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七零之彪悍女知青 > 第72章 姜敏

七零之彪悍女知青 第72章 姜敏

作者:桃花露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40:52 来源:就爱谈小说

方澄光被撞一下倒没什么,反而是曾泓洁被弹得往后仰去, 他反应快一把抓住她的手臂没让她磕在影壁墙上, “小心。”

曾泓洁朝他笑笑,“谢谢。”然后把他手臂抬高直接从他腋下挤过去跑了, 急着吃饺子呢。

方澄光看了看另一侧很宽的过道,沉默了一下,抬眼见程如山拎着一兜子冬笋进来,“走, 先去司令部。”

程如山“干嘛”

“军区要成立一个新的部门, 军部纪律检查委员会,下面要有行动队, 要认命各队长。”

程如山“我是运输处的, 不能兼任吧。”

方澄光“看看再说。”

程如山点点头, 先把冬笋送回家,跟姜琳说一声然后和方澄光去前面办公区。

他俩过去的时候正好碰到卞海涛。

卞海涛觉得自己是后勤部政治处副处长,应该可以兼任纪委监察干部,这样更有前途。他已经从孟依依那里提前拿到消息, 也走了关键人物的路子, 他势在必得的。

看到程如山和方澄光, 他主动打招呼,两人看了他一眼, 敷衍一声就走开, 谁也没和他说话, 给卞海涛尴尬得要命。

程如山不可能搭理他。

方澄光讨厌他那种看什么都带着审视权衡的眼神, 从前卞海涛看他是热情中带着一点想要结交的讨好,如今方建华已经不行,卞海涛看他的眼神就带着幸灾乐祸,虽然他极力掩饰,但是眉梢眼角却还是露出来。

不少人都在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内容,到处都是广播声,报纸,军部也派人学习。

公检法恢复工作,中央从上到下成立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重心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每一个都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程如山和方澄光去报了名,然后就等筛选,他们自然不会去找关系,顺其自然。

程如山约莫一下时间,招呼方澄光,“回家吃饭。”

两人一起回家,路过卞海涛连个眼神懒得分给他,气得卞海涛肝儿疼。

家里已经摆好饭桌,外面冰天雪地的,屋里热气腾腾,热闹非常,大家正一边吃一边等他们呢。

程如山在姜琳旁边坐下,方澄光坐在何亮旁边。

何亮跟服务员一样,殷勤地给大家服务,他先给程如山和方澄光倒酒,又给别人倒醋倒酱油的,再不就来点蒜泥。

包这一顿饺子,他和闫润芝是主力呢,闫润芝和面,他给剁馅子,包的时候程蕴之、文生、大宝小宝一起帮忙,包得又快又好。

现在家里吃饭的人多,准备工作也不少,别东山和方澄光负责做力气活儿,其他的干瞪眼,还不如大宝小宝会做呢。何亮倒是不错,已经培养成闫润芝的好帮厨。

曾泓洁笑道“何亮,你满头的面,快去擦擦吧。”她职业病,随身带着相机,一进门就给他们把忙碌又欢乐的场景拍下来,还有何亮这滑稽样。

何亮得意道“不能擦,这是我劳动的证明。你们吃饺子,就回想起我的辛苦,吃水不忘打井人”

文生听他说井,就随口唱道“朱砂井匿人头暗害人命,可叹宋国士他绝了后根。”

程蕴之叫了一声好,“这京剧文生唱得越来越地道。”

何亮嘿嘿笑道“文生,吃完饭你给我们来一场呗。”

文生给姜琳捡了一碟子虾仁水饺,放在她跟前,对何亮道“那你少吃虾仁的。”

何亮把一小圆盖垫的虾仁水饺都递给姜琳,“嫂子,都是你的,谁也不抢。”

姜琳端过去,“大家都吃。可鲜呢。”她给大宝小宝和曾泓洁夹,其他人都不肯要,他们喜欢吃猪肉白菜和羊肉萝卜的,虾仁的虽然鲜但是不够香,在他们看来还不如韭菜鸡蛋有味儿呢。

