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表妹万福 > 第48章 第 48 章

表妹万福 第48章 第 48 章

作者:蓬莱客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18:35:03 来源:就爱谈小说

玉珠听外间婆子喊了声大奶奶, 忙挑起门帘,快步远远地迎了出来,到了近前, 笑着朝嘉芙问了声好,一边傍着她朝里去, 一边凑过来低声笑道“正要去大奶奶你那里传个话呢,不想你人已来了。大爷今早出门早, 过来时老夫人还没起身, 就叫我跟老夫人说一声, 说他昨晚为预备今日面圣的一起公事,在书房里留迟了,累大奶奶你也跟着熬了大半宿, 早上过来要晚些了。老夫人方才正打发我过去, 叫你再睡迟些, 不用来了呢。”

玉珠虽是黄花闺女,但二十出头的年纪,应晓得些人事了。嘉芙自己心虚,见她笑容满面, 疑心她猜到了什么,忍不住想象裴右安今早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样子,汗颜, 更不知裴老夫人听了会如何做想。只是自己迟都迟了,他话也说了, 强忍着臊进来,玉珠替她打帘,进去见老夫人坐在一张小炕桌旁,辛夫人和孟二夫人都还在里头, 辛夫人面色不大好,似乎正在说着什么,嘉芙一进来,就停了口。

嘉芙问了老夫人的安,向辛夫人行礼,最后孟二夫人。孟二夫人亲热地道“方才老太太正打发玉珠要去你那里呢,你就来了。”

嘉芙耳根发热,道“全是我的不好,起的这么晚,耽误了时辰。请祖母和婆婆责罚。下回再不会了。”

辛夫人盯了她一眼。

老夫人笑道“我年纪老了,有时也懒得早起和你们说话。前几日是你们刚成婚,这才撑着天天起的大早。小辈对老一辈事孝,心意最是重要,少来几趟,也胜过天天露脸,心里头却勉强的。右安事忙,一向不到三更不会歇下,我说也不管用。如今娶妻成家了,你照顾好右安,就是对祖母和你婆婆的最大事孝。你婆婆跟前,她应当也是这么想的。且这话,不单单是说给孙媳妇的,你们两个也一样,往后都不必天天过来,隔三两日来趟便可。忙你们自己的事去。”

辛夫人露笑附和,和孟二夫人一道,向老夫人道谢。

老夫人道“昨日听了迟女冠的事,我有些挂心。我记得那孩子从前名叫慕娘是吧池家人一身气节,这孩子自己也是,叫人敬佩。明日我无事,你们若得空,随我一道去白鹤观打醮,顺道瞧瞧那孩子去。”

辛夫人和孟二夫人应了,道“媳妇回去就派人过去,预先准备出来。”

老夫人点了点头,便打发嘉芙和二媳妇先走,对辛夫人道“你且留下。”

孟二夫人和嘉芙被玉珠送了出去,院里的仆妇丫头,对嘉芙无不笑脸恭送,一声声此起彼伏的“大奶奶走好”,出了院,二夫人便亲热地捉了嘉芙的手,和她同行,笑吟吟地打趣“亏的右安昨晚疼了新媳妇好一宿,才叫我也跟着沾了光,往后再不用早起到老太太这边站墙根儿了。我外甥女就是有福气。”

今早自己晚起的猫腻,裴右安他不来说,也就罢了,特意那么说了一声,弄巧成拙,倒宣的满屋人都心照不宣知道了。自己这个姨母,最会见风使舵,好起来赛过蜜糖,对着没用处的人,虽不至于翻脸,但阴阳怪气,叫人齿冷,从前并不是没有体会过。半羞,半也是和她无话,并没接,只顺势低头不语。

孟二夫人打趣了几句,将声音压的更低,道“方才老二刚出去,你没碰到吧你婆婆啊,不是我说她,也太偏心了。从前也就罢了,如今要不是有右安在,就凭老二先前那个闹法,咱们公府的公字儿怕都要没了。我听她口风,竟还似埋怨右安不照顾兄弟,先前没在万岁爷跟前荐举老二去平叛,如今眼睁睁看着功劳被别人给拿了。”

萧列入京城后,皇族里的太原王纠合数股顺安王的旧日亲信在太原起兵,叛军达数万之众,声势浩大,闹的山西人心惶惶。萧列问裴右安何人可平叛,裴右安当时荐举了天禧朝时做过晋西总督的张正道,说此人善于练兵,且熟悉晋陕一带地方军情民情,能用。此人头几年在顺安王朝时,被贬为地方总兵,郁郁不得志,此次领兵去往山西,果然顺利平定了叛乱,前日回朝复命,入京时得到特许,不用下马,走御道行至宫门之前,风光无比。

嘉芙想起方才进时辛夫人的面色,这才恍然。心中也是不解,同是自己生出的儿子,为何竟会如此区别对待。

自己失去父亲后,来自母亲的关爱,备显珍贵。虽然裴右安是男儿,但子女对父母的拳拳之心,却古今皆然。想到他十六岁那年丧父后遭遇的一切,也不知当时,他孤身离开京城之时,到底怀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他的心里,又到底是何所思

