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表妹万福 > 第39章

表妹万福 第39章

作者:蓬莱客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18:35:03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这一日, 裴右安在去往京城的路上,刚刚历了一场生死刺杀, 而与此同时, 远隔万里之外的泉州甄家,今日也注定将不是一个寻常的日子。

这一年来,夹在云南和京城之间的许多地方因战乱受到波及, 农田大片荒芜,百姓纷纷外逃,泉州虽还是旧日模样,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影响。打仗要钱,朝廷自然就把目光落到了泉州这样的富庶之地, 官府一年内接连三次强行增加捐税,加上上头还要层层抽剥, 最后分摊到每家每户,大户大派,小户也不能幸免, 民间抱怨不断, 税官也是叫苦连天。民众从前原本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热议皇上和三王爷到底哪个能赢, 到了后来,就变成了盼着这场仗能快些打完了, 不管哪个赢, 让自己恢复从前的太平日子,这才至关重要。

午后, 张大听到门房一路嚷着来报,说官府来人了,以为又是来要摊派的,这一年间,这样的人已上门了不知道多少次,心中暗骂了一句,皱眉叱道“来就来,嚷什么嚷,惊到了老太太。”不料门房又道“是巡抚高大人亲自来的说奉了圣旨”

张大一愣“你说什么巡抚大人圣旨”

门房飞快点头“说是奉了皇上的圣旨来的,叫全出来接旨”

巡抚主一省之事,平日高高在上,张大虽时常出入官府,但最多也就限于泉州州府,何曾见过巡抚这样的地方顶级大员听到今日竟亲自下来到了自家,不禁大吃一惊。

前些时候,泉州城里已经在传,说三王爷快打下京城了,张大刚想问是哪个皇上,闪过了神,一把拉住门房“有没说是何事”

门房摇头。张大立刻叫人快去通报老太太她们,自己理了下衣冠,飞快迎了出去,到了门口,看见一溜十来顶官轿停在那里,中间一顶四方大轿,边上是州府的官员,一众衙役抬着仪仗,排场凛凛,引来许多路人观望,也不知是福是祸,压下心中忐忑,奔出去跪在台阶下道“不知高大人和众位大人到来,有失远迎,罪该万死”

官轿门帘被掀开,福建巡抚高怀远露出一张脸,笑容满面地道“免礼。本官乃奉旨而来。你们家出大喜事了”

胡老太太带着甄耀庭很快出来,恭恭敬敬地将高怀远一行人引入大堂。

高怀远道“顺安王逆道乱常,今已伏诛,我朝新帝登基,万象更新,特发榜昭告天下,安抚民心,本官已命辖下各州府将诏书张于四方城门,我这里,另还有一道圣旨,甄家人听旨。”

老太太忙领阖家丁口下跪,听高怀远抑扬顿挫地念了一遍。大意是说甄家世代为地方望族,历年修路建桥,赈灾建仓,善举义行,上达天听,朝廷为瘅恶彰善,特赏赐甄家匾额一面,官银若干,另召甄家之女即刻进京面圣。其余赏赐,日后下达。

高怀远念完,甄家上下惊呆,随之欣喜若狂,胡老太太回过了神,叩头谢恩,心里喜虑半掺,不大确定。

裴右安走后,这一年多来,老太太便一直在关注外头的消息,前些时日终于听得云中王快打入京城了,松了口气,心里便开始算着日子,一边等裴家长公子前来提亲,一边却又担心,万一他富贵得势,反悔当初许诺,不想没等到裴家派人提亲,却先等到了今天这样的一道圣旨。

纵然精明了一辈子,此刻的胡老太太也是吃不准,这道来自新皇的圣旨,到底是个什么意思。隐隐只知,必定是新朝里的哪个贵人相中了自己的孙女。至于贵人到底是谁,又是如何得知自己孙女,实在一头雾水。

