜这名公子并没有超高的洞察力,对创造发明没有兴趣,在这点上秦王做得就比他好,先前他带来的种子推广,秦王都是亲自盯着的,出的成绩还给他过目,显示自己做得有多好。

终于,赵嘉有些沉不住气了“如今赵国危机四起,燕赵之争已有三年,仍无止歇之意,粮草空耗,又有诸国虎视眈眈,不知先生可否教我”

终于问到正题了么,严江微微一笑“可教又如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话说的太扎心了,赵嘉不由苦笑“若先生有办法,嘉便举荐你于太子迁身前,以上礼待之。”

“这话可笑,你弟弟他都不会听你的,又如何会听我的。”严江淡淡拒绝。

赵嘉面色为难,许久,才低声相求道“我读严氏之学,文彩华章,皆是利民之举,我赵国四战之地,图强求变,是以才想向严卿求利民之举,不知可否赐教”

这话就说的很好听了,我读你的书,你一心为民,教我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办法不行吗

严江不由觉得他说的有道理“那,公子请讲。”

说吧,想要什么

赵嘉突然沉默,许久,他轻声道“为王。”

“我是秦人。”严江幽幽道。

赵嘉凝视他数息,斩钉截铁道“你不是。”

这都看出来了,严江终于觉得小看了这公子,不是因为他有野心,而是因为他居然敢在自己面前说这句话,这分明是看出他轻蔑王权,是如今少有敢于助他的人了。

那是要否相助呢

为什么不呢

严江心中搞事之心蠢蠢欲动,但又强行按住,这可是秦灭六国的最大阻碍,天下一统出什么差错,他就是大罪人了。

秦王灭六国势不可挡,赵嘉挣扎不了的。

“哦,你要我如何相助”严江笑问。

“闻先生有寻仙之术,求先生救我父王一命。”赵嘉跪拜道,“我弟赵迁素来行事乖张,只要父王多此时日,他必会恶了父王,赵国如今危难,现太子非名君之相。”

严江的笑意微微收敛“那,还请公子举荐。”

这么快就要见赵王了么,回到故国不能乱来,就很难过了。

大雪纷飞,今年的冬天甚冷,除了天气,还因为如今咸阳的气氛。

郑国疲秦事败,吕不韦首当其冲,当年是他一手推进了郑国渠工程的进行,后来更是献嫪毐于太后,两罪相加,已被秦王去了相国之位,目前闭门思过,不见外客。

昌平君取代了吕不韦的位置成为相国,这位有着一半楚血的秦国宗室与本地贵族上书秦王,言称外国客卿入秦,皆为本国利益,其中间谍甚多,请秦王逐六国客卿,以正国统,防奸计。

秦王悦书后,并未回应,于是贵族大臣们再度上书,请秦王逐客,有些性急者甚至已经备好了逐客名单,从李斯到张苍,还有一众于咸阳学室中拓印文章的六国士子,都在被逐之列。

城墙之下,高台之上,韩非喝了一点水酒暖身,从高台上走下,不再继续讲解法家学说,来秦两月,他考察了秦地之律,对自己的学说有所改进增减,虽然瘦了许多,身体却更加精神。

“师兄,”一名五十余岁老者微笑着在一旁等待,“你倒是日日不缀。”

“师弟、倒是悠闲。”韩非系紧披风,看向李斯。如今秦王有逐客之意,他有罪之身倒是不惧,这位师弟入秦近十年,好不容易得秦王赏识,怕是要一朝尽输啊。

“我已经上谏逐客书,陈弊逐客之害,王上英明大义,雄才远望,意天下之,又怎会逐客”李斯并不着急,他太了解这位年轻的秦王了,灭六国,怎少得了六国之人

韩非叹息一声,远远望向咸阳宫那高大的宫阙,叹息如此帝王,为何就没生在韩王宗室之中呢

果然,如李斯所料,很快,便有王喻传来的,秦不逐客,不仅不逐,还昭告天下,称秦需六国英才,入秦则为秦人,一概等同视之。

一时间,朝臣皆呼我王英明,至于其中有多少是真心,秦王政从未在意过。

天寒地冻,精致的青铜地炉中,碳火悄声燃烧,秦王正于舆图之前,凝视图画,沉默不语。

其面前,王翦、桓齮、杨端和三位大将静默听命。

其中桓齮神态气势最为霸道,他刚刚从赵都邯郸归来,解了燕国灭国家危,立下大功,相比之下,王翦与杨端和虽有大军出征,却并未得到什么战功,徒然浪费粮草。

“诸将军看,燕赵之争可起否”秦王平静道。

三位将军对视一眼,桓齮首先出例“督亢之地紧要,燕赵必战。”

秦王政目光落向邯郸“既如此,攻邺。”

“领命。”三将齐齐跪下,互视一眼,面露喜色。

邺城乃邯郸的第一门户,拿下此地,隔水便可见南长城,背靠魏国,等于是颗钉子扎入赵国后颈,可轻易直攻要害,王上,这是不想让赵国有片刻安稳了。

“退下罢。”秦王虽下令,但并无喜色,惹得一坐将军略有疑惑,却不敢多问,随即告退。

见诸人退去,秦王政静坐许久,突然伸手,在案前轻拨筝弦。

铮铮纵纵,弦响神清,宛如水滴窗檐,难以入耳。

秦王嗤笑一声,按弦起身,径自出门。

见天高云远,飞雪世间。

“知礼明仪,收六国英才,民以殷盛,国以富强”他轻笑一声,负手远眺望,“即入秦国,便为秦礼秦制,为吾所有,何人可争”

阿江那等眼光,赵嘉那般以声乐小术献媚,能留一时,难留一世。

待这山河共我,六国皆灭,天下何景不可共赏,何乐不可共听出错了,请刷新重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