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郅玄 > 第189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

郅玄 第189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者:来自远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5 19:07:18 来源:就爱谈小说

信的内容不算长, 郅玄却看了许久。

桑医送来汤药,只见他单手托着下巴,目光有些放空, 双耳可疑地发红。

瞅一眼落到架上的信鸽, 再看看滚到一边的木筒, 视线触及展开的绢布,桑医清了清嗓子,一声“君上”将郅玄从沉思中唤醒。

“药煎好,请君上趁热服用。”

黑漆漆的汤药盛在碗中, 上面飘着热气。尚未入口,郅玄已能尝到苦味。

良药苦口。

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扯了扯嘴角,郅玄端起药碗,试了试温度。觉得不会烫嘴, 移开调羹,仰头一饮而尽。

药汁入口, 不如想象中苦,有些涩,却带着一丝回甘。

郅玄很是意外, 放下药碗, 接过侍人递来的绢, 一边擦拭嘴角,一边看向桑医,目光中带着询问。

无需他开口,桑医主动给出答案“药方中多加一味甜草, 不会影响药效, 入口不会太苦。”

郅玄点点头。

桑医的药十分有效, 服下没多久, 郅玄感觉身体变暖,热意由内而外,额头、鼻尖和脸颊冒出热汗。汗水很快布满全身,身体却变得轻松,精神也随之畅快。

换上一身清爽的长袍,郅玄重新回到案前,伸出手腕,由桑医诊脉。

期间,郅玄喉咙有些痒,间断咳嗽两声。不似之前咳得停不住,仿佛肺都要咳出来。

桑医表情严肃,两指搭在郅玄腕上,数息之后,请郅玄换一只手。

郅玄照做。

室内寂静无声,侍人们静立一旁,无一人发出声响。

殿外有脚步声传来,是府令去而复返。

按照桑医的吩咐,为郅玄送上热腾腾的粟粥和暄软的糕饼。

大块的炖肉、咸淡适中的熟酱和冬日难得一见的青菜,全都装在保温的食盒里,侍人一路提过来,美味丝毫不减。

“君上需每日服药,膳食按时用,症状减轻即无大碍。”

听到桑医的话,郅玄提起的心略微放下。

人人都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他自然也不例外。

近一年没有发病,让他忘记初来时的糟糕情况。若非有桑医和巫医,以他当时的处境,健康状况无法挽回,身体怕是早已经垮掉。

府令细思桑医之言,脑子飞速转动,很快拟定数张菜谱。

时下没有饮食清淡的概念,一旦生病,饭一定要吃好,而且必须吃肉。

郅玄身为国君,自然不缺肉吃,反而青菜十分难得。

食盒掀开,侍人端出两盘青菜,一盘加了蒜末清炒,另一盘水煮,颜色碧绿,看起来十分诱人。

郅玄双眼一亮,待到食器摆好,筷子马上夹了过去。

爽脆的味道入口,简直就是享受。

出征时有干菜熬汤,终究比不上新鲜的蔬菜。漫长的冬季,能吃的菜少之又少。即使是人王,吃过两三个月的腌菜和干菜,看到这样两盘菜也会眼睛发绿。

其他国君更不用说。

旁人一口都没有,郅玄独享两盘,是幸福,更是奢侈。

两盘青菜很快见底,桑医提醒郅玄多吃肉,不要挑食。

“食肉方能体壮。”

郅玄有些不情愿,却不会违背医嘱,将一鼎炖肉吃光,肉汤都喝得干干净净。

饱餐一顿,郅玄又冒出一身热汗,鬓角都被汗湿。

见他实在不舒服,府令询问桑医,确认没有妨碍,命人为郅玄准备沐汤。

桑医没有久留,确定郅玄没有大碍,起身告辞离开。走之前叮嘱府令,一定保持殿中温暖,三餐准备充足的肉食,鸡蛋和鱼最好都备上一些。

府令郑重点头。即使没有吩咐,他也会这么做。

桑医满意离开,回去后整理药材,亲手为郅玄炮制丸药。

方才为郅玄诊脉,他嘴上说没有大碍,实则心存担忧。病根不去,无法避免劳累,迟早还会复发。不能时时刻刻跟在郅玄身边,只能针对症状配制丸药,让郅玄带在身上,以防万一。

桑医的背影消失在门后,府令也暂时离开,亲自下去安排郅玄的膳食。几名侍人留在殿内,等郅玄歇息片刻,服侍他往殿后沐浴。

提到沐浴,不免想起玄城外的热泉。郅玄躺在热水里,舒服得想要叹息。等到春暖花开,完成春耕祭祀,他一定要再去玄城。

到那时,赵颢应该也能班师。

郅玄一边想,一边打了个哈欠,精神和身体同时放松,不自觉有了困意。

侍人守在门后,听到召唤方才入内。

郅玄自行套上长袍,头发还在滴水。青丝垂过腰际,水珠滑落,似珍珠镶嵌黑色锦缎。

侍人捧来干爽的布巾,连续换过五条,长发终于拭干。

郅玄回到殿中,扫一眼案上的绢,有意给赵颢回信,奈何架不住困意,只能躺倒在榻上,决定好好睡上一觉,恢复精神再来提笔。

侍人小心伺候在旁,等到郅玄呼吸平稳,留一人在殿内看守火盆,其余人退出殿外。离开前检查木窗,确保留出缝隙,才鱼贯退出,合拢殿门。

郅玄睡得很熟,整个国君府变得静悄悄,陷入一片静谧。

西都城内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此战大败东梁国,一扫五城之耻,顺势拿下大片土地人口,无论氏族、国人还是庶人皆心花怒放,喜笑颜开。

