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 第167章 家家诗书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第167章 家家诗书

作者:白色的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19:11:30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上官仪选对了吗

众官员踌躇半晌,试图去打量山鬼的脸色,然而什么也看不出来。

“恭喜。”

祂依旧是那么意味不明的,语调轻柔,又带着幽幽的鬼魅

“选对了呢嘻嘻”

上官仪与那幽邃的双眼对望,心脏“咚咚”一声声加快。

“那么”

“你要解析哪一个选择呢”

山鬼的恶趣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依照往常,祂有时会自己决定解析哪一个,有时候会交给答题者。而这道题,让上官仪自己选择,分明是想要看他为难的表情。

皇帝想要了解氏族志。

百官,包括他自己,想要解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上官仪眼神一凝,面前好像摆着两条路,一条是倒向皇帝,另一条是把自己想要权势的心**裸摆出来,后者不一定会被打压,毕竟只要有能力,皇帝不在乎你有没有野心,甚至,有野心的人他可能用得更顺手。

而且,哪怕是倒向皇帝,他也不一定是一条路走到黑,只要他愿意,只要他有价值,五姓七望那边巴不得他去投靠。

人的思绪很快,那些想法在上官仪脑中如泡沫升起,一个个挤满脑腔,光彩夺目时,现实中也才过了二三息。

上官仪决定赌一把。

“恳请足下解析,何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他赌,李世民这样明摆着冲明君去的皇帝,不会因为他有私心,就忽视他的能力。

明君,可欺之以仁。

上官仪说话时,甚至有些喘。

共治天下啊

这得益的不止是他,还有他的子孙后代

那些即将成为同僚的人没有骗他,山鬼的问答,果然是好处大于坏处。

“可惜”李世民对长孙皇后嘟囔,“本来还想偷个懒,抄一下氏族志的,现在看来,还是得自己琢磨。”

长孙皇后笑着拍了拍李世民的手,温柔安抚“山鬼已说得很清楚,氏族志是以官职为排名,倘若选了四,益处不大。”

顶多也就是告诉他们,氏族志能不能成功,帮他们少走一点弯路。但,这种是李世民花费点力气就能推导出来的。

李世民一想,也确实是这样,便收拾好心情,准备听一听对付世家的办法。

山鬼“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宋朝的行政宗旨。”

李世民听得更认真了。

大唐的下一个朝代,必然会吸取大唐灭亡的教训。就像汉吸取秦,唐吸取隋那般。

“在宋朝,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李世民坐直了身体,一双眼睛小闪光灯似的,“不灵不灵”发着期待。

这个好这个我想抄过来

他迫不及待问“造成这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世家被打压下去了,那么,有什么能代替朝廷对于世家人才的需求呢

“钱。”山鬼说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料之外的答案。

连系统都震惊了,“不是成熟的科举制度吗”

“不。是钱。”青霓对系统说,“严格来说,是生产力,但是说生产力还要解释什么是生产力,不如直接说钱。”

祂对贞观君臣说,“宋朝,靠钱收拢人才。”

一片沉默过后,李世民语气艰难地问“为什么会是钱”

“宋朝不许人杀婴儿,没钱养育的,有国家来收养。如果民间有人想从中领养婴儿,官府每月会发给那户人家一千文钱,三斗米,三年后停发。”

李世民盯着说话的山鬼,双眼微微睁大。

“国家帮百姓养婴儿”

这得多有钱啊

青霓只是想用这个点出宋朝为什么人口多,然后

“宋朝在地方办官学,官与民皆可入学,不收束脩。且食宿,每人每月米二升、钱二十文。”

李世民“每、每人吗”这么富奢

“每县一所县学,定额三十到五十人。”

李世民先是松了一口气。随后,算个数后,又有些惊叹每个县供养十个人,那也很费钱了。

宋这个朝代居然这么富裕

青霓瞥了李世民一眼。

心说是啊,富裕,不过是上流社会富裕,毕竟搞了一大堆税收,饥荒从未断绝,百姓过得苦不堪言。

但是,现在没必要提出这个,她只是想要告诉李世民,有钱能干什么。而且以李世民对百姓的仁慈,不用担心他会苛税。

老老实实发展生产力吧。

山鬼“在宋朝,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

“当啷”

