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直播后,四阿哥改拿团宠剧本 > 第106章 第 106 章

直播后,四阿哥改拿团宠剧本 第106章 第 106 章

作者:恋竹小妖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20:05:0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阿哥胤禔秉性刚直”

康熙三十六年刚过,年后第一次大朝会上,康熙开始分封诸皇子。年纪最长的大阿哥直接被封为郡王,封号直;三阿哥被封为诚郡王。这两人这些年为大清做了不少贡献,尤其是大阿哥,南征北战打的周边小国、部落安静如鸡,不敢与大清作对。

四阿哥胤禛以一岁之差落后三阿哥被封为贝勒。为表示对四阿哥的喜爱,康熙给了个雍字封号。大家称呼他为四贝勒或者雍贝勒。

有意思的是,四阿哥之后五、六、八三位皇阿哥被封贝勒,夹在中间的七阿哥反而被封了贝子。本来还未大婚获封贝子也是大清独一份,七阿哥的分封不算低,架不住他后面的八阿哥破格提拔,这样就把七阿哥显现出来。

太子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他对着七阿哥解释“七弟,关于这次晋封,你别往心里去,孤跟皇阿玛提过了,等你大婚,做上一两份业绩,就给你升贝勒。还有那些人,你也不用理会,若他们敢在背后说三道四,孤一定不放过他们。”

大家都知道皇上此举的目的,他是故意抬举八阿哥的,只是这样反而哭了夹在中间不上不下的七阿哥。八阿哥前面还未成婚的皇阿哥只有他,而他因为还未曾大婚,也只跟着上个早朝,不曾参与政事。

不参政,怎么建功立业,无寸功就没办法晋升。

七阿哥洒脱一笑,“二哥过滤了,其实贝子也挺好的。弟弟什么都没做,拿个贝子都觉得烫手,若给了贝勒,我该紧张不安了。”

额娘不得宠,他又先天腿有残疾,七阿哥一直都看的很明白。至于别人异样的眼光,从他生下来到现在还少胤佑早就习惯了这一切。

胤祚嘀咕,“要我说皇阿玛就是多虑,谁都知道老七腿不好,你就是给他个亲王,大家也都知道他当不了皇帝,何必再打压呢。”

四阿哥用力咳嗽一声,见胤祚收声,他有些无奈的摇头,这个老六嘴巴不把门什么话都敢往外说。老七的腿那样,他也不想的,老六当着人家的面这不是戳人家痛脚还有皇阿玛,皇阿玛的坏话也是他能说的真是越大越口无遮拦。

七阿哥也有些尴尬,他知道六哥没有坏心思,过后还很认真的解释。“其实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我没什么建树,出身也不如五哥,若我也得个贝勒,别人同样会说三道四。”

他现在是贝子,别人背后议论也顶多说他不受宠,不着皇上待见。若得了贝勒,他都能想到别人会说什么话。

抱了大腿就是不一样,德不配位等等。

与其这样,他反倒觉得还是贝子好,至少他日后往上升别人不会说他又占了谁谁谁的光。他可以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走。

用力的抱了七阿哥一下,四阿哥说道“七弟是明白人,你能这样想四哥很高兴。”

听到四阿哥的赞赏,七阿哥腼腆一笑,不好意思的红了脸。

胤禟安慰道“七哥至少还有个贝子,我啥也没捞着。”

好歹自己也给大清弄出了水泥,做了贡献,他以为皇阿玛晋封怎么也会意思意思,他要求也不高,给个贝子就行。哪知皇阿玛什么都没说,就这样完事了。

五阿哥温和一笑,“谁让你整天风风火火的,皇阿玛那是怕你张扬,故意压着你呢。”晋封的事儿五阿哥早就知道了,没下旨之前皇阿玛还特意去跟额娘说了这事。

老九虽然还未大婚参与朝政,但也给大清做了贡献,按理说给个贝子是应该。只是他年纪还小,皇阿玛怕他招摇,因此才把这份奖励压下。虽然没有给老九封爵,但皇上也多给了他一份俸禄,算是认可。

九阿哥撇撇嘴,皇阿玛就是想得多,他老九是那种人。再说了,就算他嘚瑟一下又如何,他用自己能力换来的还不能嘚瑟了

十一阿哥忽然说道“七哥想要立功还不简单,我经常听九哥念叨说江南冰卖的不对,不如今年七哥去调查调查,立了功还愁皇阿玛不升你。”