猪肉是他们用票买的,羊肉是方澄光去弄来的,虾仁是程如山买的,饺子是大家一起包的,全都出力,吃起来格外香甜。

大宝一样的吃几个,好像分配任务一样,不偏不倚,羊肉的吃四个,其他也要吃四个。

小宝一样吃两个,然后吃红糖的饺子,这是他跟何亮偷摸包来解馋的。

姜琳瞅了他一眼,“小宝,你的饺子怎么不一样呢”

小宝嘿嘿笑起来,给她眨眨眼,小声道“琳琳,有客人在呢,给我留点面子呗。”

姜琳“小洁阿姨不是客人哦,所以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瞅你吃了十个糖饺子了。”

小宝“我刷牙的,每天早中晚认真刷牙,牙膏用得都格外快呢。”

他呲着牙给姜琳看。

还在换牙呢,乳牙和新出的恒压大小高矮不一样,看着很好笑。

曾泓洁“要不要去参加舞会了啊要是一嘴龋齿,多难看啊。哈哈,小时候我弟弟晚上偷吃糖,结果两个门牙都烂掉了,丑的很。”

小宝脸色一变,“我晚上可不偷吃糖的。”他心虚地看看大宝和文生,让他们给留点面子。

大宝似笑非笑的,“你睡觉不偷吃的,做梦偷吃,不会烂牙的。”

他们现在和方澄光一个房间睡觉,小宝有时候会搞小动作,别人看到就阻止他,看不到他就得逞,整天斗智斗勇的。

嘿嘿。

姜琳端着文生给夹的饺子,虾仁饺子里面有汤汁,咬开一个小口,就有鲜美的汁液流进嘴里,鲜得她眼睛都眯起来,什么醋生抽蒜泥的,都不需要

而羊肉饺子蘸醋和蒜泥就会有加成效果,解腻解膻,喷香多汁。

他们包了很多,大家敞开肚皮吃个够。

闫润芝笑道“亮子可能干呢,要是找媳妇儿可占便宜。”

何亮看向姜琳,“嫂子,你给介绍个呗。”

姜琳“这个周末,邀请你们去参加联谊会,打扮得帅气点。”

何亮把后背一挺“帅不”

大宝“帅得掉渣。”

一头的面粉,不掉渣才怪

大家笑起来,纷纷举杯庆祝冬至节快乐。

程如山酒量太好,别东山几个都是手下败将,再不想灌他,免得把自己灌醉。

吃过饭,别东山负责刷碗,大宝小宝把他们的行头拿出来给文生伴奏,闫润芝把给文生做的戏服拿出来。

闫润芝现在被巫淑娴请去做剧团戏服顾问,给戏服缝纫师做指导,一起设计新戏服。程蕴之也给一些传统戏服的元素和意见,帮他们完善。

文生则在剧团客串唱戏,一开始他唱黄梅戏,后来自己要去京剧班子,不肯唱黄梅戏。大家不明白他怎么突然变了,因为他扮相俊美,声线也很适合黄梅戏,而且比起京剧,黄梅戏唱腔要求也稍微简单一些。

后来还是姜琳问,文生才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她,“娘,他们老让我唱夫妻,我不喜欢夫妻。”

黄梅戏有很多感情戏,类似天仙配、女驸马、梁祝等,都是男女搭配,且扮相俊美。他觉的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不是爹娘那样的夫妻,却扮演夫妻不好。剧团的人给他讲这是唱戏,不是真的,假扮的,不会影响什么的。他还是转不过弯,然后他就去唱京剧了。

他心思单纯,学东西心无旁骛,进步神速,所以哪怕不是大师,但是因为外形俊美,声线出色,依然很受欢迎。

文生打扮成小生,一个人把几个角都唱了,一屋子人都开开心心的,邻居们听到动静也来看,还有会的拿了二胡来给配乐。

曾泓洁忙着给他们拍照,把大家的冬至娱乐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给省报投稿子。

她喜欢拍姜琳和程如山,小夫妻俩靠在一起,眉梢眼角都是腻死人的甜意,就她拍照这会儿,都捉到好几次姜琳意有所指地朝程如山使眼色,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而程如山似乎懂一样朝她笑笑,两人心照不宣的样子真肉麻这一切都被相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而大宝坐得笔直,小宝扶着他的肩膀凑过去咬耳朵,不知道嘀咕什么,脸上都是狡黠的笑。

