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郅玄 > 第280章 第二百八十章

郅玄 第280章 第二百八十章

作者:来自远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5 19:07:18 来源:就爱谈小说

有之前三日做铺垫,郅玄再度罢朝,满朝卿大夫接受良好,无一人提出异议。

至于原因,大家心照不宣。

聪明人都知三缄其口,沉默是金。

放纵的结果是郅玄一觉睡至午后,成功错过早膳和午膳。撑着酸麻的腰爬起身,实在是五脏庙轰鸣,叫得太过响亮,想无视都做不到。

侍人早有经验,厨下的灶火整日不熄。

郅玄下令摆膳,立即有热腾腾的饭菜送上。两道带着辛味的炒菜尤其合郅玄胃口,赵颢尝了一口,同样停不下筷子。

两人吃得痛快,烹菜的厨获得赏赐,捧着两匹绢叩谢君恩,起身后笑咧嘴,神气十足,得意洋洋。

这幅样子让人看不惯,却也没人酸言酸语。

谁让别人有真本事,总是能别出心裁,想出奇妙菜式,迎合君上胃口。换成是自己,八成比他更得意。

在国君府做事,缺的不是钱,是脸面。

就算是一块麻布,只要是国君赏赐,说出去都是脸面。何况是两匹绢,摆在家里是何等荣耀。

因为这份赏赐,厨下暗潮涌动,自认有手艺的厨和帮厨都是摩拳擦掌,开始绞尽脑汁,期望自己也能灵机一动,做出合君上胃口的菜肴。不求得到金绢,能得一句半句夸奖,足够对人炫耀,在同辈中独占鳌头。

不提厨下如何竞争,用过膳食,郅玄和赵颢对坐案前,面前铺开一张地图,商讨置换土地。

“玉矿沉于河,开采需要时日。”

既然诚心诚意交换土地,必须将利弊说清楚。含糊其辞不可取,以两人的关系也没必要。

茂商发现的玉矿足有三座,肉眼可见,藏于河床的玉矿储量绝对不小。这样的矿藏难得一见,要换南方的土地,必须足够大,最好能是熟田。

赵颢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翻阅茂商送回的简牍,将相关内容详细摘录,合在一处浏览,最终选定一处,决定用两倍土地交换。

之所以是两倍,全因熟田太少,只能用荒地凑数。

“地需开垦,或将数年。”

中原地广人稀,中原之外更甚。

南方气候湿热,密林遍布瘴气,野兽猛禽随处可见。分封在此的诸侯,不提今日如何,先祖无不是筚路蓝缕,从无到有。耗尽几代人的心血,才能建起城池扎下根基。

赵颢出身北地,如今执政南方,考虑问题的方式需要改变。切合当地实际才是根本,套用北安国的条令和做法明显不合时宜。

郅玄要换地,本身没有问题。

考虑到玉之尊贵,赵颢相信透出消息之后,氏族皆会举双手赞成,同意做这笔交易。

但他没有马上点头。

身为一国之君,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也不能只站在氏族阶层考虑问题,这是他从郅玄身上学到的经验。

考虑氏族利益不要紧,不能抛开国人和庶人。

用土地换玉矿,划出的地界很有讲究,氏族封地不能动,自然百般乐意,不会有任何阻挠。国人的土地凭借战功获取,也不会遭受损失,还有机会从中得利。

庶人怎么办

在登上君位之前,赵颢曾详细了解过南赵国国情。

和北地不同,南赵国的庶人少数为氏族和国人耕种,更多是开垦荒地。这样的土地不记录在册,平时不收税,若被划走也没处说理。

赵颢曾有计划,仿效郅玄的做法,鼓励庶人开荒,专门进行造册,收取一定田税,逐渐将这些土地合法化。

郅玄提出换地打乱他的计划。

以玉矿的价值,氏族不愿错过,必定提议取无主田地。如此一来,恐会引发南赵边境动荡,绝非赵颢乐见。

南赵国内本就不算太平,旧氏族暂时蛰伏却没有根除,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死灰复燃。南迁的氏族尚未就职,待到入朝,和本土氏族势必有一场争夺。

南幽侯当政时,朝政被氏族把持,连年横征暴敛,国内矛盾尖锐,经济状况岌岌可危。

赵颢接手之后,武力压服旧氏族,政治军事双管齐下,军队内部明显好转,经济状况却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赵颢急需找一条出路,这也是他转道西都城,造访郅玄的重要原因。

治大国若烹小鲜,凡事依靠武力,短期内没有任何问题,长期存在不小的隐患。

赵颢有暴君之相,却非真正的暴虐。

在治理国家上,他和郅玄一样眼光独到,能做到仁政爱民。

赵颢没有隐瞒郅玄,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他此行本为求策,自然没什么好隐瞒。加上置换土地一事,他总要让郅玄知晓真实情况,明白自己的为难之处。

