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 第46章 一年三熟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第46章 一年三熟

作者:白色的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19:11:30 来源:就爱谈小说

那个宝贝具体是什么, 神女终究没说。始皇帝只是心里暗暗打算该重启墨家了。

二十四天后,秦始皇的车抵达了一片稻田。越人说“就是这里,稻子种下去后就能熟, 一年熟三回。”

如今是十月,还是晚稻能收的时间, 秦兵里有不少种过地的人,瞧见那倒伏的水稻, 还有一些水稻因着最近连绵阴雨持续而腐烂的根部, 而附近有一些没有参战的越人, 懒洋洋地在周围散步,慢悠悠地收割, 登时暴跳如雷“你们你们浪费粮食是要天打雷劈的”

那些散步的越人听不懂秦话, 看到一群人红着眼睛向他们冲过来, 吓了一跳, 调转了手上的收割工具指向秦兵, 叽里呱啦说了几句夷语。

系统装备了语言精通, 免费为宿主,此刻青霓就清楚地听出来那些夷人在喊“你们是什么人想干什么再靠近我就不客气了”

秦兵听不懂,其中一位艺高人胆大的豁然上前, 反手放到了越人,抢过他的镰刀,低吼“滚开”

越人听不懂秦话, 但是那人嗓音中的急切和愤怒, 却让他不由得身体颤抖,瞳孔仿佛被手掌狠狠攥紧, 陌然紧缩攻击了他的秦人抢走镰刀后, 并没有继续对他出手, 而是开始收割水稻,速度很快,但又快不起来,走走停停,碰到根部腐烂的水稻,眼泪便止不住往下掉。

认识那个秦军的士卒忽然开口“肥圆他父母是被活生生饿死的,临死前,把家里最后半斗粮留给了他。”

那个秦军不肥也不圆,甚至瘦得皮包骨,然而在这个追求吃饱饭的时代,这个名字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盼与祝福。

青霓与始皇帝静默地望着那些秦人疯狂地收割,什么话也没有说。

本土越人瞧着那些陌生人以自己从未见过的可怕表情收割水稻,困惑不解,实在忍不住用夷语问同族“你带来的人他们刚才发癫了”

带路的越人用夷语回答,语气同样很困惑“我也不懂他们在激动什么。”

不就是一些稻谷吗骆越地区多的是。北方一年能熟两回,南方一年能熟三回。烂了就烂了一些呗,他们本来就吃不完。

秦军收稻收得很快,动作熟练,深入骨髓的对粮食的渴望让他们笑容满面。

收割完第一亩地。

“七石”

收割完第二亩地。

“十一石”

收割完第三亩地。

“九石”

一共十亩地,总计粮食,一百一十三石。

始皇帝大踏步走过去,沉着声问负责计量的秦兵,“此数确切无误”

那秦兵被陛下一个眼神骇得动弹不得,“回回回回陛下无、无误”答完后又受宠若惊,满脑子都是陛下居然跟我说话了

始皇帝又转头看向那块空荡荡已经没有稻穗的田地,天光晃在他眼里,点亮了明显的喜色,“好。”他重重说完,停顿一息,笑了“很好。”

七石、十一石、十石没有一亩地低于七石的产量

徐福脑子“嗡”地炸了,他甚至都没注意到自己身边站的是王翦老将军的小孙子王离一位贵族,抓住他的手一个劲地说“你知道大秦亩产多少吗你知道吗”

王离“”

王离“我不知道。”

他又没下过地。

徐福又改为了呢喃“二石到八石遇上旱年,或者大风大雨,还会低于二石。”

只有低于二石的产量,却从没有高过八石的。而且,想达到八石,那还得土地肥沃,当年风调雨顺,农家细心打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一整个大秦,当年想找出八石产量的地,都不一定能找得出来,得撞运气

屠睢扑到田里,亲切地抚摸着土地,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是一年三熟的土地

“它一年三熟啊哈哈哈哈哈哈”

带路的越人没多想,脱口而出“稻子不是本来就是一年二熟到三熟吗”

被屠睢恕视“你懂个屁”

带路的越人简直后悔说了那句话,他发现就在他说完之后,不少秦兵都眼睛红红地盯着他,就好像就好像冬天找不到猎物的部族,盯着猎物最多部族时,羡慕嫉妒以及后悔的眼神。

他们后悔什么越人迷惘。

王离吐出一口气,轻声道“我后悔了,要是早知道百越有这样的土地,哪怕是磨,我也要磨大父亲自出征,打下百越。”