老太太按捺下心中疑虑,向高怀远道谢,又作不解,打听圣旨里为何指明要自家孙女入京。

新旧朝廷更替,作为地方大员的高怀远在这种时候,外敏感。他嗅到了这道圣旨背后的意思,这才不辞劳苦,亲自跑到泉州甄家来传达圣旨,听甄家老太太发问,一改官腔,笑道“老夫人切莫客气,本官面前,往后无需多礼。依本官看,新朝新气,应是皇上也知道了贵府厚德之名,这才破擢赏,贵府怕是要出贵人了,往后本官还盼老夫人能够提携一二。”

老太太诺诺而应,高怀远道“圣旨说的很清楚,要贵府女孩儿即刻入京,此事不可耽搁。本官正要入京参拜皇上,待贵府准备妥当,本官可带人一道上路,路上必会照顾周到,老夫人放心便是。”

老太太千恩万谢,送走了人,立刻叫来孟氏和嘉芙,将事情说了一遍。

孟氏满头雾水,和老太太在那里说着话,指望着是裴右安皇帝面前求了恩典。嘉芙在旁,一语不发,心里却隐隐生出了一种直觉。

绝不可能是裴右安。

就算他要娶她,以他的性,也不可能做出这样兴师动众的事情。

必定和萧胤棠有关。

如她所知的那样,云中王终于还是当上了皇帝,而萧胤棠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且,很明显,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他依然还是不肯放过她。

这就是个证明。

从前,每每一想到萧胤棠,嘉芙就会从心底感到恐惧和厌恶,但是现在,或许是麻木,又或许不在乎了,就算面对这样一个于她而言算是晴天霹雳的坏消息,她竟也没觉得有多可怕,只在一旁安静地听着祖母和母亲两人的商议。自然了,商议的结果是让她随了那个巡抚大人一道进京,等着后面的消息。

除了这样,还能怎样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下这道命令的人,是新上台的皇帝。

隔日,在老太太的千叮万嘱之下,嘉芙在母亲孟氏和张大的陪同下,随了巡抚高怀远,踏上入京的道路。

将泉州再次抛在身后的时候,嘉芙知道,过去一年那如同偷来般的平静生活,从此大约将会离她远去,再也不会回来了。

而这一天,距离裴右安上一次离开,已经过去了一年零二十三天。

高怀远为能在新皇登基大典之前抵达京城,一路赶的就跟火烧屁股似的,终于在这日傍晚到了,离登基大典还有三天,换上官服,气都没来得及喘匀,也等不及明日了,立刻就去礼部回报甄家之事,嘉芙则随母亲到了家中。

上次议亲不成离开京城之前,甄家置的房子里,留了一对老仆夫妇看守,这一年多来,老夫妇将房子打理的很好,云中王打进京城,乱着的那几天,老夫妇紧紧闭门关户,没半点损失,后来乱完了,起先也一直不敢开门,直到最近这几天,听人到处说换了皇帝,京中除了夜间宵禁之外,白天依旧熙熙攘攘,看着和从前没什么两样,才松了口气,没想到今天就来了主人,欢欢喜喜,迎接进来,一番安置,天便黑了,第二天早,宫里来了人,领头的是个嫩脸太监,嘉芙认得他,这太监名叫崔银水,是大太监李元贵的干儿子,人很是能干,擅长揣摩上头心思,也有些势利,但对李元贵和萧列,忠心耿耿,前世萧列做皇帝的那些年里,他在宫中曾红极一时,但后来,萧列不到五十年纪就急病死去,李元贵随主殉葬后,当了皇帝的萧胤棠对这个太监似乎很是痛恨,没多久就寻了个由头,将他也活活打死了。

如今的崔银水,刚刚跟着干爹踏入皇宫,前途一片光明,又怎会知道自己日后的命运,此刻笑容满面,命跟来的小太监抬上赏赐后,对着下跪的孟氏和嘉芙,读了一道圣旨,说甄家女儿如何如何好,有古时班姬谢庭之风,等世子被封为太子,将她立为侧妃,再勉励一番,最后让她暂时留在京中,等待后续受册。