碗从案几摔下,运气好没摔碎,倒扣在地上。热气腾腾的汁水泼在毯子上,细小却多的肉沫与蔬菜叶子撒了一地。

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从案几后站起,也不管被他不小心碰翻的汤碗,表情震惊得仿佛刚才有谁强奸了他的耳朵。

“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老头子声音颤抖,“当真是这样真的有这样知书达礼的朝代”

“这位是孔颖达,孔子第三十一世孙。”李世民尽管清楚山鬼无所不知,可还是下意识为祂介绍此人。

介绍完,李世民看向孔颖达,安抚他“孔公莫急,先坐下,待山鬼说完。”

山鬼“说完了。”

李世民一时没反应过来,有些懵,“嗯”

“宋朝能做到摒弃世家,与士大夫共天下,依赖的就是养士,而养士,需要钱。”

没钱,谁丢下地里的活计去读书

没钱,敢咬牙供孩子去念书考科举的终究是少数。

没钱,怎么买书籍,怎么寒窗苦读,怎么拼过世家

山鬼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笑吟吟“努力赚钱吧,唐皇陛下。”

李世民整个人化作一尊石像,唯有一对星亮的招子好像冒着金钱符号,几乎要从眼中蹦出。

想要压倒世家,就要先有人才,想要人才,就要培养,想要培养,就要解决他们吃饱穿暖的生计

所以,他首要目的,就是得让国库里的钱变多。

李世民“”

打仗他会,治国他也会,赚钱他不会啊

李世民看向民部尚书,裴矩面上发红,却还是由他看。

你盯吧,你再盯我也没办法给你变出钱来,陛下,你还是死心,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削一下世家,大家保持平衡比较好。

孔颖达“陛下”

李世民微笑看过去,“嗯孔公可是有甚要事”

这位五十三岁的老者声音铿锵有力,“臣要捐出全部家产,助办官学”

去他的世家去他的孔家是山东世家,名门望族谁也不能拦着他把大唐捧到宋朝的高度,他们大唐也要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

此刻,孔颖达双目清澈透亮,湛然若神,里面好似熊熊烈火燃烧,谁挡在他面前,他能和谁拼命。

“陛下,孔家小有积蓄,臣孔颖达为孔家家主,孔子三十一世孙,当有教无类,使天下百姓都能明礼,知礼,守礼,臣自愿捐出孔家所有家财,投入官学”

宋朝能做到的,他大唐也一定要做到

李世民万万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孔家是孔子后人,是读书人的代表及领头羊,谁叫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读书人读的都是儒学了呢

孔家家主孔颖达如今摆明态度,要支持官学,就是世家也不敢拦,否则,他们自己家的一部分儒生,他们就要控制不住了。

李世民起身,走到孔颖达面前,郑重其事地作揖,“朕代天下百姓,谢过孔公高义。”

孔颖达回礼,“陛下言重了。”

李世民握着他的手,亲切地说“只是孔公家财再多,也无法供应万民,不如先在长安县或者万年县设一官学,定好名额,我们一步步来,待到日后大唐不困于天灾,国库丰沛,再将养士之策推广天下。”

孔颖达热泪盈眶,“臣将为此誓死”

儒家擅长安定民心,皇帝有时候不仅要会做事,还要学会说给天下人听,读书人掌握风评,百姓大多数是从他们那儿得到关于朝廷的消息,一个让他们交口称赞的皇帝,往后实施起政令来,事半功倍。

孔家不单单指孔颖达,孔颖达担任过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但那是个人的立场,而非孔家。

现在,他得到了孔家的支持。

系统看到李世民站在那儿,就检测了一下他的情绪,“宿主,他现在情绪兴奋又激动,简直可以在脑内掀起一场风暴。”

青霓并不意外,“他确实很高兴。”

李世民脸颊已经高兴到通红。

孔家会为了一句“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付出所有努力。

哪怕他李世民死去,哪怕大唐迎来下一任皇帝也许是李承乾,也许是他其他儿子,若是再惊天动地一些,或许是女儿。无论君主怎么变,孔家都将会是压制世家最厚实的一面盾。

世家想要独占教育资源,而孔家,想要每一个人都能吟出论语。

包括田间老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