哥哥们都封了爵,说不羡慕那是假的,只是十一阿哥也知道自己年纪小,这次肯定轮不到自己。他说这话也不是挤兑七阿哥,他是真心建议。

这段时间他跟九阿哥关系好了不少,九阿哥是财迷,看着江南送上来的账本不是自顾自的生闷气就是跟老十吐槽,他听得多自然就记住了。他还记得老九说,早晚要把曹家给掀个底朝天。

七哥不是已经跟着太子了,曹家现在可以说是八哥的人,他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胤禟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下,他直接翻了个白眼,“一听你这话就知道你不懂这里面的门道,那曹寅岂是善茬,他做的假账就是我都看不成端倪,更别说七哥。你让他去不但会无功而返,还会因此得罪曹家,一个搞不好说不定会被曹寅倒打一耙。这不是给七哥找事”

九阿哥说这话没别的意思,曹寅送来的张本他看过,从上面确实看不出破绽。曹寅很聪明,九阿哥也从未怀疑过他做假账欺骗皇上。他觉得曹家若是贪,还是从根源上开始贪的。说白了就是自己弄硝石做冰。

对别人来说硝石比较难,对掌控着江南命脉的曹家来说简单的很。

这样他们不仅自己赚了钱,还不用担心皇上检查。可比克扣皇家那一点强多了。

太子开口“老九说的没错,我跟大哥、三弟他们专门研究过江南所有的卷宗,发现近些年江南火、器制造消耗很大,比前些年多了近两成。我怀疑,曹寅就是用这个来做的冰,进而售卖。”

火、器制造离不开硝石,而它又有着一定的失败几率是很容易作假的。

当然,这也只是他们的怀疑,目前还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

四阿哥忽然说了个不对题的话,“二哥,我记得皇阿玛一直忧心江南科举,不如下次科举我跟三哥前去监考如何”

大清科举分为秋闱和春闱,每三年一次,上一次秋闱是康熙三十五年,春闱则是三十六年初;那么下一次秋闱就是明年九月。刚才他们说起曹家和江南,直播间就在谈论江南科举的事情,他也记得皇阿玛曾说过有人状告江南科举舞弊。

胤禛觉得这是个机会,明着他们去监管江南科考,事实上却是奔着曹家而来。有心算无心,说不定真能发现曹家的秘密。

胤祚跃跃欲试,“顺便把江南考场也给端了。”

皇阿玛前脚封了老八贝勒,后脚他就上折子请封曹氏为侧福晋。老八真当大家不知道他打的什么注意呢。

如今郭络罗氏不孕的事儿已经不是秘密,那么侧福晋和长子的地位由关重要。

每次科举二甲都是江南人士居多,状元、榜眼、探花三人之中江南每次也至少会占一人。曹家在江南地位超然,传闻曹寅十分喜欢才子,每年乡试都会邀请不少青年才俊去府中做客。这些人也不是浪得虚名,据调查他邀请的这些才子,有一大半都能过得了会试,甚至最后的殿试也会有几人中二甲。

曹寅简在帝心,这些才子就是人脉。更甚至皇阿玛的晋升的圣旨还没下来,曹氏就已经准备好了帖子,只等圣旨一到,便可以接着庆贺的名头把这些人请过来吃酒。

他闲来无事把在京的江南人士做了个总结,发现大大小小有二三十人之多,其中大部分都在翰林院,地位最高的人官居三品。

所谓的江宁织造,管着的并不仅仅是皇家生意,贡品,他还兼职皇上的耳目暗卫。但凡江南有个什么,曹寅都有权利汇报朝廷。可江南舞弊一事,他们从未听说。

若真查出来,曹寅一个失职绝对跑不了。

以前皇阿玛信任他,是因为他与皇家无瓜葛,现在不同了,他女儿是八阿哥侧福晋,皇阿玛不多想就怪了。

三阿哥摸着下巴沉思,片刻他说道“我觉得若想把这件事查清楚,咱们就必须分成明暗两部分进行。”江南科场舞弊,这事儿还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年,若不是有考生冒死告御状,他们还不知呢。

他敢肯定只要皇阿玛下旨让他们去查,不等他们出京,江南那边就会收到消息。等他们到江南要走一个多月,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他们肯定查不出什么来。

胤祚一脸坏笑,“你说,咱们让老八自己去干这事儿怎么样”见众人看向他,他招招手让大家围过来,“明面上让老八去查江南科举,咱们暗地里再派人过去。”若查出来的结果一样,老八肯定把江南那批学子都给得罪了;若不一样,那就是老八包庇,以皇阿玛的性子老八也讨不了好。

简直是一举数得。

三阿哥惊讶的看向六阿哥,“老六,可以啊。”

