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郅玄 > 第255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

郅玄 第255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

作者:来自远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5 19:07:18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中都城

深夜时分,中都城内一片寂静,各坊坊门紧闭,不见任何光亮。

巡街的卒伍手持火把,夹袄抵不住寒冷,在冷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奈何职责所在,不能擅离职守。算一算时间,还得熬足一个时辰才能和同袍轮换。

更夫一路小跑,手中梆子连敲数下,清晰传入各坊。口鼻间弥漫热气,眉毛和睫毛悬挂白霜,遮挡住视线。因脚步太急,没留意雪下结冰,更夫向前滑倒,五体投地摔在地上。

“倒霉”

更夫一边抱怨一边从地上爬起来,拍掉身上的碎雪,连打两个喷嚏。

灯笼滚落在地,烛火已经熄灭。

梆子滚出更远,更夫借雪光向前搜寻,发现运气实在太差,吃饭的家伙竟然掉进路旁的水沟里。

幸亏冬日结冰,污水全部冻住。换成是夏天,沟内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想捞都捞不出来、

更夫自认倒霉,小心下到水沟里,摸索着找到梆子,费了一番力气才爬出来。急匆匆抓起灯笼,一番检查后舒了口气,从怀里摸出火石,连擦数下重新点燃。

灯笼是从西原国传入,中都城原本没有。

第一批灯笼由商队带来,出售价格极高,为氏族专用。其后出现多种材料,价格才慢慢降下来。

时至今日,灯笼成为常用之物,城内各坊都不显见,连奴隶坊都挂着几个。虽然是庶人坊淘汰下来,样子破破烂烂,至少强过火把,被奴隶们视为宝贝。

提起西原国,不免想到开在商坊的十几家铺子。

这些铺子占满两条街市,墙壁打通重新修整,门前挂上独特的幌子,专售来自西原国的货物。

每日开市,铺子内外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售出的货物以车计,经营的商人赚得盆满钵满。

铺子中的商品种类齐全,囊括衣食住行,价格有高有低,能满足大部分城民的需要。其中食铺最受欢迎,出售的包子、米糕和蒸饼味道极佳,分量十足。城民不提,往来商队都在大批量购买,替代干硬的口粮。

包子最贵,米糕次之,其后是蒸饼。

更夫一次买五张蒸饼,每张大过成年男子的两个巴掌,边缘有一指厚,口感暄软,咬一口麦香十足。运气好地话能买到涂酱的蒸饼,浓郁的酱汁包裹肉粒,夹在饼里,能让全家美美地饱餐一顿。

更夫提着灯笼,小心远离结冰的水沟,沿大路向前走。

盘算攒下的工钱,决定不回家,直接去商坊前守着。等到坊门打开,第一时间冲去食铺,买几张新出锅的蒸饼,或许还能买到小罐的肉酱。

换成先王时,他绝不敢这么干。

一来城内宵禁严格,抓到不会轻饶,最轻也是抽鞭子;二来商坊不比今日,压根没有西原国的铺子,买不到热气腾腾的包子蒸饼,没必要去吹冷风。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西原国的商人租赁小半个商坊,在坊门处设置火盆,夏日熏艾草驱逐蚊蝇,冬日烧柴为守门人取暖,整夜不熄。

