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养心殿里, 萧明熠一身单薄的寝袍,长发在身上简单的束了一下,腰带也没有系, 露出了里面清晰可见的痕迹,把玩着手里的两枚玉佩, 才对身边的楚鸿远说道“等此间事了,就以这玉佩为信物, 立后昭告天下。”
“那当然是听陛下吩咐。”大将军这会儿吃饱喝足满意得很, 连说话的声儿都懒散了很多“陛下要宠幸臣,那是臣的宠幸不是哪有抗旨不尊的道理,你说是不是”
“你正经些。”萧明熠翻身, 面对面看着楚鸿远“眼下滇南王也已经入了京,按照先前所说, 已经将他暂时扣留在皇宫内,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还有安乐王。”萧明熠看着楚鸿远“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还不告诉我吗”
“其实”楚鸿远望着萧明熠,直接说道“不过,小九不用担心,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我打算将计就计。”
萧明熠“怎么个将计就计”
见他眼里带着一抹忧虑之色,楚鸿远急忙说道“不慌不慌, 索茉儿已死的消息一定已经被他们传到了芜胡, 而且按照滇南王所说的情况来看, 芜胡多半会意味着王妃是被我所杀,到时候边境生乱, 陛下就还按原计划派我出征即可。”
“然后呢”萧明熠看着楚鸿远,追问。
“没有然后了。”楚鸿远语气轻松“然后陛下就等着为臣设庆功宴。”
“楚鸿远”萧明熠没忍住,一脚把人往外踹了出去“到底”
“真没有然后了。”楚鸿远也十分为难“再然后那就看他们要怎么应对, 不过就是一场兵戎相见,放心,在战场上,我还就没有打输过”
然后又急忙补了两句“另外我已经替换掉了安乐王那一批私兵,到时候要上战场我就直接带着他的人去,然后会留下亲兵一批驻守在皇宫,另外还有一批就藏在城外,到时候一旦京城有什么情况,就能及时回援,保证万无一失。”
“那你”
萧明熠还想再说点儿什么,就被楚鸿远堵住了嘴,只能呜咽两声,最后被楚鸿远按住了手腕“相信我。”
这一句话成功让萧明熠安生下来,不再闹腾了。
之后果然如楚鸿远预料那般,芜胡一族得知了他们的掌上明珠被人毒害,愤懑不已直接就起了兵,要给他们的公主报仇。眼下时节芜胡族水草肥美,兵强马壮,正所谓是来势汹汹,边境连连告急,朝廷急需要派兵增援。
可眼下这个增援的人选方面就出现了一点儿问题。
京城里最不缺乏的就是流言,这次的流言传得更邪乎一点,听说那死去的王妃跟怀远将军有私情,是被滇南王发现然后一时气愤就把人给弄死了,那这个时候,再派大将军出征,是不是有点儿说不过去
昔日旧情人就这么死于他人之手,自己还得上战场去跟旧情人的娘家人交差,这差事儿可不好办呀
于是朝中也对此事进行了一番讨论,有人觉得大将军已经高功,其实不太适合再上战场了,主张借此机会干脆就夺了他的兵权,陛下也好安心些。还有一些人的意见就比较直白一点儿了,芜胡来势汹汹,如果不派大将军出站,那万一出了差池,那可是江山社稷,谁担待得起
两厢僵持不下,萧明熠这边也不着急,他外面故作十分为难,一筹莫展的样子,把愁苦的样子做给大家看,实则已经在暗地里催促晋喜,赶紧把大将军重做一套结实点儿的战甲,一定要能护得足够多,最好是连脖子都不能往外露的那种。
为了这事儿,边关天天都有急信来,陛下早朝完了就带着大臣到勤政殿继续商讨,各种问题一连串讨论下来,也定不下这主将到底应该是谁,小皇帝的愁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立场不一样最后这主意还是得陛下亲自来拿。
下了早朝的柳绵亦一碗小米粥配两包子,自己吃得十分自在,他一个搞民生的,眼下陛下用不到他,人家商量的都是军事,他每天就是跟着上朝下朝回家吃饭,算是把前一段时间没有睡的觉都给补了回来。
这小米粥才刚刚端上来,桌子旁边就另外做了一个人,有点儿发福,都挡住了柳绵亦的光,柳大人好脾气地自己挪了挪位子,这一抬头就见吓
了一跳“王爷您怎么上这儿来了”
安乐王笑眯眯地说道“满京城都知道柳大人好口福,跟着柳大人能吃到好吃的,本王今日也来跟着柳大人吃顿好吃的。”
