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没人比我更懂七五 > 第151章 触底

没人比我更懂七五 第151章 触底

作者:小狐昔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20:25:1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家心里谁不低呼刺激啊, 如此大胆发言,当真是辛辣至极。但等课余时间,还是忍不住跟好友提起, 而传遍国子监后,传到外面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一个好人的名声受影响,大家起先会报以怀疑批判的态度,但如果呈现出一面倒的差评, 甚至差评得越来越离谱,越来越不知所谓, 就会有人开始反思。

而这个时候,就是舆论触底反弹的时候了。

黎望深谙喂人吃饭不如教人做饭的道理,人嘛, 不管是聪明还是蠢笨,都更相信自己分析思考后发现的讯息, 毕竟相较于别人口中的事实, 人们当然更倾向于自己的判断力。

狄青从前威名太盛, 大宋又很少出名将, 难免被人虚抬捧高。如此,坊间乍一出现他通敌西夏的传闻,便有人“惊恐”和“害怕”, 所谓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在这些人的脑子就转化成了大宋不需要能力过高的武将。

文人懂治国,但哪里懂什么带兵打仗啊,所以很多文官臆测狄青要反, 凭据何来那还不是因为狄青的传闻太盛,好似只要狄青挥军南下,就能振臂一呼改朝换代一样。

这可能吗当然可能, 但可能性真的不大。

先不说狄青不是那种人,就说如今并非乱世,百姓安居乐业,将士也不会想起兵祸,最重要的是,大宋并不只靠狄青一人守江山。

太过“神化”的少年元帅,容易引人生疑,但如果回到人间,褪去神性,大家平起平坐,自然就会好上许多。

黎望无法改变当下大众的三观看法,便只能尽力替狄青周旋三分。

于是,当新一波的拉踩狄青舆论又起时,黎望正收拾东西去八王爷府拜访,理由都是现成的,前几日八王爷刚好送了他些古籍孤本,今日刚好去登门道谢。

“黎大公子稍等,小的这便进去禀报。”

今日大理寺开堂审理狄青杀害赵传一案,狄娘娘不好亲自前往,便想让八王爷到堂一观,可八王爷心里明白,满朝都知道他与狄青有亲,自不好到堂影响审案。

“夫人,你放心,包拯他必定能还青儿一个清白的。”

狄娘娘却完全放心不下,这可是他们狄家最后的一点血脉,她急得额头都冒了大汗“你说得倒是简单,可包拯他是陪审,大理寺若是坚决处刑,那要如何是好”

两人争辩之时,仆人就来报,称黎家大郎在外求见。

八王爷听罢,当即道“黎知常快,请他进来。”

吩咐完仆人,他转头见夫人满脸不解,便解答道“夫人你有所不知,这黎家大郎聪慧过人,上次本王去开封府时,正是此子解开了刘将军案的疑点,包拯还同本王夸赞,你也知道这包黑子鲜少夸人,知常此来,或与青儿的案子有关。”

狄娘娘一听,都想亲自出去迎接了,好在没一会儿,黎望就被仆人带到了花厅。

“学生黎望,拜见八王爷,拜见狄娘娘。”

“免礼免礼,来人,看茶。”

下人送了茶过来,黎望礼貌地饮了一口,先是谢过八王爷的古籍,之后才又站起来道“王爷,娘娘,请恕小生冒昧造访,今日小生此来,一为道谢,二为狄将军而来。”

“青儿你见过青儿”

这当然是见过的,但话不能这么说,黎望只回道“我与狄将军比邻而居,颇有些交情,他被困府中后,托人送了消息与小生,只希望娘娘能平心静气,此次赵传绝非狄将军所杀,却必定是冲狄将军而来,娘娘是狄将军唯一的亲人,此时不宜有任何的异动。”

狄娘娘听着,眼中已有了泪意,很快就抽泣着开口“他自己都性命难保了,还担心我做什么我有什么好担心的,若有人要对付我,便叫他有来无回”

娘娘当真是女侠风范啊。

“夫人,青儿担心你,正如你担心他一般。”

狄娘娘听罢,却收敛了泪水,往前伸手握住了黎望的手,道“你是个好孩子,如今将军府消息严,你可与我说说此案的具体情况吗”

黎望此来,只为替狄青安狄娘娘的心,自然不会说太坏的消息,遂挑拣着能说的具体说了一番,最后才陈词结论“娘娘放心,狄将军是被人冤枉的,包公定会还他清白的。”