孟氏心里,早就认定裴右安是女婿了,也只想把女儿嫁给他,这一路过来,虽忧心忡忡,但一直还抱着点希望,盼着皇帝是要将女儿指给裴右安的,没想到一早就听到了这样的消息,顿时定在那里,一动不动。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崔银水以为她欢喜懵了,笑吟吟道“孟氏,还不领着你女儿接旨谢恩贵府很快就要出贵人了,可喜可贺。”

孟氏说不出话,看向女儿,却见嘉芙说道“多谢崔公公,劳烦崔公公,可否代民女传话,民女自知资质鄙陋,何敢玷辱皇家,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崔银水一愣,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天大的恩赐。你竟不愿”

嘉芙道“崔公公,非我不愿,而是无功不敢受禄,何况还是这般天大恩赐。民女斗胆,恳请公公告知,民女何德何能,能得今上如此厚恩”

崔银水觑了她一眼。

新皇百忙之中,为什么还要下这么一道圣旨,崔银水自然有数,想来就是世子相中了这个甄家女儿,辗转求到了新皇面前而已。他来之前还有些好奇,也不知会是何等一个美人,方才一见,果然是黛眉绿鬓,瑰姿花颜,般般入画,百般难描,心里愈发确定了自己的推断,但这话却不好说。听这甄家女儿的口吻,居然不愿,也不知是她真无求还是假推脱,一时吃不准,便沉下脸“甄小娘子,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你若不接,便是抗旨,你想清楚了”

孟氏心一阵乱跳,正要阻拦嘉芙,却见她叩头“民女怎敢抗旨。方才也说了,只是自知粗鄙,万万当不起皇家如此恩泽,故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崔银水错愕,想了下,道“罢了。这样的事儿,我还是头回见。你既执意,我且回去传个话,看你自己”

他本想说“看你自己造化”,又吞了回去,连茶水也不喝,转身领了人便出了门。

太监们一走,孟氏立刻领着嘉芙进了屋,关门道“阿芙,你别怕上回长公子来的时候,曾给了你祖母一块玉佩,说是他父亲临终前留给他的,他留给你祖母做了信物。这趟出门前,你祖母将玉佩给了我,说要是用不上了,就叫我寻个机会还給长公子。如今他人虽不知在哪里,但有了这信物,娘这就去找裴老夫人,请裴老夫人出面,不定能挡住这事。”

孟氏心慌意乱,转身便要出门,被嘉芙拦住,摇头道“娘,当日长公子也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如今过去了这么久,指不定人家早改了主意。这事不要牵扯裴家,免得拖人下水。我也没怕。话都说了,再看吧。我不过是不愿嫁他儿子而已,难不成他会要了我的脑袋”

孟氏望着女儿,见她神色平静,愣住了,当夜辗转无眠,第二天,宫里又来了人,这回除了昨天来的那个崔银水,还有一个中年太监,面相和善,孟氏听的他是今上跟前的大太监,姓李,急忙恭敬见礼,见他态度颇为和气,似乎并不是来找茬的,才稍稍定下神。

李元贵让孟氏叫来嘉芙,屏退了人,只剩她一个,打量了她片刻,道“我干儿子把你的事都跟我讲了,我怕你不懂事,先没禀上去,自己过来问问你。你是怎么回事如此胆大包天这样的好事,多少人求都求不来你竟敢悖逆”语气不轻也不重,辨不出喜怒。

嘉芙知道萧列跟前的这个大太监,性情算是正直的,并非佞恶之人,定了定神,道“多谢李公公的体恤,民女万分感激。皇上圣旨之中,半句没提为何要赐下如此一个天大的恩待,民女自己想来想去,想起了一件事。从前有一回,泉州来了锦衣卫,封锁全城,到处抓人,我家闯入一个贵人,最后我被那人带上马车,掩护他出了城。当时情况,凶险万分,我至今想起,依然历历在目。民女斗胆,猜测当日那位贵人,或许就是如今的世子。”

