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女主当爹那些年 > 第251章 第二百五十一章

女主当爹那些年 第251章 第二百五十一章

作者:蓝艾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19:19:12 来源:就爱谈小说

西戎国灭亡的消息传回京中, 皇帝拍案大笑,立喊着让广田拿酒过来,要与正在议事的众臣分享。

“将来史书之上, 必有姜侯一席之地,朕力排众议分封女侯, 当真有伯乐之能”

其余众臣见皇帝高兴, 而姜侯雷霆一击竟将西戎灭国,此乃国朝喜事, 皆来凑趣“陛下是明君, 才有姜侯这般奇女子, 这是大渊之福,陛下之福”

皇帝心情舒畅, 不用朝臣催便开始提起储君之事“朕近来思虑良久,先太子已经去了, 朝中一众皇子里挑挑, 也就只有六皇子可堪大任, 朕欲立六皇子为太子,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 众臣跪伏在地, 齐齐叩头“陛下圣明”

还有朝臣道“六皇子殿下历练有成,宅心仁厚,堪为储君,臣等敬服。”

皇帝心情更好, 举杯相邀“诸位爱卿陪朕共饮一杯”

经此一事,虽然李恪名份未定,但皇帝欲立他为储君之事不胫而走,传至东宫。皇太孙业已成年, 近些年埋头读书,常年闭门谢客,他亲自去见先太子妃,跪伏在地道“母妃,皇祖父既有新太子人选,儿想自请搬出宫去,寻一处山明水秀之地陪着母亲过安生日子。”

他自小聪慧,眼睁睁看着亲爹在皇帝面前动辄得咎,最后却还是难逃横死的结局,内心对皇室倾轧,骨肉相残之事十分反感。

先太子去之后,他察觉到皇帝有意在他与诸皇子之间挑选太子,故而闭门不出,等于暗暗向皇帝表态,他无意于朝廷之事。

先太子妃自太子薨逝之后,精神便彻底的垮了,每日只在深宫养病,听得儿子提起要选一山明水秀之地生活,远离皇宫纷争,眼中不由浮起一丝亮光。

她曾经以为,自己这一辈子都要葬在深宫之中,陷在没完没了的争斗与算计之中,谁曾想还有远离深宫的一日,于是挣扎着起身,紧握着儿子的手哽咽道“辛苦我儿了”

皇太孙前往龙德殿,亲自向皇帝表明态度“母妃身子一向病弱,孙儿忧心她的病情,想带着母妃寻一处山明水秀之地颐养天年,还请皇祖父恩准”

皇帝一直未曾放皇太孙离开,一方面是有意考验皇太孙,立偖之心未定;另一方面也是担心若是未立皇太孙,将来立个心胸狭隘的皇子为帝,岂能容得下皇太孙。

夺嫡之争已经葬送了先太子的性命,若是连皇太孙都保不住,他在九泉之下也无颜再见先太子。

不过六皇子性格忠直磊落心胸宽广,从无蝇营狗苟之事,倒比爱做面子功夫笼络人心的四皇子要强上许多。若是他作储君,便是被幽禁的李慎应该也能保得性命。

皇帝亲自扶了皇太孙起身,不舍的拉着他的手说了许多话,次日便下旨封皇太孙为淮南王,允他带着先太子妃移出东宫,前往江南的封地。

皇太孙迁出东宫的消息传遍宫城,有了先前皇帝酒后说过的话,此事再无异议,众人都知道淮南王是在给李恪腾地方,待得六皇子出征归来,便要入主东宫,一时之间哪怕六皇子还未回来,也有不少朝臣开始暗搓搓向皇帝举荐太子妃的人选了。

李恪不知京中之事,他如今远在原西戎王都西京,每日跟姜不语处理西戎战后之事。

由于姜侯出兵迅速,杀入西京之后,西戎王室反应不及竟无一人出逃,从西戎王及王子公主满朝重臣皆成为大渊征西军的阶下囚。

西戎王宫落入姜侯手中,可算是给她一展所长的机会。

姜侯在江南抄家之后落下个不好的习惯,最喜欢掘地三尺,当整个西京成为她砧板上的肉,姜侯先是带兵清理西戎国库及西戎王的私库,紧接着在宫内大肆搜刮,连西戎王王座上的宝石都要抠下来,国库里的砖缝也要清扫三遍,更不肯放过后宫各殿内的珍奇摆件,诸妃私藏,挨个搜罗完毕之后,便开始带兵在西戎王宫搜暗道,把好好一个西戎王宫挖成了筛子。