方澄光和别东山坐一张凳子,他靠在别东山身上闭目养神,懒散散的一点都不像别的军人那样时刻坐姿挺拔如松。

等把观众们的姿态都拍下来,曾泓洁的眼睛和相机就被前面的文生给胶住,拍得停不下来,每一个姿态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都不能错过。

他怎么这么好看

何亮端着笸箩,里面装着闫润芝炒的花生瓜子,还有晒得地瓜悠悠,穿花蝴蝶一样为大家服务。

姜琳拿了一把花生放在程如山手里,又抓了一把瓜子放在他另一只手里,慢慢磨牙。

她剥一颗花生塞在程如山嘴里,“香吧”

程如山被酒精烘得眼波要流出来一样明亮,他盯着她玫瑰色的唇瓣,“香。”

她也喝了两盅酒,酡颜如花,惹得他看个不停。大家住在一起很开心,可是不能随时亲亲抱抱举高高,程队长心里敲小算盘,寻思是不是应该带媳妇儿出去。

玩闹了一个多小时邻居们先散了。冬日的下午格外悠闲懒散,哪怕就干呆着打盹都不过分。年轻人们如果没有正事儿,也会聚堆消遣,打打牌之类的。

今天大家都不想看书,何亮和别东山拿扑克牌来玩。

大宝小宝把自己和爷爷、文生一起写的故事拿出来,“小洁,你能帮我们投稿吗我们也想赚钱。”

曾泓洁接过去看看,之前俩孩子就写不少故事,曾泓洁觉得不错,但是文笔稚嫩,所以就指点一下。经过这一年的学习积累,大宝小宝写故事的水平已经越来越高。让她说,这可不是二年级孩子的水平,比很多大人写得都好呢。

她挑了几篇最好的,无一例外都是冬生琳琳冒险的故事,“我都给你们投一下。”

大宝小宝跟她道谢。

曾泓洁逗他们,“你们赚钱干嘛你家也不缺钱。”

大宝“我家的钱也不是我的啊,我要花还得打报告申请。”

曾泓洁笑起来,“你要多少钱还得打报告啊,你想干啥”

大宝“要干的事儿可多呢,买书、买玩具、买各种零件”

小宝小声“买糖啊嘿嘿。”然后飞快地瞄了姜琳一眼,看她正趴在冬生肩上商量打哪张牌呢,他松了口气。

曾泓洁小声道“那你们起个笔名啊,万一发表的话,最好有个笔名。”

文生问笔名是什么。

小宝“就比如鲁迅,本来叫周树人啊。还有老舍,舒庆春。”

文生懂了,“我叫文生。”

大宝“我们一个笔名就好啦。”

小宝“那叫宝生啊。”

曾泓洁就和他们一起商量,最后暂时定下一个名字叫林石。

他们去跟姜琳说。

姜琳诧异道“为什么叫林石啊”

小宝“因为我们都是石头啊,哈哈。”

姜琳“”

不过一想她就知道怎么回事,他们在那里嘀嘀咕咕她都听见啦。

她笑道“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好好写啊。”

哥仨立刻挺了挺胸脯,“向组织保证,好好写”

姜琳“我听人家说要想写好书,就得多观察多思考,多和街头巷尾的老爷爷老奶奶小孩子聊聊天。”

大宝“这是白居易说的吧。”

姜琳“”不好意思我文科一般,不太懂。

小宝已经激动地开始和爷爷嫲嫲商量赚了稿费怎么花,所有的糖、点心,一样来一份听曾泓洁说写稿子可赚钱呢,一篇小文章能赚五块到十块,如果写得好,甚至可以赚几十块一百块

姜琳留曾泓洁住下,她不肯,还要回去写稿子。

何亮“小洁你住下可以的,我和别东山给你腾屋子住。”

曾泓洁“不要,等程队出差的时候我来给琳琳作伴。”