我替三阿哥把后面的话说出来简直深的我真传。

果然是不怕坏蛋太坏,就怕坏蛋有脑子啊。

六阿哥这事儿简直吃力不讨好,他们也都很好奇,若真把这差事给了八阿哥,他会如何选择。

皇阿哥们一改之前的作风开始在朝堂上与八阿哥党针锋相对。不是今儿我参你一本,就是明儿他奏我一本,双方互有来往一时间打的不可开交。

太子这边主要是索额图,这些年索额图借着太子的名头着实干了不少事,他也为太子拉拢了不少人脉。八阿哥就从索额图入手,状告他收受贿赂、卖官鬻爵。

八阿哥呢为了积累人脉,他来者不拒,凡是投靠他的,他也不管这人官职高低人品好坏,全都收入囊中。而这些人中品质恶劣着比索额图还多。

索额图那边太子名正言顺,他异常挑剔,很多人就被他刷了下来。八阿哥出手大方,又不想索额图眼高于顶,刚好让这群人看到曙光。

短短几年功夫两边就达到了一个平衡。

两边你来我往真正便宜的其实是康熙,他们拿出来的都是有力证据,康熙敢刚好顺势处理掉这些人。等他们反应过来才发现朝堂被肃清不少,双方各有损伤。

索额图不怕人员损失,若能用这些人把八阿哥拉下来,对他来说还是大赚。是以他依旧紧咬着八阿哥不放。八阿哥却有些退缩,无他,他身后没有雄厚的母族支持,现在能依靠的只有安郡王府、佟家和曹家。其中曹家支持的银子最多,曹氏也最受宠。

但曹家银子再多,也不够他花的。索额图咬下来的那都是真金白银。

正当八阿哥准备退缩的时候,太子等人看准时机,由三阿哥带头上了折子。

“皇阿玛,今年又是科举之年,儿臣请命前去江南调查江南科场一事。”

三阿哥在文人中的影响是众多皇阿哥中最好的,哪怕是八阿哥都不及他。这件事由他来做最合适。

众人议论纷纷,谁也没想到三阿哥忽然提这件事。距离上次的告御状已经过去两三年,之间从未曾听皇上提起此事,他们还以为不了了之了呢。

有从江南考进来的学子说道“诚郡王,之前的事情不是已经证实是诬告,下官不明白还要查什么下官就是自江南而来,江南学子众多,有些人平日成绩好,并不代表他们会试同样好。那些因为紧张、休息不好等原因而考砸的学子,下官见的太多了。”

三阿哥对着他微笑,“之前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本王只是觉得有必要给百姓一个交代而已,以免让大家误会,以为我大清不重视学子、助长某些歪风邪气。再者,本王对江南一直向往,很想去跟众学子探讨交流一番。三年一度的科举聚集的都是大清最顶尖的人才,跟这样的人才争辩,实乃幸事。”

他摊手,“京中书斋本王不知逛了多少遍,早已经逛腻了。江南说不定还能淘到些孤本。”他说的一脸无奈,让不少人失笑。

玛尔珲更是说道“都说诚郡王嗜书如命,本王今儿算是见识到了。彭大人,真是恭喜啊。”

彭春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安亲王府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玛尔珲若有他阿玛一半本事,也不会被皇上找到由头降为郡王。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安郡王府已经上了皇上的黑名单,只等着找到破绽一击毙命,他还不说老老实实,还跟在八阿哥后面乱蹦跶。

哼,他承认早些年因为某些原因,他是对汉人的诗书典籍不上心,可那又如何他董鄂氏一族照样为皇上开疆扩土守江山。更何况,他只是不上心,也没有禁止府中儿郎学习汉人的东西,别的不说,他女儿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阿哥每次去国公府也不会跟他扯之乎者也,翁婿二人相处十分融洽,玛尔珲冷嘲热讽个鸟。

想想还是不得劲,彭春耷拉着眼皮说道“安郡王,与其关心老夫,倒不如想想自家府上。别的先不说至少格格们的规矩要教一教,就算你不打算把她们培养成多尊贵的人儿,一般的为人处世应该懂吧。”

“老夫好歹跟岳乐相识一场,还真怕他哪天棺材板压不住跳出来。”

彭春这话说的有些狠,不少人都闷笑出声,就连康熙都不例外。众所周知,安郡王府出来的格格们,但凡受宠些都跟郭络罗氏差不多性子。之前有一个郭络罗氏在前面顶着,大家都没发现他府上的姑娘是这个德行,这两年郭络罗氏沉静下来,他们才发现之前冤枉了玛尔珲。