李元贵不语。

嘉芙朝他跪了下去“李公公,先前皇上锄奸之时,我在泉州也有听闻,说皇上大军沿途所过,对百姓秋毫无犯,爱民如子,天下人人称颂,民女极是敬仰。民女昨日对崔公公也说了,自知鄙陋,万万不敢玷辱皇家,皇上若是为了当年那事,才对我甄家赐下厚恩的话,求李公公,可否代民女转话,恳请皇上另赐恩典”

嘉芙说完,以额触地,久跪不起。

李元贵注视着嘉芙,目色里渐渐露出一丝诧异,沉吟了片刻,道“罢了,原先我还以为你不懂事乱说话,这才过来看一眼,瞧着你是知道的,既如此,回去了给你说一声,至于成不成,就看皇上意思了。”

李元贵回宫,萧列依旧忙碌,到了晚上,稍息之时,终于想了起来,问道“甄家那个女孩儿,你可替朕去瞧了虽说甄家当日对胤棠有救护之功,但既立为侧妃,人材也是要略过得去的。”

李元贵便道“启禀皇上,甄家女儿人材无碍,只是有一桩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萧列翻着手中折子“讲。”

李元贵道“奴婢去见那女孩儿,听她说了一番话,奴婢学给皇上听。”说着便把嘉芙道给他的那话,一字不漏地复述而来出来。

萧列起先还在翻着折子,渐渐停了下来,面露微微不快,哼了声“这么说,她不乐意朕的这个安排”

李元贵道“奴婢不知,这才把话都转到皇上面前。皇上英明,瞧着办便是。一个商户家的女孩儿而已,能有多少见识”

萧列沉吟了片刻,淡淡道“罢了,她不愿,难为还要给我戴高帽,朕也不好勉强,明日你再走一趟,另赐些东西,把人打发回去吧。”

李元贵笑道“皇上英明。奴婢知晓了。”

“皇上”

殿口忽然传来一道女子声音,李元贵抬头,见周王妃一身华丽宫装,款款而来,身后一个宫女,手中端着吃食,便露出笑脸,迎了上去,叫了声“王妃”。

周王妃到了萧列身畔,站定,看了眼李元贵。李元贵急忙退了出去。那宫女将碗盏放下,也低头离去。

跟前无人了,周王妃柔声道“皇上,昨夜你没回寝宫,我听胤棠说,你批阅折子到了天明,我不放心,过来瞧瞧你,你先歇歇,用些吃的可好”说着到他身后,为他慢慢揉肩。

萧列笑道“劳你挂心了。新朝甫定,事情难免多了些。等忙过这段时日,朕便会空。你先回寝宫吧,迟些,今日折子看完,朕便回去。”

周王妃慢慢吐出一口气,收了手,笑道“那我先回了。皇上你也不可太过操劳。”

萧列含笑点头,目送她身影渐渐离开,低头之时,周王妃忽然又停住脚步,转身道“皇上,非我故意偷听,而是方才恰好来到殿前,无意听了几句。那个甄家女儿,实在有些不识抬举,仗着当日送胤棠出了趟城,竟这样不把皇上你放在眼里皇上怎还纵着她”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萧列抬头,瞥了她一眼,淡淡道“那依你之见,应当如何”

周王妃道“她这是抗旨不遵不必立她做我儿子侧妃了,她不做,多的是人想做。投她到浣衣局里,过几天再看看,我不信她还敢如此胆大包天目中无人。”

萧列皱了皱眉“罢了,民间之女,不懂规矩,何必和她计较。此事就这样了,你下去吧。”

“皇上”

周王妃还待开口,李元贵匆匆进来,躬身道“皇上,卫国公府裴老夫人来了,求见皇上。”

萧列一愣,道“老夫人人在哪里”

“还在华阳宫门口等着。”

萧列立刻投笔,站了起来“快,将她老人家迎进来”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