她倒也没白费劲,竟当真挖出了王宫密道,还顺便在密道内搜出王室私藏的金银几十箱,抬至西戎王面前,直气得西戎王差点脑中风,破口大骂大渊人是强盗土匪。

李恪亲眼目睹姜侯在西戎王宫所作所为,对西戎王的话甚为赞同,并且对她不能做兼职表示遗憾“姜侯,你这辈子没去当土匪,真是可惜了”不过他日户部的邓嵘老大人见到姜侯的劳动成果,恐怕会热泪盈眶,感谢她为国库所做的巨大贡献。

“多谢六殿下夸奖”姜侯脸皮奇厚,作势道“要不微臣便不回去了,就在西戎找一处山头自立为王,做这无本的买卖”

李恪笑骂“你可要点脸吧”

姜侯故作伤心道“微臣还不是为了殿下着想,若是这些事情让六殿下来做,传出去岂非失了身份,让周边小国皆以为大渊皇子穷疯了,竟连西戎的地砖缝都扫微臣为殿下声名着想,这才辛苦一点,没想到殿下不感谢微臣就算了,竟然还嫌弃微臣没脸没皮”

独孤默被她逗乐,竟还帮她撑腰“殿下是该感谢姜侯”

李恪痛心疾首“你俩如今是一个鼻孔出气,姜侯你自己脸皮厚就算了,竟也带坏了阿默”

独孤默一路任劳任怨,粮草军械供应从未落下,凡所过城池安民之事皆交由他负责,竟从未出过乱子,进了西京更是忙的脚不沾地,还带了军中书吏跟着姜不语登记造册她抄来的东西,指挥众人装箱,预备送回大渊京都,虽不能冲锋陷阵,却是位不可多得的贤内助。

此刻,贤内助也与姜侯站在同一阵营“姜侯哪里带得坏我六殿下多虑了。”

李恪对伴读恨铁不成钢“算我白认识你了”他操再多心,独孤默也认为姜侯极好,简直不可理喻。

姜侯得意大笑“殿下就是闲的,等回京之后,陛下给你赐十来八位美女,就没功夫为阿默操心了。”

李恪想想一堆女人争风吃醋的样子就头疼,挥挥手催促他们“你俩别偷懒,不是说抄完王宫还有亲贵大臣的府邸吗”

姜侯抄家从不会让邓老大人失望,她带人抄完西戎国库王宫,转头便挨个扫荡了西戎公主大臣的府邸,无数的金银财宝被装车派兵送往大渊京都,沿途有重兵护送,打着姜侯的大旗,竟无人敢动。

大渊与西戎之战,不过短短九个月便分胜负,大渊战神定北侯残忍坑杀西戎九万俘虏,并一举将西戎灭国,此事传开之后,震慑了大渊周边许多蠢蠢欲动的小国。

这些小国听说西戎之事,无不战战兢兢,再不敢有半点非份之想。

倒是与西戎接壤的东女国女王听到此事,对大渊定北侯大加赞赏“咱们国土与大渊隔着个西戎国,以往并不清楚大渊情形,遥遥听说大渊男子主外,女子主内,没想到皇帝竟能力排众议,分封女侯,本王很想见见这位大渊定北侯。”

她既提起,手底下右相便道“从前咱们与大渊并无交际,不过如今西戎被大渊所灭,西戎的国土自然归于大渊,咱们与大渊也算得上是接壤的邻国了,不如王上派使臣前往西京去见定北侯,两国建立正常邦交,王上意下如何”