屠睢扑得太猛,扭到了脚,一瘸一拐走回来时,就听见了这句话,不仅不生气,还赞同“彻侯要是能挂帅,恐怕早几个月就能够打完了,还能在百越收到两个季节的粮食。”

那像现在,居然只有一个季节光是想想,屠睢肠子都要悔青了

王老将军尚在,陛下却让他出征他也明白,是为了培养他,避免大秦将才陷入青黄不接的境地,可早知道百越如此重要,匈奴、月氏、乌孙、呼揭哪个不能让他练兵非得用百越来浪费

按份儿均匀计算,百越能达到亩产十石,哪怕南橘北枳,把稻种移植到秦境内,没有十石,五石总有吧秦稻的产量可达不到均匀五石。

“何况一年三熟哪怕它亩产二石,那也比只有一年一熟的秦稻得到的粮食多”

屠睢并不懂什么热带什么气候,他下意识就以为,百越的稻种移到大秦也能一年三熟。

他兴冲冲地向始皇帝说完自己的想法,语无伦次道“粮食多了,黔首家里就会有余粮,会少一些人饿死了国库的税收也可以变多了”

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在古代,粮食价格的高低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而如果粮食产量提上去了,价格也稳定在不高不低的水平,就能解放不少劳动力去其他地方,而且,吃饱喝足后家里还有余粮,百姓就会有心思去提高生活品质,商品的售量就会增多,国家的商税便会上涨,形成良性循环。

青霓懂得这个道理,但是她还是残忍地告诉了屠睢,移植了稻种也不可能做到一年三熟,顶多南方地区能够一年两熟。

此次征战百越,始皇帝有考虑到天气炎热,特地调拨了不少原楚国人入军,楚国地处江南一带,楚人相对来说比较抗热。

当然,再热也比不过百越,他们到了这边,一样受不住这种快把人烤熟了的天气。

而江南,是粮食生产大户。

听完神女的话,立刻就有楚人兴奋地说“够了够了一年两熟也够了我第一次见到可以一年两熟的水稻”

哦,对,哪怕是南方,在秦朝也还没有早稻类型品种,全是一季稻。汉代异物志上记载“交趾稻夏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一年两熟的稻子能被记载成新异物产,足以证明在秦汉时期,一年两收的双季间作稻,在南方从未出现过。

青霓想起来这茬后,就对着那位前楚兵微笑地点点头,前楚兵脸色倏地一变,红着面颊低下了头。

带路的越人立刻不舒服了,“母神”他操着浓重口音的秦官话,眼巴巴瞧着青霓,“山地那边,也有稻,很大很大的一片稻田”

“山地”王离瞪大了眼睛,“你可别瞎说哪怕我从来没下过地我也知道,山地怎么种水稻”

越人洋洋得意“你们的稻做不到吗那我们的肯定是母神的恩赐不止能种在山里,平时好久没下雨,或者下了太久的雨水,它们都能活。”

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

所以,百越从不缺粮食。

是不挑土地肥瘠的良稻

一个原本快被热晕过去的秦兵当场跳了起来,“快带我们过去我还可以收割我还能动”

那越人不加思索地指着一个地方“就在那边的那座山”

等他说清楚地点之后,所有秦军疯了似的往那边冲去,手里还握紧不轻的镰刀。

看到这一幕的越人安静如鸡。

而没有去参战的越人小声道“母神在上,你们就是和这样的疯子打仗这怎么打得过”

那安静的越人这才回神,仍带着些许恍惚“不他们打仗时没有这种拼命的气势”

山地的稻田里,没人抱怨大热天要收粮,一个个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却始终不愿意停下来,都在拼了老命收割。

再多收点

再多收点

不能浪费

只要种子够多,朝廷就会给全国都分发,他们的家人就有足够的粮食过活了哪怕土地不够多,也能活了

汗水从衣服里淌出来,洇湿了土地,他们脸上却是笑着的。

“咚”一声响动,青霓在后面慢慢走到时,就见着有个士兵受不住酷热下的劳作,晕了过去。而他们被扶到树荫下,清醒过来后,又软着腿,跌跌撞撞过去,继续收割稻种。

“不能休息要抢收”他们还是没适应骆越的稻谷不需要抢收这种事情,只抱着一股信念,用尽最快的速度去收割,生怕浪费了种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