闫润芝给她装一饭盒饺子,让她晚上在炉子上热热吃,她看曾泓洁穿着呢子大衣,“小洁,你不穿棉袄,冷不”

这会儿天寒地冻的,她怕宝儿娘冷,不但有小棉袄,还有大棉袄,还有军大衣。

今年冬天程如山也给姜琳带了一件呢子大衣,虽然压风却不够保暖,闫润芝总担心姜琳冻着。姜琳为了让她安心索性收起来,等开春再穿。

闫润芝又开始担心曾泓洁冻着。

曾泓洁笑道“姨,不冷的,屋里都有炉子,在外面就一会儿。”

姜琳说让程如山去送。

曾泓洁“不用,我坐公共汽车就行。”她朝文生招手“文生,我走啦。”

文生挥挥手。

何亮“我没事,我去送。”

方澄光“正好我去办点事,一起。”他从程如山手里拿了钥匙,对两人道“走吧。”

看着三人走了,闫润芝小声对姜琳道“不叫亮子回来啊”

姜琳笑起来,“叫他回来干嘛。”

她知道闫润芝觉得曾泓洁和方澄光挺般配,不过处对象的事儿,是各人自己的事儿。曾泓洁是个优秀的女孩子,是省大的未婚校花,多少优秀的男生追呢。可她一直都很明确地跟追求者表示自己对他们没那个感觉。

她认识方澄光也有日子,却没说过对他有感觉,方澄光也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追求之意。

就这会儿去送,估计都是怕何亮送她,孤男寡女会尴尬。

所以,姜琳觉得他们顺其自然吧,毕竟有人的感情是一见钟情,有人的感情是培养出来的,可能某一天,某个时间,突然就有感觉呢。

别东山领着哥仨去打乒乓球和羽毛球,这样姜琳和程如山就可以自由活动,出去溜达或者看电影。

闫润芝做针线活,程蕴之写毛笔字。他毛笔字写得好,不少人请他写对联,所以他要提前练起来,过几天再裁红纸正式写。

姜琳和程如山牵着手刚要出去,在门口碰到巫淑娴和她侄子。

他们手里拎着好些礼物,麦乳精、罐头等,另外还有一只小公鸡。

“姜老师,冬至节快乐”巫时进见了姜琳赶紧问好,又问程如山好。

姜琳和程如山和他们招呼一声,请他们屋里坐。

上半年巫淑娴拜托姜琳给侄子侄女复习功课,姜琳尽心尽意,因材施教,俩孩子学得都不错。

今年7月份高考,两人都参加了。巫婷婷虽然没考上,但是因为英语成绩非常优秀,招生办让她去面试,她口语很不错,所以首都外国语学院破格录取她。

巫时进被省农大的农业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去了以后如鱼得水。

他俩考上,最高兴的是巫淑娴,恨不得把姜琳给供起来,逢人就吹姜琳善良、有学问、会教学生,每天都要吹爆她,弄得不少人都送孩子给她教。

只要是过大节日,巫淑娴就让侄子带着礼物来感谢。

巫婷婷也有写信给姜琳,告诉她外国语学院的情况。姜琳鼓励她在学好英语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学几样外语,日语韩语以及欧洲某些语言都可以学,至于这时候老师倡导的印地语、俄语可以不要选。巫婷婷很听她的话,总觉得姜老师高瞻远瞩,她说的就是对的。

巫淑娴嗓门大,只要她一来,屋子里不断响着哈哈的笑声。她来了惯常吹姜琳,然后就和闫润芝程蕴之说话,聊不完的剧团的事儿。

姜琳则和巫时进聊聊学习的事儿,听听他们农学院的趣事。

巫时进给她讲八卦听。姜琳还拿笔记下一些有趣的,因为大宝小宝让大家给积攒有用的素材。给大宝小宝积累素材。

正说着话,外面响起吉普车引擎的轰鸣声。

闫润芝“哎呀,澄光咋这么快就回来了”

姜琳“娘,这不是澄光,这是吕航。”