氏族坊内响起乐声,各家大开酒席,全族上下共飨盛宴。

国人和庶人迟迟不愿散去,盛赞大军的威风,无不欢欣鼓舞,神采飞扬。为庆贺胜利,再精打细算的人家,今晚也会多加几个菜。

临近傍晚,商坊变得格外热闹,出售肉、菜、蛋和酱的摊位都忙得不可开交。

考虑到情况特殊,掌管商坊的几名下大夫共同决定,今日不闭市,抓紧从城外运来更多禽肉和蛋,保证食材供应。

药田附近的养殖场不断扩大,规模是初建时的五倍,每日出产的禽肉和禽蛋数量可观。

在郅玄的鼓励下,氏族们纷纷加入进来,大大小小的养殖场如雨后春笋,不断丰富西原国人的餐桌。

有的养殖场仅供应氏族,归各家所有,不对外售卖。有的和药田养殖场一样,与城内商坊签订契约,每月定量交易。

随着出产增多,该类生意迅速向外扩散,甚至出现专门运送咸蛋、干菜和各种肉类的商队。

越来越多的氏族加入进来,养殖的种类也不断增多,变得五花八门,各种各样。

鸡鸭最常见,牛羊更不必提。大型野禽和野猪接连送进栅栏,其后又出现野兔、鹿等种类。

有的氏族实力雄厚,认为熊个头大肉也多,圈出大片土地饲养。令人吃惊的是,竟然被他们养成,而且养得相当不错。

还有氏族想饲养蜜蜂,以此获取蜂蜜。可惜没有巫医的本事,时至今日仍未能成功。

好在不是大问题。

郅玄从庸国人手中得到甜菜菜种,准备分给氏族,在新得的土地大片播种。只要种出来,就可以大量熬糖。无法彻底代替蜂蜜,但能给人难得的甜味。

值得一提的是,庸人迁徙不久,庸侯就动身归国。当初灰溜溜出逃,如今悄无声息回去,虽说失去面子,好歹爵位得以保全。

随他出逃的氏族也一同返回,逃走时什么样,归来也是什么样。

北安侯尽到地主之谊,保全庸侯等人的性命,并派人送他们返回庸都。以两国的关系而言,算是仁至义尽。

中都城使者没有离开,随庸侯前往庸都,亲眼见证一座空荡荡的都城。

城门大开,城内各坊俱空。氏族坊、国人坊、庶人坊乃至奴隶坊皆阒无一人。

当初庸都人大举迁移,有少部分人没走,此时也不见踪影,不知去往何处,只留下一座空城。

国君府和氏族的库房铜锁未断,里面依旧堆满粮食。玉器、青铜器和金绢一样不少。院墙内外的杂乱被厚雪掩盖,只余白茫茫一片。

牛车穿过长街,耳边尽是呼啸的风声,以及车轮的吱嘎声。

庸侯坐在车上,目及两旁清冷,对比热闹的北都城,满心滋味难言。最终化为一声叹息,消失在北来的寒风之中。

送走庸侯,北安侯了结一桩心事,全心关注南边的战事。

大雪封路,战报传递困难。

赵颢攻下第八座城池,拿下南幽国三位上大夫,得到数万斤粮食和大量人口,第一封战报才送达城内。

战报详述第一场攻城战经过,突出大军勇猛和武器威力。末尾提到大片良田和一年能种两三季的稻米。

北安侯和氏族们习惯战争,也习惯胜利。主帅是赵颢,没人担心胜负,主要讨论的是大军前进速度,多长时间才能兵临南都城下。

一番讨论之后,众人的目光被战报中的粮食吸引。一年能种两三季,能得多少粮食,养活多少军队

预估出数字,上自北安侯,下至卿大夫,全都心头火热。世子瑒仔细浏览绢上所写,不自觉手指攥紧,呼吸变得急促。

此时此刻,他们对南幽国的土地生出无尽渴望。不只是为自家颜面,更为那片土地能生长出的粮食。

“宝地岂能不取”一名卿正色道。

北方种粮不易,为养军队,各家费尽心思。

年年粮食短缺,属民吃不饱是常态。遇到灾年,饿死人的情况也不鲜见。直至公子颢和郅玄结成婚盟,从西原国购买到大量农具,获得深耕堆肥之法,情况才稍有改善。

对氏族而言,粮食是国本,是重中之重。

赵颢这封战报让众人百感交集,心潮澎湃。

这样的好地方,不拿简直是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历代祖先

如果没有南幽侯数次蹦高作死,没有南幽氏族的无赖行径,公子颢未必会率兵南下,秘密也不会为人所知。

只能说世事皆有定数。

北安侯看向群臣,群臣目光迎上,同时大笑出声。

不管南幽侯目的为何,也不管南幽氏族能否团结一心,半个南幽国,他们拿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