西戎以往虽然未曾侵略大渊,但他在周边小国之中也算得国力强盛,时不时便要寻衅滋事与周边小国一战。

东女国由于女子主政,西戎王很是瞧不上他们国家的建制,还曾发出豪言壮语,说是要踏平东女国,纳东女国女王为妃。

此话传至东女国,国主与朝臣皆十分气愤,每年边境还要受西戎国滋扰,多少年简直苦不堪言,如今恶邻被灭,生怕大渊也有此恶习,连忙派使臣前往西京。

使臣到达西京之后,向定北侯递上女王国书,并且邀请定北侯前往东女国王都一游。

没想到大渊定北侯听说东女国竟是女子主政,惊讶非常“那不就是女儿国吗”

使臣笑道“周边国家也有呼我们东女国做女儿国的,没想到定北侯竟听说过”她恭敬道“我们王上听说大渊定北侯是女子,想邀请定北侯去我们王都一游,不知定北侯可有兴致”

姜不语在西京等着皇帝安排人来接管原西戎国土,左右无事,与李恪及独孤默商议一番,他二人也觉得有必要了解邻国,竟痛快答应了东女国国主的邀请。

“闲着也是闲着,既然贵国国主盛情邀请,本侯便与我们六皇子一起出使东女国一趟。”姜侯满脑子是钱,竟还问使臣“不知道贵国缺不缺挖矿干活的奴隶”

使臣大惑不解“我国倒是缺劳力,不知姜侯此话何意”

姜不语道“本侯俘虏了许多西戎士兵,都是青壮劳力,养着也太费粮食了,除了一部分送去大渊挖矿,还有一部分想卖给周边各国,既然贵国女王有意与大渊交好,本侯便先问问使臣。”

西戎青壮除了战亡坑杀的,其余留一部分运回大渊挖矿,剩余俘虏分售他国做奴隶。

她近来深入西戎,才发现西戎王傲慢无礼,一直欺压周边小国,尤其东女国深受其苦,便想出这招。东女国若是买一部分西戎青壮做奴隶,除了为大渊增收之外,那些西戎青壮绝无生还之机,恐怕要劳作到死。

西戎青壮因两国之战被一扫而空,只剩老弱妇孺,毫无战力,对于前来接管的大渊地方官员来说治理起来便容易许多,而西戎人想要复国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李恪还说她此举太过缺德,不过缺的十分合他心意,君臣当时相顾而视,露出狼狈为奸的笑容,令独孤默无语望天。

使臣听说可以从定北侯手中买到便宜的青壮奴隶,当即喜形于色“既然如此,不如连奴隶一起带回去我们王上听到西戎奴隶,一定乐意买下来”

姜不语大方道“只要国主需要,本侯量大从优”

东女国使臣没想到大渊的定北侯如此好说话,当下笑出声来,只觉不虚此行,邀请定北侯与六皇子一起前往东女国。

姜不语将西戎之事交于手下诸将,与李恪独孤默带着一队人马押送西戎青壮俘虏跟着使臣前往东女国。

国主听说大渊定北侯到访,喜出望外,特意在凤飞殿接见。

待见到定北侯其人年轻风流,身姿修长,既有武人的凛冽也有贵族的从容,顿时欢喜不尽,拉着她的手便要结拜,反而冷落了六皇子李恪。

不过东女国皇子向来不出来见客,便如同大渊养在深闺的贵女般,故而东女国国主也不当一回事,只客气招呼一声,便热情与姜不语聊天。

姜不语还从来没想过自己有生之年能见到女国主,与她相谈甚欢,就东女国的经济文化方方面面问了许多问题,发现东女国朝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委实不错。

她对东女国国主多番赞美,道“我在西京听说过一则传言,原来的西戎王曾提出要踏平东女国,并且要将国主纳入后宫为妃。身为女子,听到此话很不开心。初次前来,便想着献给国主一份礼物。”

她拍拍手,立刻便有手下亲卫牵了一条铁链子进来,满殿都是铁链子拖动的响声,那铁链足有小儿臂粗,链子尽头锁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模样狼狈跟狗似的被拖了进来,见到定北侯恨不得扑上来生啖其肉。

东女国国主愣住了“这是”

定北侯懒洋洋道“这人便是西戎王,他不是说要踏平东女国嘛,我左思右想,不如将他转送给于国主,让他在王宫倒夜香,做最低贱的奴隶,不知国主意下如何”