程如山闻言拿眼瞅她,黑泠泠的眸子看起来很平静,里面却藏着只有姜琳懂的意思。

姜琳笑,赶紧解释,免得他偷摸吃醋,“就吕航那该报废的破吉普该,一启动十里外能听见轰隆声,打雷一样。”

程如山唇角缓缓漾开一个赞许的微笑,“媳妇儿观察力很不错。”

姜琳斜了他一眼,呵呵。

果然,外面响起吕航的大嗓门“琳琳,程哥过来帮忙”

姜琳和程如山起身,巫淑娴也起身告辞。

姜琳笑道“嫂子你坐着吧,和我爹娘聊天,没事的。”

巫时进认识吕航,一起参加过好几次舞会,两人还曾经当过舞伴,因为吕航不肯和郭艳秋一起跳舞。

姜琳和程如山出去,就看吕航扛着两卷布料过来。

姜琳“哎呀,吕航你这是干什么你可别犯错误啊。”

那两捆布太大,吕航有些吃力,“程哥”

程如山过去把两捆布帮吕航卸下来抱到屋里去放在炕上。

吕航由衷佩服“程哥力气就是大。”

姜琳自豪道“那是,比你大多了。”

吕航“看把琳琳美的,越来越俊呢。”

姜琳翻了个白眼给他,“郭大夫怎么没和你一起今天过冬至,你没去她家送礼啊”

吕航一副非常无辜的样子,“我去她家送礼干嘛”

姜琳“咋没人打死你呢郭大夫挺惯着你啊。”

“琳琳,你不能冤枉我,我和郭艳秋那是冤家,可不是处对象我怕了她”

姜琳“男人一般只怕自己爱的女人,是吧时进”

巫时进哈哈笑“我怕我姑,应该是吧。”

吕航立刻道“她又不是我姑也不是我妈,我怕她就是真怕。”

他跟着姜琳进了屋里和其他人招呼一声,然后让他们看布,“好东西啊。”

姜琳“你先别得意,告诉我怎么来的,可别跟我说是内部处理布。”

吕航一拍胸脯子,“咱硬气得很。这布是我光明正大自己买的,买的知道吧,是咱们代销点赚的钱,我申请资金买的。送来给你看看,剩下的可以拿到二哥那里去卖。”

巫淑娴看了看,惊呼道“马裤呢,洋货,你们哪里来的”

吕航得意得似乎有条尾巴要扫屋顶了,他朝着闫润芝和姜琳嘿嘿直笑“自己织的”

“妈呀,自己织的”闫润芝也扯起来看看,“纯毛的不是,是毛涤混纺的啊。”

她现在给剧团做顾问接触很多布料,所以能认出来。

姜琳“你们纺织厂真的引进了新的生产线”

吕航点点头“听程哥的没错,有肉吃”

自从那一年程如山跟他讲过以后,他回家和爸爸说,父子俩商量着提高工人福利,躲过一劫。后来更是想办法提高产量、效益,去年就计划进口生产线,但是钱不够,所以他们就跟上面申请拨款一部分、贷款一部分、工人们出资一部分,然后就从日本进口了一条新生产线。

虽然不是日本先进的,却比自己原来的先进不少。他们又从西北的羊毛厂进毛线,而棉、涤棉原先就能生产。

现在他们生产布料的速度更快,质量更好,而且还可以生产以前不能生产的一些布料,这种毛涤混纺就是其中一种。

他爸爸本来就是儿子的无脑宠,现在更是百依百顺,试制出来的布一半交任务,一半拿出来不用票卖给自己工人,当还之前工人出资的部分,这样也不犯错误。

不用票直接能买的布,现在有多少要多少,一拿出来不用吆喝就被抢光。

吕航好不容易抢买了一卷,另外还扛了一卷改良的咔叽布,都拉来给姜琳看看。以后代销点就可以固定进布料卖。

咔叽布是加厚的棉布或者涤棉布,一般用来做工作服等。

姜琳看了看,赞道“真不错,很成熟的技艺。这个呢料可以做西裤西装制服,咔叽布可以做夹克、工装服。”

闫润芝立刻道“吕航,我现在就支持你们的生意,给我来多少钱一米给我来个十丈。”