更夫这个时候过去守着,能借光烤火,不会被冻僵。遇到相熟的守门人还会给他一张兽皮,容许他在门廊处避风取暖,说不定比家中还暖和。

有的守门人闲不住,还会同他闲聊。从对方口中,更夫听到不少关于西原国的事情,对聚天下财富的西都城心生向往。

据守门人言,自前代西原侯薨,年轻的世子登上君位,西原国开始蒸蒸日上,西都城也大变模样。

西都城曾遭遇大火,城内建筑多数焚毁,尤其氏族坊,几乎不留片瓦。

新城池建在废墟之上,经过重新规划设计,城内八街九陌,人口数量远胜往昔。

城中心座落新建的商坊,规模是中都城内的三倍。每日里车水马龙,人流穿梭,南来北往的商队络绎不绝,夜间不闭市,城内不宵禁,可见商贸繁华。

守门人给更夫看过几枚精巧的钱币,据悉是西原侯下令铸造,如今在北地流通,比绢更便利也更容易计算,很为商人和城民喜爱。

除此之外,西原国还大规模修路,听说名为官道,能容数辆战车并行。

北方诸侯国看到好处,以为便利,北安国最先跟上,大小诸侯国陆续跟进。

现如今,北地的道路四通八达,并有通向草原的驰道,连接草原双城,往来极为方便。借由驰道,各国能快速运兵,有效巩固边防,进一步向草原深处进发。

守门人未曾亲眼见过,全听外来商人口述,集合各种信息说得头头是道,让更夫心驰神往,甚至想跟随商队出行。

一阵冷风吹来,打断更夫的思绪。

风太冷,很可能又要下雪。更夫不由得加快脚步,希望时间过得快一些,让他尽快结束工作去商坊烤火取暖。

王宫内,此时仍灯火通明。

十多名王族长者守在正殿,伏请人王淮收回成命。他们从早朝守到日落,从傍晚坚持到黑夜,无论如何不肯离开。

他们不是存心抗命,更不是故意下人王淮的脸面,让满朝上下知道王族内部不和,实在是没有办法。

先王葬礼结束后,大小诸侯离开中都城,王族众人本以为能恢复往日,自身也会得到新人王重用。不承想情况截然相反,人王淮竟连下数道旨意,命六名王族举家就封。

旨意措词严厉,限定离开时间。

好听点是就封,难听一些,和流放有什么区别

六人是王族中的实权派,本可以扛起王族大旗,和氏族在朝堂上分庭抗礼。不久前还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人王淮神来一笔,打了王族一个措手不及,如惊雷在头顶炸响。

就封

这个时候就封

还是全家一起走,一个都不留

之前氏族被迫就封,王族上下弹冠相庆。对比今时今日,何等讽刺

王族众人岂能甘心,聚到一起商量,决定请出族内长者,利用长辈和亲人身份施压,逼迫人王淮收回旨意。

目睹中都氏族目前处境,王族众人下定决心,口子绝不能开,必须让年轻的人王知晓厉害。

天下共主也要讲人情,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肆无忌惮。真敢这么做,必定名声尽毁,甚于蛮横无礼的西原侯。

由此,才发生正殿前的一幕。

白发苍苍满脸沟壑的王族老人伏身在地,恳请王上收回旨意。人王淮满脸铁青,不可能允其请,又无法强行把人拽走,局面陷入僵持。

太后得知情况,派人给人王淮送来手书。

看过绢上内容,人王淮当即起身离开,不给王族众人半个眼神,只留下一道背影。

脚步声逐渐远去,王族众人不明就里,面面相觑,心中忐忑不安。

不多时,一行侍人走入殿内,手中提着火盆,陆续搁置在墙边,确保殿内温度足够,不使老人们冻出差池。

与此同时,王族私兵在城内集结,奉人王旨意砸开王族坊和氏族坊大门,举着火把蜂拥而入,对照名单开始抓人。

凡是参与此事的王族和背后推波助澜的氏族尽数落网,一个没落下,全被从家中拖出来,五花大绑押送王宫。

私兵一路拖拽,不听话就拳打脚踢。

不少人是从寝室被抓出,来不及套上外袍,顶多裹一件斗篷,发髻散乱,衣衫不整,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样子很是狼狈。

他们身份尊贵,何曾遭此羞辱

气怒交加,当场破口大骂。

抓人的队伍里有数名中大夫,记录其所言,面呈人王淮,都是不敬王上心怀反意的铁证。

王族和氏族瞠目结舌,他们何曾有反意,这是污蔑

中大夫冷冷一笑,将竹简拍在他们脸上,铁证如山还敢狡辩

众人一路被推搡,既惊且怒。到达王宫时,已经冻得脸色发青,声音有气无力。个别人尚在叫嚷,奈何缺少支应,显得毫无气势。

中大夫离开队伍,先一步向人王淮复命。

不久,两人去而复返,当众宣读人王旨意,斥诸犯狼子野心,意图谋反,罪大恶极。

“主谋绞,余者夺爵除官,收回封地。”

方才还在叫嚣的王族成员顿时瘫软在地。

不等他们开口求饶,苦守整夜的王族老人走出王宫,一个个满脸苦色,遇到众人询问和求救,全都不发一言。

人王淮没能拿他们如何,是太后出面,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老老实实回家,天明后上朝,明言受到奸人蛊惑对人王不敬,痛悔过错;要么和宫门外的人一起受罚,破家毁业殃及子孙。

孰轻孰重,如何取舍

老人们满心苦涩,深知自己没有更多选择。为保住家业,唯有对人王言听计从。自今往后再不能倚老卖老,否则下场就在眼前。

老人们让步,代表王族黔驴技穷,再不可能钳制人王。

听到侍人回报,人王淮顿觉神清气爽,恨不能大笑三声。

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郅玄的快乐,固然名声会被质疑,但能如此爽快,他甘之如饴

经此一事也能向郅玄表明诚意,让对方知晓他是真心实意想要合作,不会故步自封,更不会拖后腿。

作为一个合格的合作对象,他会主动扫清障碍。哪怕挡路的是王族,他也不会手下留情。

原桃时刻关注正殿和宫门处的动静,听婢女报知结果,当即提笔写成书信,用蜡封好,命人快马加鞭送到郅玄手中。

“天明出发,不可耽搁。”

“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