满殿朝臣听说这是西戎国主,皆忍不住笑起来,更有左相曾出使西戎国,因女子之身被西戎朝臣多番嘲笑轻贱,细细瞧得两眼,笑得痛快“果真是西戎王”

朝臣纷纷议论“让西戎王在皇宫倒夜香会不会太便宜他了”

“还可以让他清理茅厕,涮马桶,总之最脏的活都给他干就对了”

满殿洋溢着欢乐的气息,都对大渊定北侯陡生好感。

东女国国主细细打量,见西戎王虽然被铁链锁着,嘴里塞着破布,但神情狰狞眉目之间满是怨毒之色,顿时喜不自胜,只觉一扫前耻,拉着姜不语的手连连道“好妹妹,还是女人更懂女人的心,真要多谢你送上的这份厚礼”

姜不语豪爽道“举手之劳而已,国主不必客气。”

国主亲昵的握着她的手不肯松开“本王继位二十载,与恶邻相伴,每夜不得安枕,姜侯灭了西戎,可是替本王扫平了外患,真不知如何感谢你,不如你与本王结为金兰姐妹,如何”

姜不语还未开口,李恪已然赞道“国主既有此美意,姜侯还不赶紧应下来”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东女国礼部朝臣立时便派人准备祭祀之物,一时燃香备祭,结拜完毕,东女主国主想起收了义妹之礼,总也要送她点什么,问道“也不知义妹成婚没有”

姜不语笑道“暂时还未成亲。”她的婚事也是个问题。

国主道“我东女国男儿柔顺俊俏,无论你想要什么样儿的,本王都可以给你挑出十来八个,义妹如此英武出众,不如便多挑几名男子纳入房中,正好本王可以为义妹操办喜事,如何”

姜不语道“国主美意,原不该拒。”堂下陪坐的独孤默蹭站了起来,眼神里已然透着凶光,那模样似乎她要答应收了国主之礼,他便要不顾脸面在东女国闹起来。

好好一个男儿,让她给逼成了什么样子

李恪怜悯的去瞧独孤默,心道早说了姜侯在男女之事上靠不住,你就是不肯信吃大亏了吧

姜不语注视着独孤默的表情,差点笑出声,连忙向国主澄清“国主有所不知,我已有未婚夫郎,只是未曾成亲。”她指着堂下的独孤默道“他与我早有婚约,为着我出征在外,随大军前来,日夜操劳也不容易。我上无父母,下无兄弟,既然国主做了我的姐姐,便劳烦姐姐为我操办亲事,不如便在贵国成亲,娶了我的未婚夫郎,不知姐姐肯不肯帮我这个忙”

李恪“”还可以这样

他心道,姜不语迟迟不肯成亲,在大渊国都招赘也不知独孤阁老同不同意,她倒是奸滑,跑到东女国来,借着东女国女儿娶夫的习俗娶了独孤默,就是不知道独孤默肯不肯干。

他还想劝一句,只是没想到他那伴读迫不及待想与姜侯成亲,竟然道“可是当真”

姜不语笑道“自然当真”又道“只是我如今身在东女国,聘礼还在大渊,未曾备齐,不知道聘礼回去补上,阿默可同意”

独孤默想要名份数年,没想到一朝出征还有这么好的事儿,当下喜不自胜,哪里还会计较聘礼之事,只管连连点头答应。

东女国国主见得独孤默俊美出尘,风姿玉骨,画笔难描,二人两情相悦,虽然未能将本国男子嫁给定北侯当正室,还是要多说几句“要不本王作主在东女国男儿里给妹妹挑几名小侍”

独孤默一听小侍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大约如同大渊的通房丫头般的存在,当下脸都沉了下来,不高兴就写在脸上。

姜不语暗笑,似很是遗憾“您可瞧见了,家里有人心胸狭窄,恐怕容不下小侍,还是多谢姐姐一番美意。能得姐姐操持婚礼,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国主笑道“既如此,妹妹只管安心娶夫便是。”

又有此次使臣提起西戎青壮俘虏之事,国主一听当即应了下来“西戎以往傲慢,没想到换个邻居还有这等好事。正好我国有一处铁矿与金矿正需要开发,本国劳力不足,妹妹可算是替本王解决了大麻烦,不如先买三万青壮奴隶,全都折算成黄金,如何”

