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我的江山,你随便捏 > 第117章 圣旨

我的江山,你随便捏 第117章 圣旨

作者:遥的海王琴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02:23:4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杨慎行走出大殿,沿路与众位大人一一拱手告别,他走得很慢,然后便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杨大人。”

他回过头,果然看到端王快走了两步,追上来,杨慎行于是行礼道“端王殿下。”

端王笑问“杨大人这是在等本王”

“下官想殿下定然是有话要问的。”

“杨大人果然透彻。”端王与杨慎行并排而走,说,“方才朝堂,老六命御史台弹劾免役法的折子,你怎么看”

杨慎行显然就是为此事等着他,于是道“殿下以为这万人请愿究竟是真还是假”

端王思忖片刻,“既然内阁也收到了消息,自然是真。”

杨慎行颔首,接着又问“又是何人抵制”

端王不紧不慢道“看着是那些穷苦百姓,可是方才朝堂上也说了,定然是乡绅,官属不忿出这额外役钱,将这笔银子转嫁给了他们,提高了租赁,多了苛捐杂税,自然就闹得民不聊生。”端王并非傻子,岂会看不出来景王这一出在为谁撑腰,“自从新政开始之后,老六带着那帮家财万贯的勋贵,成天什么也不干,就知道找茬,使役钱才多少,九牛一毛,这都要从百姓手里抠这次父皇下令彻查,我看他到时候怎么交代但是”

端王皱了眉,显然事情并非如想的那般简单,“老六答应的也太快了。”

别看景王看似勉为其难,可斗了这么多年,他了解自己那心高气傲的弟弟,若无防备不可能那么爽快。

杨慎行道“殿下,您可曾想过,若这使役钱真能到了百姓手里,哪怕一分半厘,也不会有这万人请愿废除免役法吗”

端王一听,不由地敛下笑容问“杨大人的意思”

“朝廷缺银,役钱若有余,上交国库,自是毋庸置疑,可也不能让百姓出了大力,服了长期苦役之后,连温饱都够不上啊”杨慎行老态的脸上露出忧虑来,“免役法本是为了让穷苦百姓受益,如今却加重了他们的负担,是老臣的罪过。”

“这又怎么成了你我的不是”

“殿下,乡绅,富户或是官属,他们加不加租息,朝廷管不到,即使有,也并非是主因。乃是临云府将使役钱层层盘剥,又迫使百姓加重徭役,这才让他们真正抵制免役法啊”

“这这本王也是为了父皇,朝廷缺银,不快速填补如何发放百官俸禄,如何修建庙宇,如何给出兵饷”端王说到这里,便淡定了,“父皇心里也清楚。”

“但是皇上下令彻查。”

杨慎行一句话让端王凝重起来,“本王算是知道为何不安了,你说父皇这是什么意思这不到头来还是得查到父皇身上”话音一落,他的脸色瞬间一变,“原来老六打的竟是这个主意”

顺帝的性格,作为儿子,端王自是清楚,最是好大喜功。这银钱顺帝花的痛快,却绝对不希望将百姓怨道的责任揽在身上。

端王一边点头一边肯定地说“杨大人,本王明白了,父皇这是在敲打我。”

“殿下,皇上定然不希望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既然国库已经有所缓解,不如暂且收一收”杨慎行抬起手,郑重地行礼。

如尚瑾凌所言,杨慎行这个首辅,掌管着三司条例司,可惜最终还是如一叶扁舟随着端王这片海起起伏伏,去往何处,无法掌控。

端王看着杨慎行露出的恳求之态,顿时笑起来,上前一步搀扶道“杨大人说的是什么话,你为国为民,本王自当支持。定是下面领会错了本王的意思,只知道为朝廷分忧,倒是忘了百姓那一头。”

杨慎行也不管粉饰话,只是恭维道“殿下如此深明大义,大顺之福。”

“哈哈,杨大人谬赞,倒是这西北大军,有些可惜。”免役法如何,端王并不关心,只是这军改法,本以为能安插些人手,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杨慎行安慰道“西北大军乃是大顺最强大的一支军,皇上若想坐稳江山,必然不会放任两边伸手,殿下无需可惜,至少景王也无法染指。”

端王颔首“是啊,这个结果也算是尚可吧,不过却便宜了老七,一个人在雍凉当王不说,如今又有西陵侯相助,可真是悠闲自在,让人羡慕。”

“西陵侯手上只剩五万玉华关,不足为惧,反倒是殿下,军改之下,各路置将,倒是可以考虑人选了。”

“哈哈,正是。”端王大笑起来,拍了拍杨慎行的肩膀道,“本王幸好有杨大人啊”