嘉芙忽然感到一丝淡淡的莫名心疼。

“你还不知道吧,老二也快娶亲了”

孟二夫人又道。

“不是别人,就是你婆婆娘家一个隔了好几房的什么亲戚的女儿,姓周,名娇娥,仿似和皇后娘家有些沾亲带故。从前也没听她提,如今万岁爷进了京,有皇后在中宫,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要挖空心思攀上关系了。”

孟夫人撇了撇嘴,面露不屑,但嘉芙听的分明,她的语气带酸。

“我瞧老太太是不想做这门亲的,只是你婆婆要说。方才老太太留她,应就是在说这事儿了。”

孟二夫人定要亲自送嘉芙回院,一路慢声细语地说到了院门前,最后凑来耳语道“姨妈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门亲事,我们那边自然是盼着能成的,也希望老二好,但家里要真来了个和皇后娘娘沾亲带故的二奶奶,你这个大嫂,风头恐怕就要被压了。姨妈替你心疼。”

嘉芙道“二弟若成好事,不止婶婶你那边,咱们全家人都高兴。说什么风头,我又哪里来的风头,婶婶你取笑了。我到了,我送婶婶回屋吧。”

二夫人微微一怔,看了嘉芙一眼,随即改口笑道“也是。瞧我,方才只顾闲话,路都忘了看,我自己回便是,你进吧。”

嘉芙站在门口,望着二夫人和丫头仆妇渐渐离去,转身回了房。

以她的推测,裴修祉的这门亲事,十有**,应该会成。

裴家里老夫人虽地位最高,但再高,孙子的婚事,也没有越过辛夫人强行做主的道理。况且,以裴修祉的现状,能结一门这样的亲事,至少在外人眼中,是为上上,老夫人又凭什么去阻拦孙子的好事

嘉芙的推测,很快就得到了证实。傍晚玉珠过来,给嘉芙送了两样菜,趁边上无人,悄悄告诉说,早上她在外头,隐隐听到辛夫人隐带哭诉,仿似说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什么的,随后辛夫人出来,脸上就带着点多日不见的喜色。想来婚事应该很快就能成了。

玉珠稍停了停,便走了。

申时末刻,裴右安曾打发一个小厮回来告过一声,说万岁临时增开午朝,他晚饭也在宫里吃了,叫嘉芙不必等他。

萧列登基数月以来,不但每日早朝不辍,且时常增开午朝。摊上这么一个勤政的皇帝,做臣子的,自然只能舍命相陪。

嘉芙自己吃了饭,天黑后,泡了个香汤澡,慢慢晾干长发,拿起那本论衡,一边读,一边等着裴右安回。

白天萧列召见立功返京的平叛将士,依功各自封赏,其中张正道封正三品昭勇将军勋职,拜中军都督府指挥佥事,统领神策卫营,一战翻身,朱紫加身。封赏完毕,晚间又于宫中设宴庆功,萧列居于正位,其下太子萧胤棠,再裴右安,九卿百官,以及此次平叛的有功之臣。

宴至半,一个大汉将军入内跪禀,说安乐王世子抵京,代父告罪,盼得宽宥,此刻人在宫外,等待召见。

太原王起兵之初,安乐王也暗中有所往来,但临起事,又心生惧怕,退了出去,如今太原王事败,萧列虽没追究于他,但安乐王在江西却惶惶不可终日,派世子入京代自己告罪。

萧列蹙了蹙眉,命人将世子带入。很快,世子入殿,跪于萧列面前,代父陈词,表痛悔之心,最后奉上贡单,上列五千两黄金,珍宝两车,愿进献萧列,以表自己的向正之心。

萧列赐酒世子,随后命人带他暂入驿馆安置。安乐王世子走后,萧列便问群臣,当如何处置这批黄金珠宝。

做官做到今夜这样,能和皇帝同堂分肉而食,除了少数几个颟顸的,其余哪个不是人精。早看了出来,萧列无意接受这笔贡物。

一旦接纳,无疑是向宗室表明,哪怕犯下谋逆,只要缴纳金银财宝,皇帝那里就能通融。且萧列初初登基,更不愿因这五千黄金两车珠宝而被人冠以贪财好利的名声。

但若直接拒了,又可能引起包括安乐王在内的一批宗室的不安和猜疑,认为萧列不肯容人。

群臣献计献策,却没有一个让萧列感到满意的法子。

萧列看向裴右安“裴卿以为朕当如何”

一堂目光,望向了裴右安。

裴右安道“皇上不妨先纳下,再以犒赏为名,转赐安乐王麾下将士便可。”

满堂悄声,随即,近旁的朱国公安远侯等人纷纷点头。

这确实是个双全之法,既全了安乐王的颜面,又用安乐王的钱替皇帝在安乐王那里收买人心。

萧列已微醺,以筷击案前金缶,金缶发出震越鸣声,他大笑“此法极好就照此行事裴卿果不负少年卿相之名,总不叫朕失望”