姜不语为大渊国库又添一笔开支,想到忧心的邓嵘老头,顿时大喜“姐姐是爽快人,我做妹妹的也不能太小气,此次还带了西戎许多将军朝臣还有公主,姐姐若是不嫌弃,便当作买奴隶的添头,送于姐姐处置。”

国主顿时更高兴了“那本王就却之不恭了”

国主与大渊定北侯结为金兰姐妹之事在东女国传开,见面礼便是西戎王及西戎一干文武朝臣,东女国百姓极为高兴。又听说姜侯未曾成亲,但未婚夫郎此次随军,姜侯准备按照东女国的风俗娶夫,民间百姓就更高兴了。

她们苦恶邻久矣,没想到换个邻居便能感受到兄弟和睦的快乐,都想跑去王宫观赏姜侯娶亲。

作为当事人,姜不语对婚礼没什么要求,但独孤默却有些紧张,他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在异国他乡成亲,事前还有东女国礼仪官前来传授婚仪。

婚礼当天,姜不语身着喜袍佩金饰,华贵端丽,骑白马前去右相家里迎娶独孤默入王宫行礼。

东女国女子成亲这日,不必遮着盖头,都是大大方方露着脸,而男儿家也身着喜服,等到心爱的人带他回家,到得家中行完礼之后,便是篝火宴,载歌载舞,喝酒吃肉,热闹非常,直闹到天色快亮才入洞房。

王宫燃起巨大的篝火,姜侯的喜宴摆满了凤栖殿,新人单独坐在一桌,迎接众人的祝酒。

姜侯来者不拒,酒量如同无底洞,还替新郎挡了不少酒,引的东女国众臣携夫郎纷纷来试探她的酒量,发现她面不改色一碗接着一碗的喝,不由大笑,连国主也问“妹妹到底能喝多少”

姜侯此时笑靥如花,向女王老实招认“我的酒量不固定,心情好的时候千杯不醉,心情不好可能喝个两坛子就醉死过去了。”

众臣听得此话,顿时哈哈大笑,丰腴的右相笑道“姜侯今日成亲,娶得可心的夫郎,这般美貌的夫郎犹如明珠在侧,便是在我们东女国也挑不出一个,依我说便是千杯不醉吧”

姜不语笑道“大约是吧。”

独孤默侧头,唇边笑意渐浓,满堂生辉,众臣皆看直了眼,暗想不怪她拒绝了国主送的小侍,娶此一位容色倾绝的夫郎,眼里哪还容得下旁人

是夜,东女国王宫一场喜宴摆到快天亮,众人才醉醺醺散去,新人携手在宫人的引导之下前往新房,姜不语牵着小夫郎的手走路都有些不稳,话也多了起来,唠唠叨叨念叨着“真没想到当年被我救下来的少年郎,最终还是落在了我怀里,总算没白救”

独孤默想起当年被流放之时,从云端跌落泥地,若非念着京中家人,几乎要万念俱灰,没想到遇上了姜不语,当时对她多不有满,背后没少骂她,便是此时也少不得要纠正她“你记错了吧,当年哪里是你救了我,分明是我走的好好的,你的马儿踢伤了我,才将我带回舒家医馆去治伤的。”

若无姜不语带走他,说不定他早死在苦役营里了。

姜不语扶着酒醉的脑袋,使劲狡辩“没有的事儿,我几曾踢伤了你,分明是你自己走路不稳跌倒在雪窝里伤了骨头,我才特意跑去救了你的,你居然不认帐”

引路的宫人听得失笑,将新人送进新房,关上房门才笑着离去。

姜不语牵着新郎踏进新房便抱着他的窄腰欢呼“美人,这下子终于是我的了”还厚颜无耻道“来来盖个章”吧唧在新郎面上啃了一口。

独孤默回想两人相识一场,牵心挂肚多少年终于名正言顺,当下恶狠狠亲了上去,好半天终于抽空说了一句话“不许接受国主送的小侍,否则我跟你没完”