杨慎行谦逊行礼,恭送他离开。

晚些时候,杨慎行坐在书房里,打开抽屉,拿出那份来自沙城的信件,抽出其中信纸,本是要打开一观,可是最终还是缓缓地放下来,目光复杂深刻。

这时,门口响起一个声音,“外祖。”

杨慎行将信放回抽屉,然后高声道“进来。”

方瑾玉走进书房,对着他行礼。

杨慎行温和地问“不是说同窗请客吃酒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方瑾玉笑道“都是读书人不敢耽搁太久,交流几句便回来了。”

杨慎行欣慰“也好,国子监内都是品学兼优之人,你也当勤勉。”

方瑾玉口中称是,“瑾玉明白,读书日日不敢懈怠,争取早日中举,替外祖分忧。”

听此,杨慎行笑道“你小小年纪有这份心,老夫欣慰极了,既然如此,那就回去歇着吧,还是有其他事”

方瑾玉犹豫了一下,然后问“听同窗言,息苗法也即将推行”

杨慎行端起手边的茶盏,随口道“正在成算,怎么,你有建议”

方瑾玉摇头,“不,有外祖在前,岂敢班门弄斧,只是”他面露为难,似乎难以启齿。

“怎么”

“听说三司条例司正在网罗天下英才,外孙不才,想举荐一人。”方瑾玉说完,便垂下头,不敢看杨慎行。

杨慎行拨弄茶盖的手一顿,抬起眼睛看向他,意味不明道“你举荐”

“是。”方瑾玉有些怯意,但想到今日放下的海口,不得不硬着头皮道,“外祖,他与太仆寺卿有亲,本身已有举人功名,所以也附和您的要求”

杨慎行放下茶盏,打断了他的话,“瑾玉。”

方瑾玉一滞,“外祖。”

杨慎行温和道“好好读书,你刚入国子监,莫要太张扬。”

“外祖,不是我是他找到我这儿,求个人情,今日吃酒,同窗都看在眼里,我若不答应,不就”方瑾玉为难道。

杨慎行岂是不知道什么情形,他看着方瑾玉,那张与方文成肖似的脸,俊俏文秀,又年纪轻轻已是秀才功名,来日是大有可为,很受杨慎行喜欢。

不过,庶出的刺一直在这孩子的心里,自卑却自负,读书杨慎行并不担心,就是这心性太过浮躁虚荣。

“瑾玉,今日老夫若应了,来日必然还有太常寺,六部,甚至是监生走你这儿的关系,那时,老夫该如何也一并都收下吗”杨慎行耐心地反问。

方瑾玉道“就这一次,下次,我定然拒绝。”

“有何好处以你马首是瞻,还是”

方瑾玉闻言脱口而出道“他愿答谢万两”一出口,在杨慎行危险的目光下,他顿了顿,解释道,“其母商户,家财万贯,并非不义之财”

“下去吧。”

“外祖。”

“下去”

方瑾玉咬了咬唇,看杨慎行已经冷下的态度,不由地问“外祖,外头都在传您为端王敛财,以报当初尚家卷走的十万两,推行新政也不过是为了鼓自身腰包。”

杨慎行怒道“胡说”

方瑾玉一下子跪下来,扬起下巴,一字一句道“是胡说,没有谁比我们杨家人更清楚,您从来没收外头一分银子,可为什么您就是不澄清此事凡新政上下涉及的官员,哪一个不是捞银子,您如此坚持,谁又看得到这一万两孙儿推辞了,可是没人相信您不想要,而是觉得我一个寄居在杨家之子,在您面前说不上话”

杨慎行听此气得一掌拍在桌子上,“我是一步错,步步错,要不是为了当初你母亲一己之私,否则”话未说完,他便停了下来,看着握紧拳头的方瑾玉,深深吐出一口气,“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甭管外头如何言语,老夫力求做到问心无愧。瑾玉,你若想出人头地,就好好读书,其余的,你一个小小秀才不要插手,下去吧。”

方瑾玉听着暗下了眼神,“是”

“杨家风雨漂泊,你当好自为之。”

等方瑾玉一离开,杨慎行取出抽屉里的信封摇头一叹,“老夫岂是不知,无非身不由己罢了。”信封之署名赫然便是高学礼。

而方瑾玉离开书房,等在一旁的杨哲立刻窜了出来,问“怎么样,祖父答应了吗”

“表哥为什么不自己问”

杨哲连忙摆手,“我可不敢,祖父一定会痛骂我一顿,你就不一样,他老人家疼你。”

“表哥猜错了,我也被骂了。”

“啊”杨哲一愣,“为什么呀,你不就是收个人情嘛,反正他都收那么多人了”