不是他们故意养歪郭络罗氏,而是他们真的不会教导女孩子。那些姑娘虽然不如郭络罗四嚣张,眼底的傲慢却像了十成十。对待地位不如自己的从来都是斜着眼看人,对那些地位比自己高的,又谄媚巴结。

“彭大人言之有理,孤也觉得安郡王府的规矩应该重视起来了。不说你们是宗室,规矩不好丢的也是皇家的脸,就说你们与八弟的关系,府上都是这样的人,你们让八弟情何以堪。将来若是联姻,送这么个姑娘过去,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存心跟他们结仇呢。”

太子漫不经心的话,气的玛尔珲双目赤红。他想说什么,康熙忽然开口“众位爱卿,你们对诚郡王所说意下如何”

康熙偏心偏的明目张胆,一句话把之前的交锋带过去,徒留玛尔珲站在那里涨红了脸。

八阿哥善察言观色,他根本没去管玛尔珲与彭春之间的官司,而是一直在观察皇上。康熙开口,他就知道皇上是赞同这件事的。

仔细想想这件事对自己来说也是一次机会。运作得好,他未必不能从中得利。

想到这里他站了出来,“皇阿玛,儿臣赞同三哥的意见,儿臣不才,自荐亲自前往。”江南地域广阔,一个诚郡王肯定管不来,他所想要的就是其中最繁华的那个地域江宁。

此去江宁除了科举,他还打算去见一见曹寅,有些事他需要亲自去跟曹寅谈一谈。

谁能想到不过片刻的功夫,八阿哥就想了这么多。

胤祚轻声嗤笑“老八,你还真会捡便宜,事情是三哥提出来的,这还没定下来呢,你就想分一杯羹。我说你这什么事儿都要插一脚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一改。”

这是他们之前商量好的计策,由三阿哥唱红脸,六阿哥唱白脸。两个人争取把老八弄到火刑架上面去烤。

之所以选六阿哥出头,也是因为他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大家早就习惯他跟老八对着干,由他说这番话才不觉得突兀。

胤禩眼底的阴郁一闪而过,他勾着嘴角继续道“六哥误会了,我并没有跟三哥抢功劳的意思。我的意思,江南省市众多,三哥一个人肯定监管不过来,我去也可以帮三哥的忙。六哥若是怕我分薄了三哥的功劳,我完全可以以三哥为尊,让三哥先选。”

八阿哥说的大义凛然,三阿哥只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胤祚依旧阴阳怪气,“虽说江南是才子之地,但监考嘛,为何只能用有文采之人。我觉得完全可以找一个对学子不感兴趣的,这样还能杜绝某些浪得虚名之辈攀高枝过会试。”

好巧不巧,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扫过刚才开口的那位江南官员,那官员脸上一片漆黑,以六阿哥侮辱他为由当场就要死要活。

胤禩沉下脸,“六哥,你看不上我,怎么对我都行,你又何必对别人这么恶毒。若因为我而连累了别人性命,胤禩万死难辞其咎。”

“老八,你少给我扣帽子,我说什么了。在场来自江南的学子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别人怎么都没话说,就他冒出来要死要活,我看这很说明问题。”胤祚一点都不怕,他不但不反省自己,还火上浇油。

眼看着事情闹下去没完没了,康熙开口“胤祚够了。”对这个儿子他也很头疼,闹事也不看场合,偏老六总能给自己找到歪理,让他想惩罚都不行。

“既然大家都觉得江南之事可行,那就都说说,让谁去、去哪里合适”

关于推荐之人他心里其实也有数,左不过会在老八和老三之间选一个,哦或许还会加上太子。这种赚取名声的事情,索额图肯定更希望太子亲自前往。

事情跟他想的也差不多,不过下朝后八阿哥又单独找了他。“皇阿玛,曹氏入宫多年,一直未曾与亲人见面。儿臣想此次前往江宁,顺便带着曹氏一起,也让她能跟家人见见面。”

康熙写字的手顿了一下,随后又若无其事的继续。等他写完这才放下笔说道“你对曹氏倒是好心。”他面色平静,说这话也看不出到底是认同还是讽刺。

胤禩内心有些忐忑,不过想着自己的目的还是说道“儿臣自幼养在惠额娘膝下,总觉得对额娘有一种亏欠感。小时候不懂事,还跑去问额娘为什么不能养我。”说到这里,他落寞一笑,“听闻曹氏也是曹大人的掌上明珠,儿臣又听宫女说她时常坐在床边遥望南方,心有感触罢了。”

曹氏想念家人是真,他想借机去江宁也是真。曹寅位置特殊,若无圣上征召是不能入京的,更别说去后宫与曹氏见面。自打曹氏进京算起,她已经有好几年没见过亲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