众人望向裴右安,目光无不带钦羡。

“父皇,荆襄一带百万流民已然成贼,若不及时平定,他日必定成我大魏心腹之患。不知父皇可定下平定之策”

萧胤棠忽然起身,恭敬问道。

流民构成,除了盗贼、乱兵,更多的,还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流民之患,从本朝立朝以来,就屡扑不绝。尤其荆襄一带,土地肥沃,而地处数省交界,山高林密,官府鞭长莫及,一旦逢灾年,或是战乱,交不起租税失去田地的民众便迁往此处,自成一体,而这里却恰好地处和胡人征战的前缘地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历朝皇帝,都想尽法子,要将这些流民牢牢控制,但往往事倍功半。顺安王当政的最后一年,还因为迁出逼迫,发生了一场流民暴,动,当时聚集人数竟高达百万,几乎和朝廷五军都督府下所辖兵员人数相当,朝廷焦头烂额。

武定起事,萧列之所以能胜,流民之乱,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助力。

宴堂里再次安静下来。

萧列沉吟之时,萧胤棠道“儿臣荐举一人,必定能够助父皇安荆襄,平天下,儿臣愿为他在父皇面前立下军令状”

萧列道“你荐举谁”

“用人不避亲。儿臣所荐之人,便是兵部左侍郎周进。”

大臣们纷纷看向周进。

周进是周皇后的弟弟,进士出身,颇有才干,行事雷厉,在武定起事中立下功劳,如今官居三品,以循吏自居。

周进起身,向萧列下跪,凛然道“承蒙太子举荐,臣便毛遂自荐,于此向万岁立下军令状,若三个月内不能平定祸患,还我大魏晏清荆襄,臣便辞官,回乡务农”

萧列迟疑了下,笑道“爱卿忠心可嘉,甚好太子既举荐了你,你也如此表态,朕为何不信朕封你为总督军务,这两日便可动身。”

周进叩谢皇恩,萧胤棠也向皇帝谢恩,坐了回去,自斟自饮,两道目光,投向了斜对面的裴右安,见他端坐位中神色凝重,一口饮尽杯中之酒,微微眯了眯眼。

宴毕,已是戌时中。萧列半醉,被李元贵、崔银水相扶回往后宫。大臣们起身,纷纷向周进贺喜,预祝马到成功。

萧胤棠和周进到了裴右安面前,笑道“右安,父皇准我舅父出马剿平荆襄流贼之乱,舅父知你素来计斗负才,你有何高见,望不吝赐教。”

裴右安从位上起身,转向笑容满面的周进,道“太子言重了,何来高见,只有一言而已。剿与平,民与贼,都不过一字之差,于万民却关乎生死大计。民被扰,必困,民困,则乱生。盼周大人日后行事之时,斟酌一二。”

萧胤棠目光闪动,笑而不语,周进显然更是不以为意,口中只道“多谢裴大人之言,周某对万岁披肝沥胆,蒙万岁信用,自当全力而为。三个月后,在堂诸君,等我捷报便是”

大臣们纷纷附和。

裴右安不语,瞥了眼大殿角落放置的滴漏,和近旁同僚告辞,转身要走,未行几步,却被平日关系亲近又一向好饮的朱国公给拦了,说是今夜难得良宵,尚未尽兴,不如再同去共酌一杯。

裴右安笑道“下回必陪公共饮,今夜家中却还有事,须得回了。”

朱国公有些半醉了,还要再说,一旁安远侯忙拦道“裴大人新婚燕尔,家中正事,你还不知要饮我与你去,莫耽误裴大人回去”

朱国公一愣,拍了拍额头,哈哈笑道“我醉了,我醉了,竟忘了**一刻值千金,怪不得不肯应我了。快回快回”

近旁同僚俱都望着裴右安笑。裴右安也无赧色,坦然一笑,朝左右道了声别,便出了宴堂,往宫门而去。

萧胤棠立在那里,望着前方那道消失在了殿门之外的背影,唇角那丝笑意渐渐凝固,目中隐现霾色。

裴右安出宫,打马径直回了裴府,至门口,将马鞭丢给迎来的仆从,往里而去,越近,步伐却越慢,待跨入院门,行至走廊阶下,一众仆妇丫头相迎,唤他大爷,他迟疑了下,停了脚步,道“大奶奶呢”

“夫君你回了”

嘉芙方才人一直在屋里,却竖着耳朵只听外头动静,隐约仿佛听到他回来的声音,急忙抛下书,飞快出来相迎。

她显是出浴不久,轻绾婭鬟,玉簪斜插,罗襦碧裙,娇姹动人,便这般站在阶上望他,面带甜蜜笑容,一双眸子,在廊前灯光的映照之下,闪着晶灿光芒。

“香脸半开娇旖旎,玉人浴出新妆洗。”

裴右安的脑海里,忽冒出了这样一句。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