“原来如此。”

听完赵颢的讲述,郅玄恍然大悟。

难怪之前提出换地,赵颢明明心动却不松口,原来根源竟在南赵国内。

听对方的口气,是在向自己问策

郅玄坐直身体,手指轻敲膝盖,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帮忙,如果帮忙,是否能从中得益。

非是他铁石心肠,而是在其位谋其政,私情和国事不能混淆,绝不能混为一谈。

身为一国之君,为国家争取利益理所应当。

职责所在,恋爱脑绝不可取。

在郅玄看来,将个人情感凌驾国家利益之上纯粹是脑袋进水。说他冷漠也好,锱铢必较也罢,总之,没人能让他打破原则,赵颢同样不行。

了解郅玄为人,赵颢没期望他能破例。

没有一口回绝已是幸事。接下来,他需要给出足够大的诚意,拿出足够多的利益,才能和郅玄交换条件。

赵颢这么想,也按照想法实际操作。

果然,郅玄有松动迹象。

“土地之事不难解。”赵颢诚意十足,郅玄也不好继续卖关子。

“何解”赵颢微微前倾,目光灼灼。

“稍待。”郅玄起身走到架前,打开一只木箱,从堆满的竹简中翻出两册,回到案前递给赵颢。

里面的内容是关于土地政策,郅玄谋划许久,逐条进行完善,碍于西原国的现状,一直未得以施行。

要将土地政策贯彻下去,需要一定条件。前提是氏族全体走出国门,进一步模糊阶层之前的概念。

在国内,政治体制成熟,各阶层壁垒分明,很难实现这一点。

等各家走出去,人手不够用,处处捉襟见肘,对人力的渴求会使跨越阶层变得容易。随之而来的,土地分配不会墨守成规,势必要确保肉烂到锅里。

郅玄拟成条令,有施行的手段,但要等待契机。

赵颢的求助十分突然,却给郅玄另一种选择。

南赵国权力更迭,百废待兴,本土氏族和外来氏族必有一场争夺。

作为裁判人,赵颢有极大的施展余地。

在氏族群体互相角力自顾不暇时,他无需存在顾忌,可以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在南赵国开辟出新局面。

事情一旦成功,会为郅玄减少许多阻力。

然而凡事存在两面,改革土地政策有利有弊。郅玄当面说明,具体如何选择,由赵颢自己决定。

“庶人可从军,开荒土地十税一。”

“特许奴隶开荒耕种,租赁牛马,租借农具种子,无现钱,收粮后抵。”

郅玄拟定的章程十分具体,赵颢重点关注开荒和种粮,对摘抄的部分仔细,认真分析,察觉到章程背后深意,抬头看向郅玄,沉声道“君侯早定此策”

“然。”郅玄颔首,没有隐瞒。

“西原国无法实行。”赵颢一针见血。

“对。”郅玄再次点头。

关于庶人的条令没有多大问题,部分在他的封地中实行,继续推行或许会受到阻碍,但也有办法解决。

关键在于奴隶。

允许奴隶开荒拥有土地,哪怕赋税是庶人的两倍,也是亘古未见。就目前而言,根本没有实现的条件。

所以他一直在等,等氏族们集体走出去。

掌握的土地和资源骤然增多,国人庶人不够分,为统治新土,空缺的位置只能由本国奴隶填补。届时,给予奴隶一定自由和奖励,允许他们拥有土地,就会变得合情合理。

“此策有利有弊,君侯是否采纳,当慎重考虑。”郅玄道。

他真心诚意想帮忙,不是要坑赵颢。

他十分清楚新政策会遇到的阻力,也能预期成功后的好处。一切说得清楚明白,是否要实行,由赵颢自己决定。

赵颢点点头,将誊抄的竹简合拢,准备召家臣商议。

此事非同小可,倘若实行,将关乎百年国运,不能有半点疏忽大意。

两人在书房坐了整个下午,临近傍晚,才就换地一事达成共识。

不能说完全合意,却也不算超出预期。

赵颢愿意交换玉矿,出于实际情况,大部分是荒地。不过荒地会在十年间开垦,不够的粮食将另外补足。

郅玄接受对方的条件,玉矿之外,还会一批农具,将南方的水资源利用起立,促进粮食进一步丰产。

两人逐条进行商议,最终敲定全部章程。

落笔的竹简堆成小山,为感谢郅玄相助,赵颢承诺从将来开拓的土地中划出一部分,开垦之后交给郅玄,不计入置换的土地。

郅玄原本十分满意,等回过味来,猛然一拍大腿。

将来开垦的土地

也就是说现在没有,完全是一张空头支票

想清楚这点,郅玄再看赵颢,总觉得眼前这美人狡猾狡猾地。

本以为自己不是个好人,不承想明眸善睐的美人也成了奸商。

该怎么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郅玄默默转头,和他无关,有关也坚决不承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