吕航笑道“姨,这些都给你。不用钱,我已经付了。”一匹也没十丈呢。

闫润芝道“那不行,你付的不是代销点的吗不能让你贴,代销点是生意,要讲生意的规矩。”

她知道马裤呢很贵很贵,十来块一米,普通人根本买不到。她以前听都没听过,还是来了军区以后,在剧团长见识的。据说纯毛马裤呢都是给将军做礼服的,师长以下穿不到的,要买都得托关系呢。

这个是混纺的,那也很好啊,以前可买不到。巫淑娴说他们要买都得托人从上海捎呢,省城的货根本不够卖的,她这个级别都排不到呢。

现在自己厂能生产,简直太好了啊。

姜琳拿了钱给吕航,吕航死活不要,程如山看了他一眼,他麻溜地揣起来,免得程如山说他故意跟姜琳磨叽欠揍。

吕航揣了钱,对姜琳道“琳琳,我能蹭饭不”

姜琳“问你姨。”

吕航恣了,“那还用问吗,肯定中啊。”

闫润芝“晌午的饺子,晚上给你吃,谁也不许抢。”

吕航觉得自己得了特殊宠爱,乐得不行,在程如山跟前嘀嘀咕咕,给程如山烦得想把他踹出去。

闫润芝拿布料看看,让巫淑娴挑几米。巫淑娴买了几米呢料,剩下的呢料就让闫润芝收起来,好布料不容易得,留着慢慢做。

咔叽布常见,闫润芝留下足够做衣服的,剩下的巫淑娴买几米去,再给娘家买几米,又招呼邻居们来看看,很快就将买光了。

等巫淑娴领着巫时进和买布的妇女都走了,闫润芝就摆弄面料安排一下做什么衣服。

姜琳道“娘,这么好的布料,咱们做点新样子吧。”她摆弄一下那混纺的毛料,想给大宝小宝做背带西裤和马甲,冷的时候里面穿毛衣,外面有棉大衣,暖和了脱掉棉袄也能直接穿。

闫润芝“宝儿娘,小孩子长身体快着呢,这么好的料子白瞎了。给你做制服穿,用咔叽布给大宝小宝做夹克穿。”

夹克是姜琳告诉她的,闫润芝给程如山和文生做过,现在给大宝小宝做也很简单。

姜琳拿笔来画西裤和马甲的纸样,闫润芝拿软尺给她量尺寸分别记下,看看料子还有不少呢,闫润芝说给程如山做。

程如山道“我不用,我有军装呢。”而且他是运输处队长,着装有规定,穿工装没问题,穿毛料的衣服太打眼。

吕航豪气道“反正厂里还做呢,你们一人一身咱也做得起。”

姜琳笑道“以后生产速度越来越快,的确可以的。”

闫润芝就给姜琳量好尺寸,可以做一身三件,女式和男式款式有区别,却难不倒她的。

很快文生、大宝小宝和别东山回来,看到吕航在,少不得又是一阵闹腾。

闫润芝说做晚饭。冬至月底天黑得更早,不过晌饭吃得多,下午饿得晚,夜长,所以他们现在晚饭也不那么早吃。

她让文生去院子里拿几条冻着的大带鱼和大黄花过来化着,晚上煎带鱼,做红烧大黄花,另外家常炖菜来两锅,白菜粉条豆腐五花肉,还有白天曾泓洁带来的冬笋,直接做一个冬笋腊肉砂锅。

正准备的时候方澄光和何亮回来,后面竟然还跟着姜兴磊,不知道为什么他看起来满腹心事的样子。

方澄光脱掉大衣,“回来路上碰见的。”

姜琳笑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你居然和吕航一前一后来。”

吕航看到姜兴磊很惊讶,“哎呀,你咋知道我在这里我去你家没找到你呢。”

他知道姜兴磊下午没课,冬至节应该回家过,结果去姜家说他没回家,所以吕航自己来姜琳家的。

姜兴磊“我就不能有点正事吗”

从姜家到这里没有直达公共汽车,他下了车不想等就直接走过来,正好碰到方澄光他们。

小宝“小舅舅,来年去我们村打砖坯啊。”