狄娘娘当然也很相信包拯的能力,但事关亲人,总归是心有忐忑,于是等黎望要告辞离开之际,她写了封急信托黎望转交给狄青。

黎望自然也接了,在同八王爷告辞后,他就离开了八王爷府,直接去了开封府。

如今汴京城各方大佬博弈,自然不会有人在意一个朝臣家未出仕的公子,黎望甚至都不用伪装,就这么大大方方地进了开封府。

“黎兄,你果然来了,包大人在里面等你。”

等他看来大理寺审案的结果并不太美妙啊,黎望当即道“包大人今日回来,神色如何”

展昭“黎兄,你这是在为难我吗”

倒也是,包公一向是黑脸,还真没多少人能读懂包公的神色。

进了内堂,包公正在与公孙先生商量什么,见他来了,忙招呼道“不用行那些虚礼了,今日大理寺审案,你可知发生了什么”

什么黎望忽然有了一种微妙的不祥感。

“今日何大人、庞太师与本府共同审理此案,死者乃少府监少监赵传,赵传出身宗室,乃与曹王交好,今日公堂之上,曹王便替赵传发声。”

黎望忍不住一讶“曹王”

“不错,曹王爷乃宗室元老,虽因年事已高,不再过问宗室之事,但在礼部还有虚职,朝中凡赵姓宗室,皆对曹王礼貌有加。赵传名不见经传,却是走了曹王的路子,才坐上了少府监少监的位置。”

黎望当然当然知道曹王这个人,当初背赵姓宗室关系的时候,这人是在前三位置的,宽泛意义上来说,曹王比八王爷的辈分还要高,如此一说,便是官家的祖父辈,如果曹王态度坚决,恐怕官家不敢明面上偏袒狄青。

“曹王难不成要狄将军偿命吗”

包公闻言,却是摇了摇头,难得是满面的愁绪“不,曹王拿出了一份佐证狄青通敌西夏的证据。”

“什么证据”

公孙先生便替包公开口“是一份盖了西夏狼主玺印和狄将军帅印的契约书,上面写的是这十六个字。”

黎望低头去看桌上,却见

草长莺飞

南下牧马

开关共赏

二分天下

就,特么离谱。

“狄将军如何解释上面的帅印”

“去岁边关大寒,狄将军未免西夏暴动,曾与西夏狼主定下牧马之约,是为春秋牧马时节,双方互不侵犯攻打的合约。”包公说罢,才道,“本府相信狄青的话,可庞太师和曹王不信,何大人拗不过二人,若非本府执意停审,恐怕此刻狄青已被判刑。”

好家伙,黎望都能想象到当时包公和庞太师争得面红耳赤的场景了,太形象生动了。

“那这通敌文书,曹王从何而来”

公孙先生闻言,便道“曹王称,是在替赵传收殓尸体时,下人在他衣物的暗兜里发现的。”

这栽赃的方式就好硬啊,黎望有种自己智商被摁在地上摩擦的感觉。

就这剧情,搁电视上放,三岁小孩子都不会相信好不好,怎么一群大老爷们能这么硬生生地相信下去何至于此啊,黎望决定回去就建议狄青辞职或者转行,这元帅当不成,不如去边关烤全羊,他还可以出秘方,不用四六分,三七分就能搭伙开狄氏烤全羊,保证叫好又叫座,不受这种鸟气。

“合着就下人眼尖心细,能发现暗兜,狄将军半点儿没有脑子,跟西夏联合,还把契约书大喇喇放在外面,不仅被赵传发现,还被其藏了起来,杀人灭口还干得不利索,满满的都是错漏,狄将军要真如此,哪里坐得上元帅之位”

包公心里也很恼怒,这些个人不对付贪官污吏,反倒是一门心思对付忠军将领,简直是吃饱了饭没事做“知常你还说漏了一点。”

“哪一点”

包公便道“那赵传腹部身中利刃而亡,身上衣物皆是染血,偏生那张羊皮纸的契约书,半点儿血腥味都没有,本府当场诘问,才能中堂停审此案。”

黎望已经无话可说,就真的硬栽赃呗,但是这么硬,还是有人愿意“相信”,这就非常魔幻了。

“知常以为,此案何解”

黎望沉思片刻,只吐了两个字“西夏。”

“说说看。”

黎望便伸手指向桌上那十六个可笑的大字,道“这帅印既是真的,那么应该就是狄将军口中的牧马之约,这种边关签订的小约定,一般都是一式两份,一份在边关帅府,一份应在西夏狼主手中。”

“如今,汴京城中出现了一份伪造的通敌文书,要么是狄将军府中出了叛徒盗取牧马契书,要么就是西夏出手,栽赃狄将军。”

一般来说,这种文书都很重要,狄青是个聪明人,绝不会随意放置,即便军中有叛徒和探子,也应该极难拿到,所以黎望更倾向于后者。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