方瑾玉看了他一眼,没说话,打开扇子尽自离去。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当初杨映雪非得要妾室扶正,才让尚家翻出了那十万两的旧账,可也不想想,这十万两大多是谁花的。

方瑾玉想到还在寺庙里清修的母亲,眼底便生了一层郁郁,他握紧扇子,说到底还是人言轻微,身份不够。

临近秋末之时,圣旨终于到达了西北沙城。

西陵侯府府门大开,前院设了香案,尚瑾凌随着母亲和祖父跪下听旨,两旁则是留在府中的尚家姐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西陵侯尚威戎马半生,驻守国门,抵御外敌,劳苦功高,朕感念在怀,特赐一品西陵国公之爵,以慰忠臣。尚威古稀高龄,本该归京由国优待奉养,然国之大将,朕离之不得。玉华关守将齐峰渎职懈怠,勾结外国,罪不容恕。特命西陵公驻守玉华关,严把关卡,钦此。”

传旨太监高声读完,便合起圣旨笑眯眯地走到最前面的西陵侯面前,拱手道“西陵侯,不,西陵公,杂家先恭喜了。”

西陵公听着宣读久久未动,仿佛太过突然,以至于到如今都未回过神,他缓缓地抬起头,看着太监那张笑脸,慢慢地将视线移到了面前的圣旨上。

整个西陵侯府落针可闻,尚瑾凌不动声色地挪了挪膝盖,心道还是来了。

传旨太监很清楚,这虽为赐爵,却实为贬斥夺权,实在算不得什么恭喜,不过他看了看今日接旨的尚家人,不是老弱便是妇孺,也怪不得皇帝会收回兵权。他瞧着西陵公花白的头发和满脸的皱纹,忍不住叹道“西陵公,一生劳苦,也该歇歇了。”

西陵公扯了扯嘴角,自嘲一声,“歇歇”

“虽然歇,也不能懈怠了,皇上是离不开西陵公的。”传旨太监搀扶住他的手臂,将人从地上扶起来,言真意切道,“您还没发现皇上的用意吗”

西陵公一愣,“玉华关。”

传旨太监将圣旨放在西陵公的手中,颔首道“是啊,玉华关,西陵公在那儿,也不过离沙门关几天的路程。皇上还是得依仗您啊,若非光阴无情,皇上怎舍得将您调离沙门关”传旨太监劝道,“所以您快接旨吧。”

西陵公听着闭上眼睛,手里紧紧地握着圣旨,一脸动容道“是老臣有负皇恩。”

“杂家定然转告皇上。”

“公公,不知道新上任的守将是何人”西陵公问道。

传旨太监犹豫了一下,便见西陵公苦笑道“尚威这一生,包括我的儿子,都奉献给了沙门关,这里好似老夫的家一样,如今要走了,总是舍不得,也怕”

传旨太监恍然,连连拱手“西陵公放心,新任守将乃是前禁军统领陆明,深受皇上信任,亦是青年有为,乃是武状元出身,必不让您失望的。”

“这就好。”西陵公安心道,接着回头看了一眼孙女孙子,然后问,“公公,不知是否紧急,可容许老臣在此逗留几日”

“西陵公这是还有未了之心愿”

西陵公点头“还想再去一趟沙门关,与诸将道个别。”

“原来如此,自是可以,皇上说了,西陵公可一切安顿之后再行上任。”

“多谢公公。”西陵公抱拳,然后侧了侧身,对着府中请势道,“一路风尘,还请进府喝杯茶。”

传旨太监拱手还礼,推辞,“您太客气了,既然圣旨已到,杂家便不再久留,告辞。”

“公公慢走。”

传旨太监一走,留在府中的尚无冰和尚落雨面容复杂地看着祖父手里的圣旨,低落道“还是来了。”

“皇上真是一点机会都不给我们。”

“早预料的事,多说无益,凌儿。”西陵公看着尚瑾凌唤道。

“祖父”

西陵公笑问“趁着还在沙城,明日祖父带你去沙门关走走,去不去”

尚瑾凌眼睛一亮,清脆道“去”

说完,两人一同回头看向尚轻容,眼露询问。

尚轻容瞪了这祖孙一眼,“都说好了,我还能不同意吗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容容,什么条件”

尚轻容道“我也去。”

“那干脆一起去吧,反正该安排的早就已经安排好了。”尚落雨笑道。

双胞胎狠狠点头,尚小霜感慨,“以后都不能呆了,趁此机会,再看两眼,小雾,不如去跑个马”

“好啊,好啊”尚小雾说着看向尚无冰,“四姐,你去吗”

“你们去吧,我要去马场。”尚无冰道。

尚落雨戏谑道“我猜最舍不得的应该是四姐夫。”

尚无冰点头,“所以我得好好安慰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