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郅玄 > 第223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

郅玄 第223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

作者:来自远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5 19:07:1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军凯旋, 北都城内一片欢腾。

国君府内设宴,北安侯大赏有功将士。氏族共飨盛事,集粮食金绢赠与甲士, 功高卒伍亦得赏赐,家族门楣得以改变。

宴中, 北安侯定下数场祭祀, 一为庆贺国战大胜, 敬告历代先祖;二为公子颢别出,继承南幽国之事。

依照氏族惯例,公子颢别出之后当以赵为氏。今后执掌南幽国,以国为氏亦可。

没有半点犹豫, 赵颢舍弃幽氏,更有意改南幽国为赵国。待他重返南都城, 慑服南幽氏族,即上书中都城定下此事。

宴会正值**,酒酣耳热之际,当着卿大夫的面, 赵颢没有说得过于直白, 三两句话就揭过。

北安侯看向世子瑒, 后者无奈摊手,表示赵颢心意已定, 旁人无从置喙, 就算是父子兄弟也不行。何况赵颢今为国君,身份高于他,同父亲平起平坐, 同他提一提意见尚可, 贸然插手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血脉亲情不会改变, 言行仍要注意。

有些麻烦能免则免,最好不要贻人口实,给今后埋下隐患。

赵颢手握重兵,南幽氏族不足为惧。

然南幽为四大诸侯国,国君代人王牧守一方,即使国战落败,也不会成为附庸国。如此一来,北安侯和世子瑒必须避嫌。有些事心中明白即可,最好不要宣于人前。实在不能忽略,也要父子三人关门再议。

卿大夫们看到北安侯和世子瑒的表现,联系赵颢口中所言,心中多少有了计较。不过在场都是聪明人,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中有底,绝不会轻易越过界限,惹麻烦上身。

赵颢继承国君之位,必要辞去卿位。于北安国氏族而言,与其关注南幽国是否易名,倒不如联络亲朋设法拿下空出的位置。

氏族们各有思量,面上不显,心思百转。宴上推杯换盏,看似一团和气,实际上如何都是心知肚明。

宴会持续到深夜,氏族们才陆续散去。

离开国君府时,卿大夫们脚步不稳,醉态十足。登上牛车后,车门关闭,朦胧的双眼登时清明。身上依旧带着酒气,神智却格外清醒。

“速速归家。”

“诺。”

驾车者挥动缰绳,牛车一辆接一辆行出。

各家护卫打起火把,长街上蜿蜒出两条火龙。

火光映照星光,整条长街亮如白昼。伴着蹄声阵阵,车轮滚滚,不知有多少人将辗转反侧,彻夜不眠。

国君府内,侍人婢女忙着撤下餐盘,移走木桌,清扫大殿。

食物的香味残留在空气中,掺杂着浓郁的酒气,混合成一股奇怪的味道。不难闻,却也不是多好的体验。

北安侯父子移至后殿,侍人送上温热的布巾,供父子三人擦脸拭手。

少顷,婢女送上甜汤,既能解酒也能暖胃。

甜汤饮尽,婢女撤走空碗,侍人尽数退下,殿门关闭,室内仅剩父子三人。

半人高的青铜灯靠墙而立,灯身暗藏管道,点燃许久,室内不见半点烟气,只有灯火辉煌。

作为大军主帅,世子瑒率先开口,向北安后禀报国战经过。虽有战报送回,许多细节无法写明,不能落于笔下,只能当面口述。

在世子瑒总结时,赵颢轻易不开口,遇到北安侯问起,他才会补充几句。句句切中要害,皆是关键所在。

北安侯最关心的是战利品。

按照之前的计划,灭南幽国后,必鲸吞蚕食其土。不料南幽侯神来一笔,禅位赵颢,提前结束这场战争。

北安侯想要粮种也想要土地,但不能从儿子手里抢。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战利品如何解决。

除非人王下旨召天下诸侯共讨,很少有诸侯国在战争中彻底湮灭。

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基本是两种情况,胜者得到土地、城池、人口和粮食,败者或如东梁国签订盟约,或沦为胜者的附庸国,国君氏族失去权力,名头依旧能够保留。

南幽国的情况实在特殊,不能以常理论之。在大军归来之前,北安侯召群臣共议,一直没能商议出结果。

继承爵位的是赵颢,北安侯的亲生儿子,世子瑒的亲兄弟。父子亲情血浓于水,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十分不错。套用旧例明显不合适,想用新法又拿不出太好的章程。

这种情况十分难办,稍有不慎被人钻了空子,放出风声肆意造谣,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北安侯绝非杞人忧天。