吕航笑道“你小舅舅现在干别的也能赚钱,不需要出大力气啦。嗨嗨,咱们现在是吃国家粮,毕业以后就是小分头、大皮鞋xiai,四个口袋抖起来”

何亮看闫润芝要做饭就过去帮忙,他端盆在一边杀鱼洗鱼。

姜琳看他抠鱼内脏的时候一阵反胃,赶紧走开不看。

姜兴磊凑她跟前,“姐,我和你说个事。”

姜琳看他一眼,“什么事儿这么神秘”还不敢当着大家伙儿的面说,难不成是看上女同学找她取经

她就和姜兴磊进了卧室,“什么事儿,说吧。”

姜兴磊拿出一张纸递给她,“姐,你看看。”

姜琳拿起来看了一眼,x省财经学院78级录取名单,上面有密密麻麻的人名,其中一个被人用红色的笔圈出来。

那名字是姜敏。

姜琳惊讶道“大姐今年考上了,她怎么没来报到不是,她写信也没说她参加考试啊。是不是重名啊”

姜兴磊“不是重名。我央求老师给查了另外录取名单,名字后面有籍贯、报考位置,她在北大荒建设兵团352团,籍贯是咱家的,没错。”

姜兴磊读的是本省的财经学院,这是一个专科学院,专门培养经济、财会人才。

他今天上午去校办处给老师帮忙,结果无意中看到录取名单,竟然发现姜敏的名字,他当时第一个念头别是重名的,又央求老师看了看详细资料,居然真的是他大姐。

他们家本来大哥和大姐学习最好,二哥、二姐和他学习马马虎虎。

而且大姐当年是读完正儿八经的高中,如果考大学肯定更有把握。

姜琳“你告诉爸妈了吗”

姜兴磊“告诉爸妈有啥用啊,他们也解决不了问题。我寻思你和姐夫有主意,先告诉你俩。”

姜琳“这事具体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你暂时不声张也是对的。”

考上了不来报名,要么就是没拿到录取通知书,要么就是拿到了不肯来报名。不管怎么说,要先确定姜敏那边的情况才行。

她道“我告诉你姐夫,让他带我们去给姐姐打电话。”

姜敏和家里一直保持通信的,虽然路远很慢,但是春节、中秋、端午是必然有信来的,另外如果有特殊情况也会来信。

原主对大姐不关心,姜琳穿来以后有些信息也开始模糊,所以对大姐记忆不是很深刻。不少信息都是她后来问的姜兴磊。

姜敏比姜琳大5岁,今年已经30虚岁,她是67年去的北大荒建设兵团。69年的时候因工受伤,伐木的时候腿被砸断,因为那里气候恶劣,所以得了病假回家养伤。结果因为家里太拥挤住不开,加上原主那时候脾气特别大,被孟依依挑唆爸妈只关心姐姐哥哥弟弟不关心她,总是和姜敏置气。两个月后,姜敏腿好一些就回北大荒,至今没回来。

后来她写信说嫁给一个一直照顾她的当地军官,再后来生了女儿和儿子,婆家对她挺好的,让家里不用担心。

那架势,她是要扎根北大荒不回来的。

她写信从来都是讲开心的,从没说过一丁点埋怨不开心的话,所以家人都以为她是自己想扎根那里的。可现在她居然考上大学却没来报到,就不能不说明问题,从前她可能报喜不报忧。

想到大姐可能过得不好,姜兴磊就有些着急,“姐,你让姐夫帮我弄点饭票,我去看看吧。”

姜琳“要是真有什么情况,你去也不能干什么。还是我和你姐夫去看看。先打电话问问情况。”

如果只让程如山去,如果有隐情他一个男人和大姐沟通不方便,让姜兴磊去,要是有什么事儿,他根本办不了。大哥他们在工厂上班,根本请不出假,只有她和程如山请假方便一些。

而且她已经融入这个时代和家庭,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大姐也是被原主挤兑走的,她现在就是姜敏的亲妹妹,去解决这件事也是理所应当的。

姜琳就去找程如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