他如今吃起醋来理直气壮,姜不语笑倒在床上,撑着酒醉的脑袋半天爬不起来,直笑得身体发软,还摸着他的脸颊道“小孩,你心眼也太小了,做人家正室不都要大方得体,不能嫉妒吗何况这里可是东女国啊,听说国主都有十七八房侍儿,本侯好歹还是一方军侯啊。”

独孤默恨不得咬她一口,他也果然如此做了,一口咬在她唇上,恶狠狠去解她腰带,与多年来淡然冷静的形象极为不符,还威胁她“你若是再想胡来试试看”

定北侯姜不语流连花丛多少年,风流之名传遍幽州城,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娶个醋坛子回家,不过小醋坛子美貌聪慧,又是她自己选的,度过了愉快的新婚之夜以后,倒也老实不少。

李恪后来问及独孤默成婚的感想,原本是想让他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谁知伴读的话让他特别无语“从此之后,姜侯就是我一个人的了,谁也别想觊觎她”

六皇子殿下用怜悯的目光注视着他以聪慧而出名的伴读,对他的审美一言难尽。

以姜侯今日之凶名,杀人数以万计,周边小国听到她的名字都要瑟瑟发抖,自与东女国建立友好邦交,与西戎相邻的其余几个国家皆送来了建交的国书。她纵然生的再好看些,活着也是个大杀器,做武将倒是君主的福气,可是娶回家就太可怕了,万一一言不合打起来怎么办,姜侯的脾气可不怎么好。

除了他,谁那么想不开,敢跟姜侯成亲

独孤默当初年少无畏,才情根深种,如今既成事实,也不好再挑拨,只盼他从此能成为姜侯这匹野马身上的辔头,于是李恪一改二人婚前不赞成的态度,满嘴好话“本王祝你二人白头偕老,同心同德,永不分离待回京之后,一定补一份新婚贺礼。”

太兴十七年六月中,西戎彻底并入大渊版图,征西军班师回朝,入京之时百姓夹道相迎,还有不少秀美的未婚女郎向定北侯扔荷包。

定北侯以女儿身封侯掌军,带兵大破西执迷不戎已成为京中传奇,还有年轻小郎君不服气,质问扔荷包的女郎“谁人不知姜侯是女郎,为何还要向她扔荷包”

年轻的女郎们瞪他一眼,振振有词“姜侯便是我等女子的楷模,扔个荷包怎么了你若是眼热,不如也去边境杀敌报国,到时回京跨马游街,自有女郎给你扔荷包”

年轻小郎君“”

临街的一家三层酒楼之上,独孤睿与独孤晴也来迎接大军进城,分别近一年,麟哥儿扒着窗户大叫大嚷“爹爹爹爹”

无数的欢呼声中,姜不语仰头去瞧,准确的捕捉到儿子的声音,在马上笑着向麟哥儿招手,小胖子恨不得肋生双翼飞下去“我爹爹”他小小年纪,虽然不明白街市间的山呼海啸,却永远记住了这一幕。

六皇子带诸将入宫之后,定北侯姜不语上交兵符,皇帝高兴异常,重赏征西军中有功之臣,并册封六皇子李恪为太子。

李恪毫无防备之下,被这道圣旨给砸懵了,等到他反应过来,已是群臣拜贺。

七月中,太子册封礼毕,李恪入主东宫,独孤默辞去朝中官职,拜别父母,携子追随定北侯于幽州赴任,刑部尚书田滨痛失一员大将,痛心不已。

年底,新一任定北侯亲自为夫郎建立的幽州书院成立,由独孤默出任山长,请来江南数位大儒开讲,面向幽州百姓开放,有教无类,赢得幽州百姓的深切拥戴。

许多个傍晚,幽州百姓总能见到定北侯从幽州大营回来,穿城而过骑马前往幽州书院迎接夫郎归家,而那位如同仙人般的男子微笑着与她说话,有时候两人并辔而归,有时候出了书院也不着急归家,将马儿交给亲卫,两人并肩在街市间缓缓而行,或买些零嘴,或买些小玩意儿,或悠闲的去瓦子里听一出戏,恩爱非常。

凡尘烟火,岁月静好。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