中都城的消息不断传来,让他见识到流言的威力。

人言可畏,若有人趁机大做文章,肆意挑拨父子兄弟间的关系,短期不会出现问题,日子长了,难保不会心生猜疑,让彼此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

这样的情形北安侯不会乐见,世子瑒和赵颢也是一样。

然而现实问题不能置之不理。

国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放弃战利品必不可能。丰产的粮食必须拿到手,这就需要赵颢让步。如果赵颢不点头,恐对国内氏族无法交代。

北安侯眉心深锁,视线扫过两个儿子,不想造成误会,自然不会隐瞒事情关键,干脆和盘托出。父子三人一起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希望能想出办法。

让他不解的是,面对他提出的问题,两个儿子的表现都有些古怪。尤其是大儿子,好似有话要说又不知从何说起,嘴巴张合数次,表情一言难尽。

北安侯看不惯世子瑒的表现,命他有话快说,不要这副奇怪的样子,让自己感到手痒,突然想揍儿子。

“父亲,事情是这样”世子瑒看一眼赵颢,见他没有阻拦的意图,当场道出西原侯送出的二十车礼物,重点提到两车粮种。

“西原侯手中有农家,擅种植,育出高产粟麦,宜北地种植。”

世子瑒言之凿凿,以粮种作为引子,道出南方稻米虽好,北地却无法大面积播种。气候土地不适宜是其一,国内长期以粟为主粮,突然下令种植新粮,国人未必情愿。

北安侯固然强势,终不能无视规则。强行下令,万一引发众怒,以北安国人的彪悍,难保不会上演庸国旧事。

“父亲,此事需慎之又慎。”

世子瑒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尽管有所夸大,也引起北安侯的警觉。

“父亲,可仿效西原侯发布召贤令,广召天下有识之士。对知农事之人予以重赏,促其改进粮种农具。”

世子瑒和赵颢商量之后,认为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当初决定灭国,为的就是粮食。

世子瑒亲自南下,见识到当地的种植环境,马上意识到北安国不适合种植稻米,运回种子也是无用。与其白费力气,不如另辟蹊径,仿效西原侯改良粟种和麦种,同时设法改进农具,采用堆肥之法促进丰产。

总之,郅玄开辟出道路,证明卓有成效,北安国仿效行之,能少走许多弯路。

氏族们的不满,同样有办法解决。

之前北安国和南幽国关系不睦,商路近乎断绝。如今情况不同,赵颢成为国君,收拾干净南都城,重开商路轻而易举。

想要获取稻米,不需要自己种,可以通过商路购买。

商队再是庞大,运送货物终归有限,很多还是一锤子买卖。换成国与国之间,只要达成信任,维持长期贸易不是问题。

“父亲以为如何”世子瑒道。

北安侯陷入沉默,对世子瑒的提议十分心动,却没有马上点头。

“父亲,学西原侯之法当送重礼。”赵颢突然开口,目光扫过世子瑒,后者并不意外,向他微微颔首。

兄弟俩早有商量,互相配合,为的是说服北安侯,同时不让郅玄吃亏。

北安侯正当壮年,头脑和武力值都在巅峰。脑子转一转,就猜出两个儿子的用意。

看向世子瑒和公子颢,他的心情很是复杂。

次子和西原侯有婚,设身处地为其着想倒也无妨。就氏族而言,这种做法才是正确。

长子这是闹哪样

和兄弟合起来给亲爹下套,这是真心实意想挨揍

北安侯越想越气,瞪着两个儿子,尤其是世子瑒,怒火中烧,拳头握得咔吧作响,很想把他拎起来,让这个不孝子回忆一下童年。

看出亲爹的不善,世子瑒匆忙朝赵颢使眼色。直至眼睛快眨得抽筋,赵颢才不紧不慢取出一张绢,送至北安侯面前。

“父亲,此乃西原侯提议。”

绢布展开,铺满整张桌案,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是赵颢亲笔誊抄。

北安侯低头看去,仅仅一眼,目光就再也移不开。

内容起始处,赫然是“会盟”二字。

“大国会盟,一匡天下。”

一句话映入眼底,震撼如排山倒海。

从头至尾看过一遍,北安侯单手握拳置于案上,迟迟没有出言。许久,他才长出一口气,感叹道“西原侯雄才大略,我不及也”

“父亲以为可行”赵颢道。

“可行。”北安侯颔首。随即又像是想到什么,目光扫过世子瑒,明显带着嫌弃。

世子瑒来不及出声,北安侯移开目光,单手拍了拍赵颢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我儿,今后上战场务必要佩面甲。”

赵颢“”

兄弟不能要,亲爹也扔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