柳绵亦这一口包子也咽不下去了,他一文官,你们玩你们的去,别跟他打岔呀,他还想回家再研究研究怎么种大豆高粱呢。
“王爷这就找错人了。”柳绵亦打着哈哈,一副欧文不参与的样子,说道“满京城谁不知道王爷是行家,我在王爷跟前,那真是只能喝上这么一碗小米粥。”
安乐王继续乐呵“小米粥养胃,果然柳大人是会吃的。”
“王爷说笑了,我这、今日出门急,口袋里就只剩两铜板,只能买两包子吃,小米粥是店老板送的。”柳绵亦看着小米粥,总觉得这一碗粥怕是喝不安生了“王爷这是哪儿去是呀”
“进宫。”安乐王叹了口气,看起来有点儿为难地问柳绵亦“正好碰见了柳大人,我且问问,这朝中近日是什么风向呀”
柳绵亦看着他,更没胃口了。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门清儿的。
至于为什么他一介文臣,平日里陛下就让他操心一下老百姓的吃喝问题,怎么会知道那么多的内情,这、大概只能说明他长得好看吧,不仅得陛下信任,也得皇后信任,没办法,满朝上下也就一个他了,柳大人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压得慌,尤其这安乐王爷明显就是没安好心的样子,柳绵亦觉得自己这一口包子也吃不下去了,噎得慌。
喝了一口小米粥,才故意压低声音说道“王爷何必问这个满朝皆知的事情,这个时候说这个、”给了安乐王一个你懂得的眼神。
安乐王确实是来找柳绵亦打探情况的。满朝上下谁不知道这柳大人是陛下的心腹,十分得陛下喜爱,年纪轻轻就已经一路高升,如今在朝中的呼声已经很高了,别的不说,这人揣摩陛下的心思,那是一等一的,朝廷里这么多人,怕是都不如他。
“还请大人细说说。”安乐王叫来了店小二,又给柳绵亦上了一屉包子,才满脸为难“大人也知道,本王不
沾朝中事许久,可也不知为何,陛下这两天就叫了好些的宗亲探讨边境之事,都说陛下如今是拿不定主意,边境那头也是久等不得,陛下着急上火,非要我等给个方案出来,我这、真是犯了难。”
柳绵亦这会儿已经吃饱了,但是安乐王不让他走,那也没办法,只好继续说着跟他唠嗑“这事儿呀,不好说,要是真为难,就不该是如此状态,再说了,这种事情,哪能让陛下这么耽误时间,那可是事关边境安危的国事,一刻钟都等不了的,陛下这么拖着,是为什么王爷应该明白的。”
说着又叹了口气“这种事,寻常人还受不了,莫说那还是、”柳绵亦往上指了指一副言尽于此的样子“但凡是个人,他都受不了自己被这么愚弄。”
“大人的意思是、陛下是打算借此机会,要收回兵、”
不等安乐王继续往下说,柳绵亦急忙起身“王爷,这时候不早了,下官还是往府衙一趟,不敢再耽误,要是迟了,这月的考勤可就缺了,王爷请自便,下官先行一步。”
说完,一施礼,然后就恭恭敬敬退下了。
走远了之后,从往后看了一眼,然后暗自摇头。
没想到还真是让这大将军给料着了,这老家伙竟然真的到这儿来套他的话,那柳绵亦也只能按照上面交代的一句句跟他说了。然后又摇头,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包子继续啃着,满朝都以为他能揣摩陛下的心思,所以才一路高升成了陛下的心腹,可实际上,柳绵亦还真是不会,他也不会看陛下的脸色,有时候在勤政殿商量点什么儿的时候,几次都差点失态,幸亏晋喜公公给他使眼色,才没有唐突了陛下。
不过,陛下不介意倒是真的,他对陛下来说是有用之人,柳绵亦是一心为民的,他关心的问题并不是陛下今日脸色好不好看,那不关他的事,他关心的是百姓今天有没有吃好穿好,而正是因为这一点,陛下才对他另眼相待,他就成了陛下眼里的红人。
所以说呀,还是得安分守己,别老想着那些跟自己没关系的事儿。这句话他
很想去跟安乐王说说,但是人家明显也不会听他的,也就只能叹气了。
那边大将军早就已经算好了这老家伙的动向,连他要来向自己打探陛下的心意都已经摸清楚了,借着他的口,去向安乐王说了陛下如今与大将军已经有了隔阂,且不打算再让大将军出征,并要借此机会将军权收归,安乐王一心要把楚鸿远弄出去,最好再给他安一个通敌的罪名,到时候就能窃取皇权,那他就得想办法让陛下改变这个主意。
至于陛下那儿,自然还有别的后招在等着他 ,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